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935815发布日期:2024-05-11 00:1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微生物培育,特别涉及一种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


背景技术:

1、微生物培养箱是指温度可控的,用于培养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箱体装置,具有制冷和加热的双向调温系统,广泛应用于恒温培养、恒温反应等试验。当前微生物培养箱多采用人工将装有培养液的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且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需达到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才能进行快速繁殖。为满足微生物生长条件,需对培养箱内部进行增温加湿,以保证微生物生长繁殖。在微生物培养过中因自身挥发性,空间内的湿度不足以及温度的稳定性差、空间的密封性不足等一系列原因,导致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蒸发量过大,造成培养后剩余的量较少,无法满足实验需求。同时,因为培养箱空间内温、湿度均匀性差,导致培养箱的四壁和顶部多出现凝水现象,滴落在培养皿中,影响培养结果。

2、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如何避免培养箱密封性差,加热、加湿后空间的温湿度不均匀,且四壁多有凝水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该培养系统利用加热片对底盘上的纯净水加热,对培养箱内部进行增温增湿,并且利用多个加热片为培养箱内部提供高温效果,防止培养箱顶部及侧壁出现凝水现象,从而实现高湿恒温的稳定箱内环境。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包括:

3、培养箱,所述培养箱顶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的上盖板,底部设置有与之密封的底盘,所述上盖板以及所述底盘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加热片,所述培养箱侧壁设置有进水阀口,所述进水阀口用于伸入所述培养箱内部,并将纯净水注入于所述底盘上;

4、转盘组件,包括贯穿所述底盘并伸入所述培养箱内部的转轴,伸入在所述培养箱内部的所述转轴上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随所述转轴转动,且所述转盘端面上设置有用于放置培养皿的靶托;

5、开关门装置,设置于所述培养箱的箱门一侧,包括与所述箱门滑动设置的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平行,滑动的所述立板用于和所述箱门压紧密封;

6、电控组件,用于为该所述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提供电气控制。

7、优选地,所述底盘上设置有贯穿其自身的排水孔以及限位排水管,所述限位排水管面向所述培养箱内部延伸,在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用于检测纯净水水位高度的液位检测器,且所述液位检测器的高度低于所述限位排水管端部。

8、优选地,所述进水阀口通过液泵连接有净水瓶,所述液泵用于将所述净水瓶内的纯净水注入所述培养箱内,所述排水孔以及所述限位排水管均与所述废水瓶连通,所述废水瓶用于收集所述培养箱内排出的废水。

9、优选地,所述培养箱呈双层设置,它包括外壳以及和所述外壳固定连接的内壳,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间隔设置,且所述内壳外周设置有侧加热片,所述侧加热片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10、优选地,所述培养箱上部设置有单向出气阀,所述单向出气阀用于贯穿所述培养箱侧壁,并与气泵一端连接,所述气泵另一端连接空气净化箱,所述气泵用于将所述培养箱内部空气抽出,并经所述空气净化箱净化后排出。

11、优选地,所述转轴通过轴承密封座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外接电机。

12、优选地,所述转盘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所述转盘沿所述转轴轴向间隔设置。

13、优选地,所述开关门装置还包括:

14、底板,与培养箱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

15、纵向导向机构,位于所述立板端部,并与所述立板所在平面垂直设置,用于带动所述立板面向或背离所述箱门运动;

16、横向导向机构,设于所述底板端面上,且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背离所述立板的端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以及所述立板沿平行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运动;

17、凸轮组件,设置于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上,且其端部伸入所述导向槽,并与所述导向槽滑动设置;

18、传动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带动所述横向导向机构沿平行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运动;

19、其中,所述导向槽上设置有面向所述箱门方向弯曲的弯折部,所述凸轮组件沿所述弯折部滑动时,用于带动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以及所述立板面向所述箱门运动,以使所述立板与所述箱门贴合并保持密封。

20、优选地,所述横向导向机构包括:

21、横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底板端面上,并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平行;

22、第一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横导轨上;

23、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一滑块背离所述横导轨的端面,并与所述底板平行设置,且随所述第一滑块运动。

24、优选地,所述纵向导向机构包括:

25、纵导轨,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板背离所述底板的端面上,并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垂直设置;

26、第二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纵导轨上;

27、第二固定板,位于所述第二滑块背离所述纵导轨的端面上,且与所述立板垂直设置,所述第二固定板随所述第二滑块面向或背离所述箱门运动。

28、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上驱动电机以及辅助轮,所述驱动电机的动力端通过皮带与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且所述皮带所在平面与所述箱门所在平面平行,所述皮带上设置有随之移动的皮带压板,所述皮带压板与所述第一固定板固定连接,用于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横导轨滑动。

29、优选地,所述凸轮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连接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端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所述导向槽内,并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固定板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30、优选地,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传动件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传动件的运行与停止。

31、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设置有两个光电开关,所述纵向导向机构上设置有用于改变两个所述光电开关状态的挡片,两个所述光电开关用于将状态信号传输至电控组件。

32、优选地,当所述立板与所述箱门关闭并保持密封状态时,所述挡片用于改变两个所述光电开关中的一个的状态,使改变状态的所述光电开关发出电信号并传输至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传动件停止;

33、当所述立板与所述箱门分开并在所述箱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挡片用于改变两个所述光电开关中的另一个的状态,使改变状态的所述光电开关发出电信号并传输至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传动件停止。

34、优选地,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限位销,当所述光电开关失效时,所述限位销用以限位所述立板或所述横向导向机构滑动过度。

35、优选地,所述箱门四周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与所述立板密封设置。

36、优选地,所述培养箱侧壁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用于伸入所述培养箱内部,并检测所述培养箱内的温度以及湿度。

37、相对于上述背景技术,本技术的高湿恒温微生物培养系统利用培养箱、上盖板以及底盘形成密封的空间,在上盖板以及底盘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加热片,并在培养箱侧壁上设置有进水阀口,通过进水阀口将纯净水注入培养箱内并位于底盘上,同时,通过底盘背面的加热片对纯净水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增湿增热的目的;通过上盖板上的加热片对顶部进行加热,防止培育过程中顶部出现凝液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采用加热纯净水的方式增热增湿,因此,具有一定温湿度的水分子会均匀分布于培养箱内,从而确保培养箱内具有均匀的温湿度空间。另外,本技术的增湿方式替代了传统的加湿器增湿,降低了使用成本;同时,避免了现有加湿器在加湿过程中,喷洒飞溅模式对培养液的污染。

38、此外,为了使微生物培养所受温湿度更均匀,转盘组件中的转盘转动设置于培养箱内部,转盘上设有放置培养皿的靶托;当然,为了提高该培养系统的整体密封性,该培养系统还包括开关门装置,该装置位于箱门一侧,通过电控组件控制,实现与箱门的自动开门和关门,并在关门后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因此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培养系统,能够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并且能够实现培养箱内整体高湿恒温的培养环境,同时不会造成培养箱顶部或四壁出现凝水现象。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