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尻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

文档序号:36238175发布日期:2023-12-01 21:20阅读:35来源:国知局
野尻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害的防治,具体为野尻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辣椒(capsicum annuum l.)为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有效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2、但是辣椒的生产受到许多病害的制约,导致严重减产,降低了经济效益。目前疫病、病毒病和炭疽病成为危害辣椒安全生产的三大主要病害。其中辣椒炭疽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发生,其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为害,主要为害果实、茎叶、果梗和幼苗,造成幼苗死亡,落叶和果实腐烂。

3、辣椒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cord)真菌引起的病害。辣椒炭疽病菌种类多,种群遗传复杂,田间复合侵染频发。辣椒炭疽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农业防治主要以种植抗病品种为主。目前鉴定出高抗炭疽病的品种有中国辣椒和下垂辣椒,但是由于存在种间杂交障碍,难以直接应用于育种中。

4、生物防治因其环保、持效期长,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安全等优点,已经逐步成为研究热点。其中放线菌可以产生多种抗生素、植物激素、水解酶等抑菌活性物质,具有开发生物源农药的潜力。将生防放线菌制备成活细胞制剂,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农药残留,而且环境兼容性好,持效期长。藤黄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luteogriseus抑菌活性产物种类丰富,人们相继从其发酵液中分离出寡霉素a和c氨基酸抗生素kt-151等抑菌活性产物,对多种病害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risana等在2019年报道了streptomycesangustmyceticus对炭疽菌和新月弯孢菌引起的结球白菜叶斑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能够释放出挥发性抗真菌化合物,包括醇类、醛类、羧酸类和脂肪酸类,还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壁降解酶。

5、生防菌通过产生抗生素、挥发性化合物、合成降解真菌细胞壁的胞外酶、诱导系统抗性以及对营养物和生态位的竞争等方式,保护植物不受各种病原体的影响。将生防放线菌制备成活细胞制剂,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结构,降低农药残留,而且环境兼容性好,持效期长,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炭疽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世界辣椒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

3、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4、野尻链霉菌菌株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菌株为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8,保藏日期:2021年6月28日。保藏单位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5、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对引起辣椒炭疽病的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6、野尻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所述发酵液通过将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接种于isp2液体培养基,发酵温度为26-28℃,发酵培养时间7-8d,过滤后制得。

7、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发酵液对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的菌丝生长有抑制作用。

8、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发酵液对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的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9、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nojiriensis)菌株9-13对引起辣椒炭疽病的6种炭疽菌均具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可以显著抑制6种辣椒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且所制得的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10、此外,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是从土壤中获得的,与土壤环境和谐相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野尻链霉菌菌株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株为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8,保藏日期:2021年6月28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对引起辣椒炭疽病的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均具有拮抗作用。

3.野尻链霉菌菌株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液通过将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接种于isp2液体培养基,发酵温度为26-28℃,发酵培养时间7-8d,过滤后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nojiriensis)菌株9-13发酵液在抑制引起辣椒炭疽病的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的菌丝生长中的应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nojiriensis)菌株9-13发酵液在抑制引起辣椒炭疽病的斯高维尔炭疽菌(colletotrichumscovillei)、果生刺盘孢菌(c.fructicola)、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博宁炭疽菌(c.boninense)、喀斯特炭疽菌(c.karstii)和c.aenigma的孢子萌发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野尻链霉菌菌株及其发酵液在防治辣椒炭疽病中的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生防菌株9‑13,命名为野尻链霉菌,于2021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8。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野尻链霉菌菌株9‑13对引起辣椒炭疽病的斯高维尔炭疽菌、果生刺盘孢菌、平头炭疽菌、博宁炭疽菌、喀斯特炭疽菌和C.aenigma均具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可以显著抑制上述6种辣椒炭疽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且发酵液对辣椒炭疽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连金番,胡润芳,苗建强,李本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