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蛋氨酸生产中的高效结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32570发布日期:2023-11-17 16:1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蛋氨酸生产中的高效结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蛋氨酸制备,具体涉及一种蛋氨酸生产中的高效结晶工艺。


背景技术:

1、d,l-蛋氨酸,又名甲硫氨酸,外观为白色片状结晶或粉末,有特殊气味,味微甜,是合成动物蛋白必须的重要氨基酸之一,临床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脂肪肝等预防和治疗。由于蛋氨酸的市场需求巨大,加上国外工艺技术垄断,国内的蛋氨酸需求缺口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个技术性难题,国内研究单位、生产企业等均在寻求高能效的生产技术,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2、蛋氨酸的生产工艺,总体上分为提取法、蛋白质水解法、微生物法和化学合成法,其中化学合成法主要有氨基内酯法、丙烯醛法、丙二酸酯法、固-液相转移催化法等新型技术,但因多数生产工艺产量低、成本高或者副产物多等弊端,任处于实验改进阶段而不能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目前蛋氨酸主要工业化生产工艺是采用丙烯醛法(海因法和氰醇法)。

3、海因法生产工艺主要为以海因(甲硫基乙基丙酰腺)为原料,经碱水解成蛋氨酸盐,再通过二氧化碳酸化结晶生成蛋氨酸,并回收结晶母液处理后循环使用。结晶是一种中药的分离纯化单元操作,广泛用于精细化工、食品和制药生产中,晶粒度的大小、形状和粒度分布对产品的下游操作比如过滤、干燥和粉碎等有很大的影响。

4、用酸中和结晶的蛋氨酸,存在几个问题:一是晶体形貌不规则,体积密度小,只有0.2~0.4g/ml,单位重量体积较大、提高了包装运输成本,但是堆积密度过大也存在弊端,会导致后续破碎困难,增加处理工序,因此堆积密度也不宜超过0.8g/ml;二是蛋氨酸存放过程中容易吸潮结块。本方案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晶核等措施,提高蛋氨酸晶体形貌的规则性,增加晶体粒径,降低其表面静电,从而提高堆积密度。同样也降低了其吸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蛋氨酸结晶工艺,结晶得到的蛋氨酸具有规则的晶形结构,粒径均匀、堆积密度适中,提高了蛋氨酸的抑制吸潮结块的能力。

2、本发明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蛋氨酸生产中的高效结晶工艺,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4、(1)海因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进行水解得海因水解液;

5、(2)在加热的海因水解液中加入活性炭预处理,然后抽滤得脱色海因水解液;

6、(3)对脱色海因水解液进行减压浓缩得海因水解浓缩液;

7、(4)在海因水解浓缩液中加入烷基糖苷水溶液,搅拌混合得混合液;

8、(5)在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碳酸化处理;

9、(6)在酸化处理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多边形或菱形晶种,通过逐次降温的加热搅拌处理;

10、(7)将步骤(6)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加压过滤、冲洗、再加压脱水得蛋氨酸湿品,最后进行干燥。

11、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水解是在海因水溶液中加入碳酸钾溶液,在温度为150~200℃下,压力为5~12atm下进行水解。

12、进一步,所述海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18%,碳酸钾质量浓度为35~50%,碳酸钾和海因的摩尔比为1.1~1.6:1。

13、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预处理是将海因水解液升温至70~80℃,然后加入粉末活性炭,维持温度,在200~300rpm下搅拌30~40min,然后将海因水解液抽滤,得到脱色海因水解液。

14、由于水解液中存在色素、含硫的杂质等,这些杂质对于d,l-蛋氨酸的晶体形貌影响比较大,通过加入粉末活性炭,在加热搅拌过程中有效吸附杂质。

15、进一步,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海因水解液质量的1~3.5‰。

16、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减压浓缩是将脱色海因水解液在60~70℃、压力小于-80kpa下进行浓缩,浓缩后的体积为脱色海因水解液体积的30~60%。

17、通过减压浓缩可以在结晶时,更容易控制结晶过饱和度,得到晶种相同结构的晶体形貌。

18、进一步,所述步骤(4)具体是将步骤(3)中的海因水解浓缩液温度升至80~90℃,加入质量浓度为10~25%的烷基糖苷水溶液,烷基糖苷水溶液用量为海因水解浓缩液质量的0.5~2%。

19、通过在海因水解浓缩液中加入烷基糖苷,增加后续晶种在体系中的分散性,使其在体系中均匀分散,其次,降低了水解浓缩液的表面张力,从而促进结晶生长在晶种的诱导下更加规则,避免伸长鳞状的结晶体,同时,烷基糖苷的存在,避免了二氧化碳酸化过程中产生气泡,可以促进d,l-蛋氨酸的生成,此外,提高了晶体之间的粘合力,从而有效增加结晶的堆积密度,最后,有效防止产品结块。

20、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酸化是在步骤(4)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至体系ph稳定不发生变化。

21、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逐步降温搅拌具体先在45~50℃下,以60~70rpm速率搅拌2~3h,然后降温至35~40℃,以40~50rpm搅拌3~4h,最后降温至25~30℃,在30~35rpm下搅拌2~3h。

22、通过分步梯度降温析晶,维持了体系内蛋氨酸的过饱和度的稳定性,促使晶种的诱导结晶中有效形成晶体形貌一致、粒径均匀,堆积密度高的蛋氨酸晶体。

23、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加入的晶种是蛋氨酸计算重量的0.05~1%。

24、最具体地,一种蛋氨酸生产中的高效结晶工艺,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骤进行:

25、(1)在质量浓度为10~18%的海因水溶液中加入质量浓度为35~50%的碳酸钾溶液,在温度为150~200℃下,压力为5~12atm下进行水解,碳酸钾和海因的摩尔比为1.1~1.6:1;

26、(2)将海因水解液升温至70~80℃,然后加入粉末活性炭,维持温度,在200~300rpm下搅拌30~40min,然后将海因水解液抽滤,得到脱色海因水解液,所述粉末活性炭的加入量为海因水解液质量的1~3.5‰;

27、(3)将脱色海因水解液在60~70℃、压力小于-80kpa下进行浓缩得海因水解浓缩液,浓缩后的体积为脱色海因水解液体积的30~60%;

28、(4)将步骤(3)中的海因水解浓缩液温度升至80~90℃,加入质量浓度为10~25%的烷基糖苷水溶液搅拌混合,烷基糖苷水溶液用量为海因水解浓缩液质量的0.5~2%;

29、(5)在步骤(4)处理后得到的混合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压力为0.2~0.5mpa,反应温度为25~35℃,反应至体系ph稳定不发生变化;

30、(6)在酸化处理后的混合液中加入多边形或菱形晶种,通过逐次降温的加热搅拌处理,具体是先在45~50℃下,以60~70rpm速率搅拌2~3h,然后降温至35~40℃,以40~50rpm搅拌3~4h,最后降温至25~30℃,在30~35rpm下搅拌2~3h;

31、(7)将步骤(6)处理后的混合液依次进行加压过滤、冲洗和加压脱水得蛋氨酸湿品,再进行干燥。

32、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33、本发明中制备的d,l-蛋氨酸晶体形貌规则,完整形成晶种对应的形貌结构,晶体尺寸均匀性优异,有效提高了d,l-蛋氨酸的堆积密度,堆积密度在0.6~0.7g/ml,有利于包装、运输,不易吸潮结块,性能稳定,60天内没有出现任何结块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