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

文档序号:31881508发布日期:2022-10-21 23:15阅读: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

1.本实用新型涉及白酒酿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


背景技术:

2.黄水是浓香型白酒生产中的副产物,通过跟踪浓香型白酒试验生产窖池的发酵时间与温度变化,测量窖内黄水产生的量及研究其与发酵的关系,比较分析了窖内不同层发酵酒醅香味物质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黄水产生量与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均成二次函数关系,黄水形成的主要期是在发酵前期,且发酵越快,黄水产生量越多;浓香型白酒在窖内发酵过程中,前期是纯固态发酵,而中后期则为窖内上层醅是纯固态发酵,而中下层醅是黄水浸泡发酵;发酵酒醅经黄水浸泡后,己酸乙酯、有机酸、正丙醇、正丁醇均高于上层未浸泡酒醅,且越接近底层越高。
3.为合理利用黄水,在浓香型白酒发酵后期酒醅的顶部渗入不同量的黄水,探究其对白酒酒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后期在浓香型白酒酒醅中渗入黄水对总高级醇的产生量无明显影响,但会影响有机酸,醛类及四大酯的生成,除丁酸乙酯的生成量低于未添加黄水组外,有机酸、乙醛乙缩醛、乳酸乙酯、己酸乙酯及乙酸乙酯的含量均明显增高、且随着黄水添加量的增加而增高。各组酒样经感官质量品评得出,30%黄水添加量的酒质在香气及口感上均好于其他酒样。
4.而白酒酿造低温入窖,缓慢发酵,有利于醇甜物质形成以及控制高级醇的形成。因此,如何化解以上矛盾,使得,在浓香型白酒发酵酒醅中均匀加入适量的黄水,以达到改善浓香型白酒的香气以及口感,同时,增加多元醇以及高级醇的产量,提升浓香型白酒质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改善浓香型白酒的香气以及口感,增加多元醇以及高级醇的产量,提升浓香型白酒质量。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7.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包括首端发酵罐、尾端发酵罐和若干个中间发酵罐,所述首端发酵罐、尾端发酵罐和中间发酵罐均包括罐体,所述罐体内顶部设置喷淋管,底部设置孔板,所述孔板下方设置黄水收集罐,所述黄水收集罐内设置水泵,所述孔板上方设置冷却管组;所述首端发酵罐内的水泵通过管道连通首端换热器的进水端,所述首端换热器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发酵罐的喷淋管,相邻两个中间发酵罐之间,黄水通过其中一中间发酵罐的水泵和换热器后进入另一中间发酵罐的喷淋管,最后一个中间发酵罐的水泵通过管道连通尾端换热器的进水端,所述尾端换热器的出水端连通冷却进水总管,所述冷却进水总管通过各个发酵罐对应的进水支管连通各自的冷却管组其中一端,所述冷却管组另一端通过其各自的出水支管连通冷却出水总管,所述冷却出水总管连通尾端换热器的进水端。
8.进一步地,所述首端换热器的出水端同时还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发酵罐的冷却管组的进水端,中间发酵罐之间的换热器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后侧中间发酵罐的冷却管组进水端,所述冷却进水总管同时还通过管道连通首端发酵罐的喷淋管。
9.进一步地,所述冷却管组包括互相连通的上横管、下横管和中间竖管。
10.进一步地,所述上横管和下横管为至少两对上下对应的环状管,相邻的两个上横管和下横管均通过若干个连接管连通。
11.进一步地,所述喷淋管设置为圆环形,并均匀分布若干喷淋头。
12.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包括内层、外层和中间保温层;所述罐体在孔板上侧设置有出料口。
1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支管、出水支管以及需要设阀门的各个管道均设置电磁阀,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的plc控制器。
14.说明:本实用新型将首端发酵罐、中间发酵罐和尾端发酵罐的发酵时间错开,将前面进行发酵的发酵罐产生的黄水用于后面发酵罐的发酵,从发酵初期就从罐内顶部喷淋黄水,使得发酵的各个阶段均匀地进行黄水浸泡发酵;而且,后面的发酵罐内有了喷淋的黄水浸泡,就可维持所需最佳低温状态,进行缓慢发酵,同时,前面发酵罐产生的黄水还可通过相应的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其内的冷却管组对发酵罐内进行降温;尾端发酵罐产生的黄水主要用于各个发酵罐的冷却降温,还可同时用于首端发酵罐内喷淋黄水;如此,形成黄水喷淋循环和黄水冷却循环,将黄水物尽其用。
15.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浓香型白酒生产副产品黄水对浓香型白酒发酵各个阶段均匀地进行黄水浸泡,改善了浓香型白酒的香气以及口感,同时,利用黄水对发酵罐内进行温度调节,增加了多元醇以及高级醇的产量,提升了浓香型白酒质量。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罐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冷却管组俯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首端发酵罐1,罐体11,喷淋管12,喷淋头1201,冷却管组13,上横管1311,中间竖管1312,下横管1313,环状管1301,连接管1302,上横管1311,孔板14,黄水收集罐15,中间发酵罐2,尾端发酵罐3,首端换热器4,中间换热器5,尾端换热器6,冷却进水总管7,进水支管71,冷却出水总管8,出水支管81,水泵9。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1.图1至图3出示了一种浓香型白酒发酵罐组,包括首端发酵罐1、尾端发酵罐3和若干个中间发酵罐2,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为一个中间发酵罐2,所述首端发酵罐1、尾端发酵罐3和中间发酵罐2均包括罐体11,所述罐体11内顶部固定喷淋管12,底部固定孔板14,所述孔板14下方设置黄水收集罐15,如图2所示,孔板14下方与黄水收集罐15之间设置锥形漏斗,便于快速收集黄水,所述黄水收集罐15内设置水泵9,所述孔板14上方固定有冷却管组
13;所述首端发酵罐1内的水泵9通过管道连通首端换热器4的进水端,所述首端换热器4的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发酵罐2的喷淋管12,相邻两个中间发酵罐2之间,黄水通过其中一中间发酵罐2的水泵9和中间换热器5后进入另一中间发酵罐2的喷淋管12,最后一个中间发酵罐2的水泵9通过管道连通尾端换热器6的进水端,所述尾端换热器6的出水端连通冷却进水总管7,所述冷却进水总管7通过各个发酵罐对应的进水支管71连通各自的冷却管组13其中一端,所述冷却管组13另一端通过其各自的出水支管81连通冷却出水总管8,所述冷却出水总管8连通尾端换热器6的进水端。
22.所述首端换热器4的出水端同时还通过管道连通第一中间发酵罐2的冷却管组13的进水端,中间发酵罐2之间的中间换热器5出水端通过管道连通后侧中间发酵罐2的冷却管组13进水端,所述冷却进水总管7同时还通过管道连通首端发酵罐1的喷淋管12。
23.所述冷却管组13包括互相连通的上横管1311、下横管1313和若干个中间竖管1312。所述上横管1311和下横管1313为至少两对上下对应的环状管1301,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为两组环状管1301,相邻的两个上横管1311和下横管1313均通过若干个连接管1302连,本实施例中通过6个连接管1302连通。
24.所述喷淋管12设置为圆环形,并均匀分布若干喷淋头1201。
25.所述罐体11包括内层、外层和中间保温层;所述罐体11在孔板14上侧设置有出料口。
26.说明:本实用新型将首端发酵罐1、中间发酵罐2和尾端发酵罐3的发酵时间错开,将前面进行发酵的发酵罐产生的黄水用于后面发酵罐的发酵,从发酵初期就从罐内顶部喷淋黄水,使得发酵的各个阶段均匀地进行黄水浸泡发酵;而且,后面的发酵罐内有了喷淋的黄水浸泡,就可维持所需最佳低温状态,进行缓慢发酵,同时,前面发酵罐产生的黄水还可通过相应的换热器冷却后进入其内的冷却管组13对发酵罐内进行降温;尾端发酵罐3产生的黄水主要用于各个发酵罐的冷却降温,还可同时用于首端发酵罐1内喷淋黄水;如此,形成黄水喷淋循环和黄水冷却循环,将黄水物尽其用。
27.所述出料口可安装自动开闭的阀门,如由气缸驱动开闭的气动阀门;罐体11内均设置温度传感器、黄水收集罐15内均设置液位传感器,所述进水支管71、出水支管81以及需要设阀门的各个管道均设置电磁阀,还包括用于自动控制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接收相应的温度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的数据,从而控制对应水泵9、换热器以及相应电磁阀的动作,实现自动控制黄水喷淋循环和黄水冷却循环。
2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显而易见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利用浓香型白酒生产副产品黄水对浓香型白酒发酵各个阶段均匀地进行黄水浸泡,改善了浓香型白酒的香气以及口感,同时,利用黄水对发酵罐内进行温度调节,增加了多元醇以及高级醇的产量,提升了浓香型白酒质量。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