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5420208发布日期:2023-09-13 01:24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属于化学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1、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是一种常用的化工原料,其传统的合成方法是以2-(二甲氧基甲基)丙烯腈和苯酚为原料,三乙胺为溶剂,先进行闭环反应得到2h-1-苯并吡喃-3-甲腈,后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腈基的水解,最后用钯碳做催化剂,乙醇或甲醇为溶剂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反应路线如下所示,该方法需大量的有机溶剂,耗费较大;直接用醇类作为溶剂在处理产物时还需要增加处理步骤;催化氢化时使用钯碳作为催化剂,安全性较低。专利wo2016008411报道收率仅为73%,工业化生产成本过高。

2、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以水杨醛和丙烯腈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闭环反应、腈基水解、催化氢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原料易得,可工业化生产,且有机溶剂用量少,催化剂安全可以反复套用,能够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体工艺的生产成本,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2、本发明是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将水杨醛、丙烯腈和三乙烯二胺加入反应瓶,控制温度在100℃搅拌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液转移至旋蒸瓶中真空旋干。再将粗混合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4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2h-1-苯并吡喃-3-甲腈。

4、步骤2:将naoh水溶液加入反应瓶中,温度控制70~80℃,滴加2h-1-苯并吡喃-3-甲腈,加毕,回流2小时后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加入过量的蒸馏水稀释反应液。将稀释后的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保留水相。再用浓盐酸将水相的ph值调至4,即得到2h-二苯并吡喃-3-羧酸与水的混合物,接着将混合物抽滤、烘干即得到2h-二苯并吡喃-3-羧酸的干燥物。步骤3:用氢氧化钾水溶液与2h-二苯并吡喃-3-羧酸先后加入到氢化釜中,并加入用活性炭载体的氢氧化钯作为催化剂。关闭釜盖,将釜内空气用真空泵抽走,通入氮气,再次用真空泵抽走氮气,之后通入高纯氢气。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羧酸盐水溶液。

5、反应水溶液抽滤,去除氢氧化钯和活性炭,得到水溶液。在水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保留水相,再加入浓盐酸调节水相的ph,得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与水的混合物,将混合物抽滤后烘干,即得到纯净干燥的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

6、步骤1中,步骤1中,水杨醛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1:18~20、水杨醛与总的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8-10。

7、步骤2中,反应液萃取后得到的水相在滴加浓盐酸调节体系的ph中,应将体系ph调至3.4~4.2。

8、步骤2中,naoh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

9、步骤2中,浓盐酸的ph为1。

10、步骤3中,在进行催化氢化时,加入的用活性炭载体的氢氧化钯与2h-二苯并吡喃-3-羧酸的质量比为1:18-20。萃取后的水相加入浓盐酸调节ph时,ph调至4.6~5.2。

11、步骤3中,2h-二苯并吡喃-3-羧酸与氢氧化钾的摩尔比为1∶1.2~1.4。

12、步骤2、3中,浓盐酸的ph为1。

13、本发明合成路线如下所示:

14、



技术特征:

1.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水杨醛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关环反应、水解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得到所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为:将水杨醛、丙烯腈和三乙烯二胺加入反应瓶,控制温度在100℃,搅拌3小时,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转移至旋蒸瓶中真空旋干,再将粗混合物溶解在二氯甲烷中用饱和碳酸钠水溶液洗涤4次,收集有机相并用无水硫酸钠干燥,得到2h-1-苯并吡喃-3-甲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水杨醛与丙烯腈的摩尔比为1∶18-20、水杨醛与总的二氯甲烷的质量比为1∶8~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为:将koh水溶液加入反应瓶中,温度控制在70~80℃,滴加2h-1-苯并吡喃-3-甲腈,加毕,回流2小时后将体系冷却至室温,加入过量的蒸馏水稀释反应液,将稀释后的水溶液用二氯甲烷萃取,保留水相,再用浓盐酸将水相的ph值调值4,即得到2h-二苯并吡喃-3-羧酸与水的混合物,接着将混合物抽滤、烘干即得到2h-二苯并吡喃-3-羧酸的干燥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液萃取后得到的水相在滴加浓盐酸调节体系的ph中,应将体系ph调至3.4~4.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koh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5%,2h-1-苯并吡喃-3-甲腈与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为:用氢氧化钾水溶液与2h-二苯并吡喃-3-羧酸先后加入到氢化釜中,并加入用活性炭作载体的氢氧化钯作为催化剂,关闭釜盖,将釜内空气用真空泵抽走,通入氮气,再次用真空泵抽走氮气,之后通入高纯氢气,进行催化氢化反应,得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羧酸盐水溶液,反应水溶液抽滤,去除氢氧化钯和活性炭,得到水溶液,在水溶液中加入二氯甲烷萃取,保留水相,再加入浓盐酸调节水相的ph,得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与水的混合物,将混合物抽滤后烘干,即得到纯净干燥的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进行催化氢化时,加入的用活性炭作载体的氢氧化钯与2h-二苯并吡喃-3-羧酸的质量比为1∶18~20,萃取后的水相加入浓盐酸调节ph时,ph调至4.6~5.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的合成方法,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依次经过关环反应、水解反应、催化氢化反应得到所述苯并二氢吡喃‑3‑甲酸。本发明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收率高、成本低、原料易得、可工业化生产,且所用有机溶剂可以反复套用,减少资源浪费,减少污染,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体工艺的生产成本,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研发人员:孟祥明,赵玉恒,胡龙杰,李雨,杨海旺,高玮敏,戴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