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153804发布日期:2023-08-18 07:53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菌株培育,特别涉及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1、菌株(在非细胞型的病毒中则称毒株或株)是指从不同来源的标本中分离而得的相同菌种,它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体)通过无性繁殖而成的纯遗传型群体及其一切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或纯分离物均可称为某菌种的一个菌株。如培养伤寒杆菌时可从血液中、骨髓中、粪便中、胆汁中进行分离培养,而以胆汁中者最为良好,称为标准株。对于现有功能性益生菌菌株的培育缺少完整的配套式培育装置,该配套式培育装置需具备实时的温度调控,培养皿的独立化以及位置调节功能,并能提供培育所需水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方法及应用,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3、步骤s1、将两个培养皿分别置于两个安装板的安装孔内,并通过夹持构件夹持固定,培养皿的下端与对应温控接触槽内的导热介质接触;

4、步骤s2、通过管路总成注入具有温度的流体介质,进而调控两个温控接触槽内的实时温度;

5、步骤s3、输水组件为培养皿提供水分。

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酸性环境下功能性益生菌菌株培育装置,包括有底板,于所述的底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作为承载结构的基座,于所述的基座上端设置有相叠合的两层外置挡板,两层所述的外置挡板之间设置有隔离板;于所述的底板的下方设置有管路总成,在所述的管路总成上设置有两路支管,两路所述的支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两路所述的支管向上延伸,并穿入至上层的外置挡板内,所述的隔离板上开设有与支管相适配的穿孔,并在穿孔处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管路总成用于注入具有温度的流体介质,来达到调节温度的目的;

7、于所述的上层的外置挡板上端的壁上固定设置有接收板,并在所述的接收板内设置有两个间隔的温控接触槽,两个所述的支管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温控接触槽内,于两个所述的温控接触槽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基于该温度传感器所检测的温度来配合支管实现温度调控;

8、于所述的外置挡板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的底板与顶板之间通过多个第一支撑柱进行支撑固定,所述的顶板的下端固定设置有延展板,所述的延展板内中空设置,所述的顶板的端面开设有嵌入孔,并在所述的嵌入孔内嵌入有转筒,所述的转筒穿入延展板内并向下局部伸出延展板的下端,所述的转筒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截面宽度大于嵌入孔的限位凸环;

9、于所述的转筒的上端开设有供培养皿放置的放置区,所述的放置区上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安装板,两个所述的安装板规则的设置在放置区的两半区域上,两个所述的安装板内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用于供培养皿放置;于所述的转筒的下端开设有与两个温控接触槽相通的内部开孔,放置在安装孔上的培养皿的下端会伸入至对应温控接触槽内;

10、于所述的转筒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注入水分的输水组件。

11、进一步设置是:

12、所述的转筒伸出延展板的部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齿环,并在所述的齿环上设置与之相连动的传动齿带,所述的传动齿带由外部的驱动组件提供驱动力,通过驱动组件来带动转筒进行转动,进而能转换两个安装板的位置。

13、进一步设置是:

14、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有纵向转杆,所述的纵向转杆的上端可转动的设置在顶板上,于底板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的驱动电机位于纵向转杆的正下方,并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纵向转杆的下端相接,以为纵向转杆提供转动的驱动力;于所述的纵向转杆上固定设置有转动齿,所述的转动齿与传动齿带相啮合。

15、进一步设置是:

16、所述的安装板绕着安装孔外周的位置设置有夹持环;

17、于所述的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构件,两个所述的夹持构件分立在安装孔相对的两侧;所述的夹持构件包括有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板上,于所述的固定板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两个l型叠片,两个所述的l型叠片均由底面和纵向面组成,所述的底面固定在固定板上,纵向面与底面相垂直,两个所述的l型叠片的纵向面之间通过插轴可转动的设置有受力转动臂,所述的受力转动臂横向设置,并在该受力转动臂的端部固定设置有其相垂直的延伸短轴,所述的延伸短轴的下端设置有其相垂直的夹持压板;

18、于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设置有两个延展臂,两个所述的延展臂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的延展臂内侧的端部固定设置有驱动气缸;于两个所述的l型叠片的纵向面的外侧转动设置有第一连动块,并在两个所述的第一连动块之间设置有第二连动块;所述的驱动气缸的输出轴设置在第二连动块上,通过驱动气缸的动作来带动夹持压板朝向/远离夹持环转动,当所述的夹持压板压在夹持环上时,能正好对置于安装孔内的培养皿进行限位。

19、进一步设置是:

20、所述的夹持环上规则的设置有多个阻尼凸起。

21、进一步设置是:

22、两路所述的支管均包括有依次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所述的第一管路与管路总成相连,所述的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之间连接有控制端,所述的第三管路引出至外部;

23、所述的第二管路呈弯曲状,并伸入至对应温控接触槽内;

24、所述的温控接触槽内填充有导热介质。

25、进一步设置是:

26、所述的输水组件包括有多个纵向分立在顶板上端的第二支撑柱,于各所述的第二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同一个行程座,于所述的行程座内固定设置有横向的导向杆,并在所述的导向杆的右端固定设置有右端固定块,于所述的导向杆上可滑动的设置有左端滑动块;于所述的右端固定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固定片,于所述的左端滑动块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固定片,于所述的第一固定片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小型气缸,该第一小型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在第二固定片上;于所述的左端滑动块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内侧板上,于所述的内侧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小型气缸,所述的第二小型气缸的输出轴向下穿过左端滑动块,并在其端部固定设置有下端移位板,所述的下端移位板上固定设置有输水管路,所述的输水管路纵向朝下设置,并在所述的注入管路上设置有调节流量的调节控制阀。

27、进一步设置是:

28、于所述的转筒上端盖设有遮光用的盖板。

2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30、1、在本发明中基座作为承载结构,管路总成用于提供一定温度的水来维持所需温度值,支管的设置能起到分流作用,让管路总成输送的水能分成两路并送往两个温控接触槽内,两路支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用以实现独立式控制;两条支管能分别伸入至对应的温控接触槽内,实际近距离的接触,提高温度的精确性,温度传感器的设置能检测实时温度,并配合支管实现温度调控;转筒放置在顶板的嵌入孔内,并通过转筒上端的限位凸环来防止转筒向下掉出嵌入孔;转筒上端设置有两个独立的安装板,安装板内的安装孔用于供培养皿放置,培养皿在置于安装孔内后,其下端会伸入至对应温控接触槽内,进而由支管来对其进行温度调控。转筒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注入水分的输水组件,通过输水组件来进行浇水,并提供水分。

31、2、在本发明中转筒伸出延展板的部分的外周壁上设置有齿环,通过传动齿带和驱动组件来带动齿环及转筒一同移动,进而能转换两个安装板的位置;进而,转变两个培养皿与对应温控接触槽的位置,让所需调节温度幅度更小的温控接触槽来为对应培养皿供温,能有效节约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32、3、在本发明中驱动组件内的驱动电机用于提供驱动力,纵向转杆上的转动齿能带动传动齿带运动。

33、4、在本发明中于安装板上设置有两个夹持构件,通过两个夹持构件的配合来夹持固定位于该安装板的安装孔内的培养皿;夹持构件内的受力转动臂设置在两个l型叠片之间的位置,该受力转动臂上通过延伸短轴连接有夹持压板,夹持压板能压在夹持环上时,并正好对置于安装孔内的培养皿进行限位;小型气缸通过第一连动块、第二连动块来带动夹持压板朝向/远离夹持环转动。

34、5、在本发明中夹持环的设置,起到防止安装板磨损的作用;阻尼凸起的设置能防止夹持压板滑动,稳定性更佳。

35、6、在本发明中支管均包括有依次相连的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第二管路呈弯曲状,能扩大与温控接触槽内导热介质的接触面积;第二管路伸入至对应温控接触槽内,能实现与温控接触槽内导热介质的直接接触,温控接触槽内填充的导热介质保证了热量传递至培养皿上。

36、7、在本发明中输水组件内的左端滑动块能通过第一小型气缸来调整横向位置,通过第二小型气缸来调整纵向位置,进而有效对准培养皿的瓶口,且伸入至培养皿内,避免注入的水分飞溅;调节流量的调节控制阀,能让水分逐渐滴落,进一步防止注入的水分飞溅。

37、8、在本发明中盖板的设置能提供黑暗条件,有利于培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