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菌剂的筛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9024发布日期:2023-12-15 04:45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菌剂的筛选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具体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菌剂的筛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随者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发生频繁,严重危害了人、畜的健康乃至生命。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此外,废水中重金属含量高、种类多,存在的形态、价态也随不同企业而异。由于水中的重金属无法降解,易富集,已经引起了严重的金属污染,导致环境质量恶化,且微生物易受污水中的重金属影响,破坏其氨氮脱除活性,不能有效地对这些污染物加以去除,反而长期在环境中积累,造成更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菌剂的筛选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污水处理菌剂的筛选,包括以下步骤:将活性污泥、无菌水按体积比1:9混合,400~600w超声20min,得菌悬液;再将菌悬液、培养液按体积比1:2混合,曝气24h后,得第一次富集液;将第一次富集液、培养液按体积比1:4混合,曝气48~72h,得第二次富集液;将第二次富集液、培养液按体积比1:4混合,曝气4~7d,得富集液;吸取8ml富集液到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得稀释菌液;吸取1ml稀释菌液依次进行倍比稀释,稀释的梯度分别为10-1、10-2、10-3、10-4、10-5、10-6;吸取10-4、10-5、10-6三个梯度在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分离,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8~11d,挑取典型单菌落分别移植于20ml培养液中,30℃、170rpm振荡培养8~11d,重复培养步骤2次。

3、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液包括淀粉335mg/l、碳酸钠5g/l、l-天冬氨酸0.02μg/l、生物素0.005μg/l、细胞分裂素0.005μg/l、硫酸铵2g/l、磷酸氢二钾1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2g/l、氯化钠2g/l、亚硝酸钠1g/l、琼脂10g/l,其余为蒸馏水。

4、进一步的,所述固体培养基包括淀粉335mg/l、碳酸钠5g/l、l-天冬氨酸0.02μg/l、生物素0.005μg/l、细胞分裂素0.005μg/l、硫酸铵2g/l、磷酸氢二钾1g/l、硫酸镁0.5g/l、硫酸亚铁0.2g/l、氯化钠2g/l、亚硝酸钠1g/l,其余为蒸馏水。

5、进一步的,所述曝气量为100~150l/(min·m3)。

6、进一步的,所述的筛选方法筛选出的硝化菌菌种配置成菌液后,与碱化稻壳、米糠、凝胶微球混合,28℃、170rpm培养10~15d制得用于污水处理菌剂。

7、进一步的,所述碱化稻壳的制备方法为:将30~40目稻壳按料液比1:50置于超纯水中,400~600w超声10min,抽滤,取滤物,80℃烘干12h后,再按料液比1:25浸泡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200~300rpm搅拌12h后,置于过滤装置中,用蒸馏水冲洗至滤液ph为7,取滤物,80℃烘干24h。

8、进一步的,所述凝胶微球的制备方法为:

9、(1)将改性壳聚糖、三乙胺、四氢呋喃按质量比3.6:7.5~8.5:18混合,搅拌均匀后,冷却至0℃,在氮气保护下,加入改性壳聚糖质量4~5.5倍的二硫化碳溶液,二硫化碳溶液中二硫化碳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7.6:8.9,升温至10℃,继续反应5~7h后,加入改性壳聚糖质量7.8~8.5倍的4-甲苯磺酰氯溶液,4-甲苯磺酰氯溶液中4-甲苯磺酰氯和四氢呋喃的质量比为11.4:17.8,继续反应12~14h后,真空度-0.06mpa、40℃旋蒸3.5~5.5h后,加入改性壳聚糖质量6.5倍的环己烷,混合均匀,抽滤,取滤液,加入改性壳聚糖质量3.3倍的lmol/l盐酸,100~200rpm搅拌20min后,再加入改性壳聚糖质量11倍的去离子水,按相同速度搅拌20min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1h,过滤,真空度-0.06mpa、58℃蒸馏3~5h得异氰酸酯化合物;

10、(2)将水合肼、去离子水、异氰酸酯化合物溶液按质量比4.9:4.8:10.8~12.1混合,搅拌均匀后,室温反应1~3h,异氰酸酯化合物溶液中异氰酸酯化合物和乙醚的质量比为5:6.4,过滤,取滤饼,用无水乙醚洗涤5次,50℃烘干10h得单体化合物;

11、(3)将单体化合物、1,4-戊二烯-3-醇、3-氨基-5-己烯酸、2,2'-偶氮二(2-甲基丙基咪)二盐酸盐、去离子水按质量比0.2~0.5:0.5~1.5:0.1~0.4:0.01~0.04:30混合,氮气氛围下,60~65℃水浴反应5~7h后,置于冰水浴中,冷却至室温,过滤,取滤液,18000rpm离心20min后,去除清液,加入单体化合物质量28~33倍的的乙酸溶液,乙酸溶液中乙酸和超纯水的质量比为0.5:23.6,100~200rpm搅拌30min后,加入溶液体积相同的氢氧化钠/柠檬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柠檬酸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柠檬酸钠、超纯水的质量比为50:25.8:951,静置10~20h后,抽滤,取滤物,用超纯水洗涤6次,-22℃冷冻48h得凝胶微球。

12、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改性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为:将醋酸、去离子水、壳聚糖按质量比0.5:49.5:0.5混合,搅拌溶解后,加入壳聚糖质量1.5~2.5倍的3-氨基丙烯醛,80~150rpm搅拌3h后,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至沉淀不再出现,抽滤,取滤物,分别用蒸馏水和乙醇洗涤3~5次,45℃干燥24h得改性壳聚糖。

13、进一步的,所述菌液的制备方法为:将筛选出的硝化菌菌种按体积质量比1~10%的接种量接种于培养液,得菌液。

14、进一步的,所述硝化菌菌种、碱化稻壳、米糠、凝胶微球的质量比为6~10:15~20:1:10~15。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发明采用淀粉、碳酸钠等原料作为培养液,对活性污泥进行曝气培养,淀粉、碳酸钠提供无机碳源,使异养菌数量大大减少,并且培养基中加入l-天冬氨酸、硫酸亚铁、生物素、细胞分裂素,进行富集,使硝化菌快速生长并形成优势种群,从而筛选出硝化菌种;菌种与碱化稻壳、米糠、培养液和凝胶微球制成菌剂;碱化后的稻壳呈空心状,孔洞发达,同时碱化后的稻壳表面ph增大,在溶液中带正电荷,与负电荷的硝化菌静电吸引,有利于硝化菌在表面吸附;米糠可作为胶粘剂,粘结表面吸附硝化菌的稻壳与凝胶微球,形成较大的菌胶团,同时米糠、稻壳可作为硝化菌的营养物质,可使硝化菌长期保持较高的生理活性,还能协同硝化菌脱氮作用,可实现污水的高效脱氨氮处理;培养液中的l-天冬氨酸、生物素、细胞分裂素的存在,可以对重金属有捕集作用,并且能够修复重金属造成的细胞质膜的破坏,使得硝化菌在重金属污水中仍能保持较好的脱氨氮性能。

17、本发明将3-氨基丙烯醛与壳聚糖的氨基反应,形成席夫碱结构,与镉、铅具有亲和力,能与重金属离子产生螯合作用,从而使菌剂具有重金属吸附作用;然后,3-氨基丙烯醛的氨基与二硫化碳反应后,脱硫,形成异硫氰酸酯,再与水合肼反应,形成硫脲结构,与汞离子螯合,进一步提高菌剂的重金属吸附作用;接着,3-氨基丙烯醛与1,4-戊二烯-3-醇、3-氨基-5-己烯酸聚合,并与壳聚糖形成双网络凝胶微球,保证凝胶的强度,在污水中具有较好的定形能力,从而实现长期污水处理效果,且凝胶中富含羟基、羧基和氨基,能与臭味分子进行吸附和包裹,使臭气分子结构改变,失去臭味,最终反应为无害、无臭的分子,增强菌剂的除臭效果,同时与水具有较好的亲和力,能够浸润并渗入凝胶内部,从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基于凝胶网络的多孔结构,在浓度差的推动下,重金属离子可以快速扩散进凝胶内部,与凝胶内部反应,形成沉淀,引起结构收缩,排出水分,有利于收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