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24296发布日期:2022-12-02 23:35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富硒酵母原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富硒酵母原液就是在培养酵母的过程中加入硒元素,酵母生长时吸收利用了硒,使硒与酵母体内的蛋白质和多糖有机结合转化为生物硒,从而消除了化学硒(如亚硒酸钠)对人体的毒副反应和肠胃刺激,使硒能够更高效、更安全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3.现有技术中的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下,采用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过程中,需对富硒酵母原液进行加热和过滤处理,在加热时,原液中的成分会随着温度升高而挥发,从而造成了大量的浪费,除此之外,现有的纯化设备只具有单一的功能,因而纯化时需用到较多设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6.为此,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所述安装板底部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顶部与加热机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腿。
8.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搅拌筒,所述搅拌筒底部与安装板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筒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搅拌筒内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轴,所述搅拌筒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搅拌筒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合组件,所述搅拌筒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嘴。
9.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搅拌筒内腔底部活动连接,所述转动轴另一端穿过搅拌筒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与转动轴另一端固定连接。
10.优选地,所述转动轴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定位盘,一组所述第一定位盘沿竖直方向阵列分布,所述第一定位盘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叶,所述搅拌叶绕转动轴的轴线阵列分布。
11.优选地,所述转动轴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盘,所述第二定位盘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刮底叶,一组所述刮底叶绕转动轴的轴线阵列分布,所述刮底叶底部与搅拌筒内腔底部贴合。
12.优选地,所述开合组件包括连接管和第二电机,所述连接管顶部与搅拌筒底部固定连接接通,所述连接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圆板,所述转动圆板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递轴,所述传递轴一端与固定环活动连接,所述传递轴另一端穿过固定环和连接管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与传递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
第二电机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架,所述电机架顶部与安装板底部固定连接。
13.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部固定连接有呈s型结构的冷凝管,所述安装壳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制冷器,所述搅拌筒一侧开设有连通孔,所述冷凝管一端与连通孔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管另一端穿过安装壳并向外延伸。
14.优选地,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过滤筒,所述过滤筒顶部与连接管底部固定连接接通,所述过滤筒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部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筒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嘴,所述排液嘴与过滤筒内部接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者可将富硒酵母原液由进液嘴投入,第一电机驱动转动轴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驱动搅拌叶和刮底叶同步转动,加热板对原液进行加热处理,搅拌叶对原液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加热板对原液的加热更为均匀,加热过程中,原液所产生的蒸汽穿过连通孔进入冷凝管内,制冷器对冷凝管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蒸汽变为冷凝液并由冷凝管另一端向外输出,使用者可对冷凝液进行收集,避免加热导致原液的成分过多流失,加热处理完成后,转动圆板解除对固定环的封堵,原液穿过连接管进入过滤筒内,刮底叶能够引导原液中的固态杂质进入过滤筒内,避免原液中的固态杂质在搅拌筒内腔底部造成堆积,过滤网将固态杂质过滤,过滤后的原液由排液嘴向外输出,本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下的不足,避免了原液中的成分随着温度升高挥发而造成大量的浪费,除此之外,本设计将搅拌加热、过滤和冷凝整合为一体,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机构和过滤机构剖面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冷凝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结构放大图。
21.图中:1、安装板;11、支撑腿;2、加热机构;21、搅拌筒;211、进液嘴;212、连通孔;22、加热板;23、转动轴;24、第一定位盘;25、搅拌叶;26、第一电机;27、第二定位盘;28、刮底叶;29、开合组件;291、连接管;292、固定环;293、转动圆板;294、传递轴;295、第二电机;296、电机架;3、冷凝机构;31、安装壳;32、冷凝管;33、制冷器;4、过滤机构;41、过滤筒;42、限位环;43、过滤网;44、排液嘴。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湿热灭菌法纯化富硒酵母原液的装置,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顶部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2,加热机构2一侧固定连接有冷凝机构3,安装板1底部设置有过滤机构4,过滤机构4顶部与加热机构2底部固定连接,安装板1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支撑腿11。
24.进一步的,加热机构2包括搅拌筒21,搅拌筒21底部与安装板1顶部固定连接,搅拌筒21表面固定连接有加热板22,加热板22为现有电加热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搅拌筒21内部中心处设置有转动轴23,搅拌筒21顶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6,搅拌筒21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合组件29,搅拌筒21顶部固定连接有进液嘴211,转动轴23一端与搅拌筒21内腔底部活动连接,转动轴23另一端穿过搅拌筒21顶部并竖直向上延伸,第一电机26输出端与转动轴23另一端固定连接,转动轴23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第一定位盘24,一组第一定位盘24沿竖直方向阵列分布,第一定位盘24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搅拌叶25,搅拌叶25绕转动轴23的轴线阵列分布,转动轴23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定位盘27,第二定位盘27表面固定连接有一组刮底叶28,一组刮底叶28绕转动轴23的轴线阵列分布,刮底叶28底部与搅拌筒21内腔底部贴合。
25.进一步的,开合组件29包括连接管291和第二电机295,连接管291顶部与搅拌筒21底部固定连接接通,连接管291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环292,固定环292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圆板293,转动圆板293内部固定连接有传递轴294,传递轴294一端与固定环292活动连接,传递轴294另一端穿过固定环292和连接管291并向外延伸,第二电机295输出端与传递轴294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电机295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架296,电机架296顶部与安装板1底部固定连接。
26.进一步的,冷凝机构3包括安装壳31,安装壳31内部固定连接有呈s型结构的冷凝管32,安装壳31内部还固定连接有制冷器33,搅拌筒21一侧开设有连通孔212,冷凝管32一端与连通孔212固定连接,冷凝管32另一端穿过安装壳31并向外延伸。
27.进一步的,过滤机构4包括过滤筒41,过滤筒41顶部与连接管291底部固定连接接通,过滤筒41内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42,限位环42内部设置有过滤网43,过滤筒41外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有排液嘴44,排液嘴44与过滤筒41内部接通。
28.工作原理:实际工作时,使用者将富硒酵母原液由进液嘴211投入,原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进入搅拌筒21内部,开启第一电机26和加热板22,第一电机26驱动转动轴23绕自身轴线转动,转动轴23转动并通过第一定位盘24驱动搅拌叶25同步转动,转动轴23转动并通过第二定位盘27驱动刮底叶28同步转动,加热板22对原液进行加热处理,搅拌叶25对原液进行搅拌处理使得加热板22对原液的加热更为均匀,加热过程中,原液所产生的蒸汽穿过连通孔212进入冷凝管32内,制冷器33对冷凝管32内的蒸汽进行冷凝处理,蒸汽变为冷凝液并由冷凝管32另一端向外输出,使用者可对冷凝液进行收集,避免加热导致原液的成分过多流失,加热处理完成后,开启第二电机295,第二电机295通过传递轴294驱动转动圆板293绕传递轴294的轴线转动,转动圆板293解除对固定环292的封堵,关闭第二电机295,原液穿过连接管291进入过滤筒41内,刮底叶28能够引导原液中的固态杂质进入过滤筒41内,避免原液中的固态杂质在搅拌筒21内腔底部造成堆积,过滤网43将固态杂质过滤,过滤后的原液由排液嘴44向外输出。
2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