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8535发布日期:2024-03-22 10:21阅读: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外泌体培养,尤其涉及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1、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产物,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脂质等。通过培养外泌体,可以获取大量纯净的外泌体样品,有利于深入研究外泌体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特点,从而进一步理解其在细胞间通讯、代谢调节、免疫响应等生理过程中的作用;外泌体具有跨细胞信息传递的能力,可以通过释放的分子与周围细胞或组织进行信号交流,使得外泌体成为了潜在的疾病标志物和治疗目标,通过培养外泌体,可以进一步挖掘其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潜力;外泌体的释放和作用涉及复杂的分子机制,对外泌体进行培养,可以更好地研究其形成、诱导及释放等过程,探索其动态变化和调控机制,有助于理解细胞内外通讯和细胞间相互影响的机制;外泌体作为一种天然的细胞外膜囊泡,在细胞之外进行信号传递的模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培养外泌体不仅能揭示外泌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还能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更多可能性,如开发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基因工程技术和组织修复等;外泌体的研究是当前新兴医学领域中的热点,通过培养外泌体,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探索外泌体在干细胞治疗、组织再生、免疫调节等新兴医学领域中的潜在应用,推动医学科学的进步和创新。因此,对外泌体进行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在对外泌体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通常对外泌体的培养和提取不能连续,仍然需要人工进行分开操作,费时费力,导致对外泌体的培养的效率较低。因此,亟须一种具有较高培养效率的外泌体培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

2、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3、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包括:

4、培养箱(1)和吸集箱(2);所述培养箱(1)内部设置有若干培养皿(3);所述培养皿(3)两端设置有微电流放电组件(4);所述培养皿(3)设置有培养皿入口(5)和培养皿出口(6),所述培养皿入口(5)和培养箱入口(7)连接,所述培养皿出口(6)和培养箱出口(8)连接;所述吸集箱(2)内部设置有吸集器(9),所述吸集器(9)的一端和吸集箱入口(10)连接,所述吸集器(9)的另一端和吸集箱出口(11)连接;所述吸集箱入口(10)和所述培养箱出口(8)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入口(5)通过第一蠕动泵(12)和培养箱入口(7)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顶端固定安装有显微成像组件(13)。

7、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箱(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温度调节组件(14)。

8、进一步地:所述培养皿出口(6)通过第二蠕动泵(15)和培养箱出口(8)连接。

9、进一步地:所述吸集箱入口(10)通过第三蠕动泵(16)和所述培养箱出口(8)连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吸集器(9)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组件(17)、第二过滤组件(18)、第三过滤组件(19)和吸集箱入口(10)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吸集箱(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调节组件(20)。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培养箱和吸集箱连通,实现对外泌体从培养到吸集的自动化进行,提高对外泌体培养的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入口(5)通过第一蠕动泵(12)和培养箱入口(7)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顶端固定安装有显微成像组件(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温度调节组件(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皿出口(6)通过第二蠕动泵(15)和培养箱出口(8)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集箱入口(10)通过第三蠕动泵(16)和所述培养箱出口(8)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集器(9)的一端依次通过第一过滤组件(17)、第二过滤组件(18)、第三过滤组件(19)和吸集箱入口(10)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泌体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集箱(2)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温度调节组件(20)。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外泌体培养装置,应用于外泌体培养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培养箱和吸集箱;所述培养箱内部设置有若干培养皿;所述培养皿两端设置有微电流放电组件;所述培养皿设置有培养皿入口和培养皿出口,所述培养皿入口和培养箱入口连接,所述培养皿出口和培养箱出口连接;所述吸集箱内部设置有吸集器,所述吸集器的一端和吸集箱入口连接,所述吸集器的另一端和吸集箱出口连接;所述吸集箱入口(10)和所述培养箱出口连接。以此方式,可以提高对外泌体培养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高源,陈乐,张守涛,蒋晨,安思,熊亚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郑大干细胞库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