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和制备方法及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34844454发布日期:2023-07-22 10:09阅读:42来源:国知局
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和制备方法及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病毒基因工程,具体涉及一种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1、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muv)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发热、腮腺非化脓性肿痛;部分病理还会继发无菌性脑膜炎、胰腺炎、睾丸炎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伤残或者死亡。当前,疫苗的预防接种仍然是该病的重要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手段。

2、muv属于副粘病毒科腮腺炎病毒属,包膜rna病毒。其病毒粒子是由其核心的基因组rna与各结构蛋白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形成不规则的球状;病毒粒子的直径因毒株的不同或者培养条件的差异而有显著区别,直径大约100~600nm。其基因组共编码n,p,m,f,hn,sh和l蛋白等结构蛋白。

3、尽管muv只有一个血清性,但是根据其sh基因的不同,muv被分为众多的基因型,包括a、b、c、d、e、f、g、h、i、j、k、l、m和n在内的共计12个。现有的研究发现,全球各地流行的muv具有显著的地域性特点;同时各种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交叉保护能力不完全一致。

4、每个新的流行型的出现,均会考验对现有疫苗的有效性,为了能够快速获得既能对当前的流行株进行保护,又能对即将来临的流行株进行保护,为此,本发明提供了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和制备方法及用途,对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有更优的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和制备方法及用途,对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有更优的保护效果。

2、为此,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以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为骨架,将所述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中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编码基因hn替换为包含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编码基因hn的核苷酸序列,包含g基因型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编码基因hn的cdna核苷酸序列具有如下(a)-(c)中的任意一种:

4、(a)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或其互补链;或

5、(b)在(a)中的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过取代、缺失或添加至少一个或几个的核苷酸得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且可诱发哺乳动物对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的免疫反应;或

6、(c)具有与(a)中的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5%(较佳地≥90%,更佳地≥95%,例如,≥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或≥99%)的核苷酸序列,得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且可诱发哺乳动物对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的免疫反应。

7、可选的,所述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为腮腺炎疫苗减毒株qs-f-sh2、qs-f、jeryllyhn、s79、hoshino等腮腺炎疫苗株。

8、可选的,所述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基因组中缺失sh基因。

9、可选的,所述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命名为腮腺炎病毒qs-f-sh2-hn[g],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v202285,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17日。

10、生物材料,包括如下1)-7)中的任意一种:

11、1)编码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重组dna分子;或

12、2)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1)中所述的重组dna分子的表达盒、重组载体、重组微生物或转基因细胞系;或

13、3)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重组病毒;或

14、4)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其传代培养病毒或3)中所述的重组病毒或其传代培养病毒的疫苗;或

15、5)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其传代培养病毒或3)中所述的重组病毒或其传代培养病毒的疫苗组合物;或

16、6)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其传代培养病毒或3)中所述的重组病毒或其传代培养病毒的联合疫苗;或

17、7)含有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其传代培养病毒或3)中所述的重组病毒或其传代培养病毒的免疫原性制剂。

18、可选的,所述疫苗为减毒活疫苗或病毒样颗粒。

19、可选的,所述疫苗组合物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20、一种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1、构建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全长cdna的质粒;

22、所述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拯救。

23、可选的,所述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拯救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24、将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的全长cdna的质粒与腮腺炎相关辅助质粒共转染至宿主细胞中;

25、培养所述宿主细胞,然后洗涤,换液,继续培养,将细胞进行传代的同时加入新的细胞,继续培养,直至细胞出现融合病变,收集细胞培养上清。

26、可选的,所述腮腺炎相关辅助质粒为分别包含腮腺炎病毒中的n基因、p基因和l基因的质粒;

27、可选的,所述腮腺炎相关辅助质粒为pcdna3.1-n、pcdna3.1-p和pcdna3.1-l。

28、可选的,所述宿主细胞为哺乳动物细胞,所述新的细胞为哺乳动物细胞。

29、可选的,所述宿主细胞为bsr-t7/5细胞,所述新的细胞为vero细胞。

30、一种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包括:

31、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

32、所述的生物材料;或

3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

34、可选的,还包括疫苗上可接受的载体或佐剂。

35、如下(1)-(4)任一项在制备疫苗制剂中的用途。

36、(1)所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

37、(2)所述的生物材料;或

38、(3)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或

39、(4)所述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

40、可选的,所述用途为制备预防腮腺炎病毒的疫苗制剂中的用途。

41、可选的,所述腮腺炎病毒包括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和/或f基因型腮腺炎病毒。

42、可选的,所述用途为制备经肌肉、腹腔、皮下、鼻喷等施用的疫苗制剂。

43、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44、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以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为骨架,将所述腮腺炎病毒减毒株中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编码基因hn替换为包含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的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编码基因hn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通过以现有的腮腺炎疫苗减毒株(如qs-f-sh2)为骨架,分别将其免疫原性蛋白hn替换为g基因型相关蛋白hn,构建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对g基因型腮腺炎病毒有更优的保护效果,可同时对其他基因型病毒提供有效的保护,进一步的,所述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脑积水程度低,使用安全性高。

45、本发明的g基因型嵌合腮腺炎病毒减毒株命名为腮腺炎病毒qs-f-sh2-hn[g],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为中国.武汉.武汉大学,邮编:430072,保藏编号为cctcc no.v202285,保藏日期为2022年12月17日。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