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

文档序号:32547199发布日期:2022-12-14 02:09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

1.本实用新型涉及饮用水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2.螺旋藻等食用微藻具有果蔬汁难以企及的营养价值。鲜活微藻饮料有着营养成分不损耗、活性物质不灭失、无添加剂、无重金属污染、无假冒伪劣、消化吸收率极高等优势;制售鲜活微藻饮料也必将成为餐饮店风行的服务项目。因而,微藻饮料是一个潜在的巨大产业。
3.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微藻干粉勾兑出微藻饮料,它不属鲜活饮品,并且微藻中的营养成分已在加工成干粉的过程中造成大量损失破坏。同时,专利文献cn104893952b公开了一种养殖鲜活微藻的商用饮水机,其通过包括紫外线消毒、离心分离取藻等多个工序步骤获得鲜藻;类似的设备在获得鲜藻的过程中,对鲜藻原水进行过滤后,滤除的原液由于成分复杂,无法直接饮用会被直接舍弃,这就造成鲜藻的培养成本较高,工序繁琐,无法满足商业场所面向较大人群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轻便可拆卸,不仅输出饮用鲜藻汁,同时鲜藻原水过滤后的滤液可循环培养,使原水内未完全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得到重新利用,最大限度保留了鲜藻原水中可能含有的营养物质,并节约了鲜藻培养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5.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按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包括设备主体,设备主体下方设置饮用水口、鲜藻水口和排空口,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内设置有水箱、培养部件及过滤组件;所述水箱通过管道连接饮用水口;所述培养部件侧面设置补水口、排水口和抽藻口;所述过滤组件的结构上方设置有进液口,下方设置有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水箱和培养部件的排水口,所述出液口分别通过管道连接鲜藻水口和培养部件中的抽藻口;所述培养部件中的排水口通过管道连接排空口。
7.所述的过滤组件内设置中壳体、转轴及过滤部;所述壳体顶部与进液口连接,进液口包括第一进口及第二进口,所述壳体底部与出液口连接,出液口包括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转轴水平方向设置在壳体内腔的中部,所述转轴与过滤部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相对于壳体轴转。
8.所述的壳体由底壳及罩壳构成;所述罩壳通过卡扣可拆卸式连接在底壳上,共同形成中空的壳体;所述底壳内设置有两个漏斗槽,两个所述漏斗槽的底部分别连接第一出口及第二出口,所述罩壳顶部分别连接第一进口及第二进口。
9.所述的壳体还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在两个漏斗槽之间,所述隔板内穿置连接转轴。
10.进一步的,过滤部包括套筒及滤盒;套筒设置在转轴上并能够围绕转轴周向旋转,套筒延伸方向两端贯通;滤盒可拆卸式的设置在套筒内,滤盒表面为304食品级不锈钢网,根据藻细胞尺寸,不锈钢网孔径可以设置50目以上,过滤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朝向第二进口的端面敞开。
11.进一步的,套筒内壁上设置凸缘,过滤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远离第二进口的端面边缘搭接在凸缘上,滤盒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套筒内。
12.进一步的,套筒靠近滤盒敞开端面的一端边缘设置弹片,过滤部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的敞开端面边缘抵接弹片。
13.进一步的,培养部件内还包括透明管及紫外灯;透明管竖直方向设置在培养部件内,透明管外周壁与培养部件内周壁间隔设置;紫外灯设置在透明管内,紫外灯用于对培养部件内的鲜藻原水进行消毒。
14.鲜藻原水过滤后的滤液可循环输送至培养部件内继续培养,使原水内未完全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得到重新利用,最大限度保留了鲜藻原水中可能含有的营养物质,节约了鲜藻培养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型通过管路设计,形成一体化的培养鲜藻和输出鲜藻汁装置,同时可以将过滤后的鲜藻水回收继续培养,使鲜藻原水内未完全转化利用的物质得到重新利用,最大程度保留了鲜藻原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循环利用到下一次鲜藻培养和提取中,高效保留产品的原汁原味,同时,节约了鲜藻培养的物质成本和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的立体图;
19.图2为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的过滤组件立体图;
21.图4为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的过滤组件的侧剖图;
22.图5为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的培养部件的侧剖图。
23.图中:1-设备主体;2-水箱;3-培养部件;4-过滤组件;41-壳体;411-底壳;412-罩壳;42-转轴;43-过滤部;431-套筒;432-滤盒;433-凸缘;44-隔板;401-第一进口;402-第二进口;403-第一出口;404-第二出口;405-漏斗槽;5-透明管;6-紫外灯。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5.实施例1:
26.如图1-2所示,一种饮用鲜藻培养装置,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具有饮用水口、
鲜藻水口及排空口,其特征在于:设备主体1内设置水箱2、培养部件3及过滤组件4。水箱2内储存饮用水,水箱2分别连通饮用水口、培养部件3中的补水口以及过滤组件4中的进液口输入饮用水。培养部件3内能够投入藻种及养料并用于培养鲜藻,培养部件3连通水箱2、过滤组件4及排空口。培养部件3中的排水口向过滤组件4的进液口输入鲜藻原水;过滤组件4从鲜藻原水中过滤出鲜藻,与水箱2输入的饮用水混合后,由出液口输出饮用鲜藻汁。
27.如图1-3所示,过滤组件4包括壳体41、转轴42及过滤部43;壳体41设置在设备主体1内,壳体41顶部竖直设置第一进口401及第二进口402,壳体41底部竖直设置第一出口403及第二出口404,第一进口401竖直对准第一出口403,第二进口402竖直对准第二出口404;转轴42水平设置在壳体41内,位于两个漏斗槽405中间,转轴42可以相对于壳体41进行轴转;
28.如图1-4所示,壳体41包括底壳411及罩壳412;底壳411上方盖有罩壳412,底壳411上设置第一出口403及第二出口404;罩壳412通过卡扣可拆卸式的盖在底壳411上,罩壳412上设置第一进口401及第二进口402。
29.壳体41还包括隔板44;底壳411内设置有两个漏斗槽405,两个漏斗槽405的底部分别连接第一出口403及第二出口404;隔板44设置在两个漏斗槽405之间并隔开两个漏斗槽405,隔板44内穿置连接转轴42。
30.过滤部43还包括套筒431及滤盒432;套筒431设置在转轴42上并能够围绕转轴42周向旋转,套筒431延伸方向两端贯通;滤盒432可拆卸式的设置在套筒431内,滤盒432表面为304食品级不锈钢网,根据藻细胞尺寸,不锈钢网孔径可以设置50目以上,滤盒432通过过盈配合设置在套筒431内。
31.过滤部43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432朝向第二进口402的端面敞开。
32.套筒431内壁上设置凸缘433,过滤部43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432远离第二进口402的端面边缘搭接在凸缘433上。
33.套筒431靠近滤盒432敞开端面的一端边缘设置弹片,过滤部43处于第一位置时,滤盒432的敞开端面边缘抵接弹片。
34.如图5所示,培养部件3内可以设置透明管5及紫外灯6;透明管5竖直设置在培养部件3内,透明管5外周壁与培养部件3内周壁间隔设置;紫外灯6设置在透明管5内,紫外灯6用于对培养部件3内的鲜藻原水进行消毒。
35.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水箱2可储存饮用水,培养部件3可投入藻种及养料并用于培养鲜藻,从而向过滤组件4输入鲜藻原水;过滤组件4从鲜藻原水中过滤出鲜藻,将其与水箱2输入的饮用水混合得到饮用鲜藻汁。
36.上述步骤具体为:过滤组件4中的转轴42相对于壳体41轴转;转轴42连接的过滤筒43可以转动到达第一位置或者第二位置:当过滤部43处于第一位置(即位于第二进口402与第二出口404之间)时,可以过滤鲜藻原水而获得鲜藻,存储在滤盒432中;过滤部43相对于壳体41围绕转轴42周向旋转进入第二位置,此时过滤部43位于第一进口401与第一出口403之间,使获得的鲜藻与饮用水混合,从第一出口403输出饮用鲜藻汁。
37.与此同时,滤盒432表面开设的若干滤孔配合套筒431内壁上设置的凸缘433和弹片,可以将过滤后的鲜藻水排入过滤槽405,并通过第二出口404输出,由培养部件3回收继续培养。
38.通过上述技术措施,获得的主要技术效果和显著的技术进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39.(1)通过过滤部的滤盒自动翻转过滤和冲洗设计,实现了取藻、滤藻、洗藻,实现了自动获得新鲜藻汁,更适合饮用鲜藻装置家庭化使用,弥补了现有技术和装置无法直接获得藻汁的不足;(2)通过将鲜藻原液过滤后的滤液回流入培养系统,实现养分闭环循环使用,使原水内未完全转化利用的营养物质得到重新利用,既节约了培养成本(物质成本)和培养液更换频次(时间成本),又最大限度保留了鲜藻原水中可能含有的营养物质。
4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