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472664发布日期:2023-03-15 09:00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属于abs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abs塑料是由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种单体共聚而成的三元共聚物,它兼有三种组分的共同性能;丙烯腈使其耐化学腐蚀、耐热,并有一定的表面硬度,丁二烯使其具有高弹性和韧性,苯乙烯使其具有热塑性塑料的加工成型特性。abs塑料是一种原料易得、综合性能良好、价格便宜、用途广泛的“坚韧、质硬、刚性”材料。abs塑料在机械、电气、纺织、汽车、飞机、轮船等制造工业及化工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随着中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外观质量要求越来越高,abs塑料在汽车、家电等塑料零部件得到广泛应用,但常规塑料材料的表面电阻比较高,空气中的灰尘等都带有一定电荷,长时间会吸附到制品表面,影响产品使用感受。另外在一些特殊行业,如精密电子零部件、矿井作业等需要防止静电危害或者易产生静电的领域,普通abs塑料满足不了产品要求。
4.目前常规的抗静电技术有:加入表面活性剂、导电填料、碳纤维,或在制品表面涂覆导电涂层等方法。加入表面活性剂无法制得永久抗静电材料,其原理是表面活性剂通过析出到制品表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制品表面形成一层导电网格,抗静电效果受到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表面形成的导电层因摩擦或洗涤被除去后,抗静电效果会明显下降,无法做到永久抗静电效果。通过在制品表面涂覆抗静电涂层可以实现抗静电效果,但是工序较复杂、易产生废品、成本加高。导电炭黑、碳纳米管或碳纤维的方法只能制备黑色制品,其他彩色制品无法满足,且产品加工性和力学性能较差。
5.在中国专利cn 102719051a中,发明人通过在abs材料加入低分子量非离子和阴离子型抗静电剂达到抗静电效果,但这种类型抗静电剂分子量低,会逐渐析出到材料表面,随着时间推移抗静电效果会降低直到消失,并且环境湿度对抗静电影响很大,这限制了材料的使用。
6.在中国专利cn 104497472 a中,发明人只制备了一种抗静电 abs 改性材料,其所用抗静电剂是由炭黑和碳纤维以重量比1:0.8-1.2 组成的混合物,材料表面电阻可以达到105~107ω,但产品颜色为黑色,只能做黑色制品。
7.在中国专利cn 103819866a中,发明人通过在abs材料中添加永久抗静电剂来制备了永久抗静电效果的abs复合材料,其配方体系中也添加了相容剂来解决相容性问题,但其所制备的抗静电abs材料冲击强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8.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abs材料具有优异的缺口冲击强度、较低的表面电阻,可染色和抗静电永久性。
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类树脂50~75%、永久抗静电剂15~30%、相容剂3~10%、增韧剂5~22%、抗氧剂0.5~1%和润滑剂0.5~1%;所述永久抗静电剂为聚苯乙烯-聚醚嵌段聚合物共聚物;所述相容剂选自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aes-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核壳结构的增韧型相容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丁二烯含量50~80wt%的abs高胶粉。
10.在本发明中,所述相容剂选自sma-7000、cmg-7000和sbg-001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永久抗静电剂为ipe abstat;上述类型的永久抗静电剂是以相互浸透网状(ipn)的高分子构成的,它们主要在制品表层呈微细的层状或筋状分布,构成导电性表层,而在中心部分几乎呈球状分布,形成所谓的“芯壳结构”,并以此为通路泄漏静电荷;上述类型的永久抗静电剂以降低材料体积电阻率来达到抗静电效果,不完全依赖表面吸水,所以受环境的湿度影响比较小。
11.所述增韧剂选自abs hr-181和/或abs inp338t。
12.本发明通过控制相容剂和增韧剂的种类和用量,解决了抗静电剂和abs树脂的相容性问题,得到高冲击性能的材料,扩展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13.在本发明中,所述苯乙烯类树脂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epdm-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14.在本发明中,所述苯乙烯类树脂的熔融指数为10~40g/10min。
15.在本发明中,所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中mah(马来酸酐)含量1~2wt%;所述aes-马来酸酐共聚物中mah含量1~2wt%;所述核壳结构的增韧型相容剂中核层为丁二烯弹性体,壳层中含有高活性环氧基团。
16.在本发明中,所述润滑剂选自乙撑双硬脂酰胺、季戊四醇硬脂酸酯和氧化聚乙烯蜡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抗氧剂选自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抗氧剂168和抗氧剂626中的一种或多种。
17.本发明提供的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可重复加工利用,抗静电性能衰减不明显;其为原色产品,可以和原料树脂一样,染成各种颜色。
18.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苯乙烯类树脂、永久抗静电剂、相容剂、增韧剂、抗氧剂和润滑剂混合,熔融混炼,挤出,冷却,切粒,得到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
19.本发明提供的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可以染色,具有永久抗静电效果,能够应用于电子电器、安防器材等有抗静电和高冲击要求的塑料制品。
2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类树脂50~75%、永久抗静电剂15~30%、相容剂3~10%、增韧剂5~22%、抗氧剂0.5~1%和润滑剂0.5~1%;所述苯乙烯类树脂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epdm-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永久抗静电
剂为聚苯乙烯-聚醚嵌段聚合物共聚物;所述相容剂选自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aes-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核壳结构的增韧型相容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丁二烯含量50~80wt%的abs高胶粉。本发明在上述组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abs材料具有优异的缺口冲击强度、较低的表面电阻,可染色和抗静电永久性。实验结果表明:abs材料可染色,抗静电永久,表面电阻为3
×
107~9
×
108ω;缺口冲击强度≥40kj/m2。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制备abs材料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23.以下案例中,所选用原料如下:苯乙烯类树脂:as 80hf lg化学;abs dg-417,天津大沽;abs pa-757,镇江奇美;抗静电剂:pebax mh2022,阿科玛;pelectron as,三洋化成;ipe abstat,芬兰艾昂飞;相容剂:sma-7000,上海华雯电子;cmg-7000,sbg-001佳易容;高胶粉:hr-181,韩国锦湖;inp338t,沙比克;抗氧剂:1010,1076,168,天津利安隆;润滑剂:乙撑双硬脂酰胺eb-p,日本花王;季戊四醇硬脂酸酯pets-ap,意大利发基;实施例1~6及对比例1~9根据表1和表3的配方比例,将各原料按照配比加入到高速混料机中,转速设定200~500r/min,搅拌2~4min。将混合好的料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挤出,通过水槽进行冷却,最终通过切粒机切粒获得abs材料。
24.将制备的抗静电abs材料,通过烘箱烘干后依照iso标准注塑标准样条,并进行测试。
25.表1 实施例1~6的配方(wt.%)
26.表2 实施例1~6的性能测试结果
27.表3 对比例1~9的配方(wt.%)
28.表4 对比例1~9的性能测试结果
29.由表2和表4可以明显看出,实施例所制备的抗静电abs材料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对比例,同时表面电阻较低,符合抗静电要求。
30.对比例1未添加抗静电剂,表面电阻超过10
14
欧姆。对比例4添加了导电炭黑作为抗静电剂,材料颜色是黑色,不可染色,且材料的冲击强度较低。对比例5添加了阴离子表面抗静电剂,表面电阻较高且非永久抗静电。对比例2、对比例3、对比例6和对比例7添加永久性抗静电剂,比例较低时表面电阻较高,在不加相容剂和增韧剂时,材料的冲击强度较低。
31.对比例8和对比例9选取了其他两种聚醚类抗静电剂,对比发现在相同添加量时,聚苯乙烯-聚醚嵌段聚合物共聚物的表面电阻更低。
32.本发明所采用的抗静电剂的种类不同,针对不同的材料组分,通过选择不同相容剂类型,并且优化相容剂和增韧剂的配比,可以获得高冲击强度和低表面电阻的材料。实施例2、实施例3和实施例6所获得的abs材料表面电阻较低,且冲击性能较好。
33.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抗冲永久抗静电abs材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类树脂50~75%、永久抗静电剂15~30%、相容剂3~10%、增韧剂5~22%、抗氧剂0.5~1%和润滑剂0.5~1%;所述苯乙烯类树脂选自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和丙烯腈-epdm-苯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永久抗静电剂为聚苯乙烯-聚醚嵌段聚合物共聚物;所述相容剂选自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aes-马来酸酐共聚物和核壳结构的增韧型相容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增韧剂为丁二烯含量50~80wt%的abs高胶粉。本发明在上述组分的共同作用下,使得abs材料具有优异的缺口冲击强度、较低的表面电阻,可染色和抗静电永久性。实验结果表明:abs材料可染色,抗静电永久,表面电阻为3
×
107~9
×
108ω;缺口冲击强度≥40 kj/m2。
34.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