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光合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27214发布日期:2023-10-22 12:47阅读:42来源:国知局
培养光合菌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菌类培养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培养光合菌的装置。


背景技术:

1、在有机硒肥培育的工业化生产过程中,需要为微生物发酵提供合适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定质定时定量,传统的培菌桶不能适应光合菌类微生物生长需要。光合菌具有趋光性,在提供光照环境的培菌桶中,光合菌容易附着在光源外罩的表面,影响光照强度。

2、传统的培菌桶装置为了阻止光合菌附着在光源外罩的表面上,通常采用单一搅拌组件旋转搅拌的方法使得培养基流体有固定方向的流动,从而带动光合菌沿着特定方向流动,但是本技术人在实现本技术实施例中发明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以上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3、培养基流速仅仅依靠单一的搅拌组件的旋转搅拌所形成,为了达到培养基特定方向的流动,往往单一的搅拌组件的旋转速度会设置过大,易造成搅拌组件附近的光合菌的死亡,影响光合菌的生产效率;另外,在一些工况下,需要配合使用搅拌组件的机械搅动和气体喷射所形成的流体流速,比如混合菌种工况,采用配合使用搅拌组件的机械搅动和气体喷射所共同形成的流体流速,有利于提高混合菌种的混合效率,而给光合菌提供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的工况时,又需要培养基形成特定方向的流动从而防止光合菌粘附在光源外罩上,又不希望搅拌组件旋转搅拌从而造成二氧化碳在培菌桶中扩散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培养光合菌的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的搅拌组件的旋转速度会设置过大,易造成搅拌组件附近的光合菌的死亡,影响光合菌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也解决了在一些工况下需要配合使用搅拌组件的机械搅动和气体喷射所共同形成的流体流速的问题,实现了减少搅拌组件附近光合菌死亡的以及根据不同的复杂工况提供最优的流体流速提供方案的技术效果。

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培养光合菌的装置,第一外壳,该第一外壳具有第一容纳空间;光合菌培养基,该光合菌培养基位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光源外罩组件,该光源外罩组件包括第一光源外罩和第二光源外罩;其中,还包括同心轴式双轴搅动组件,该同心轴式双轴搅动组件包括:驱动传动组件,该驱动传动组件具有第一驱动传动路线和第二驱动传动路线;第一搅动组件,该第一搅动组件包括:外转轴机构和多个搅动毛刷机构,该外转轴机构接收来自第一驱动传动路线的动力并带动搅动毛刷机构搅动;该外转轴机构具有外转轴外壳和第二容纳空间,该多个搅动毛刷机构都包括搅动毛刷外壳、毛刷以及第三容纳空间,每个该搅动毛刷外壳都设置于外转轴外壳上,每个该第三容纳空间都与该第二容纳空间相通,其中,每个该搅动毛刷外壳的上部或者下部具有多个通气通孔;第二搅动组件,该第二搅动组件包括:内转轴机构和外部搅动机构,该内转轴机构具有内转轴,该内转轴接收来自第二驱动传动路线的动力并带动外部搅动机构搅动光合菌培养基。

3、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该光源外罩组件还包括:该第一光源外罩的至少一部分以及该第二光源外罩的至少一部分位于该第一容纳空间内;光源,该光源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二光源,该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光源外罩内,该第二光源位于该第二光源外罩内;该第一搅动组件还包括:该搅动毛刷机构搅动时与该第一光源外罩和第二光源外罩接触;该第二搅动组件还包括:该内转轴与该外部搅动机构连接,该外部搅动机构位于第一容纳空间内,并且外部搅动机构具有第四容纳空间,该光源外罩组件位于该第四容纳空间内,该内转轴位于该外转轴机构的第二容纳空间内,该内转轴与该外转轴外壳为同心轴设置,该内转轴机构与该外转轴机构活动接触,该内转轴的转速和该外转轴外壳的转速相同或者不同。

4、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通气管道,该通气管道与该第二容纳空间相通;主电磁阀,该主电磁阀设置于该第二容纳空间内;多个分电磁阀,每个分电磁阀设置于每个搅动毛刷机构内的第三容纳空间内。

5、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多个压力传感器,每个搅动毛刷机构内的第三容纳空间内设置一个;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与该多个压力传感器连接,该控制单元与该主电磁阀连接,该控制单元与多个分电磁阀连接。

6、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驱动传动路线包括以下部分:第一电机;联轴器,该第一电机与该联轴器连接;第一连接轴,该第一连接轴与该联轴器连接;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设置于第一连接轴上;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设置于该同心轴式双轴搅动组件的外转轴外壳上,该第二齿轮与该第一齿轮啮合。

7、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二驱动传动路线包括以下部分:第二电机,包括第二电机轴;第一锥形齿轮,该第一锥形齿轮设置于该第二电机轴上;第二锥形齿轮,该第二锥形齿轮与该第一锥形齿轮啮合,该第二锥形齿轮设置于该同心轴式双轴搅动组件的内转轴上。

8、于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电机和该第二电机分别与该控制单元连接,该控制单元控制该第一电机和该第二电机的转速。

9、于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该通气管道通入二氧化碳;以及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该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其附近区域的二氧化碳量,该二氧化碳传感器与该控制单元连接;多个培养基成分检测器,该多个培养基成分检测器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培养基成分检测器检测其附近区域的培养基组成成分混合是否均匀,该培养基成分检测器与该控制单元连接;多个菌种混合检测器,该多个菌种混合检测器设置于第一容纳空间内,每个菌种混合检测器检测其附近区域的菌种混合是否均匀,该菌种混合检测器与该控制单元连接。

10、于一实施例中,该控制单元还包括:第一流速单元,该第一流速单元用于使培养基以第一流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流动,其中该第一流速单元根据该多个二氧化碳传感器所检测的二氧化碳的数值调整第一流速;第二流速单元,该第二流速单元用于使培养基以第二流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流动,其中该第二流速单元根据该多个培养基成分检测器检测的数值来调整第二流速;第三流速单元,该第三流速单元用于使培养基以第三流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流动,其中该第三流速单元根据该多个菌种混合检测器检测的数值来调整第三流速;第四流速单元,该第四流速单元用于使培养基以第四流速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流动,其中该第四流速单元根据预设流速设定第四流速。

11、于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该第一流速仅有多个通气通孔喷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流流速所形成的培养基流动速度所确定;该第二流速是外部搅动机构的转速和多个通气通孔喷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流流速所形成的培养基流动速度共同确定;该第三流速是外部搅动机构的转速和多个通气通孔喷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流流速所形成的培养基流动速度共同确定;该第四流速是外部搅动机构的转速和多个通气通孔喷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流流速所形成的培养基流动速度共同确定;该第一流速单元、该第二流速单元、该第三流速单元或者该第四流速单元控制主电磁阀和每个分电磁阀来调整每个搅动毛刷外壳的通气通孔所喷出的二氧化碳的气流流速。

12、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有点:

13、1、由于采用了同心轴式双轴搅动组件,通过配合内转轴机构的机械搅动和外转轴机构的喷射气体所共同形成的流体流速,且通过配合内转轴机构的机械搅动所形成的特定流向以及外转轴机构的搅动毛刷清理光源外罩,也就是说通过内转轴机构的机械搅动、外转轴机构的喷射气体以及外转轴机构的搅动毛刷清理光源外罩这三个组件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一的搅拌组件的旋转速度会设置过大,易造成搅拌组件附近的光合菌的死亡,影响光合菌的生产效率的问题,也解决了在一些工况下需要配合使用搅拌组件的机械搅动和气体喷射所共同形成的流体流速的问题,实现了减少搅拌组件附近光合菌死亡的以及根据不同的复杂工况提供最优的流体流速提供方案的技术效果以及,在不增加装置复杂度的情况下,共同作用,更有效的解决了光合菌粘附在光源外罩的技术问题。

14、2、通过控制单元设置不同的流速控制单元,对多种复杂工况制定适合本工况的流速控制策略,提高了光合菌的生产效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