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

文档序号:35884239发布日期:2023-10-28 16:5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

本技术属于实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


背景技术:

1、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ies,tbi)是一种外力所致的正常脑功能破坏性疾病。由于临床tbi患者的特殊性,动物模型(特别是啮齿类动物模型)已被开发,以更好地了解生物力学机制,以及由撞击引发的分子级联反应,但体外模型可以实现高通量药物筛选,成本更低,因此是tbi研究中更受欢迎的替代方案。

2、目前,体外模型仍存在一定的缺陷,细胞划痕实验是目前tbi研究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体外实验模型,然而划痕实验模型中存在细胞受力不稳定,导致细胞受损程度不均一等情况,难以保证实验良好的重复性。对于tbi体外模型目前缺乏操作简便、确保实验准确性的打击模型。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打击装置以完善tbi领域体外研究模型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满足实际需求,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借助电磁控制的方法对体外贴壁细胞进行打击,得到表面受力均匀的细胞。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包括主体、承接底座、打击片、电磁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和设有竖向导向槽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槽的槽壁设置有搭接电磁装置的若干个卡位件,所述卡位件与承接底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高度刻度,所述承接底座置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承接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样本的样本槽,所述电磁装置位于样本槽的正上方。

3、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导向槽为u形槽,该u形槽的轴截面与承接底座的上表面相互垂直。

4、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卡位件为等间距设置,相邻两个卡位件之间的距离为5.0cm。

5、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承接底座包括u形承接部和限位凸起;所述u形承接部的外壁与导向槽的槽壁相贴合;所述限位凸起位于u形承接部两个端部的外侧,且u形承接部和限位凸起为一体成型结构。

6、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卡位件为u形结构,所述导向槽的槽壁开设有与卡位件配合的凹槽,所述卡位件的外壁插入导向槽的凹槽。

7、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电磁装置包括电磁盒和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位于电磁盒的下表面。

8、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打击片为圆形铁片。

9、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所述底座和支撑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10、在上述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的方案中,在所述电磁装置上安装水平仪。

11、本申请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2、基于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电磁控制打击片下落,实施对细胞的击打操作,将打击片的下降势能直接转化为击打细胞的机械能,只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而不受摩擦力的影响,方便根据打击片的重量以及打击高度进行打击力度的计算,减小打击误差,便于提高实验重复性;该装置组装便捷,操作流程简单;该装置的打击操作可以重复进行,打击力度可调节,使得细胞受力均匀,适用于大、中型培养皿。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承接底座(2)、打击片(3)、电磁装置(4),所述主体(1)包括底座(6)和设有竖向导向槽(5)的支撑柱(13),所述支撑柱(13)固定在底座(6)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槽(5)的槽壁设置有搭接电磁装置(4)的若干个卡位件(7),所述卡位件(7)与承接底座(2)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支撑柱(13)上设有高度刻度(8),所述承接底座(2)置于底座(6)的上表面,所述承接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样本的样本槽(9),所述电磁装置(4)位于样本槽(9)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5)为u形槽,该u形槽的轴截面与承接底座(2)的上表面相互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7)为等间距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卡位件(7)之间的距离为5.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底座(2)包括u形承接部和限位凸起(10);所述u形承接部的外壁与导向槽(5)的槽壁相贴合;所述限位凸起(10)位于u形承接部两个端部的外侧,且u形承接部和限位凸起(10)为一体成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件(7)为u形结构,所述导向槽(5)的槽壁开设有与卡位件(7)配合的凹槽,所述卡位件(7)的外壁插入导向槽(5)的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装置(4)包括电磁盒(11)和电磁铁(12),所述电磁铁(12)位于电磁盒(11)的下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击片(3)为圆形铁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6)和支撑柱(13)为一体成型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磁装置(4)上安装水平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控制的体外贴壁细胞打击装置,属于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承接底座、打击片、电磁装置,所述主体包括底座和设有竖向导向槽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导向槽的槽壁设置有搭接电磁装置的若干个卡位件,所述卡位件与承接底座的上表面平行,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高度刻度,所述承接底座置于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承接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样本的样本槽,所述电磁装置位于样本槽的正上方。本技术的优点是:装置操作简便,利用电磁控制打击片的下落,对细胞进行击打,使得细胞受力均匀。

技术研发人员:雷平,王聪琳,葛欣瞳,廖盼,韩召利,殷振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306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