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43029发布日期:2023-06-27 18:34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塑料合金,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pc/abs合金材料是一种聚碳酸酯产品,兼有pc、abs的优点,常作为汽车用塑料,如汽车的仪表盘、座椅支撑、进气格栅、保险杠外壳及其他产品包装用外壳等。pc树脂是一种强韧的热塑性树脂,但其不耐紫外光,容易受到外界紫外光照射,使得树脂内部热能升高,从而降低了树脂的强度。abs树脂是一种强度高、韧性好、易于加工成型的热塑型高分子材料,其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提高pc树脂的耐热性能。但其长时间暴露在光照环境中,材料容易老化,致使材料强度降低,使材料的使用寿命缩短。

2、目前对于pc/abs复合材料的耐老化现象中,基本是在复合材料中添加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来解决老化问题,但由于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在复合材料体系中的分散性较低,使得需要加入更多的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才能起到抗老化作用,但与此同时,紫外吸收剂和光稳定剂的过量加入会降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提高pc/abs复合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c树脂45-70份、abs树脂25-45份、相容剂0.5-1.5份、mbs共聚物1-3份、改性抗老化剂0.5-0.8份、抗紫外吸收剂0.2-0.6份和塑料润滑剂0.1-0.4份;所述改性抗老化剂由复合纳米粒子改性制得。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pc树脂、abs树脂、相容剂、mbs共聚物、改性抗老化剂、抗紫外吸收剂和塑料润滑剂共同制得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其中,原料中的改性抗老化剂由复合纳米粒子改性制得,利用复合纳米粒子对抗老化剂进行改性,将抗老化剂吸附于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再分散于体系中,提高了抗老化剂的分散性,避免由于抗老化剂分散性能较低而需添加大量抗老化剂,进而避免过量的抗老化剂降低合金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添加的复合纳米粒子能促进体系中物料的分散性,同时复合纳米粒子先经过改性液对其表面改性,减少其表面的羟基量,降低其表面能,提高其在有机相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降低后避免复合纳米粒子在有机相中的团聚现象,能与聚合物更好地相容和分散,进而间接提高抗老化剂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减少抗老化剂的添加量。

5、作为优选,所述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pc树脂55-60份、abs树脂30-35份、相容剂0.8-1份、mbs共聚物1.5-2.5份、改性抗老化剂0.6-0.7份、抗紫外吸收剂0.4-0.5份和塑料润滑剂0.2-0.3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优化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原料之间的配比,使制得的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其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均较好。

7、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抗老化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复合纳米粒子2-6份、改性液40-50份和抗老化剂1-2份;所述复合纳米粒子由纳米白炭黑、纳米二氧化钛和超细云母等比例组成。

8、作为优选,所述改性抗老化剂的制备方法为:

9、1)将复合纳米粒子加入到改性液中,超声分散3-5次;

10、2)然后升温至65-85℃下加热搅拌2-5h,加入抗老化剂,继续升温,在95-110℃下搅拌3-12min;

11、3)再经过干燥、粉碎,制得改性抗老化剂。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在改性液中添加纳米白炭黑、纳米二氧化钛和超细云母,改性液能对纳米白炭黑、纳米二氧化钛和超细云母进行包围式的表面改性,并采用超声分散的方式,将纳米白炭黑、纳米二氧化钛和超细云母分散均匀,避免纳米粉体产生团聚现象,再在65-85℃下加热搅拌,去除混合溶剂中的有机溶剂成分,最后添加抗老化剂,将抗老化剂均匀附着于改性后的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13、作为优选,所述抗老化剂为双十八基季戊四醇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亚磷酸三苯酯质量比为1:1:(1-3)的混合物。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抗老化剂为双十八基季戊四醇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亚磷酸三苯酯的混合物,当双十八基季戊四醇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酚)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亚磷酸三苯酯的质量比为1:1:2时,制得的抗老化剂经改性后加入到原料中,制得的材料的抗老化性能最好。

15、作为优选,所述原料中还包括2-6重量份的玻璃纤维。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还添加有玻璃纤维,玻璃纤维均匀分散在材料中,填充材料之间的缝隙,提高材料的结合强度,从而提高材料的抗老化性能。

17、作为优选,所述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接枝马来酸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马来酸酐中的一种或几种。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原料中添加相容剂可降低pc树脂与abs树脂的界面张力,减小分散相的粒径,增加分散相的表面积,提高分散相和连续相结合力,使分散相变稳定,进而提高pc树脂与abs树脂的相容性,使得相结构不会发生变化,提高材料的稳定性。

19、作为优选,所述抗紫外吸收剂为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中采用2-羟基-4-正辛氧基二苯甲酮为抗紫外吸收剂,能强烈地吸收紫外线,同时与pc树脂、abs树脂的相容性佳,挥发性小,能促进整个复合的抗老化剂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性。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2、一种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23、1)称取各原料,使物料温度保持在50-60℃,混合10-20min,得到混合料;

24、2)将步骤1)中得到的混合料熔融造粒,熔融造粒分为预热段、熔融段和挤出段;所述预热段的温度为245-250℃,停留5min;所述熔融段的温度为240-245℃,停留5min;所述挤出段的温度为235-240℃。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制得的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原料易得,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7、1、本技术通过pc树脂、abs树脂、相容剂、mbs共聚物、改性抗老化剂、抗紫外吸收剂和塑料润滑剂共同制得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其中,原料中的改性抗老化剂由复合纳米粒子改性制得,利用复合纳米粒子对抗老化剂进行改性,将抗老化剂吸附于复合纳米粒子表面,再分散于体系中,提高了抗老化剂的分散性,避免由于抗老化剂分散性能较低而需添加大量抗老化剂,进而避免过量的抗老化剂降低合金材料的强度;另一方面,添加的复合纳米粒子能促进体系中物料的分散性,同时复合纳米粒子先经过改性液对其表面改性,减少其表面的羟基量,降低其表面能,提高其在有机相中的润湿性和分散性,降低后避免复合纳米粒子在有机相中的团聚现象,能与聚合物更好地相容和分散,进而间接提高抗老化剂在体系中的分散性,减少抗老化剂的添加量。

28、2、本技术中制得的用于汽车内饰配件的母粒,经氙灯照射1000h后其拉伸强度可达到51.0mpa、断裂伸长率为67.5%、弯曲强度为50.3mpa和冲击强度为50.2kj/m2,制得的材料抗老化性能较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