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88252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包括用于输送灌溉用水的中管以及设置于中管下侧的用于滴灌的滴头,在所述中管上方设置有黑色可降解地膜,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左右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管上,在所述中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连接有白色可降解地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与传统的膜下滴灌相比,节约了在田间铺设过程中的人力成本,在进行地膜铺设时就可以完成滴灌带的铺设;因在滴灌带上方粘接有黑色可降解地膜,其可有效吸收太阳光,所以能够有效起到防灼伤的作用,保证滴灌带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
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管),属于农田灌溉基础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滴灌带是利用塑料管(滴灌管引)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0mm毛管上的孔口或滴头送 到作物根部进行局部灌溉。是通过出流孔口非常小入的滴头或滴灌带,把水一滴一滴地均 匀而缓慢地滴在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滴灌带是以聚乙烯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炭黑、增 塑剂、加工助剂等各种辅料制备而成,具有拉伸强度好、耐腐蚀、电绝缘性能等优点,但是相 对应的它也具有不耐高温,易被灼伤等缺点。可降解地膜是以聚乳酸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 聚己内酯、聚乙二醇、滑石粉等各种辅料制备而成,具有可自行降解、防止膜下滴灌带灼伤、 保持地温的作用。而现有的这种可降解地膜亲水性较差,当覆盖在滴灌带上时,在地膜表面 容易形成小水珠,高温阳光直晒过程中由于材料表面形成小水珠对太阳光产生聚光作用, 而对滴灌带表面造成损伤。国内外的研究学者也做了一些贡献,一般想法为改进可降解地 膜的配方,使其表面具有亲水性,避免材料表面形成小水珠,但其方法过于繁琐,成本高昂, 不利于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3]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 既可以使用普通的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地膜,又能够有效避免滴灌带被太阳光照射在小水珠 上形成聚光作用而灼伤。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包括用于输送灌溉用水 的中管以及设置于中管下侧的用于滴灌的滴头,在所述中管上方设置有黑色可降解地膜,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左右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管上,在所述中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连接有 白色可降解地膜。
[0005]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中部区域与所述中管形成间隙。
[0006] 所述间隙最大处为距离8mm。
[0007] 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 滑石粉5 %。
[0008]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 滑石粉4%、普通色素炭黑1 %。
[0009] 所述中管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8%、低密度聚乙烯25%、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4%、炭黑2.5%、PPA多功能母料0.5%。
[0010] 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黑色可降解地膜、中管分别成型后,再在热粘接机中一次粘 接成型。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中,将常规滴灌管与普通可降 解地膜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挤出机、吹塑机一次性挤出、吹塑、粘接成型,把两种不同的农 用技术(滴灌技术与地膜技术)相结合,避免了二者分离对滴灌带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了 改换地膜配方所增加的生产成本。将普通滴灌带与可降解地膜一次挤压成型的,其具备滴 灌带的节水功效以及可降解地膜的自动可降解和保持地温的作用,使改性后的聚氯乙烯滴 灌带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其与传统的膜下滴灌相比,节约了在田间铺设过程中的人力成 本,在进行地膜铺设时就可以完成滴灌带的铺设;因在滴灌带上方粘接有黑色可降解地膜, 其可有效吸收太阳光,所以能够有效起到防灼伤的作用,保证滴灌带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4]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包括用于输送灌溉用水的中 管1以及设置于中管1下侧的用于滴灌的滴头2,在所述中管1上方设置有黑色可降解地膜3,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3的左右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管1上,在所述中管1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连 接有白色可降解地膜4。
[0015]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3的中部区域与所述中管1形成间隙la,以保证具有良好的出 水效果。
[0016] 所述间隙la最大处为距离8mm。
[0017] 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4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 滑石粉5%。制备时按照质量百分比将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滑石粉5%加入高速混合 机中进行混合,再吹塑成白色可降解地膜。
[0018] 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3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 滑石粉4%、普通色素炭黑1 %。制备时按照质量百分比将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滑石 粉4%、普通色素炭黑1%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再吹塑成黑色可降解地膜。
[0019] 所述中管的成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8%、低密度聚乙烯25%、 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4%、炭黑2.5%、PPA多功能母料0.5%。制备时按照质量百分比将高密 度聚乙烯48%、低密度聚乙烯2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4%、炭黑2.5%、PPA多功能母料 0.5 %加入高速混合机中进行混合,再通过挤出机挤出成型。
[0020] 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黑色可降解地膜、中管分别成型后,再在热粘接机中一次粘 接成型。
[0021] 表1为膜管一体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的对比灼烧情况:
[0023]表2为膜管一体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的生产速率情况。
[0025]表3为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的对比生产成本
[0027]对比采用本发明制备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与普通农用地膜进行膜下滴灌,滴灌 带灼伤情况如表1可以发现,采用本发明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无灼伤情况发生,而采用普 通农用地膜在3个月时就出现了部分被灼伤的情况。通过对比本发明的膜管一体式双翼型 防灼伤滴灌带因其为一体成型,如表2所示,生产车间3月至8月,6个月的平均生产速度可以 看出,膜管一体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生产速度快于普通的滴灌带、防灼烧可降解地膜分 别生产的方式。从表3可以对比得到,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生产成本低于滴灌带和防灼烧可 降解地膜的。
[0028]显然,上述实施例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 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 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 一种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灌溉用水的中管以及设置于 中管下侧的用于滴灌的滴头,在所述中管上方设置有黑色可降解地膜,所述黑色可降解地 膜的左右两端连接于所述中管上,在所述中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连接有白色可降解地膜。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中部 区域与所述中管形成间隙。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隙最大处为距离8mm。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的成 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滑石粉5%。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黑色可降解地膜的成 份,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聚乳酸50%、聚己内酯45%、滑石粉4%、普通色素炭黑1%。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管的成份,按照质量 百分比包括:高密度聚乙烯48%、低密度聚乙烯25%、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4%、炭黑2.5%、PPA多 功能母料0.5%。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翼型防灼伤滴灌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色可降解地膜、黑色 可降解地膜、中管分别成型后,再在热粘接机中一次粘接成型。
【文档编号】C08L67/04GK105949736SQ201610490532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4日
【发明人】王冲, 寇潇雨
【申请人】大禹节水(天津)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