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

文档序号:34518084发布日期:2023-06-21 12:48阅读:44来源:国知局
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筛选和植物病害治理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


背景技术:

1、全球约有15%的作物产量受到植物病害而损失,其中约70-80%的作物病害是因受土传病原真菌浸染所致,土传病原真菌在土壤中或作物残余物中以菌核、分生孢子等抗性繁殖体存活在于不良环境中存活,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通过分泌降解酶或毒素杀死寄主组织,同时产生菌丝体从寄主中吸收养分,导致植物萎蔫、发病或坏死。土传真菌病害的隐蔽性、传染性、爆发性和毁灭性极强,随着空气、雨水、灌溉、农事操作等途径传播,在温湿度适宜时,短期内就能造成病害的流行和爆发。

2、现代农业领域防治植物病害的主要手段是喷洒农药,而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植物病原菌出现抗药性,致使农药的作用效果降低。此外,大量使用农药会造成农田土壤明显酸化、土壤结构板结等危害。

3、植物生产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是一类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生长活力和植物抗病能力的细菌或者真菌,除了可经由多种途径促进植物的营养吸收与物质积累、提高植物的各项生长参数与生理生化指标外,其还可抑制植物的病原真菌,防治病害。与传统化学药剂防治相比,这种方法具有诸多优势,如持效时间长、不易产生抗药性、对生态环境安全等特点,因而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

4、以平板对峙法筛选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时,虽然可以明确生防菌的抑菌效果和抑菌谱,用于植物源农药生防菌筛选的相关研究,但由于筛选条件过于理想化,如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进行,与植物生长的实际环境严重脱节,由此开发形成的生防菌剂在大田实验中表出现出不少问题,如生防效果不稳定,在作物上根部的定植能力低,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等经常出现;因此,能成为实际应用于田间的成品寥寥无几,然后却消耗了很多实验经费、时间和劳动力。

5、我们在对生防菌 pseuduinonas aeniginasa(pa)2016nx1(铜绿假单胞菌2016nx1)生防效果检测中发现,在培养基和辣椒种苗作为基质的不同条件下, 其对腐皮镰刀菌( fusarium solani)的抑制效果有很大差异,差距巨大;即培养基上的对峙实验结果证明pa2016nx1对腐皮镰刀菌有很强的抑制效果,但当以辣椒种苗根系分泌物作为培养基质时,pa2016nx1对种苗无保护作用。此现象正是诸多生防菌剂在田间应用时生防效果不稳定的再现,为此我们分析该现象并改进生防菌的检验方法,试图为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的筛选,提供更有效科学的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准确、可靠地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

2、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包括组培瓶、滤膜板和密封盖,其中:组培瓶内包括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各区之间嵌合于组培瓶底部,并以侧壁的卡槽和滤膜板隔断,使嵌合部位密接不漏液,植物种植区上端敞口,与大气直接相通,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以密封盖密封,防止空气微生物沉降至培养区内。

4、所述滤膜板由孔径为1.5 mm的两层金刚网夹着一张孔径为0.45 µm的硝酸纤维滤膜构成,隔断于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之间,使粒径小于0.45 µm的物质颗粒(如植物生长过程的根系分泌物)通过滤膜自由扩散;粒径大于0.45 µm的物质颗粒(如细菌细胞、真菌菌丝、真菌孢子和一些有机和无机物颗粒)则被阻隔。

5、所述植物种植区包括架空层和种植层,架空层和种植层之间以孔径为1.5 mm的金刚网隔阻。

6、所述密封盖包括组培瓶盖和海绵条,密封盖大小为组培瓶盖的一半,用于密封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海绵条长度与密封盖直径相当,宽度为0.5 mm,沿密封盖内侧直径粘贴。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以近似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生长形成的介质来筛选针对某个病原菌的生防菌,大大提高了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的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适用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一种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组培瓶、滤膜板和密封盖,其中:组培瓶内包括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各区之间嵌合于组培瓶底部,并以侧壁的卡槽和滤膜板隔断,使嵌合部位密接不漏液,植物种植区上端敞口,与大气直接相通,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以密封盖密封,防止空气微生物沉降至培养区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滤膜板由孔径为1.5mm的两层金刚网夹着一张孔径为0.45µm的硝酸纤维滤膜构成,隔断于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之间,使粒径小于0.45 µm的物质颗粒通过滤膜自由扩散;粒径大于0.45 µm的物质颗粒则被阻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植物种植区包括架空层和种植层,架空层和种植层之间以孔径为1.5 mm的金刚网隔阻。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盖包括组培瓶盖和海绵条,密封盖大小为组培瓶盖的一半,用于密封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海绵条长度与密封盖直径相当,宽度为0.5 mm,沿密封盖内侧直径粘贴。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抑制植物根部病原真菌生长的生防菌筛选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组培瓶、滤膜板和密封盖,其中:组培瓶内包括植物种植区、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各区之间嵌合于组培瓶底部,并以侧壁的卡槽和滤膜板隔断,使嵌合部位密接不漏液,植物种植区上端敞口,与大气直接相通,植物病原菌培养区和候选生防菌株培养区以密封盖密封,防止空气微生物沉降至培养区内。通过提供以近似自然生长条件下植株生长形成的介质来筛选针对某个病原菌的生防菌,大大提高了植物生长期根部病害生防菌的筛选结果的可靠性及对植物病原真菌的适用性,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环保节能,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陆祖军,黄名丽,黄植清,张子诺,安庆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