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胚胎培养皿

文档序号:36889099发布日期:2024-02-02 21:22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胚胎培养皿

本技术涉及胚胎培养,尤其是涉及一种胚胎培养皿。


背景技术:

1、胚胎时差培养技术作为辅助生殖领域的一种新的胚胎培养和监测技术,近些年来在临床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相比较常规的培养技术,胚胎时差培养系统能在胚胎无干扰的培养条件下,对胚胎定时的光学监测,记录胚胎的发育全过程的形态信息,通过回顾分析,便于医生对胚胎的发育状态和潜能进行评估,从而筛选优质胚胎进行移植,提高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胚胎时差培养箱一般会配套专用的培养皿,满足培养基本要求的同时,能支持对胚胎进行限位和光学观察。

2、现有的胚胎培养皿在与皿盖配合使用时,通常会采用直接在皿盖上开设通风孔的方式来使培养皿内外气体进行交换,一方面是为了满足胚胎培养时特定的气体环境需求,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皿体、皿盖的爆裂造成培养液飞溅等,但是这样空气当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会很容易通过该通风孔从上至下进入培养皿内部,这样反而会影响到培养皿内外气体的交换,还会对培养液造成污染,对胚胎发育产生潜在影响,降低培养液和胚胎的制备效率,影响后续的培养和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培养液制备效率的胚胎培养皿。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皿盖,所述皿体包括围板、设有用于容纳培养液的培养槽,所述培养槽设置在所述围板内,所述皿盖包括盖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盖体四角内侧,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侧壁四周,所述第一凸台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凸台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皿体与皿盖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围板一侧抵触,所述盖体与所述围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围板另一侧抵触,所述盖体与所述围板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产生第二间隙,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连通以形成气体交换通道。

4、进一步的,所述盖体包括平板、侧板,所述平板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平板四角上,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侧板侧壁上。

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直角边与所述平板抵触,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围板抵触。

6、进一步的,所述皿体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胚胎的微孔,所述微孔设置在所述培养槽内,所述微孔沿所述培养槽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

7、进一步的,所述微孔包括引孔、底孔,所述引孔与底孔连通,所述引孔的张角大于所述底孔的张角,所述引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底孔的深度。

8、进一步的,所述皿体还设有若干个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在所述培养槽内,所述标记部沿所述培养槽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一所述标记部与一所述微孔对应。

9、进一步的,所述皿体为一体成型而成。

10、进一步的,所述皿体设有容纳清洗液的清洗孔,所述培养槽设置在所述围板的中部,所述清洗孔设置在所述培养槽两侧。

11、进一步的,所述皿体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固定安装在所述围板底部。

12、进一步的,所述皿盖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两侧。

13、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胚胎培养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1)本实用新型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皿盖,皿体包括围板、设有用于容纳培养液的培养槽,培养槽设置在围板内,皿盖包括盖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盖体四角内侧,第二凸台设置在盖体内侧壁四周,第一凸台所在平面与第二凸台所在平面垂直,皿体与皿盖配合使用时,第一凸台与围板一侧抵触,盖体与围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第一间隙,第二凸台与围板另一侧抵触,盖体与围板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产生第二间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垂直,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连通以形成气体交换通道,实现培养皿内外气体交换,并且空气当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不会通过该气体交换通道从下至上进入培养皿内部,不会对皿体内的培养液造成污染,提高培养液和胚胎的制备效率,不会影响后续的培养和拍摄效果。

15、(2)本实用新型胚胎培养皿中,第二凸台还可以使盖体与围板实现居中定位,避免盖体水平窜动太大,使得培养皿的密封性较差,影响胚胎培养的效果,通过对第二凸台的设置控制培养皿四周的第一间隙、第二间隙大小基本相同,保证气体交换更加快速均匀。

16、(3)本实用新型胚胎培养皿设有容纳胚胎的若干个微孔,微孔的双锥孔设计使微操作更加方便,视野开阔,液滴容易成型,不易产生气泡。

17、(4)本实用新型胚胎培养皿设有容易拿取进行转移操作的夹持部、进行信息标记的标签部,培养皿的方形特征易于在仪器内部进行定位观察,可以改善用户体验,提高培养液的制备效率和培养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胚胎培养皿,包括皿体、皿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包括围板、设有用于容纳培养液的培养槽,所述培养槽设置在所述围板内,所述皿盖包括盖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盖体四角内侧,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盖体内侧壁四周,所述第一凸台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凸台所在平面垂直,所述皿体与皿盖配合使用时,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围板一侧抵触,所述盖体与所述围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第一间隙,所述第二凸台与所述围板另一侧抵触,所述盖体与所述围板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产生第二间隙,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垂直,所述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连通以形成气体交换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平板、侧板,所述平板与侧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凸台设置在所述平板四角上,所述第二凸台设置在所述侧板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台的截面形状呈三角形,所述第二凸台的一直角边与所述平板抵触,所述第二凸台的另一直角边与所述围板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还设有若干个用于容纳胚胎的微孔,所述微孔设置在所述培养槽内,所述微孔沿所述培养槽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包括引孔、底孔,所述引孔与底孔连通,所述引孔的张角大于所述底孔的张角,所述引孔的深度大于所述底孔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还设有若干个标记部,所述标记部设置在所述培养槽内,所述标记部沿所述培养槽的延伸方向等距排列,一所述标记部与一所述微孔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为一体成型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设有容纳清洗液的清洗孔,所述培养槽设置在所述围板的中部,所述清洗孔设置在所述培养槽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体还包括连接筋,所述连接筋固定安装在所述围板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胚胎培养皿,其特征在于:所述皿盖还包括翼板,所述翼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盖体两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胚胎培养皿,属于胚胎培养领域,包括皿体、皿盖,皿体包括围板、设有用于容纳培养液的培养槽,培养槽设置在围板内,皿盖包括盖体、第一凸台、第二凸台,第一凸台设置在盖体四角内侧,第二凸台设置在盖体内侧壁四周,第一凸台所在平面与第二凸台所在平面垂直,皿体与皿盖配合使用时,第一凸台与围板一侧抵触,盖体与围板之间在第一方向上产生第一间隙,第二凸台与围板另一侧抵触,盖体与围板之间在第二方向上产生第二间隙,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的方向垂直,第一间隙与第二间隙连通以形成气体交换通道,实现培养皿内外气体交换,并且不会对皿体内的培养液造成污染,提高培养液和胚胎的制备效率,不会影响后续的培养和拍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利,曾维俊,于福鑫,赵振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328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