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1322发布日期:2023-03-22 10:43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生物组织恒温保存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


背景技术:

2.生物组织一般包括原生生物组织和人造生物组织。人造生物组织是全部或部分使用生物材料制成的生物组织;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恒温箱对人造生物组织进行恒温处理。
3.现有公告号为cn21548095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培养恒温箱,其包括箱体,箱体的一侧开设有培养腔,培养腔的内侧壁安装有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电加热器和温度传感器共同电连接有控制器。当培养腔内的温度降低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开启,以对培养腔内加热,以使培养腔内的温度升高;当培养腔内的温度升高至预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加热器关闭,从而保证培养腔内的温度恒定。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电加热器开启时,培养腔靠近电加热器位置的温度将随之升高;电加热器关闭后,培养腔靠近电加热器的位置的温度降低,从而导致培养腔靠近电加热器的位置的温度难以保持相对恒定,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以改善恒温箱靠近加热源的位置的温度难以保持恒定的问题。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置有水箱和装有液体介质的水池,所述水池设置有驱动泵,所述驱动泵的输入端延伸至水池内的液体介质内,所述驱动泵的输出端与水箱相连;所述水箱设置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远离水箱的一端与水池相连;所述水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生物组织的放置腔体;所述水箱的内壁与放置腔体的外壁之间设置有供液体介质流动的间隔;所述水池连接有用于对水池内的液体介质加热的加热件;所述水池设置有用于检测流体介质温度的温度感应件,所述温度感应件和加热件共同电连接有控制器。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泵可将水池内的液体介质向水箱内输送,以使液体介质填充于放置腔体与水箱之间的间隔,水箱内的液体介质可由出液管流动至水池内;放置腔体内的气体可通过放置腔体的侧壁与液体介质之间进行热交换,以达到调节放置腔体内温度的效果,最终可使放置腔体内的温度与液体介质的温度保持一致;加热件、温度感应件、控制器配合,以使水箱内的液体介质的温度保持恒定,从而使放置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通过水箱内的液体介质与放置腔体之间形成热交换,有利于使用于调节液体介质温度的加热件远离放置腔体设置,从而有利于减小加热件对放置腔体内的温度的影响,以便于放置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
9.可选的,所述放置腔体的外侧壁沿其周向依次设置有若干换热凸棱。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凸棱可增大放置腔体的外侧壁与液体介质之间的接
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放置腔体的侧壁与水箱内的液体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进而可提高放置腔体内的气体与放置腔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有利于增大放置腔内温度变化至预定温度的速度,以缩减等待时间。
11.可选的,所述放置腔体位于换热凸棱的位置的内侧壁设置有换热凹槽。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换热凹槽可增大放置腔体与放置腔体内的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提高放置腔体内的气体与放置腔体的内侧壁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13.可选的,所述放置腔体的内侧壁沿其周向设置有导流环管,所述导流环管连接有用于向导流环管内输入气体的正压源;所述导流环管设置有向换热凹槽内吹气的导流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导流孔吹出的气体可吹动换热凹槽内的气体,并加快放置腔体内的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有利于增加放置腔体的气体与放置腔体的内侧壁之间的接触次数,以提高放置腔体内的气体与放置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正压源包括导流风机,所述导流风机的进气端与放置腔体的内部相通,所述导流风机的出气端与导流环管相通。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流风机的进气端与放置腔体的内部相通,有利于使放置腔体保持封闭,从而有利于减少放置腔体与外部气体之间的热交换,以便于使放置腔体的内部的温度保持恒定。同时,放置腔体内的气体由导流风机的进气端流入并由导流孔流出,有利于加快放置腔体内的气体的流动速度。
17.可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换热凸棱之间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与水箱相连;所述扰流板与放置腔体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供液体介质流动的间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板与换热凸棱相互配合,有利于液体介质在扰流板处形成紊流,以便于液体介质之间相互充分混合、流动,从而可提高水箱内各处的液体介质的温度的一致性。同时,紊流可加快相邻换热凸棱之间的液体的流动速度,减小液体介质在换热凸棱之间发生停滞的可能性。
19.可选的,所述放置腔体沿其周向设置有安装环板,所述水箱设置有用于支撑安装环板的支撑环板;所述安装环板与支撑环板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圈;所述安装环板与支撑环板之间连接有固定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长时间使用后,可将固定件拆下,然后将容置腔体由水箱的口部取出,以对放置腔体的外侧壁水垢等杂物进行清理,以保证流体介质与放置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密封环圈可提高安装环板与支撑环板之间的密封性,以减小水箱内的液体介质发生泄漏的风险。
21.可选的,所述密封环圈沿其周向设置有安装凸环,所述支撑环板或/和安装环板设置有供安装凸环设的安装环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凸环嵌设于安装环槽内,以预固定密封环圈,有利于减小密封环圈在放置腔体安装过程中发生错位移动的风险,从而便于放置腔体的安装操作。
23.可选的,所述水池连接有用于对水池内的流体介质降温的制冷组件,所述制冷组件与控制器电连接。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环境温度高于所需要设定的温度时,可通过制冷组件使水池内的液体介质降温,从而有利于提高恒温箱的适用性。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水箱内的液体介质与放置腔体之间热交换,有利于减小加热件对放置腔体内的温度的影响,从而有利于提高放置腔体内的温度保持恒定的稳定性;
27.2.导流风机与导流环管配合,有利于加快放置腔体内的气体的流动速度从而有利于提高放置腔体内的气体与放置腔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28.3.安装环板、支撑环板、密封环圈、固定件相互配合,便于拆、装放置腔体,从而便于清理放置腔体的外侧壁,以保证放置腔体与水箱内的液体介质之间的热交换效率。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移除密封门后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31.图3是用于展示扰流板与换热凸棱之间配合关系的爆炸示意图。
32.图4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33.图5是图2中的c部放大图。
34.图中,1、箱体;11、滚轮;12、水池;121、电加热管;1211、安装板;122、温度感应件;123、驱动泵;13、检修口;131、盖板;1311、散热孔;2、制冷组件;21、制冷管;22、存料罐;23、压缩机;24、冷凝器;25、膨胀阀;3、水箱;31、进液管;32、出液管;321、连接管;33、扰流板;34、支撑环板;341、安装环槽;342、密封环圈;3421、安装凸环;4、放置腔体;41、密封门;42、换热凸棱;43、换热凹槽;44、导流环管;441、导流孔;45、导流风机;46、安装环板;461、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5,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6.一种生物组织恒温箱,参照图1,包括箱体1,箱体1为上端开口的壳体。箱体1的下表面安装有滚轮11,以便于箱体1的移动。
37.参照图1和图2,箱体1的内底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水池12,水池12内装有液体介质;本实施例中,液体介质包括水。水池12连接有加热件和制冷组件2。加热件包括电加热管121;电加热管121内安装有电热丝。电加热管121贯穿插设于水池12的外侧壁且电加热管121与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接触,用于对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加热。电加热管121套接有安装板1211,安装板1211与水池12的外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
38.参照图2,制冷组件2包括制冷管21、存料罐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和膨胀阀25。制冷管21位于水池12内且制冷管21与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接触;制冷管21的两端均贯穿水池12的内侧壁并延伸至水池12的外部;制冷管21的两端均与水池12焊接固定。存料罐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均固定安装于箱体1的内底壁。制冷管21的进料端与膨胀阀25的出料端相连,膨胀阀25的进料端与存料罐22的出料端通过导管相连;制冷管21的出料端通过导管与压缩机23的进料端相连,压缩机23的出料端通过导管与冷凝器24的进料端相连,冷凝器24的出料端通过导管与存料罐22的进料端相连。
39.参照图1和图2,存料罐22内装有制冷剂;压缩机23将导管内的气态制冷剂输送至冷凝器24;移动至冷凝器24的气态制冷剂液化成液态制冷剂并回流至存料罐22内;存料罐
22内的高压液态制冷剂经膨胀阀25形成低压液态制冷剂;低压液态制冷剂流动至制冷管21并汽化呈气态;制冷剂汽化吸热,以使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降温。箱体1的外侧壁贯穿开设有检修口13,箱体1设置有用于封堵检修口13的盖板131,盖板131通过螺钉与箱体1固定连接。盖板131位于冷凝器24的位置贯穿开设有多个散热孔1311,以供冷凝器24产生的热量向箱体1外散发。
40.参照图2,水池12设置有温度感应件122,温度感应件122与液体介质接触;本实施例中,温度感应件122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水池12的内侧壁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箱体1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包括plc控制器。温度感应件122、电加热管121的电热丝、压缩机23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以控制水池12内液体介质的温度。
41.参照图2,箱体1内设置有水箱3,水箱3为上端开口的壳体;水箱3位于箱体1的上端且水箱3的口部的外侧壁与箱体1的口部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水箱3的其中一侧的下端焊接固定有进液管31,另一侧的上端焊接固定有出液管32。水池12设置有驱动泵123,驱动泵123通过螺钉与箱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泵123包括水泵。驱动泵123的输入端贯穿插设至水池12内,且驱动泵123的输入端延伸至液体介质内;驱动泵123的输出端通过导管与进液管31相连。出液管32安装有连接管321,连接管321远离出液管32的一端延伸至水池12内。
42.参照图2,水箱3内设置有放置腔体4,放置腔体4的上端开口设置;放置腔体4用于放置生物组织。放置腔体4的外壁与水箱3的内壁之间设置有间隔。驱动泵123可将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输送至水箱3,以供放置腔体4内的气体与水箱3内的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以调节放置腔体4内的温度。本实施例中,驱动泵12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以便于自动控制驱动泵123的流量的大小。当放置腔体4内的温度恒定时,可将驱动泵123的流量调小,以降低能耗。放置腔体4安装有用于封闭其口部的密封门41,以减少放置腔体4内的气体与外部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43.参照图2和图3,放置腔体4的外侧壁一体成型有换热凸棱42,换热凸棱42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换热凸棱42沿放置腔体4的周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水箱3位于相邻两个换热凸棱42之间的位置设置有扰流板33,扰流板33与水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且扰流板33与放置腔体4的外侧壁、扰流板33与对应的换热凸棱42之间均设置有间隔,以供液体介质流动。放置腔体4位于每个换热凸棱42的位置的内侧壁均一体成型有换热凹槽43,以增大放置腔体4内的气体与换热腔体的内侧壁之间的接触面积。
44.参照图3和图4,放置腔体4的上端的内侧壁通过之间固定安装有导流环管44,导流环管44沿放置腔体4的周向呈封闭的环形;导流环管44位于每个换热凹槽43的位置的外侧壁均贯穿开设有导流孔441,导流孔441与对应的换热凹槽43对齐。放置腔体4的内侧壁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正压源,正压源包括导流风机45。导流风机45的进气端与放置腔体4的内部相通,导流风机45的出气端通过导管与导流环管44相连,以用于向导流环管44内输入气体;导流环管44内的气体可由导流孔441吹出,以吹动对应的换热凹槽43内的气体,从而有利于加快放置腔体4内的气体的流动速度。
45.参照图2和图5,放置腔体4的口部的外侧壁焊接固定有安装环板46,安装环板46沿放置腔体4的周向呈封闭的环状。水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有支撑环板34,支撑环板34沿水箱3的周向呈封闭的环状。支撑环板34位于安装环板46的下方,以支撑安装环板46和放置腔
体4。安装环板46与支撑环板34之间设置有固定件461,固定件461包括螺钉;螺钉贯穿安装环板46并与支撑环板34螺纹连接,以使安装环板46与支撑环板34相互固定连接。
46.参照图5,安装环板46与支撑环板34之间设置有密封环圈342,密封环板包括橡胶圈。密封环圈342一体成型有安装凸环3421。本实施例中,安装凸环3421位于密封环圈342的下表面。支撑环板34沿其周向开设有安装环槽341;安装凸环3421嵌设于安装环槽341内,以减小密封环圈342发生脱落的风险。在另一实施例中,安装凸环3421也可以设置在密封环圈342的上表面,则安装环槽341设置于安装环板46的下表面;还可以是密封环圈342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置有安装凸环3421,且安装环板46和支撑环板34均开设有安装环槽341。
47.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
48.使用时,先设定放置腔体4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控制器根据所设定的温度控制电加热管121或压缩机23运行,以使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保持所设定的温度;驱动泵123驱动水池12内的液体介质向水箱3内流动,以供放置腔体4内的气体通过放置腔体4的侧壁与液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当放置腔体4内的温度达到所设定的温度时,即可将生物组织放置于放置腔体4内进行恒温处理。
49.水箱3内的液体介质的温度保持恒定,从而使放置腔体4内的温度保持恒定,以提高放置腔体4内的温度保持恒定的稳定性。
50.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