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550096发布日期:2024-04-08 13: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塑料改性,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聚丙烯(pp)具有力学性能好,无毒无害,等优点,尤其是透明聚丙烯的应用尤其广泛。用于日用品,医疗器材,包装材料等领域。聚丙烯虽然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但其本身也存在明显的缺点,特别是透明pp,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得缺陷比较突出,通常表现为,低温状态下材料脆性,产品容易变形,以及耐候性比较差,特别是高温或者暴露户外状态,耐老化性比较差。申请人之前公开了一种抗开裂塑料结构,通过多孔层中间层的设计,利用孔结构实现基体材料与增强材料的界面性能提升以及利用两相界面吸收变形功、阻止裂纹的扩展,实现常规聚丙烯塑料制品抗摔能力,主要结构是塑料层位于多孔弹性体层的外侧以及孔内;该结构缓解了塑料层、弹性体层两相相容性偏差的问题。实际注塑过程发现该方案良率太低,尤其是物理结构改进的效果明显不如配方改进。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方案,改善聚丙烯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和解决透明聚丙烯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通过共混改性,提高材料耐低温冲击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持了产品的透明度和硬度,提高产品的耐候性,改善了透明聚丙烯容易黄变的缺陷。本发明利用无极成核原料,通过添加无机成核剂,既减小了材料的雾度提高透明性,又改善了材料的流动性,降低能耗,提高生产效率。

2、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增韧剂、无机填料以及助剂。

4、本发明中,聚丙烯为复配聚丙烯,优选的,复配聚丙烯为10t1和5200xt 复配,提高流动性的同时保持材料的硬度;优选的,10t1的用量大于5200xt,比如10t1和5200xt的质量比为(3~8)∶2。

5、本发明中,增韧剂为pop,其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3~10%,优选的,增韧剂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5~8%。

6、本发明中,无机填料为滑石粉,其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10~30%,优选的,无机填料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15~25%,进一步优选的,无机填料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16~20%。

7、本发明中,助剂为常规抗氧剂与耐候剂。

8、本发明公开了上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在制备透明塑料中的应用。

9、本发明公开了上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在制备透明抗摔塑料中的应用。

10、本发明以滑石粉为无机透明成核剂,这种透明成核剂的特点是,原料来源广,成本低,只需要很少的添加量就可以起到增透的作用。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作为无机化合物,它们在带有增韧剂的有机熔融体中的分散难度很大,且存在光线屏蔽的作用。本发明结合了共混改性,添加无机成核剂,以及添加不同种类增韧体系这三个方案于一体,解决实际生产需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共混改性,选用高分子量和高流动性无规共聚pp进行复配,采用限定增韧剂对透明pp进行增韧改性,通过添加纳米级无机材料的方式,得到良好流动性材料,使产品易成型,提高产品合格率,尤其是弥补因为增韧剂的添加所带来的材料透明度的下降,在整体配方下,本发明改善和提高了材料的透明度,降低雾度,达到优良的透明度与高韧性、适中硬度的综合技术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制备原料包括聚丙烯、增韧剂、无机填料以及助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聚丙烯为复配聚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增韧剂为pop。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无机填料为滑石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助剂为常规抗氧剂与耐候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增韧剂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3~10%;无机填料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10~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其特征在于,增韧剂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5~8%;无机填料的用量为聚丙烯质量的15~25%。

8.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制备原料熔融挤出,得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

9.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在制备透明塑料中的应用。

10.权利要求1所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在制备透明抗摔塑料中的应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塑料改性,具体涉及一种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聚丙烯、增韧剂、无机填料以及助剂混合,然后通过挤出机熔融混合,得到耐冲击高透明聚丙烯材料。本发明通过共混改性,添加POP以及纳米级无机成核剂,提高了透明PP的低温韧性,尽可能的保持了材料的透明性,POP在增韧同时,材料的透明度影响最小,且提高了透明PP的流动性,使得产品易脱模,还解决了产品容易黄变的缺点,又进一步提高了材料的透明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川鹏塑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