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二己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009497发布日期:2023-11-17 02:22阅读:44来源:国知局
N-

本发明属于n-甲基二己醇胺的制备,涉及n-甲基二己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装的功能与品质的要求不断提升,色泽鲜亮、耐洗抗皱及亲肤舒适的服装面料备受现代年轻人的青睐。然而,一些纯棉针织、牛仔及真丝面料等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差、水洗后极易掉色等原因降低了服装的品质与美观感受,给人们以“不耐洗、穿几次不想穿”的感官体验。相关文献报道,经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对活性染料的固色具有增强的效果,极大地改善织物的耐摩擦牢度和掉色程度(yuhang wang,hehuan.a study on the dye fixation mechanism of waterborne polyurethane.2023,8(12):e202204620.doi:10.1002/slct.202204620)。目前,市场多采用小分子的二胺(如乙二胺等)和二醇(如丙二醇等)作为水性聚氨酯的扩链体系,需要的反应物较多且副产物杂而多。因此,有必要采用相关的制备方法直接获得既有氨基又两个醇羟基的化合物作为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与改性的扩链剂或改性剂,减少副产物及纯化工艺,间接地提高产物纯度和降低反应能耗,如n-甲基二己醇胺。

2、氮芥类药物是一类最早用于临床并获得突出疗效的抗肿瘤药物,如盐酸氮芥主要用于肺癌、恶性淋巴瘤、头颈部癌、慢性白血病、乳腺癌等恶性肿瘤的防治。然而,由于氮芥的高反应性,大多数氮芥会与细胞膜内的蛋白质和磷脂发生反应,故只有极小部分的氮芥能够到达细胞核,烷基化和交联dna,起到癌症治疗的效果。因此,研究工作者尝试将氮芥上氮上的甲基被各种不同的基团取代,以获得疗效更好的抗肿瘤药物。

3、n-甲基二乙醇胺已广泛用于抗肿瘤药物(盐酸氮芥)的合成中间体,n-甲基二己醇胺在n-甲基二乙醇胺的碳链基础上增加了8个碳原子的活性位点,以期更有效地引入抗癌功能性基团,合成疗效更优秀的氮芥类药物,为各种癌症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策略。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n-甲基二己醇胺;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n-甲基二己醇胺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n-甲基二己醇胺在制备抗肿瘤的氮芥类药物中的应用。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1、n-甲基二己醇胺,所述n-甲基二己醇胺的结构式为

4、

5、2、上述n-甲基二己醇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6、(1)将ε-己内酯和6-氨基-1-己醇添加至溶剂中溶解形成第一预混物,将所述第一预混物升温至100~150℃后反应12~36h,得到第一反应产物;

7、(2)将步骤(1)中制备的所述第一反应物经过柱层析纯化后得到第二反应物,将所述第二反应物和四氢铝锂添加至溶剂中溶解形成第二预混物,将所述第二预混物升温至80~120℃后反应18~36h,得到第二反应产物;

8、(3)对步骤(2)中制备的所述第二反应产物进行离心后柱层析处理,得到二己醇胺,将二己醇胺、甲酸和甲醛添加至溶剂中溶解形成第三预混物,将所述第三预混物升温至80~100℃后反应18~36h,得到第三反应产物;

9、(4)对步骤(3)制备的所述第三反应产物进行中和反应后柱层析处理,即可得到n-甲基二己醇胺。

10、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苯。

11、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ε-己内酯和6-氨基-1-己醇的摩尔比为1:1~1:1.5;

12、所述ε-己内酯与溶剂的体积比为1:10~12。

13、优选的,步骤(2)中,所述四氢铝锂与第二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4~1:6;

14、步骤(2)中,所述溶剂为干四氢呋喃,其中所述溶剂的体积为第二反应物和四氢铝锂总体积的10倍以上。

15、优选的,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柱层析纯化中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与乙酸乙酯按照1:1~1:2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

16、优选的,步骤(3)中,所述甲醛、甲酸和二己醇胺的摩尔比为8:9:1~10:15:1;

17、步骤(3)中,所述溶剂为乙醇,其中所述溶剂的体积为二己醇胺、甲酸和甲醛总体积的10~15倍。

18、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中和反应为向所述第三反应产物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0%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第三反应产物与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比为1:3~1:8。

19、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柱层处理中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与乙酸乙酯按照1:2~1:5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

20、3、上述n-甲基二己醇胺在制备抗肿瘤的氮芥类药物中的应用。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公开了n-甲基二己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采用ε-己内酯和6-氨基-1-己醇为原材料,反应后添加四氢铝锂生成二己醇胺,再与甲酸和甲醛反应后与naoh中和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可大幅减少n-甲基二己醇胺合成过程中废水的产生量,并且可以大大提高n-甲基二己醇胺的收率。本发明制备的n-甲基二己醇胺在制备抗肿瘤的氮芥类药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22、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n-甲基二己醇胺,其特征在于,所述n-甲基二己醇胺的结构式为

2.权利要求1所述n-甲基二己醇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为甲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ε-己内酯和6-氨基-1-己醇的摩尔比为1:1~1: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四氢铝锂与第二反应物的摩尔比为1:4~1: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和步骤(3)中,所述柱层析纯化中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与乙酸乙酯按照1:1~1:2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甲醛、甲酸和二己醇胺的摩尔比为8:9:1~10:15: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中和反应为向所述第三反应产物中添加质量分数为5%~10%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其中所述第三反应产物与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比为1:3~1:8。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柱层处理中采用的流动相为甲醇与乙酸乙酯按照1:2~1:5的体积比形成的混合溶液。

10.权利要求1所述n-甲基二己醇胺在制备抗肿瘤的氮芥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N‑甲基二己醇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N‑甲基二己醇胺的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采用ε‑己内酯和6‑氨基‑1‑己醇为原材料,反应后添加四氢铝锂生成二己醇胺,再与甲酸和甲醛反应后与NaOH中和得到。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原料易于获取,可大幅减少N‑甲基二己醇胺合成过程中废水的产生量,并且可以大大提高N‑甲基二己醇胺的收率。

技术研发人员:琚海燕,吕永钢,陆祖康,蔡荣杰,薛志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纺织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