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墙式莲蓬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08105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嵌墙式莲蓬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浴设备,尤指一种嵌墙式莲蓬头。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莲蓬头,其主体部分均嵌设于墙体内,并与 墙体内的水管相连,而从外表来看,只有出水面板及装饰盖外露于墙 体之外。目前,大部分莲蓬头都具有多出水功能及出水角度可调节功
能,传统的莲蓬头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是^:置于前方,即靠近于出水 面板,而用以调节出水面板角度的球头连接件则设置于后方,即远离 出水面板。然而这种结构设置,对于嵌墙莲蓬头来说,由于前方要设 置出水切换结构,本体内的零部件较多,从而使后方的球头连接件与 出水面板之间的旋转臂较长,在调节出水面板的角度时,势必导致出 水面板的摆动范围较大,因此装饰盖中间的镂空孔不但要令出水面板 伸出,还要预留出水面板的摆动空间,这样出水面板与装饰盖镂空孔 之间就会有较大的间隙,而失去了装饰盖的装饰及封盖效果。如果要 减少出水面板与装饰盖之间的间隙,则又会影响出水面板的摆动角 度。'
也有的业者直接将球头连接件设置于靠近出水面板的后方,这样 由于旋转臂减短,即可减少间隙,又可大摆动角度调节。然而这种结 构,球头连接件占据了出水切换结构的位置,因此无法实现出水功能 的切换,从而仅具有一种出水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嵌墙式莲蓬头,其 即具有多出水功能,又可实现出水面板与装饰盖之间的小间隙大摆动 角度的调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嵌墙式莲蓬头,包括面板盖与出水面板,两者盖合后其内部 形成至少两个出水腔,各出水腔分别与出水面板上不同种类的出水口 相连通,该出水面板外还设有一装饰盖;其中在靠近出水面板的位 置设置有可调节出水面板摆动角度的调节结构,而远离出水面板的后 方设有可切换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包括进水管、切换座 及至少两个水路臂;该进水管的内端与设置于墙体内的进水接管相连
通,其外端设为封闭,而其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切换座设 有一容孔用以容纳进水管,该容孔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切换孔与进 水管的通孔相对;所述水路臂内部设有中空的水路,其内端与切换座 的切换孔相通,外端与出水面板的出水腔相连通。
所述的调节结构为球头连接件。
所述的调节结构为两个相互垂直的轴。
所述切换座上的切换孔、水路臂及出水面板内的出水腔均设置两 个,出水面板上的出水口也为两种;所述面板盖上设有一轴线穿过莲 蓬头纵轴线的中空轴,该轴的内部"i殳有一隔^l将该轴的内部分成两个 腔室分别与出水面^1的两个出水腔相连通;而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 水路臂的外端轴枢后并连通。
所述水路臂分为纵向臂及^f黄向臂,该纵向臂的 一端与切换座的切 换孔连通,另一端与4黄向臂的一端轴枢在一起并连通,且两侧纵向臂 与横向臂的枢接轴在同一直线上并穿过莲蓬头的纵轴线;所述面板盖 的轴两端分别与两横向臂的另一端轴枢后并连通,且该轴的轴向与纵 向臂及横向臂的枢接轴垂直。
所述出水面板的外侧设置有一握持部。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将莲蓬头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 设置在了远离出水面板的后方,而调节出水角度的调节结构则设置在 了靠近出水面板的前方,这样即可实现多种出水功能,由于角度调节 的摆动臂较短,因此又可实现出水面板与装饰盖之间的小间隙、出水 面板的大摆动角度调节。


图l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3是本实用新型嵌设于墙体内的组合剖视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5是图4的A-A剖浮见图6是图4的B-B剖一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是一种嵌墙莲蓬头,其 主要包括进水管l、切换座2、水路臂3、面板盖4、出水面板5及装 饰盖6。其中
所述进水管1的内端11与设置于墙体7内的进水接管8相连通
(如图3所示),其外端12设为封闭,而其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 13。
所述切换座2设有一容孔21用以容纳上述进水管1 ,该容孔21 的侧壁上开有两个切换孔22与进水管1的通孔13相对。
所述水路臂3为两个,其内部设有中空的水路,且其内端与上述 切换座2的切换孔22相通。为方便制造,该水^各臂3可分为纵向臂 31及横向臂32,该纵向臂31的一端与所述切换座2的切换孔22连 通,另一端则与横向臂32的一端轴枢在一起并连通,且两侧纵向臂 31与横向臂32的枢接轴在同一直线上并穿过莲蓬头的纵轴线。
所述的面板盖4与出水面板5盖合后,其内部形成两个出水腔 51,该两个出水腔51分别与出水面板5上不同种类的出水口 52相连 通。该面板盖4上设有一轴线穿过莲蓬头纵轴线的中空轴41,该轴 41的内部设有 一 隔板42 ,该隔板42将该轴41的内部分成两个腔室 43,两个腔室43分别与上述两个出水腔51相连通。而该轴41的两 端分别与上述两个水路臂3的外端轴枢后并连通,由于水路臂3分为 纵向臂31及横向臂32,因此所述轴41的端部是与横向臂32的另一 端轴枢后并连通,且该轴41的轴向与纵向臂31及一黄向臂32的枢接 轴垂直。此外在出水面板5的外侧可设置一握持部53,以方便旋转 或摆动该出水面才反5。
所述装饰盖6的中部设有镂空孔61,其穿过所述出水面板5后 扣盖于墙体上,从而将墙体上的孔洞遮盖。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可握住所述出水面板5的握持部 53,然后绕着莲蓬头的纵轴线旋转,使切换座2的其中一个切换孔 22与进水管1的通孔13相对,这样水即/人该切换孔22流向相应的 水路臂3,并最终流向与之相连的出水腔51,并从相应种类的出水口 52流出。而当再次旋转出水面板5,使切换座2的另一个切换孔22 与进水管1的通孔13相对时,则可实现另一种出水功能。
如图2所示,当握住出水面板5的握持部53并左右转动时,即 可令出水面板5绕所述的轴41左右摆动,从而实现出水角度的左右 调节。而当握住出水面板5的握持部53并前后转动时,即可令出水 面板5绕所述纵向臂31及横向臂32的枢接轴前后摆动,从而实现出 水角度的前后调节。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之处在于,将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设置在了莲 蓬头远离出水面板5的后方,而调节出水角度的调节结构则设置在了 靠近出水面板5的前方,因此即可实现多出水功能,又可实现出水面 板5与装饰盖6之间的小间隙大摆动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是通过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轴来实现 出水角度的两个方向的调节,而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上述实施例两轴的位置设置一球头连接件代替两轴,以实现出水角度的万向调节,而此
时,水路臂3的外端可直接与出水面板5上的出水腔51相连通。再 者,所述切换座2上也可开设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切换孔,相应的设置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水路臂及出水腔,出水面板5上则对应设置三种或 三种以上的出水口 , ^v而可实现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出水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嵌墙式莲蓬头,包括面板盖与出水面板,两者盖合后其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出水腔,各出水腔分别与出水面板上不同种类的出水口相连通,该出水面板外还设有一装饰盖;其特征在于在靠近出水面板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出水面板摆动角度的调节结构,而远离出水面板的后方设有可切换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包括进水管、切换座及至少两个水路臂;该进水管的内端与设置于墙体内的进水接管相连通,其外端设为封闭,而其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切换座设有一容孔用以容纳进水管,该容孔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切换孔与进水管的通孔相对;所述水路臂内部设有中空的水路,其内端与切换座的切换孔相通,外端与出水面板的出水腔相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墙式莲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 节结构为球头连4妄件。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墙式莲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 节结构为两个相互垂直的轴。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墙式莲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 座上的切换孔、水路臂及出水面板内的出水腔均设置两个,出水面板 上的出水口也为两种;所述面板盖上设有一轴线穿过莲蓬头纵轴线的 中空轴,该轴的内部设有一隔板将该轴的内部分成两个腔室分别与出 水面板的两个出水腔相连通;而该轴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水路臂的外端 轴枢后并连通。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嵌墙式莲蓬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 臂分为纵向臂及横向臂,该纵向臂的一端与切换座的切换孔连通,另 一端与横向臂的一端轴枢在一起并连通,且两侧纵向臂与横向臂的枢接轴在同一直线上并穿过莲蓬头的纵轴线;所述面板盖的轴两端分别 与两横向臂的另一端轴枢后并连通,且该轴的轴向与纵向臂及横向臂 的枢接轴垂直。
6、 如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嵌墙式莲蓬头,其特征在于所 述出水面板的外侧设置有 一握持部。
专利摘要一种嵌墙式莲蓬头,包括面板盖与出水面板,两者盖合后其内部形成至少两个出水腔与不同种类的出水口相连通,该出水面板外还设有一装饰盖;在靠近出水面板的位置设置有可调节出水面板摆动角度的调节结构,而远离出水面板的后方设有可切换出水功能的切换结构;该切换结构包括进水管、切换座及至少两个水路臂;该进水管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通孔;该切换座设有一容孔用以容纳进水管,该容孔的侧壁上开有至少两个切换孔与进水管的通孔相对;该水路臂内部设有中空的水路,其内端与切换座的切换孔相通,外端与出水面板的出水腔相连通。该结构既可实现多出水功能,又可实现出水面板与装饰盖之间的小间隙出水面板的大摆动角度调节。
文档编号B05B3/02GK201195133SQ20082010216
公开日2009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4月28日
发明者李森艺 申请人:厦门建霖工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