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除臭的塑料改性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790295发布日期:2023-04-19 08:27阅读:99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菌除臭的塑料改性材料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尤其涉及一种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在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中,垃圾腐臭的问题显得尤其突出,若不进行除臭处理,其臭味可达到4级;臭气是世界七大公害之一,常导致细菌的滋生以及病毒扩散;臭气污染容易对人类产生危害,甚至严重的恶臭对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会造成影响,使内分泌系统紊乱,降低代谢活动;

2、比如垃圾桶盛装食品、厨余垃圾、生活废弃物等,在气温较高时,垃圾桶内的食品类废弃物在细菌、微生物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分解腐败,从而产生硫化氢、氨类等难闻气体,影响环境以及人们的心情,从而需要一种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2、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1)称取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伊利石40-60份、改性沸石粉30-50份、抗菌剂10-20份、纤维材料10-20份、润滑剂1-3份、抗氧剂2-4份、偶联剂1-2份、塑料80-120份;

4、2)通过微纳米级球磨机对改性伊利石、改性沸石粉进行研磨,获得微纳米级改性伊利石和改性沸石粉;

5、微纳米级的高分子材料,颗粒直径更加细微,一般物质的组成是分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有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核外电子按照八隅结构,形成稳定的外围电子结构,由于稳定的八隅结构需要8个电子,但并不是所有的外围电子都是按照这个层级排列的,那就存在活跃的电子在原子的最外端,当吸收到光能时,电子获得能量,脱离原子核的吸引,成为独立的电子,电子本身带负电,根据电子的得失理论,从物质的氧化-还原的角度出发,这个自由电子就是强还原剂,能和空气中的臭气分子强还原,还原的最大好处就是拟制自由基,自由基是物质腐烂变质的最大帮凶,通过大量释放自由电子,中和自由基,延缓了物质的变质,臭气的产生就变得少了,从而起到了除臭的效果;

6、另外已经产生变质的物质,释放出的异味散发到空气中,也就是我们所能闻到的垃圾桶及其周边的气味,散发出来的电子也能和空气中的臭气分子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臭气和异味;

7、3)将微纳米级改性伊利石和改性沸石粉、抗菌剂、纤维材料、润滑剂、抗氧剂和偶联剂充分混合并干燥,得到混合物;

8、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与塑料混合,然后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

9、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伊利石45-55份、改性沸石粉35-45份、抗菌剂12-18份、纤维材料13-17份、润滑剂1.5-2.5份、抗氧剂2.5-3.5份、偶联剂1.2-1.8份、塑料90-110份。

10、优选地,步骤1)中称取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伊利石50份、改性沸石粉40份、抗菌剂15份、纤维材料15份、润滑剂2份、抗氧剂3份、偶联剂1.5份、塑料100份。

11、优选地,所述改性伊利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伊利石粉碎至颗粒大小至粒径≤1mm,置于马弗炉中程序升温至800-900℃,恒温焙烧2-3h,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镁盐得到混合物a,伊利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镁盐的质量比为40-50:1-2:1;向混合物a中加入10-20倍重量的水及入0.1-0.3倍重量的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形成悬浮泥浆,取上层悬浊液于3000-4000r/mi n的离心机中离心处理10-30mi n,真空抽滤,喷雾干燥即得改性伊利石,伊利石常呈极细小的鳞片状晶体,呈不规则的或带棱角的薄片状,经过改性后,会发生阳离子交换反应,使有机基团覆盖在伊利石表面或插入其层间,从而使其表面能发生变化,增大了层间距,使伊利石剥离分散成更薄的单晶片,能够吸附更多的臭气和抗菌剂,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并且呈纳米级别分散,充分与其他组分结合为网络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12、优选地,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比15-25:1称取沸石粉和氯化钠混合,然后在600-700℃温度下煅烧1-2h,然后再放入-40℃冷冻30-50mi n;之后在醋酸溶液中浸泡20-30mi n,接着在500-600℃温度下再煅烧30-50mi n,然后用40-60mhz超声波超声处理30-40mi n;最后用-30℃的氮气对滑石粉冷吹20-30mi n,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沸石粉,通过对滑石粉进行煅烧-冷冻-煅烧-冷冻的方式,通过沸石粉的晶格破坏成更小的晶格,可以吸附更多臭气和抗菌剂,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

13、优选地,所述抗菌剂包括壳聚糖10-20重量份、纳米银溶液4-8重量份和马齿苋提取液6-10重量份。

14、优选地,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15、优选地,所述润滑剂包括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16、优选地,所述抗氧剂由重量比2:1的四季戊四醇酯和三亚磷酸酯混合而成。

17、优选地,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wd-10。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19、本发明所提供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加入改性伊利石,改性伊利石剥离分散成更薄的单晶片,能够吸附更多的臭气和抗菌剂,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并且呈纳米级别分散,充分与其他组分结合为网络结构,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通过加入改性沸石粉,通过对滑石粉进行煅烧-冷冻-煅烧-冷冻的方式,通过沸石粉的晶格破坏成更小的晶格,可以吸附更多臭气和抗菌剂,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伊利石和沸石粉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加入改性伊利石与改性沸石粉协同配合,增效促进,极大的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菌除臭的塑料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伊利石45-55份、改性沸石粉35-45份、抗菌剂12-18份、纤维材料13-17份、润滑剂1.5-2.5份、抗氧剂2.5-3.5份、偶联剂1.2-1.8份、塑料90-110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称取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改性伊利石50份、改性沸石粉40份、抗菌剂15份、纤维材料15份、润滑剂2份、抗氧剂3份、偶联剂1.5份、塑料100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伊利石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伊利石粉碎至颗粒大小至粒径≤1mm,置于马弗炉中程序升温至800-900℃,恒温焙烧2-3h,然后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镁盐得到混合物a,伊利石与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镁盐的质量比为40-50:1-2:1;向混合物a中加入10-20倍重量的水及入0.1-0.3倍重量的木质素磺酸钠搅拌形成悬浮泥浆,取上层悬浊液于3000-4000r/min的离心机中离心处理10-30min,真空抽滤,喷雾干燥即得改性伊利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沸石粉的制备方法如下:按重量比15-25:1称取沸石粉和氯化钠混合,然后在600-700℃温度下煅烧1-2h,然后再放入-40℃冷冻30-50min;之后在醋酸溶液中浸泡20-30min,接着在500-600℃温度下再煅烧30-50min,然后用40-60mhz超声波超声处理30-40min;最后用-30℃的氮气对滑石粉冷吹20-30min,冷却至室温,即得改性沸石粉。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壳聚糖10-20重量份、纳米银溶液4-8重量份和马齿苋提取液6-10重量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材料为活性炭纤维、甲壳素纤维以及竹纤维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油酸酰胺、芥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由重量比2:1的四季戊四醇酯和三亚磷酸酯混合而成。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wd-10。


技术总结
本发明适用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抗菌除臭的塑料改性材料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以下原料:改性伊利石、改性沸石粉、抗菌剂、纤维材料、润滑剂、抗氧剂、偶联剂、塑料;2)通过微纳米级球磨机对改性伊利石、改性沸石粉进行研磨,获得微纳米级改性伊利石和改性沸石粉;3)将微纳米级改性伊利石和改性沸石粉、抗菌剂、纤维材料、润滑剂、抗氧剂和偶联剂充分混合并干燥,得到混合物;4)将步骤3)得到的混合物与塑料混合,然后进行挤出成型,得到抗菌除臭的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加入改性伊利石和改性沸石粉,可以吸附更多臭气和抗菌剂,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协同配合,增效促进,极大的提高除臭和抗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解永利,李嘉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职信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