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7710发布日期:2023-05-05 13:31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中药发酵,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


背景技术:

1、中药发酵是将天然药物(中药)提取液以优选的肠道益生菌菌群中一种或几种、一株或几株益生菌作为菌种,中药发酵利用微生态学、仿生学的方法,通过生物嫁接的方式,模拟人体的肠道环境在体内的消化分解过程,在体外对提取的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生物学转化;

2、现有的中药发酵主要在中药发酵罐内进行,中药发酵罐通过外部的加热装置使中药发酵罐内保持恒温,但是中药发酵罐在实际使用时,发酵罐的内部容易滋生大量的有害菌群,这些有害菌群需要在发酵罐的内部杀除,避免菌群的产生对发酵罐内部的中药造成破坏,使用者在对发酵罐内部的有害菌群杀除时,通常采用外部设备喷洒杀菌液,确实能够起到较好的杀菌效果,但是外部设备在喷洒杀菌液时,需要将发酵罐的内腔暴露在空气中,这些菌群容易通过空气四处传播,同时腔体暴露在空气中时,空气中的灰尘还容易进入到发酵罐的内腔中,造成发酵罐的内腔二次污染;

3、因此,现有的发酵罐,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包括桶体,所述桶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桶体的底面固定有支架,所述桶体的中上部套接有雾化结构,所述桶体的底部固定有排药口,所述密封盖上固定有输药管、进液管、计时器和排气管,所述密封盖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盖的内壁以输药管的轴线为中心等间距固定有弧形管,所述弧形管的内壁固定有分流管,所述弧形管的顶面与液体腔固定。

4、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排气管和输药管均为管状结构,所述输药管和排气管的管腔与密封盖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液管的管腔与液体腔的内腔连通。

5、进一步地,所述液体腔的内腔与弧形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分流管等间距分布在弧形管的内壁。

6、进一步地,所述雾化结构包括环状的环形管、固定在环形管内壁的密封胶圈、水平管、下喷管和上喷管、固定在环形管外壁的导管和固定在导管上的阀门。

7、进一步地,所述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均以环形管的轴线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环形管的内壁,所述下喷管向下倾斜,所述上喷管向上倾斜,所述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贯穿桶体的外壁延伸到桶体的内腔中。

8、进一步地,所述下喷管、水平管、上喷管和导管均与环形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环形管呈中空结构,所述密封胶圈抵接在桶体的外壁。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导管输送的雾化药液气体能够经过环形管均匀的对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输送,此时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能够将雾化气体均匀的对桶体的内部输送,实现桶体内壁的细菌均匀受到药液气体杀除,当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对桶体的内部输送药液气体时,密封胶圈能够对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与桶体之间的间隙密封,避免药液气体通过间隙溢出。

11、2、本实用新型在实际使用时,桶体内部发酵的中药通过排药口对外部排出,随后分流管收纳弧形管输送的水液对桶体的内部冲刷,可以实现桶体内部残留的药渣对外部排放,由于弧形管等间距分布在密封盖的内壁,可以实现弧形管内部的水液通过分流管对桶体的内壁均匀冲刷。



技术特征:

1.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包括桶体(6),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6)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8),所述桶体(6)的底面固定有支架(4),所述桶体(6)的中上部套接有雾化结构(3),所述桶体(6)的底部固定有排药口(5),所述密封盖(8)上固定有输药管(1)、进液管(2)、计时器(7)和排气管(9),所述密封盖(8)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圈(10),所述密封盖(8)的内壁以输药管(1)的轴线为中心等间距固定有弧形管(11),所述弧形管(11)的内壁固定有分流管(12),所述弧形管(11)的顶面与液体腔(13)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排气管(9)和输药管(1)均为管状结构,所述输药管(1)和排气管(9)的管腔与密封盖(8)的内腔连通,所述进液管(2)的管腔与液体腔(13)的内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腔(13)的内腔与弧形管(11)的内腔连通,所述分流管(12)等间距分布在弧形管(11)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结构(3)包括环状的环形管(3-2)、固定在环形管(3-2)内壁的密封胶圈(3-3)、水平管(3-4)、下喷管(3-1)和上喷管(3-5)、固定在环形管(3-2)外壁的导管(3-7)和固定在导管(3-7)上的阀门(3-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管(3-1)、水平管(3-4)和上喷管(3-5)均以环形管(3-2)的轴线为中心等间距分布在环形管(3-2)的内壁,所述下喷管(3-1)向下倾斜,所述上喷管(3-5)向上倾斜,所述下喷管(3-1)、水平管(3-4)和上喷管(3-5)贯穿桶体(6)的外壁延伸到桶体(6)的内腔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喷管(3-1)、水平管(3-4)、上喷管(3-5)和导管(3-7)均与环形管(3-2)的内腔连通,所述环形管(3-2)呈中空结构,所述密封胶圈(3-3)抵接在桶体(6)的外壁。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自动清除罐内细菌的中药发酵罐,涉及中药发酵技术领域,包括桶体,桶体的顶面转动连接有密封盖,桶体的底面固定有支架,桶体的中上部套接有雾化结构,桶体的底部固定有排药口,密封盖的底面固定有密封圈。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导管输送的雾化药液气体能够经过环形管均匀的对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输送,此时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能够将雾化气体均匀的对桶体的内部输送,实现桶体内壁的细菌均匀受到药液气体杀除,当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对桶体的颞部输送药液气体时,密封胶圈能够对下喷管、水平管和上喷管与桶体之间的间隙密封,避免药液气体通过间隙溢出。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勋,盛梦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智勋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