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菇菌株、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35667888发布日期:2023-10-07 12:05阅读:61来源:国知局
白玉菇菌株、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尤其涉及白玉菇菌株、子实体及其培养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1、白玉菇别称白雪菇、白色蟹味菇、白色真姬菇、海鲜菇或斑玉蕈,属于伞菌目,口蘑科、玉蕈属,是一种珍稀食用菌。

2、白玉菇的菇体,质地细腻,脆嫩鲜滑,清甜可口,是一种倍受国内外市场青睐的上乘山珍,是食用菌中的“金枝玉叶”。白玉菇具有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和降压等功效。

3、白玉菇的蛋白质含量比一般的蔬菜高,其含有的必需氨基酸比例合适,并且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等为人体所必需的物质,长期食用白玉菇能够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此外,白玉菇的营养丰富且含有大量多糖和各种维生素,经常食用可以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含量。白玉菇中还含有人体难以消化的粗纤维、半粗纤维和木质素,长期食用能够保持肠内水分平衡,还可以吸收余下的胆固醇、糖分,然后将其排出体外,对便秘、肠癌、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疾病的预防具有十分有利的效果。此外,白玉菇特别是子实体(培养基以上部分)的提取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其中的菌多糖、嘌呤、腺苷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抗体的形成,其中的抗氧化成分则具有延缓衰老、美容等功效。

4、白玉菇具有非常广阔的栽培前景和市场潜力。然而,目前市场上的白玉菇栽培品种较为单一,同种异名现象严重,因此已知品种的栽培方法以及新品种的育种一直是白玉菇研究、生产领域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并且,现有的白玉菇普遍存在培养及栽培周期长、单产较低、部分品种的菇盖有瘤盖、菇形一般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白玉菇菌株,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栽培周期长、单产低和菇形不理想等问题。

2、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玉菇子实体。

3、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白玉菇子实体的培养方法。

4、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白玉菇菌株的应用。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白玉菇子实体的应用。

6、具体如下,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白玉菇菌株,保藏号为:gdmcc no:61908,分属真姬菇,保藏日期为:2021年9月1日;保藏地点为: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7、根据本发明白玉菇菌株技术方案中的一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8、本发明中白玉菇菌株与相关技术中白玉菇品种相比,由该白玉菇菌株培养得到的白玉菇子实体的长势完全不同,其菌柄粗,菇帽厚实,口感脆;在最佳培养和栽培周期下,平均单瓶(850cc)产量为255g以上,生物学转化率为120.3%以上;培养及栽培周期短,菇形整齐且不会出现瘤盖。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菌株属于真姬菇(hypsizygusmarmoreus),命名为星河2号。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菌株以hypsizygus marmoreus星河1号(公开于中国专利202010345235.x中,菌株于2020年4月17日保存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20068)变异菇作为亲本。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菌株通过所述星河1号选育得到。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菌株的培养方法包括菌丝转接、摇瓶培养、发酵罐培养和栽瓶培养。

13、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白玉菇子实体,由上述白玉菇菌株(星河2号)栽培得到。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的菌盖直径为1.8cm~2.2cm。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的菌盖直径为2.0cm~2.2cm。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的菌柄直径为1.1cm~1.3cm。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的菌柄直径为1.2cm~1.3cm。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的菌盖颜色为米白色。

19、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上述白玉菇子实体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0、将所述白玉菇菌株在栽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栽培。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培养基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制备原料组成:

22、玉米芯20%~30%、杂木屑15%~25%、米糠15%~20%、麸皮20%~25%,玉米粉3%~8%和棉籽壳15%~25%。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的温度为21℃~26℃。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过程中湿度为70%~80%。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过程中co2的浓度为2000ppm~4000ppm。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过程中co2的浓度为2000ppm~3000ppm。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过程中co2的浓度为2500ppm~3000ppm。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培养的时间为70d~85d。

2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的温度为13℃~18℃。

3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的湿度为92%~99%。

3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过程中co2的浓度为1000ppm~2500ppm。

3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过程中co2的浓度为1000ppm~2000ppm。

3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过程中co2的浓度为1500ppm~2500ppm。

3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过程中光照强度为0lux~300lux。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过程中光照强度控制方式如下:

36、第1天~第7天,光照强度为0lux~100lux;

37、第7天后,光照强度为200lux~300lux。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栽培的时间为23天~25天。

39、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上述白玉菇菌株在制备白玉菇孢子、白玉菇菌丝和白玉菇子实体中任意一种的应用。

40、根据本发明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一种白玉菇孢子,该白玉菇孢子由上述白玉菇菌株培养得到。

41、根据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一种白玉菇菌丝体,该白玉菇菌丝体由上述白玉菇菌株组织分离后无菌培养得到。

42、将本发明提供的白玉菇菌株进行培养得到白玉菇菌丝体,该白玉菇菌丝体生长旺盛,发菌较快。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斜面培养基上的菌丝呈浓白色,气生菌丝旺盛,爬壁能力强,并且12~16天就能长满试管斜面。

43、本发明第五方面公开了上述白玉菇子实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44、利用本发明的白玉菇菌株栽培得到的白玉菇子实体能够应用于食品加工中,例如可以将白玉菇子实体做成菌菇干、菌菇粉、油炸菌菇、调味料等。

4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白玉菇子实体用于制备白玉菇多糖。

46、本发明第六方面公开了上述白玉菇子实体在制备增强免疫力药物、降低胆固醇药物、延缓衰老药物、镇痛药物、镇静药物、止咳化痰药物、通便排毒药物和降压药物中任意一种的应用。

47、本发明的白玉菇子实体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多糖、粗纤维、半粗纤维、木质素、嘌呤、腺苷等成分,能够应用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胆固醇、延缓衰老、镇痛、镇静、止咳化痰、通便排毒和/或降压的药物的制备中,使得制备的药物具有良好的保健效果。

48、本发明第六方面公开了上述白玉菇菌株作为亲本在育种中的应用。

49、本发明提供的白玉菇菌株星河2号可以作为亲本应用在白玉菇的育种中,将其作为亲本进行常规杂交,再经过系统选育得到白玉菇新菌株,从种源的角度,达成缩短白玉菇的培育周期,提高白玉菇单产,避免出现瘤盖的目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