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77369发布日期:2023-09-24 19:4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几丁质作为自然界仅次于纤维素的自然多糖,由于其内部致密结晶结构,导致其溶解性差,从而限制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表明几丁质是由乙酰氨基葡萄糖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几丁质降解形成聚合度小于10的几丁质寡糖,能够有效改善溶解性。此外有研究表明几丁质寡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以及良好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因此几丁质寡糖在许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几丁质寡糖的制备主要以化学法为主,通过强酸将几丁质降解成几丁质寡糖,此种工艺具有副产物多,产物结构不完整、污染环境等缺点。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更绿色环保的方法用于几丁质寡糖的制备。

2、几丁质酶通过水解几丁质内部糖苷键,将几丁质转换为不同聚合度几丁质寡糖。根据几丁质酶来源可将几丁质酶分为动物、植物以及微生物来源。其中微生物来源几丁质酶具有作用ph广、催化活性高等特性,因此其更适合产业化应用。微生物来源几丁质酶进一步可细分为细菌和真菌来源几丁质酶。前期许多报道表明真菌来源几丁质酶具有酶比活高,作用温度广等特点。本课题组前期实验发现,丝状真菌厚垣普奇尼亚菌发酵液能够有效水解胶体几丁质。但是天然菌厚垣普奇尼亚菌发酵过程不稳定,限制其产业化应用。

3、因此,开发一种酶活性高,稳定性强的几丁质酶,对于扩大其产业化应用范围是十分重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提高了几丁质酶的热稳定性,为下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2、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3、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所述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4、优选地,编码所述氨基酸的序列为多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聚核苷酸序列如seqid no.4所示。

5、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chipcm,包含所述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的多聚核苷酸序列。

6、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组菌株,包括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chipcm。

7、优选地,所述重组菌株以毕赤酵母工程菌作为宿主。

8、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毕赤酵母工程菌包括毕赤酵母x33。

9、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的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在制备几丁质寡糖中的应用。

10、本发明主要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1)基于同源rt-pcr获得几丁质酶chipc及其编码基因chipc;(2)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构建异源表达几丁质酶chipc重组毕赤酵母工程菌;(3)纯化重组几丁质酶chipc并进行特性表征;(4)通过同源建模获得几丁质酶chipc三维构象,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几丁质酶chipc蛋白柔性区域;(5)结合二硫键理性设计和优化蛋白结构自由能获得热稳定性提升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6)特性表征和分析突变体chipcm酶学特性;(7)高效制备重组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本发明通过基因克隆获得厚垣普奇尼亚菌几丁质酶chipc编码基因chipc,通过理性设计二硫键和优化蛋白结构自由能获得热稳定性显著提升突变体chipcm,可以将突变体chipcm应用于酶法制备几丁质寡糖,有效扩大了几丁质的应用范围,并为下一步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特征:

1. 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变体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3所示。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其特征在于,编码所述突变体的序列为多聚核苷酸序列,所述多聚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3.一种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chipcm,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聚核苷酸序列。

4.一种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ppiczαa-chipc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以毕赤酵母工程菌作为宿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菌株,其特征在于,所述毕赤酵母工程菌包括毕赤酵母x33。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在制备几丁质寡糖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以及蛋白质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基因克隆获得几丁质酶ChiPc,进一步利用理性设计获得热稳定性提升的突变体ChiPcM,最终获得的突变体ChiPcM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热稳定性显著提高,在55℃、60℃和65℃热处理60分钟后的剩余酶活分别是出发模板ChiPc的2.1倍,5.1倍和9.8倍。本发明构建的几丁质酶突变体ChiPcM为其下一步产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荣,祝木金,陈微,王平,钟斌,高美芳,曹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润康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