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8537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花洒,在其花洒出水体的出水孔中,均安设水花换向器,(或称水花喷雾器),根据不同的水花换向器安装到出水孔中才能实现喷雾水或颗粒水,其零件数量多,装配困难,装配时易出现漏装零件,导致水花没有喷雾水效果或颗粒水效果;而且水花换向器的装配高度不易控制,会使各个出水孔的水花效果不同,且以上出现的装配问题,产品不能反修,不良率高,结构工艺复杂,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只需在花洒出水体的水腔配上一个压盖,根据水腔出水孔的大小,即可得到颗粒水或喷雾水,其装配零件少,不易出现漏装配零件问题,装配高度保持同一水平面,不会出现各个出水孔水花不一致的问题,工艺简单,提高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包括花洒出水体,其特征是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与压盖配合,在压盖内侧设有凹槽,或在该水腔的底部设有凹槽,使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因凹槽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内径上均勻地设有若干个开口,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这些开口即成为能均勻进水的进水孔,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0. 5-1. 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1. 2—3. 0毫米时洒出颗粒水。本实用新型所述腔体的出水孔为向外喇叭状,可根据喇叭筒外侧直径的大小,来决定出水覆盖面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设一与之配合的内侧带有凹槽的压盖,水流在压盖内侧的凹槽与该水腔形成的腔体内高速旋转与撞击,通过腔体的出水孔孔径的大小洒出颗粒水或喷雾水,其结构较以往更显简单,且效果优良,可节省工序及材料,降低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出水体及压盖的分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装上压盖后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外表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剖示图。图5、图6为压盖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剖示图。图中1.花洒出水体,2.水腔,3.凹槽,4.压盖,5.进水孔,6.出水孔,7.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如图1、2、3、4、5、6、7所示, 花洒出水体1的一水腔2与压盖4配合,在压盖4内侧设有凹槽3,使压盖4与该水腔2配合后因凹槽3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4内径上均勻地设有若干个开口 7,压盖4与该水腔2 配合后这些开口 7即成为能均勻进水的进水孔5,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 腔体的出水孔6其直径为0. 5—1. 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6其直径为1. 2-3. 0 毫米时洒出颗粒水。本实用新型所述腔体的出水孔6为向外喇叭状,可根据喇叭筒外侧直径的大小,来决定出水覆盖面的大小。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方便,可降低成本。
权利要求1.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包括花洒出水体,其特征是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与压盖配合,在压盖内侧设有凹槽,或在该水腔的底部设有凹槽,使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因凹槽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内径上均勻地设有若干个开口,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这些开口即成为能均勻进水的进水孔,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0. 5-1. 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1. 2-3. 0毫米时洒出颗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腔体的出水孔为向外喇叭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所述花洒中喷雾水或颗粒水的新式结构,它包括花洒出水体,其特征是花洒出水体的一水腔与压盖配合,在压盖内侧设有凹槽,或在该水腔的底部设有凹槽,使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因凹槽的存在而形成腔体;压盖内径上均匀地设有若干个开口,压盖与该水腔配合后这些开口即成为能均匀进水的进水孔,且腔体进水的总面积大于出水的总面积;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0.5—1.2毫米时洒出喷雾水;腔体的出水孔其直径为1.2—3.0毫米时洒出颗粒水。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水流在压盖内侧的凹槽与该水腔形成的腔体内高速旋转与撞击,通过腔体的出水孔孔径的大小洒出颗粒水或喷雾水,其结构较以往更显简单,可降低成本,且效果优良。
文档编号B05B1/18GK202263661SQ20112037841
公开日2012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
发明者张秀娟, 李旺龙, 白镫辉 申请人:厦门乐霖卫浴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