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0150发布日期:2022-12-02 22:53阅读: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的制作方法
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生物试验耗材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


背景技术:

2.pcr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pcr)是目前最常见的核酸检测方法,pcr反应通常需要一个承载反应试剂与样本核酸的pcr耗材,并通过对pcr耗材的若干升降温过程,完成耗材中目标核酸的扩增与检测,同时,pcr实验对操作者技术要求高,大量检测时工作量巨大,且pcr过程中核酸高效的扩增叠加试剂本身的高灵敏度,非常容易产生各种污染,甚至产生气溶胶污染整个实验室,进而造成检测结果出现假阳性。
3.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相关企业完成具有核酸检测全流程的自动化设备,其流程包括样本管开盖闭盖、样本转移、核酸提取、pcr体系构建、pcr管封膜、核酸扩增与检测等步骤,这些pcr自动化产品对上述环节进行了不同程度上的整合,但多数设备在实现pcr管封膜、转移环节中会占用设备的大量空间,或选择将这两个环节拆分成两个步骤,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因此现有的pcr耗材无法满足自动化操作的要求。
4.因此,设计一种能够配合并适应自动化核酸提取检测设备封膜、转移的pcr耗材,同时减小设备体积,避免手工封膜、转移可能产生的污染风险,是目前行业所急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配套仪器的配合下实现pcr管自动封膜、转移,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
6.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所述耗材包括板体、反应管和覆膜,所述板体的中间区域开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管孔,所述反应管与上述管孔一一对应且通过管孔插设于板体上,所述覆膜覆盖板体中间区域并封闭反应管的管口,覆膜长度小于板体长度并在板体两侧形成条状的未覆膜区域,板体表面两侧设置未覆膜区域,用于pcr耗材的负压吸取,可通过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负压吸取机构对pcr耗材进行提取和转移,自动化程序高,而覆膜则可对板体中间区域的反应管进行整体覆盖并封闭,防止pcr反应过程中的生物污染风险。
8.作为优选,所述反应管的下部载样腔呈锥体结构,上述锥体结构的材料为透光聚酯材料,可根据需要设置并使用不同载样量的锥体结构,进而实现同一设备可同时运行多个核酸检测程序,而透明的聚酯材料可供光线充分进入,确保pcr实验在常用液体体系的反应过程中荧光采集的准确性。
9.作为优选,上述载样腔的载样量为20μl至50μl。
10.作为优选,所述覆膜由上层的透明硅基压敏胶层和下层的聚丙烯薄膜组成,上述聚丙烯薄膜贴合上述板体的上表面,下层无粘性聚丙烯薄膜能在覆膜放置于板体表面时隔开粘性的压敏胶层,防止覆膜与板体表面发生粘连,便于后续撕去或去除覆膜。
11.作为优选,所述聚丙烯薄膜的两侧分别设有相互平行的撕口线,两条撕口线之间形成的区域与上述板体表面嵌设反应管的区域相吻合且覆盖反应管的管口,上述撕口线为透切结构,透切结构的撕口线可以方便的将聚丙烯薄膜分区域撕去,露出硅基压敏胶层并覆盖板体中间区域反应管的管口,使反应管完成封膜操作。
12.作为优选,所述管孔上沿设有凸环,所述反应管插设于管孔内并贴合凸环,凸环用于提高反应管插设时与管孔之间的气密性,防止发生核酸污染或气溶胶的扩散。
13.作为优选,所述板体边沿设有向下呈直角折弯且与板体一体结构的折边,用于自动化操作时定位板体位置。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配套的自动化设备中的负压吸取机构能实现覆膜的覆盖、转移及pcr耗材的整体移动,隔离pcr反应体系与环境的交流,降低核酸污染或者气溶胶散逸导致的生物扩散风险。
16.2.通过设计不同通量的反应管,配合不同通量模块的自动化核酸提取检测设备,能够实现同一设备同时运行多个核酸检测程序,同时配合负压装置实现板体与覆膜的转移,能大幅减小设备空间,进而实现核酸提取检测设备的分区功能,进一步避免核酸污染的发生。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图1结构中板体和反应管的正视示意图。
19.图3是图2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覆膜结构剖视示意图。
21.图5是图4结构的覆膜俯视示意图。
22.图中 1.板体,11.折边,2.反应管,21.载样腔, 3.覆膜,31.硅基压敏胶层,32.聚丙烯薄膜,33.撕口线,4.未覆膜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4.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核酸检测的pcr耗材,如图1所示,pcr耗材包括板体1、反应管2和覆膜3,如图2和图3所示,板体的中间区域开设有32个均匀排布的管孔,上述管孔呈8排4列均匀分布,管孔上设计有向上突起的凸环,上述反应管与上述管孔一一对应且通过管孔插设于板体上并贴合凸环,反应管的下部载样腔21呈锥体结构,锥体结构材料为透光聚酯材料,载样腔的载样量为50μl;上述板体的边沿设计有向下呈直角折弯且与板体一体结构的折边11,折边用于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操作时的板体定位;上述覆膜覆盖于上述板体的中间区域,覆膜长度小于板体长度并在板体两侧形成条状的未覆膜区域4,上述未覆膜区域用于负压吸取,pcr耗材可通过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负压吸取机构进行提取和转移,如图4和图5所示,覆膜由上层的透明硅基压敏胶层31和下层的聚丙烯薄膜32组成,上述聚丙烯薄膜对应并贴合板体的上表面,聚丙烯薄膜的两侧分别设计有相互平行的撕口线33,两条撕口线之间形成的区域与上述板体表面嵌设反应管的区域相吻合且覆盖反应管的
管口,上述撕口线为透切结构。
25.使用时,覆膜按撕口线方向撕开中间部分的聚丙烯薄膜后,可放置于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载物台上,当pcr耗材需要进行贴膜转移时,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负压吸取机构可移动至载物台上吸取覆膜,随后移动到板体上方,对其进行按压贴膜操作,此时,下压的透明硅基压敏胶层覆盖插设于板体上的反应管管口并粘接封闭反应管,最后,负压吸取机构通过未覆膜区域吸合并提取pcr耗材,将其从自动化核酸检测设备的试剂配制区转移到pcr区,完成了pcr耗材的贴膜、封闭、转移的操作,实现了pcr的分区作业模式,保障了pcr耗材内的密封性,避免了pcr反应过程中的核酸污染和气溶胶污染风险,在满足核酸提取检测自动化、无污染的同时,有效缩小了检测设备的体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
ꢀ“
上”、“下
”ꢀ
、“前”、“后”、“左”、“右”、
ꢀ“
纵”、“横”、“内”、“外”等表示方向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上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了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说明的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增添或替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