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65235发布日期:2023-01-25 03:43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食品微生物检测是运用微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检验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及其对人健康的影响,以判别食品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检测方法。食品微生物检验方法是食品质量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可以有效地防止或者减少食物人畜共患病的发生,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3.现有的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均是先将食品取样处理,然后放入到培养皿中,在相应的检测装置中让微生物快速生长,在微生物培养之后再将食品取出,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检测先将食品取样放入到培养皿中,但是在检测时操作人员需要将手伸入检测装置内部去取放培养皿,导致检测装置内部容易被细菌附着,从而影响到食品检测的准确性。
4.为此,提出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呈圆柱形腔体,所述主体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腔体,所述主体的下侧壁贯穿设有出液装置,所述圆形腔体的侧壁贯穿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上表面设有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位于所述出液装置的底部。
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主体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的一端,所述横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主体的上侧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啮合的环形齿轮,所述转动杆的外表面设有搅拌杆。
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搅拌杆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远离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
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呈圆形,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挡板的端面且与其转动连接。
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出液管,所述出液管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底部设有若干连接孔,所述连接孔的上端设置在活动块的侧壁上,所述出液管的内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活动块与所述出液管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出液管的底部转动设有转动管,所述转动管的内部通过连杆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活动块的端面且与其螺接,所述转动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
第一锥齿轮,所述圆形腔体的侧壁转动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旋钮。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主体,在主体内部设置搅拌机构,并在主体的底部设置圆形腔体,圆形腔体处设置通槽,通槽处滑动设置活动板,并在活动板上设置培养皿,样品在主体内部搅拌后,通过出液装置直接滴落进培养皿中,从而操作过程中无需将手伸入设备内部,操作更为简单且方便。
附图说明
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活动块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主体、2-圆形腔体、3-通槽、4-活动板、5-培养皿、6-驱动电机、7-连接块、8-横杆、9-连接套筒、10-转动杆、11-传动齿轮、12-环形齿轮、13-伸缩杆、14-刮板、15-挡板、16-出液管、17-活动块、18-连接孔、19-环形槽、20-弹簧、21-转动管、22-转动块、23-螺杆、24-第一锥齿轮、25-连接杆、26-第二锥齿轮、27-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食品微生物检测装置,包括主体1,如图1所示,所述主体1呈圆柱形腔体,所述主体1的内部设有搅拌机构,主体1的侧壁上端贯穿设有进料口,所述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圆形腔体2,所述主体1的下侧壁贯穿设有出液装置,所述圆形腔体2的侧壁贯穿设有通槽3,所述通槽3的内部滑动设有活动板4,所述活动板4的上表面设有培养皿5,所述培养皿5位于所述出液装置的底部,样品在主体1的内部混合后搅拌,通过出液装置滴入培养皿5中,在培养皿5中培养后,将活动板4抽出,即可将样品取出进行观察;
20.具体而言,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固定连接在所述主体1的上端,所述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所述主体1的上侧壁固定连接有连接块7,所述连接块7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横杆8的一端,所述横杆8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套筒9,所述连接套筒9的内表面转动设有转动杆10,转动杆10呈竖直设置,所述转动杆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1与转动杆10同轴设置,所述主体1的上侧壁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传动齿轮11啮合的环形齿轮12,如图4所示,环形齿轮12与主体1同轴设置,所述转动杆10的外表面设有搅拌杆,当驱动电机6通过连接块7以及横杆8带动转动杆10旋转时,在传动齿轮11与环形齿轮12的作用下,转动杆10即可带动搅拌杆旋转,保证对主体1内样品的充分搅拌;
21.具体而言,所述搅拌杆包括伸缩杆13,伸缩杆13由两个相滑动连接的杆件构成,杆件之间设有弹簧,所述伸缩杆13远离转动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刮板14,在伸缩杆13的作用下,使得刮板14产生朝向远离转动杆10方向移动的趋势,使得当转动杆10转动时,刮板14与主体1的内壁相接触,从而保证对样品的搅拌,防止样品残留在主体1的侧壁上;
22.具体而言,所述连接块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呈圆形,所述转动杆10贯穿所述挡板15的端面且与其转动连接,进料管位于挡板15的下端,挡板15对传动齿轮11以及环形齿轮12进行保护;
23.具体而言,所述出液装置包括出液管16,出液管16贯穿主体1的下侧壁,所述出液管1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活动块17,如图3所示,活动块17呈圆柱形,其外周面与出液管16的内周面均匀贴合,保证活动块17可在出液管16的内壁均匀贴合,所述活动块17的底部设有若干连接孔18,所述连接孔18的上端设置在活动块17的侧壁上,所述出液管16的内周面设有环形槽19,所述活动块17与所述出液管16之间设有弹簧20,弹簧20处于压缩状态,使得活动块17产生向下移动的趋势,所述出液管16的底部转动设有转动管21,所述转动管21的内部通过连杆连接有转动块22,所述转动块2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螺杆23,所述螺杆23贯穿所述活动块17的端面且与其螺接,从而当转动转动管21时,通过螺杆23带动活动块17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孔18与环形槽19连通,从而主体1内的样品即可流出,所述转动管2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4,所述圆形腔体2的侧壁转动设有连接杆25,所述连接杆25的一端设有与第一锥齿轮24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6,所述连接杆25的另一端设有旋钮27,通过旋钮27即可调节样品的流出速度以及流出的量;
2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通过进料口向主体1内注入样品,而后启动驱动电机6,驱动电机6通过连接块7以及横杆8带动转动杆10旋转时,在传动齿轮11与环形齿轮12的作用下,转动杆10即可带动搅拌杆旋转,保证对主体1内样品的充分搅拌,搅拌完成后,旋转旋钮27,旋钮27通过连接杆25带动第二锥齿轮26旋转,第二锥齿轮26通过第一锥齿轮24带动转动管21转动,通过螺杆23带动活动块17向上移动,使得连接孔18与环形槽19连通,从而主体1内的样品即可流入培养皿5中。
2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