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及其应用

文档序号:37041523发布日期:2024-02-20 20:3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植物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常规化学农药防治不仅杀伤了大量天敌和有益微生物、破坏了生态平衡,还使害虫耐药性急剧上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为此,研究开发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产品及化肥农药替代技术已成为保障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战略需求。

2、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类好氧、产芽孢的杆状细菌,该菌具有对人畜无毒无害、环境友好、抗逆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并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研究表明,该类微生物对灰霉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病菌、枯萎病菌、早疫病菌、叶霉病菌、黑斑病菌、炭疽病菌、霜霉病菌、黑星病菌、轮纹菌、疫霉菌、弯孢病菌、酸腐病菌、赤霉病菌、小斑病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作物生长。

3、但是,有关同时具有防病、杀虫和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菌株未见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效杀虫活性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及其应用。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zlp-121,保藏号为cgmcc no.25253,保藏单位为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为2022年7月8日。

4、一种上述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蟋蟀、蟑螂、蛴螬、鼠妇等害虫中的应用。

5、一种上述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防治植物病原菌、水产病原菌以及人病原菌中的应用。

6、其中,所述植物病原菌包括防治灰霉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病菌、枯萎病菌、早疫病菌、叶霉病菌、黑斑病菌、炭疽病菌、霜霉病菌、黑星病菌、轮纹菌、疫霉菌、弯孢病菌、酸腐病菌、赤霉病菌、小斑病菌。

7、其中,所述水产病原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维氏气单胞菌。

8、其中,所述人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9、一种上述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制备生防制剂、生物农药、土壤修复剂或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10、其中,所述生防制剂、生物农药、土壤修复剂或生物肥料中包含枯草芽孢杆菌zlp-121菌体和/或发酵液;或是从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芬荠素或精子素。

11、一种杀菌剂,其包括从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芬荠素或精子素。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是一类好氧、产芽孢的杆状微生物,具有环境友好、抗逆性强、繁殖速度快等特点,并能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促进植物生长。

14、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具有较强的杀虫活性,可以有效杀灭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蟋蟀、蟑螂、鼠妇等害虫。

15、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同时具有广谱抗菌性,对灰霉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病菌、枯萎病菌、早疫病菌、叶霉病菌、黑斑病菌、炭疽病菌、霜霉病菌、黑星病菌、轮纹菌、疫霉菌、弯孢病菌、酸腐病菌、赤霉病菌、小斑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均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16、本发明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开发为杀虫或防病等功能微生物制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zlp-121,其特征在于,其保藏号为cgmccno.25253。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防治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蛴螬、蟋蟀、蟑螂、鼠妇中的应用。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防治植物病原菌、水产病原菌以及人病原菌中的应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病原菌包括灰霉病菌、立枯丝核菌、镰刀病菌、枯萎病菌、早疫病菌、叶霉病菌、黑斑病菌、炭疽病菌、霜霉病菌、黑星病菌、轮纹菌、疫霉菌、弯孢病菌、酸腐病菌、赤霉病菌、小斑病菌;所述水产病原菌包括嗜水气单胞菌、迟钝爱德华氏菌、维氏气单胞菌。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在制备生防制剂、生物农药、土壤修复剂或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7.一种杀菌剂,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枯草芽孢杆菌zlp-121菌体、发酵液、或是从发酵液中分离出的表面活性素、伊枯草菌素,芬荠素或精子素。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枯草芽孢杆菌ZLP‑121,其保藏号为CGMCC No.25253,该菌株对小菜蛾、斜纹夜蛾、蚜虫、蟋蟀、蟑螂、鼠妇具有杀灭效果;其对多种植物病原菌、水产病原菌以及白色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人的病原菌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同时能够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在开发成生物杀虫剂、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及生物种衣剂等生物制剂发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萍,张飞燕,刘洪伟,王雅娜,殷嘉璐,王江平,刘秋玥,董尧坤,赵雯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