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35091发布日期:2023-04-19 23:0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发酵罐,具体为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


背景技术:

1、发酵罐,指工业上用来进行微生物发酵的装置,其主体一般是用不锈钢板制成的主式圆筒,发酵罐能耐受蒸汽灭菌、有一定操作弹性、内部附件尽量减少、物料与能量传递性能强,发酵罐是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生长、繁殖和形成产品的外部环境装置,在使用发酵罐进行物料发酵时,为了使发酵罐内的发酵体系能够更加稳定,往往需要定期对发酵罐内的发酵物进行搅拌,传统的搅拌方式大多需要打开发酵罐,致使发酵物与外界环境相接触,存在着污染发酵物的可能性,传统的搅拌方式中,多使用勺子、搅拌棒等工具对发酵物进行搅拌,这类方式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将罐体内的发酵物完全搅拌均匀,为此,这里推出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具备搅拌混合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发酵罐搅拌混合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条,所述横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罐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所述活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驱动杆远离转盘的一端与连接板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所述机壳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机壳内腔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和第二转杆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框,所述罐体的底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底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顶部贯穿至罐体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发酵仓,所述发酵仓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轮,所述罐体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导轮的表面与环形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带轮的表面传动连接。

3、优选的,所述罐体两侧的顶部均贯穿连接有加料管,所述罐体两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密封盖。

4、优选的,所述罐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所述罐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线盒。

5、优选的,所述罐体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6、优选的,所述罐体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铭牌。

7、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9、1、本实用新型通过罐体、横条、活动套、第一电机、转盘、驱动杆、连接板、机壳、第二电机、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搅拌框、底板、第三电机、第一带轮、转柱、发酵仓、导轮、环形槽和第二带轮的配合,使发酵罐可以通过搅拌机构对待发酵物料进行高效搅拌,以此提高了待发酵物的发酵速度,非常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料管,便于工作人员向发酵仓的内腔投入待发酵物料,通过设置控制面板,便于工作人员通过输入信号指令的方式对发酵罐进行操作,通过设置出料门,便于工作人员将发酵完毕后的物料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包括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条(2),所述横条(2)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套(3),所述罐体(1)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驱动杆(6),所述活动套(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驱动杆(6)远离转盘(5)的一端与连接板(7)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活动套(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机壳(8),所述机壳(8)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10),所述机壳(8)内腔顶部的右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11),所述第一转杆(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12),所述第二转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13),所述第一传动轮(12)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13)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转杆(10)和第二转杆(11)的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搅拌框(14),所述罐体(1)的底部通过支撑板固定连接有底板(15),所述底板(15)顶部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三电机(1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17),所述底板(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转柱(18),所述转柱(18)的顶部贯穿至罐体(1)的内腔并固定连接有发酵仓(19),所述发酵仓(1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轮(20),所述罐体(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21),所述导轮(20)的表面与环形槽(21)的内腔活动连接,所述转柱(18)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带轮(22),所述第一带轮(17)的表面通过皮带与第二带轮(22)的表面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两侧的顶部均贯穿连接有加料管(23),所述罐体(1)两侧的顶部均活动连接有密封盖(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控制面板(25),所述罐体(1)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接线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出料门(26),所述出料门(26)正面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正面的顶部开设有收容槽(27),所述收容槽(27)的内腔固定连接有铭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板,防滑板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酵高效发酵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横条,所述横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套,所述罐体内腔顶部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正面活动连接有驱动杆,活动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本技术通过罐体、横条、活动套、第一电机、转盘、驱动杆、连接板、机壳、第二电机、第一转杆、第二转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搅拌框、底板、第三电机、第一带轮、转柱、发酵仓、导轮、环形槽和第二带轮的配合,使发酵罐可以通过搅拌机构对待发酵物料进行高效搅拌,以此提高了待发酵物的发酵速度,非常符合当前市场的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位立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市绿叶乳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