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6381发布日期:2024-04-30 17:35阅读:9来源:国知局
一种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中草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1、益生菌通过影响中药有效成分的代谢、转化、吸收等作用而改变中草药的功效或增加协同作用。经微生物发酵后,中草药中的活性大分子物质转化为能够被动物肠道直接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在动物体内充分代谢,避免了药物残留。发酵后由中草药产生的益生元促进微生物繁殖,微生物也可促进中草药的吸收利用。同时,益生元可以促进肠道中有益菌生长,提高其数量,起到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三者相辅相成、协同增效,更好地发挥其免疫调节作用。益生菌、益生元、中药的结合是功能性食品及中药研发的创新点,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新思路。

2、目前市场上已经有很多益生菌、益生元饮料以及益生菌发酵中药产品,如谷劲松[1]等人的专利描述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应用、益生菌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实现益生菌和多糖的共同作用。然而,利用益生菌发酵中药、益生元制成固体饮料的产品相对较少。

3、现有的益生菌制品大多为单一益生菌加入添加剂或甜味剂的方式来改善口感,如唐振兴[2]等人的发明描述了一种利用海藻酸钠包埋益生菌的产品,这种产品的缺点一是添加剂对于健康的长期影响仍然存在着许多未知因素;二是无法保证益生菌的活力,难以充分发挥其活性。

4、[1]谷劲松,綦翠华,张玉,等.益生菌发酵中药制剂制备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cn201210527023.9[p].cn102934809a.

5、[2]唐振兴,徐峥,刘颖,等.一种益生菌制品及其制备方法:,cn202210204681.8[p].2022.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促进益生菌生长的中草药复合物,并基于中草药复合物复配益生菌和益生元制备了一种“多菌多益生元多药”的益生菌产品,所述产品中提高了中草药的利用率,益生元也能同时保持益生菌的活力,三种组分相辅相成,充分发挥其功能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配方中的三种成分均为天然产物,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负担。

2、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草药组合物,所述中草药组合物包括香菇水提物、猴头菇水提物、金针菇水提物和竹荪水提物。

4、优选地,所述香菇水提物、猴头菇水提物、金针菇水提物、竹荪水提物的质量比为(1~3):(0.5~1):(0.5~1):(1~3)。

5、优选地,所述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在中草药香菇、猴头菇、金针菇和/或竹荪中加水进行提取,过滤后离心,收集上清即可。

6、优选地,所述中草药香菇、猴头菇、金针菇和/或竹荪与水的料液比为1:25~40。

7、优选地,所述提取的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90℃;和/或,提取时间为1~4h。

8、优选地,所述过滤条件为使用孔径为150~250目的滤布进行过滤。

9、优选地,所述过滤的次数为1~3次。

10、优选地,所述离心的条件为:离心转速为4000~6000rpm;和/或,离心时间为8~12min。

11、优选地,所述香菇水提物、猴头菇水提物、金针菇水提物、竹荪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50~250mg/ml。

12、优选地,所述水提物制备后可进一步灭菌,所述灭菌条件包括但不限于高温高压灭菌。

13、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组合物在促进益生菌生长和/或制备促进益生菌生长产品中的应用。

14、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15、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16、优选地,所述乳双歧杆菌为1×1010~1×1012cfu/g。

17、优选地,所述鼠李糖乳杆菌为1×1010~1×1012cfu/g。

18、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0~20):(5~15):1。

19、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包括但不限于嗜酸乳杆菌ncfm。

20、优选地,所述乳双歧杆菌包括但不限于乳双歧杆菌bi-07。

21、优选地,所述鼠李糖乳杆菌包括但不限于鼠李糖乳杆菌hn001。

22、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复合组合物,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原料组分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和益生菌。

23、优选地,所述复合组合物还包括益生元。

24、优选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益生菌、益生元的质量比为600~1000:0.5~1.5:100~250;

25、优选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益生菌、益生元的质量比为700~800:0.9~1.1:140~200;

26、优选地,所述中草药组合物、益生菌、益生元的质量比为350:0.97:70。

27、优选地,所述益生元包括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中的至少两种。

28、优选地,所述益生元包括菊粉、低聚果糖。

29、优选地,所述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的质量比为(2~4):(0.5~1.5):1。

30、优选地,所述菊粉、低聚果糖的质量比为(2~4):1。

31、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32、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0~20):(5~15):1。

33、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34、优选地,所述乳双歧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35、优选地,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36、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促进益生菌生长的方法,包括:益生菌培养基中添加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草药组合物。

37、优选地,所述培养基中还包括益生元。

38、优选地,所述香菇水提物、猴头菇水提物、金针菇水提物、竹荪水提物的质量比为(1~3):(0.5~1):(0.5~1):(1~3)。

39、优选地,所述香菇水提物、猴头菇水提物、金针菇水提物、竹荪水提物的浓度均为150~250mg/ml。

40、优选地,所述益生菌包括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41、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的质量比为(10~20):(5~15):1。

42、优选地,所述嗜酸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43、优选地,所述乳双歧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44、优选地,所述鼠李糖乳杆菌的活菌数为1×1010~1×1012cfu/g。

45、优选地,所述益生元包括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中的至少两种。

46、优选地,所述益生元包括菊粉、低聚果糖。

47、优选地,所述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的质量比为(2~4):(0.5~1.5):1。

48、优选地,所述菊粉、低聚果糖的质量比为(2~4):1。

49、优选地,所述培养基包括但不限于mrs培养基、lb培养基、m17培养基等。

50、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于基础培养基中加入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原料组分进行发酵。

51、优选地,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原料组分中的中草药和基础培养基的体积比为1:(0.5~2)。

52、优选地,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原料组分中的益生菌的接种量为1~4%。

53、优选地,所述复合组合物的原料组分中的益生元的终浓度为5~15mg/ml。

54、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时间为8~32h。

55、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时间为12~24h。

56、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条件为厌氧发酵。

57、本发明的第六个方面,提供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中草药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复合组合物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

58、优选地,所述产品的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

59、优选地,所述产品还包括药品或食品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60、优选地,所述产品的剂型选自溶液、悬浮液、颗粒剂、乳剂、粉末、锭剂、丸剂、口含锭、片剂、口嚼胶、浓浆和胶囊中的至少一种。

61、优选地,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品、饲料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62、优选地,所述食品包括饮料、饼干、糖果、糕点、乳品中的至少一种。

63、本发明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一种产品,所述产品包括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中草药组合物或本发明第三方面所述的复合组合物。

64、优选地,所述产品的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

65、优选地,所述产品还包括药品或食品上可接受的载剂、赋形剂、稀释剂中的至少一种。

66、优选地,所述产品的剂型选自溶液、悬浮液、颗粒剂、乳剂、粉末、锭剂、丸剂、口含锭、片剂、口嚼胶、浓浆和胶囊中的至少一种。

67、优选地,所述产品包括食品、药品、饲料添加剂中的至少一种。

68、优选地,所述食品包括饮料、饼干、糖果、糕点、乳品中的至少一种。

6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70、为了充分发掘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并在保留原料的活性成分的同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发明选取多种中草药获得其水提物,该提取方式能高效地提取草药的活性成分和营养成分,并充分保留中草药的生物活性和药用价值,并且可以促进益生菌的生长;本发明还采用“多菌多益生元多药”的模式进行体外实验,研究不同组分之间的互作关系并探究它们对固体饮料的增效作用;最后得到了选取香菇、猴头菇、金针菇、竹荪、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菊粉、低聚果糖、低聚木糖组成的产品配方;以中草药为原料,利用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联合作用。中草药组合物、益生菌、益生元三者协同增效更为显著,更好地发挥其免疫调节功能;而且联合发酵技术,提高了其活性价值,为合生制剂这一概念提供了新的具体化方案;得到了一种满足现代人饮食需求的新型功能性食品;不仅提高了中草药原料的活性价值和利用率,而且为中药材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