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8683发布日期:2023-01-25 00:39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双降醇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甾体激素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化学药物,广泛运用于临床医学。
3.双降醇是甾体激素类药物的一种重要中间体,是制备孕激素黄体酮的核心中间体,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在生物发酵的基础上,使用菌种发酵的形式制备双降醇,操作简单灵活,风险较小,原料转化彻底,发酵周期短,为未来制备双降醇的主流方式。
4.但是现有的双降醇发酵过程中,需要离心、配液、搅拌和发酵多次器材转换,期间,无法保证菌液和发酵质量,操作复杂,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包括:
7.离心配液单元,所述离心配液单元包括保温仓和离心机构;所述离心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转轴、离心座和离心筒,所述第一转轴设置于所述保温仓的底部,并与所述保温仓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离心座和离心筒位于所述保温仓内,所述离心筒可拆卸地卡接在所述离心座上;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保温仓的外侧,并与所述保温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位于所述保温仓内的所述离心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离心筒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导流槽;
8.搅拌发酵单元,所述搅拌发酵单元包括发酵罐体和旋转搅拌组件,所述发酵罐体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所述旋转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设置于所述发酵罐体的上端,并与所述发酵罐体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与设置在所述发酵罐体外侧的所述第二电机驱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延伸至发酵罐体内,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搅拌杆;
9.输送单元,所述输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离心筒内离心后配置好的菌液输送至所述发酵罐体内进行搅拌发酵。
10.进一步地,还包括送气单元,所述送气单元包括气泵和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泵连接,所述送风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发酵罐体内,以向所述发酵罐体内输送空气;所述送风管道上设有杀菌箱,所述杀菌箱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照射杀菌。
11.进一步地,所述送风管道位于所述发酵罐体的下端;所述送风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
12.进一步地,所述发酵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所述发酵罐体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管。
13.进一步地,所述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泵、吸液管和出液管,所述吸液管的一端与所述
输送泵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位于所述离心筒内并延伸至所述离心筒的下端;所述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输送泵的出液口连接,所述出液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发酵罐体的进料口连接。
14.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形导流槽的螺旋方向与所述第一电机的旋转方向相反。
15.进一步地,所述保温仓上端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料管,所述第二进料管的出口指向所述离心筒的中心。
16.进一步地,所述保温仓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降醇发酵装置中,保温仓设置离心机构,使其有具有离心和配液功能,能够在离心得到菌体的同时,还可以配置菌液;通过发酵罐体与旋转搅拌组件的结合,使其具有搅拌功能、温控功能和送气等功能,并通过输送泵将离心配液单元和搅拌发酵单元进行结合,无需离心、配液、搅拌和发酵多次器材转换,能够保证菌液和发酵质量,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附图说明
19.图1是双降醇发酵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离心座;2、离心筒;3、盖体;4、第二进料管;5、横梁;6、输送泵;7、驱动机构;8、出液管;9、进料口;10、第二电机;11、第二转轴;12、排气阀;13、第一进料管;14、搅拌杆;15、温度控制器;16、送风管道;17、紫外线杀菌灯;18、气泵;19、杀菌箱;20、出料口;21、发酵罐体;22、排液口;23、第一电机;24、第一支撑架;25、立杆;26、吸液管;27、螺旋形导流槽;28、保温仓。
具体实施方式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以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2.实施例1
23.参考图1,一种双降醇发酵装置,包括:
24.离心配液单元,离心配液单元包括保温仓28和离心机构;离心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3、第一转轴、离心座1和离心筒2,第一转轴设置于保温仓28的底部,并与保温仓28密封转动连接;离心座1和离心筒2位于保温仓28内,离心筒2可拆卸地卡接在离心座1上;第一电机23位于保温仓28的外侧,并与保温仓28固定连接;第一转轴的一端与位于保温仓28内的离心座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3驱动连接;离心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形导流槽27;
25.搅拌发酵单元,搅拌发酵单元包括发酵罐体21和旋转搅拌组件,发酵罐体21内设置有温度控制器15;旋转搅拌组件包括第二电机10和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设置于发酵罐体21的上端,并与发酵罐体21密封转动连接;第二转轴11的第一端与设置在发酵罐体21外侧的第二电机10驱动连接,第二转轴11的第二端延伸至发酵罐体21内,第二转轴11的第二端设置有多个搅拌杆14;
26.输送单元,输送单元用于将离心筒2内离心后配置好的菌液输送至发酵罐体21内进行搅拌发酵。
27.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仓28具有温度调节功能。
28.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送气单元,送气单元包括气泵18和送风管道16,送风管道16的一端与气泵18连接,送风管道16的另一端延伸至发酵罐体21内,以向发酵罐体21内输送空气;送风管道16上设有杀菌箱19,杀菌箱19内设置有紫外线杀菌灯17,紫外线杀菌灯17可对进入的空气进行照射杀菌,能够保证进入发酵罐体21的空气为无菌气体。
29.在本实施例中,送风管道16位于发酵罐体21的下端;送风管道16上设置有单向阀。
30.在本实施例中,发酵罐体21的顶部设置有排气阀12,发酵罐体2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进料管13。
31.在本实施例中,输送单元包括输送泵6、吸液管和出液管8,吸液管的一端与输送泵6的进液口连接,另一端位于离心筒2内并延伸至离心筒2的下端;出液管8的一端与输送泵6的出液口连接,出液管8的另一端与发酵罐体21的进料口9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螺旋形导流槽27的螺旋方向与第一电机23的旋转方向相反。
33.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仓28上端设置有盖体3,盖体3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进料管4,第二进料管4的出口指向离心筒2的中心;优选为2个第二进料管4。
34.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仓28的底部设有排液口。
35.在另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离心筒2的取出和安装,该实施例还设置有横梁5和两个立杆25,其中,横梁5可滑动地安装在两个立杆25上。横梁5与其中一个立杆25之间设有驱动机构7,驱动机构7可驱动横梁5相对立杆25上下滑动,其中,驱动机构7可以为驱动齿轮和齿条配合,驱动齿轮安装在驱动电机的驱动轴上,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横梁5上;齿条安装在立杆25上。输送泵6安装在横梁5上,横梁5带动输送泵6和吸液管26向上或向下移动。盖体3上设置有吸液管26移动的通孔;出液管8优选为可伸缩管。
36.在本实施例中,保温仓28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4上;发酵罐体2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
37.其中,保温仓28的下端设置有排液口22;发酵罐体2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20。
3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降醇发酵装置的工作过程:
39.s10、取双降醇生产菌株发酵:取20l发酵液通过第二进料管4注入离心筒2,启动第一电机23带动离心筒2转动,离心获得菌泥;
40.s20、通过另一第二进料管4加入pbs缓冲液,将菌泥配成8%菌液,并将保温查仓温度调整至0—4℃,备用。
41.s30、取甾醇注入发酵罐体21,加pbs缓冲液乳化,乳化结束后加入吐温,磷脂,环糊精,开启旋转搅拌组件,搅拌均匀。
42.s40、启动温度控制器15,将发酵罐体21内降温至30℃。
43.s50、启动输送泵6,将离心筒2内配制好的菌液,输送至发酵罐体21内;启动气泵18和紫外线杀菌灯17向发酵罐体21内通无菌空气,搅拌及通气维持do不低于20%,30℃转化96-120h。
44.s60、转化结束,检测甾醇无残留,80℃搅1h进行灭活,启动温度控制器15降温至50℃,调ph至6.0,加入硅藻土,抽滤获得滤饼。
45.s70、用甲醇进行萃取,萃取后浓缩获得粗品;用甲醇进行精制获得精品。
46.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了充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描述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在
结构、方法或功能等方面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变换而形成的所有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