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9415发布日期:2023-12-21 18:1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霉菌培养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


背景技术:

1、霉菌培养箱是培养箱的一种,其通过在密闭的空间内设置相应的温度、湿度,使霉菌在培养基内经过一定时间后生长出来,以作为人工加快繁殖霉菌之用,往往用于检测食物上细菌分布状况以确定食品安全性。

2、霉菌培养箱通常包括箱体、培养腔室以及用于密封的箱门,当前的霉菌培养箱,往往箱门打开后就是培养腔室,这导致在培养开始前或结束后,由于箱门打开后培养腔室会直接与外部空气接触,会影响霉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可拆卸连接于箱体的箱门,所述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组件,所述箱体在正对于箱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培养腔,所述箱体在培养腔和箱门之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消毒腔,所述放置组件随转动组件转动进出培养腔和消毒腔。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消毒腔隔绝培养腔和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以此提升霉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箱体内壁的转动轴、固定连接于转动轴两端的若干传动件和固定连接于传动件远离转动轴一端的转动环,所述放置组件固定连接于转动环。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转动环带动放置组件在箱门处、消毒腔和培养腔中运动,同时转动相比直动获得更多的消毒距离和空间。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的侧壁开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转动连接于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通孔与外界空间连通形成转动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柄方便外界对转动转动轴的操作。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组件的支撑杆和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重心始终处于放置台的转动轴线正下方。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放置台保持垂直于箱体的底面,使放置台上的试验品不会滑动。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台的侧壁向顶面延伸形成护板。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保护试验品,使其保持处在放置台上。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培养腔的顶侧开设有通口一,所述培养腔的底侧开设有通口二,所述转动环穿过通口一和通口二,所述通口二与消毒腔连通,所述通口的截面形状大小和放置组件的底面形状大小相同。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置台底面封住通口二,培养腔工作时隔离培养腔和消毒腔。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消毒腔靠近培养腔处开设有通口三,所述消毒腔靠近箱门处开设有通口四,所述转动环穿过通口三和通口四,所述通口三和通口四的截面形状和放置组件的底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通口三和通口二连通。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放置台可以随着转动环转动,在箱门处、消毒腔和培养腔中移动。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通过在培养腔和外界空气之间新增的消毒腔隔绝外界空气对培养腔和试验品的污染,通过转动轴带动转动环延长消毒行程,通过放置台始终保持对箱体底面的竖直确保试验品的平稳运输,以此达到保障霉菌培养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保障对试验的食品的安全性的检测。



技术特征:

1.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11)和可拆卸连接于箱体(11)的箱门(1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组件,所述箱体(11)在正对于箱门(12)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培养腔(13),所述箱体(11)在培养腔(13)和箱门(12)之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消毒腔(14),所述放置组件随转动组件转动进出培养腔(13)和消毒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箱体(11)内壁的转动轴(15)、固定连接于转动轴(15)两端的若干传动件(17)和固定连接于传动件(17)远离转动轴(15)一端的转动环(16),所述放置组件固定连接于转动环(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1)的侧壁开设有通孔(27),所述转动轴(15)转动连接于通孔(27),所述转动轴(15)穿过通孔(27)与外界空间连通形成转动柄(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转动组件的支撑杆(20)和转动连接于支撑杆(20)的放置台(21),所述放置台(21)的重心始终处于放置台(21)的转动轴(15)线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台(21)的侧壁向顶面延伸形成护板(2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腔(13)的顶侧开设有通口一(23),所述培养腔(13)的底侧开设有通口二(24),所述转动环(16)穿过通口一(23)和通口二(24),所述通口二(24)与消毒腔(14)连通,所述通口的截面形状大小和放置组件的底面形状大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腔(14)靠近培养腔(13)处开设有通口三(25),所述消毒腔(14)靠近箱门(12)处开设有通口四(26),所述转动环(16)穿过通口三(25)和通口四(26),所述通口三(25)和通口四(26)的截面形状和放置组件的底面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通口三(25)和通口二(24)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涉及霉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前霉菌培养箱的培养腔在箱门打开后直接与空气接触,导致影响霉菌培养结果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包括箱体和可拆卸连接于箱体的箱门,箱体内壁转动连接有转动组,转动组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放置组件,箱体在正对于箱门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培养腔,箱体在培养腔和箱门之间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消毒腔,放置组件随转动组件转动进出培养腔和消毒腔。本技术的防污染型霉菌培养箱通过消毒腔隔绝培养腔和外界空气的直接接触,使放置培养皿的放置组件在培养开始和结束时自动完成消毒,提升霉菌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在食品细菌检测环节保障了食品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葱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尚农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