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2588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即使利用双面粘合片将构成构件固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上述构成构件的破裂或破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使用粘贴体以及冲击试验装置并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求出的、23℃、50%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为0.08mm以下。将粘贴体固定到冲击试验装置上。测定此时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设为初始厚度。然后,从上方使重量28g的钢球下落360mm,使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上位移。测定沿该厚度方向位移时的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设为最大厚度。而且,由下式(1)求出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厚度)-(初始厚度)(1)。
【专利说明】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各种领域中,广泛使用液晶显示器(IXD)、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等显示装置、触控面板等与上述显示装置组合使用的输入装置。这些显示装置或输入装置的制造等中,在各种构件或模块的固定中使用双面粘合片(双面粘合带)。例如,作为具有耐冲击性、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用途的防水用的双面粘合片,已知具有发泡基材和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参考专利文献I)。[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10831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7]但是,对于利用上述具有发泡基材和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将透镜(窗面板)固定到壳体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时,存在透镜从壳体飞出而破裂的问题。
[0008]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利用双面粘合片将构成构件固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上述构成构件的破裂或破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用的双面粘合片。
[0009]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0]本发明人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透镜从壳体飞出而破裂的原因可能在于:通过智能手机等采用触控面板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普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显示部分(屏幕)中使用的透镜由塑料材料(塑料透镜)变为玻璃材料(玻璃透镜),另外,由于显示部分变大,因此所使用的透镜的重量比以往更重。而且,透镜从壳体飞出而破裂的原因可能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使用的透镜的重量比以往更重,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时,由于透镜的负荷而使上述双面粘合片沿厚度方向延伸。
[0011]而且,基于这样的考虑发现,通过将双面粘合片的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控制到特定的范围内,即使利用上述双面粘合片将构成构件固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延伸所造成的上述构成构件的破裂或破损,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2]即,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的粘贴体以及下述的冲击试验装置并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求出的、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为0.08mm以下,
[0013][粘贴体][0014]通过双面粘合片(宽度IcmX长度Icm)将被粘物A (丙烯酸类树脂板:宽度5cmX长度1.1cm、厚度1cm、重量6.6g)与被粘物B粘贴而得到的层叠体
[0015][冲击试验装置]
[0016]具备用于固定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的主体部和用于沿垂直方向向下对所述粘贴体的所述被粘物A施加力的辅助夹具的装置
[0017][230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方法]
[0018]在23°C、50% RH的环境下,以使被粘物A侧向下、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面呈水平的方式,将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侧固定到所述冲击试验装置的所述主体部;然后,以使所述辅助夹具从上方接触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所述辅助夹具;测定此时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设为初始厚度;然后,从上方使重量28g的钢球下落360mm并撞击所述辅助夹具,由此沿垂直方向向下对所述粘贴体的所述被粘物A施加 力,使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上位移;测定沿该厚度方向位移时的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设为最大厚度;而且,由下式(I)求出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
[0019](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厚度)_(初始厚度)(I)。
[0020]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优选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0021]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优选为选自由下述⑴和(ii)组成的组中的双面粘合片,
[0022](i)在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0023](ii)具有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0024]发明效果
[0025]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即使利用双面粘合片将构成构件固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上述构成构件的破裂或破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表示安装有粘贴体(通过双面粘合片将被粘物A和被粘物B粘贴而得到的物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的概略图(主视图)。
[0027]图2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及粘贴体的概略图(分解立体图)。
[0028]图3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的主体部中导引构件、导引构件固定部、检测手段固定部以及负荷检测手段的位置关系及尺寸的概略图(俯视图)。
[0029]图4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的主体部中导引构件、导引构件固定部、检测手段固定部以及负荷检测手段的位置关系及尺寸的概略图(主视图)。
[0030]图5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的主体部中导引构件、导引构件固定部、检测手段固定部以及负荷检测手段的位置关系及尺寸的概略图(侧视图)。
[0031]图6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的主体部中导引构件、导引构件固定部、检测手段固定部以及负荷检测手段的位置关系及尺寸的概略图(底视图)。
[0032]图7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中的辅助夹具的概略图(主视图)。
[0033]图8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中的辅助夹具的概略图(底视图)。
[0034]图9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中的辅助夹具的概略图(俯视图)。[0035]图10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中的辅助夹具的概略图(侧视图)。
[0036]图11是表示初始厚度测定时以及最大厚度测定时冲击试验装置、被粘物B、双面粘合片、被粘物A以及钢球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概略图(主视图)。
[0037]图12是表示将钢球吸附固定在臂部的前端部分的状态的下落试验机的概略图(侧视图)。
[0038]图13是表示初始厚度测定时以及最大厚度测定时安装有粘贴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下落试验机以及钢球的主视图。
[0039]图14是表初始厚度测定时以及最大厚度测定时安装有粘贴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下落试验机以及钢球的概略图。
[0040]图15是表示图14中安装有粘贴体的状态的主体部以及具有辅助夹具的部分的放大图(部分放大图)。
[0041]图16是表示初始厚度测定时以及最大厚度测定时安装有粘贴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下落试验机以及钢球的俯视图。 [0042]图17是表示下落试验中的评价用样品的概略图(俯视图及剖视图(A-A’剖视图))。
[0043]图18是表示下落试验中的夹具的概略图(斜视图)。
[0044]图19是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测定时得到的高速照相机的图像的一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45]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为具有至少一层粘合剂层、双面为粘合剂层表面的双面粘合片。另外,本说明书中,有时将“本发明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简称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另外,本说明书中,提到“双面粘合片”时,也包括带状物,即“双面粘合带”。另外,有时将双面粘合带中的粘合剂层的表面称为“粘
合面”。
[0046]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使用下述的粘贴体以及下述的冲击试验装置并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求出的、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为0.08mm以下,优选
0.07mm以下,更优选0.06mm以下。另外,上述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设定为Ctam、0.01mm、0.02mm等。
[0047]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上述厚度方向的位移量为0.08mm以下,因此,即使利用双面粘合片将各种构件和模块固定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延伸所造成的上述各种构件和模块的破裂或破损。例如,对于利用双面粘合片将透镜、显示面板固定在壳体上的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为了在透镜侧的面或显示面板侧的面朝下下落到地面时不产生透镜或显示面板的破裂或破损,壳体大多以在下落时透镜和显示面板不与地面直接接触的方式在深度上设计有余量。但是,双面粘合片的上述厚度方向的位移量大时,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以透镜侧的面或显示面板侧的面朝下下落到地面时,由于该冲击,有时会使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上延伸,透镜或显示面板接触地面,从而产生透镜或显示面板的破裂或破损。但是,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上述厚度方向的位移量小,因此,即使上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透镜侧的面或显示面板侧的面朝下下落到地面,也可以有效地抑制由于该冲击而使透镜或显示面板接触地面从而产生透镜或显示面板的破裂或破损等。
[0048]另外,本说明书中的透镜为包括显示光折射作用的透明体以及不显示光折射作用的透明体这两者的概念。即,本说明书中的透镜也包括不显示折射作用的单纯的窗面板。
[0049][粘贴体]
[0050]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中使用的上述粘贴体为通过双面粘合片将被粘物A与被粘物B粘贴而得到的层叠体(具有“被粘物A/双面粘合片/被粘物B”的构成的层叠体)。
[0051]上述粘贴体中的双面粘合片(测定用样品)的尺寸为宽度IcmX长度Icm(面积:Icm2)(参考图2)。另外,双面粘合片的宽度小于Icm时,例如如果宽度为0.5cm,则使用两片宽度0.5cmX长度Icm的尺寸的双面粘合片等将粘贴面积设定为宽度IcmX长度Icm的尺寸,由此可以制作上述粘贴体。
[0052]上述粘贴体中的被粘物A为尺寸:宽度5cmX长度1.1cm、厚度lcm(宽度50mmX长度11mm、厚度IOmm)的丙烯酸类树脂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重量6.6g)(参考图2)。另外,上述粘贴体中的被粘物B为尺寸:宽度2.6cmX长度1.6cm、厚度0.2cm(宽度26mmX长度16mm、厚度2mm)的丙烯酸类树脂板(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板)(重量
1.1g)(参考图2)。
[0053]上述粘贴体通过将双面粘合片4以位于被粘物A (3)和被粘物B (5)各自的表面中央部的方式进行配置并将它们粘贴来制作。另外,粘贴时,在粘贴后立即通过在被粘物A(3)上施加5秒钟5kg的负荷的操作进行压接。
[0054][冲击试验装置]
[0055]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中使用的上述冲击试验装置为具备用于固定上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的主体部和用于沿垂直方向向下对上述粘贴体的上述被粘物A施加力的辅助夹具的装置。上述主体部具备检测对固定在上述主体部的上述粘贴体的双面粘合片沿垂直方向向下施加的负荷的负荷检测手段。上述辅助夹具通过从上方施加的负荷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另外,上述冲击试验装置为与国际公开第2009/136635号公开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剥离试验装置同样的装置。
[0056]以下,对于上述冲击试验装置,根据需要参考附图更详细地进行说明。
[0057]图1是表示安装有粘贴体(通过双面粘合片4将被粘物A (3)和被粘物B (5)粘贴而得到的物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的概略图(主视图)。图1中,虽然省略了记载,但是在冲击试验装置中,在从正面能够观察双面粘合片的位置安装有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具体而言,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中心线与显微镜用透镜的中心轴(光轴)的高度一致,以这些轴呈直角交叉的方式配置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通过该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可以观察粘合片的厚度的位移,可以测定双面粘合片的厚度。
[0058]另外,图2是表示冲击试验装置及粘贴体的概略图(分解立体图)。另外,图2中,省略了高速照相机和冲击试验装置的根基部(图1中的16)。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冲击试验装置具备固定(安装)粘贴体的主体部I和能够对固定在上述主体部I上的粘贴体的被粘物A(3)沿垂直方向向下施加力的辅助夹具2而构成。
[0059](主体部)
[0060]主体部如图1和图2所示具备根基部16、固定在上述根基部16的导引构件固定部12、固定在上述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导引构件11、固定在上述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检测手段固定部13、固定在上述检测手段固定部13的负荷检测手段14和安装在上述负荷检测手段14的固定用夹具15。
[0061]根基部16如图1所示以固定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方式构成,承担作为主体部I的根基的作用。另外,根基部16由钢构成。
[0062]图3~6是表示主体部I中导引构件11、导引构件固定部12、检测手段固定部13以及负荷检测手段14的位置关系及尺寸的概略图。图3为俯视图,图4为主视图,图5为侧视图,图6为底视图。
[0063]导引构件11以能够在内部配置辅助夹具2的方式构成,将辅助夹具2沿垂直方向向下引导(移动)。具体而言,导引构件11具备圆柱状的导引孔11a,以能够在该导引孔Ila内配置辅助 夹具2的方式构成。另外,导引构件11以在导引孔Ila的内侧配置辅助夹具2的状态下与辅助夹具2滑动接触(以滑动的状态接触)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导引构件11具备形成导引孔Ila的导引面llb( 即,导引孔Ila的侧面),以在导引孔Ila内配置辅助夹具2的状态下导引面Ilb与辅助夹具2的外周(后述的滑动接触部)滑动接触的方式构成。导引面Ilb以成为与辅助夹具2的外周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具体而言为圆筒状)的方式形成。而且,通过由导引面Ilb包围的空间(具体而言为圆柱状的空间)形成导引孔11a。另外,如图3所示,导引孔Ila的直径为50_。另外,导引构件11由铜合金构成。如上所述,导引构件11以导引孔Ila的轴方向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安装到导引构件固定部12 (参考图3~6)。
[0064]导引构件固定部12以导引孔Ila的轴方向(即由导引面Ilb包围的圆柱状的空间的轴)成为垂直方向的方式固定导引构件11而构成。另外,导引构件固定部12由钢构成。如上所述,导引构件固定部12由根基部16固定(参考图1)。
[0065]上述检测手段固定部13如图3~6所示具有棒状的形状(例如长方体的形状),并且固定到导引构件固定部12上。具体而言,在导引构件11以导引孔Ila的轴方向作为垂直方向由导引构件固定部12固定时,检测手段固定部13以其长度方向成为水平的方式固定到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下方(底部)。另外,检测手段固定部13在固定在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状态下,以俯视观察主体部I时负荷检测手段14位于导引构件11的内侧(即,导引孔Ila内)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检测手段固定部13在其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固定有一个负荷检测手段14,以在与负荷检测手段14相反的一侧固定在导引构件固定部12的状态下,负荷检测手段14位于导引孔Ila的轴上的方式构成(参考图6)。另外,检测手段固定部13由钢构成。
[0066]负荷检测手段14以在上述粘贴体安装在主体部I的状态(更具体地,上述粘贴体通过固定用夹具15安装在上述负荷辅助夹具14的状态)下,能够检测施加到上述粘贴体的双面粘合片的负荷的方式构成(参考图1、2)。具体而言,负荷检测手段14能够检测沿被粘物A从负荷检测手段14远离的方向(垂直方向向下)对固定在上述主体部上的上述粘贴体的双面粘合片施加的负荷。负荷检测手段14如上所述安装到检测手段固定部13 (更具体地,检测手段固定部13的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央部)(参考图3~6)。另外,作为负荷检测手段14,使用检测由负荷导致的应变的应变计,具体而言,使用拉伸型的压电型测压元件(load cell)。[0067]主体部I中的固定用夹具15为用于将上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 (5)侧安装到负荷检测手段14的夹具(参考图1、2)。具体而言,固定用夹具15具有在板状体(SUS板,尺寸:宽度15_X长度15mm,厚度2.6mm)的一个表面形成有可以向负荷检测手段14固定的部分(向负荷检测手段14旋入的旋入部分)的形状(参考图2)。即,固定用夹具15以通过在另一个表面(不具有向负荷检测手段14旋入的旋入部分的一侧的表面)胶粘固定上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侧并且将上述旋入部分旋入负荷检测手段14而能够将上述粘贴体固定到主体部I上的方式构成(参考图1、2)。另外,固定用夹具15的重量为4.7g。
[0068](辅助夹具)
[0069]上述冲击试验装置中的辅助夹具2具有筒状(圆筒状)的形状,以能够配置到导引构件11的内侧(导引孔Ila内)的方式构成(参考图2)。具体而言,辅助夹具2以能够配置在导引孔Ila内的方式形成,并且以与导引面Ilb滑动接触的方式构成。更具体而言,辅助夹具2具有被从上方施加负荷(具体而言,使从上方下落的钢球(刚体)撞击)的刚体撞击部21和与该刚体撞击部21连接并且与导引面Ilb滑动接触的滑动接触部22 (参考图2)。
[0070]刚体撞击部21形成为板状并且配置在辅助夹具2的一个端部(参考图2)。具体而言,刚体撞击部21在辅助夹具2的一个端部以在辅助夹具2配置到导引构件11的内侧(导引孔Ila内)时与导引孔Ila的轴大致正交的方式配置。由此,导引构件11以导引孔Ila的轴作为垂直方向进行配置时,借助于从上方施加到刚体撞击部21的负荷(具体而言,由钢球的撞击产生的冲击负荷(冲击力)),辅助夹具2沿导引孔Ila的轴方向(即,垂直方向向下)移动,将上述负荷沿垂直方向向下有效地传递。 [0071]另外,刚体撞击部21以成为与形成为筒状的导引面Ilb的断面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刚体撞击部21形成为具有比形成为圆筒状的导引面Ilb的截面积略小的面积的俯视圆形(即圆板状)。如图2所示,刚体撞击部21的直径为49.9mm。
[0072]上述滑动接触部22以在辅助夹具2配置到导引构件11内时沿导引面Ilb的方式构成(参考图2)。具体而言,滑动接触部22沿导引面Ilb形成为筒状(更具体地为圆筒状)。另外,滑动接触部22的断面形状以成为与筒状导引面Ilb的断面形状对应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具体而言,滑动接触部22的断面形状为比筒状的导引面Ilb的断面形状略小的圆,滑动接触部22以与导引面Ilb接触的方式构成。
[0073]另外,滑动接触部22在一个端部(即辅助夹具2的一个端部)连接有上述刚体撞击部21。具体而言,滑动接触部22以与板状的刚体撞击部21正交的方式连接在刚体撞击部21的周端部。更具体而言,滑动接触部22沿形成为俯视圆形(圆板状)的刚体撞击部21的周端部形成为圆筒状。即,辅助夹具2成为具有沿着圆筒状的导引面Ilb的形状的圆柱状的形状。
[0074]另外,辅助夹具2中,与上述一个端部相对的另一个端部(具体而言为与滑动接触部22的一个端部相对的另一个端部)(上述一个端部的相反侧的端部,即与刚体撞击部21相反的一侧的端部)以能够将检测手段固定部13嵌入的方式构成(参考图2)。具体而言,辅助夹具2在另一个端部具备以能够将检测手段固定部13嵌入的方式构成的嵌入槽23。嵌入槽23以能够沿刚体撞击部21将检测手段固定部13嵌入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嵌入槽23通过以形成为圆筒状的滑动接触部22的另一个端部在以滑动接触部22的轴为中心对称的位置开槽为凹状(例如,四方形或-形)的方式形成。换句话说,嵌入槽23以辅助夹具2的另一个端部在以筒状的滑动接触部22的轴为中心对称的位置向另一端侧(即,垂直方向向下)呈凹状开放的方式形成。
[0075]另外,嵌入槽23的深度以检测手段固定部13嵌入在嵌入槽23中的状态下使检测手段固定部13的断面形状的全部位于嵌入槽23内的方式形成(即,嵌入槽23的深度(长度)以比检测手段固定部13的垂直方向的长度更长的方式构成)。更具体而言,以在检测手段固定部13与嵌入槽23的底部24抵接的状态下辅助夹具2的另一个端部(即,滑动接触部22的另一个端部)比检测手段固定部13更向下方突出的方式构成。
[0076]图7~10是表不辅助夹具的概略图,图7表不王视图,图8表不底视图,图9表不俯视图,图10表示侧视图。如图7所示,辅助夹具(刚体撞击部和滑动接触部)的直径为49.9mm。另外,刚体撞击部的厚度为15mm,侧面的厚度为5mm。另外,嵌入槽的尺寸、辅助夹具的闻度如图7所不。[0077]上述辅助夹具由聚碳酸酯(PC)形成(重量86.4g)。因此,在使该辅助夹具2接触被粘物A (3)的状态(参考图1)下,可以对被粘物A有效地传递垂直方向向下的冲击负荷,而不会对被粘物A(3)施加过度的负荷并且使钢球撞击辅助夹具(具体为刚体撞击部)时不易变形。
[0078][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方法]
[0079]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通过下述测定方法求出。该测定在23°C>50% RH的环境下进行。
[0080]以使被粘物A侧向下、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面呈水平的方式,将上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侧固定到上述冲击试验装置的上述主体部。然后,以使上述辅助夹具从上方接触上述粘贴体的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的方式配置上述辅助夹具。测定此时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设为初始厚度。然后,从上方使重量28g的钢球下落360mm并撞击上述辅助夹具,由此沿垂直方向向下对上述粘贴体的上述被粘物A施加力,使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上位移。测定沿该厚度方向位移时的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设为最大厚度。而且,由下式(I)求出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
[0081](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厚度)_(初始厚度)(I)
[0082]以下,根据需要参考附图对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方法进行更详细的说明。图11是表示初始厚度测定时以及最大厚度测定时冲击试验装置、被粘物B、双面粘合片、被粘物A以及钢球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概略图(主视图)。
[0083](粘贴体的安装以及辅助夹具的设置)
[0084]首先,将粘贴体安装到冲击试验装置(具体地为主体部I)(参考图1、2)。具体而言,通过使用胶粘剂的胶粘将粘贴体的被粘物B (5)侧固定到固定用夹具15,并将固定用夹具15旋入负荷检测手段14的中央部,由此以被粘物A(3)侧向下、被粘物A(3)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4的面呈水平的方式将粘贴体的被粘物B (5)侧固定到主体部I。另外,粘贴体的被粘物B(5)往固定用夹具15上的固定可以在粘贴体的制作前进行,例如,可以预先将固定用夹具15与被粘物B(5)固定,然后在被粘物B(5)的与固定用夹具15相反侧的表面上通过双面粘合片4粘贴(压接)被粘物A (3),由此制作粘贴体。通过这样将粘贴体安装到主体部1,该粘贴体成为以被粘物A侧向下而位于检测手段固定部13的下方的状态。另外,该状态下,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与导引孔I Ia的轴大致成直角,并且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的中心(上述面的对角线的交点)位于导引孔Ila的轴上。
[0085]然后,将辅助夹具2从导引构件11的上方配置到导引孔Ila内(参考图1、图2)。由此,辅助夹具2 (具体而言,辅助夹具2的另一个端部)以负荷检测手段14为中心与被粘物A (3)的对称位置(具体而言,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上从上方相对于上述表面的中心对称的位置)接触(抵接)。即,负荷检测手段14和被粘物A (3)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的中心位于导引孔Ila的轴上。在该状态下,成为滑动接触部22与导引面Ilb滑动接触并且检测手段固定部13嵌入到嵌入槽23中且辅助夹具2的另一个端部(形成有嵌入槽23的区域以外的另一个端部)从上方与被粘物A(3)接触(即,与粘贴有双面粘合片4的面接触)的状态。另外,此时,辅助夹具2不与粘贴体的被粘物B (5)接触(参考图1)。另外,辅助夹具2的底部24不与辅助夹具固定部13接触,两者之间开设有IOmm的间隔(参考图1)。
[0086](测定环境下的调节)
[0087]在温度23°C、50% RH的环境下制作粘贴体,并安装到处于温度23°C、50% RH的环境下的上述冲击试验装置。
[0088](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
[0089]首先,如图11的左侧所示,将粘贴体安装到冲击试验装置中,测定双面粘合片的厚度,设为初始厚度。厚度的测定利用冲击试验装置所具备的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进行。另外,图11中,省略了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的记载。
[0090]然后,如图11的右侧所示,使钢球6从辅助夹具2的上方(垂直方向上方)下落(自由下落),并撞击刚体撞击部21的中央部,由此对辅助夹具2施加负荷。由此,辅助夹具2沿导引孔Ila的轴(换句话说,沿导引面Ilb)沿垂直方向向下移动,沿垂直方向向下对被粘物A(3)施加力。然后,双面粘合片4在厚度方向上位移。用高速照相机连续地观察该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并测定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然后,由下式(I)求出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
[0091](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厚度)_(初始厚度)(I)
[0092]厚度的测定时高速照相机和显微镜用透镜的观察条件例如如下所述。拍摄速度为50000FPS(帧每秒)。观察倍数根据延伸量而不同,以光学倍数计为2.5~6.3倍。通过对该观察结果进行图像解析,可以测定双面粘合片的厚度变化。另外,图19中示出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时得到的高速照相机的图像的一例。图19中,(a)表示双面粘合片的初始厚度,(b)表不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
[0093]上述钢球为直径1.9cm、重量28g的由不锈钢构成的钢球。另外,该钢球的下落高度(下落前的钢球的最下部与刚体撞击部之间的距离(垂直距离))为360mm。
[0094]使上述钢球下落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使用下落试验机。具体而言,可以使用具有通过产生磁力而吸附固定钢球并且能够保持为规定的高度的臂部的下落试验机。图12是表示将钢球吸附固定在臂部的前端部分的状态的下落试验机的概略图(侧视图)。下落试验机7具有可以调节高度的臂部71,通过使臂部71的前端部分72产生磁力,可以吸附钢球6,并且保持为规定的高度。而且,通过阻断磁力,可以使钢球6从臂部71的前端部分72下落。
[0095]图13~16表示实施例中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中使用的、安装有粘贴体的状态的冲击试验装置、下落试验机以及钢球的具体例。另外,图13、14中的8为用于防止在钢球5撞击辅助夹具2后弹跳到冲击试验装置外部的安全罩。
[0096]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只要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即可,没有特别限制,具有至少一层粘合剂层。
[0097]作为用于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粘合剂、橡胶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硅氧烷类粘合剂、聚酯类粘合剂、聚酰胺类粘合剂、聚氨酯类粘合剂、含氟型粘合剂、环氧类粘合剂等。这些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098]其中,作为用于形成上述粘合剂层的粘合剂,从耐热性优良的观点、耐候性优良的观点、透镜固定用途中需要耐下落冲击性、能够容易地控制Tg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即,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优选具有至少一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另外,本说明书中,双面粘合片的耐下落冲击特性是指组装有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时不易由于该 冲击而产生粘贴的构件间的脱落所导致的剥离的特性。
[0099]另外,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为含有以丙烯酸类单体作为必要的单体成分(单体成分)而构成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层。上述粘合剂层(丙烯酸类粘合剂层)(100重量% )中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60重量%以上(例如60~100重量% ),更优选80重量%以上(例如80~100重量%),进一步优选99重量%以上(例如99~100重量%以上)。
[0100]另外,上述粘合剂可以为具有任意形态的粘合剂,可以列举例如:乳液型粘合剂、溶剂型(溶液型)粘合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热熔融型粘合剂(热熔型粘合剂)
坐寸O
[0101]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根据形成方法而不同,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优选由以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或者以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混合物(有时称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没有特别限制,作为前者,可以列举例如所谓的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等,作为后者,可以列举例如所谓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
坐寸O
[0102]上述“单体混合物”是指仅包含构成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混合物。另外,上述“部分聚合物”是指上述单体混合物的构成成分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成分部分聚合而得到的组合物。
[0103]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可以为不具有基材(基材层)的、所谓的“无基材双面粘合片”,也可以为具有基材的、所谓的“带基材双面粘合片”。作为上述无基材双面粘合片,可以列举例如仅包含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等。作为带基材双面粘合片,可以列举例如在基材的两面侧具有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等。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除了上述粘合剂层、基材以外,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还可以具有其它层(例如中间层、底涂层等)。
[0104]作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没有特别限制,从即使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可以抑制由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延伸造成的上述构成构件的破裂或破损的片构成的观点以及受到冲击时双面粘合片与被粘部分的胶粘性的观点考虑,优选选自由下述(i)和(ii)组成的组中的方式,
[0105](i)在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0106](ii)具有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0107]⑴的方式
[0108]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i)的方式是在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带基材双面粘合片。
[0109](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没有特别限制,从耐热性优良的观点、耐水性优良的观点、耐候性优良的观点考虑,优选由溶剂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即,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优选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溶剂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0110](i)的方式中,从得到良好的胶粘性的观点以及施加下落冲击的瞬间的胶粘性的观点考虑,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所含有的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70°c~-40°c,更优选-70°c~-50°c。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种类、含量等进行控制。
[0111]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由下式表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理论值)。另外,后述的丙烯酸类低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可以同样地求出。
[0112]1/Tg = W1ZTg^ff2ZTg2+- +ffn/Tgn
[0113]上式中,Tg表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Tgi表示单体i的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位:K) ,Wi表示单体i在全部单体成分中的重量分数(i = 1、
2、…η)。另外,上式是丙烯酸类聚合物由单体1、单体2、...、单体η的η种单体成分构成时的计算式。关于均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使用“Polymer Handbook”(聚合物手册)(第3版,John ffiley&Sons, Inc.,1989年)中记载的数值。对于同一聚合物记载有多个数值时,采用“conventional (约定)”值。上述“Polymer Handbook”中也未记载时,使用通过以下的测定方法得到的值(参考日本特开2007-51271号公报)。具体而言,在具有温度计、搅拌器、氮气导入管和回流冷凝管的反应器中加入100重量份单体、0.2重量份2,2’-偶氮二异丁腈和200重量份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在通入氮气的同时搅拌I小时。由此将聚合体系内的氧气除去后,升温到63°C,反应10小时。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固体成分浓度33重量%的均聚物溶液。然后,将该均聚物溶液流延涂布到剥离衬垫上,并干燥,制作厚度约2mm的试样(片状的均聚物)。将该试样冲裁为直径7.9mm的圆盘形,用平行板夹住,使用粘弹性试验机(ARES,>才^卜U 7公司制造)施加频率IHz的剪切应变的同时在-70~150°C的温度范围内以5°C /分钟的升温速度通过剪切模式测定粘弹性,将tan δ的峰值温度作为均聚物的Tg。
[0114]构成上述丙 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以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进行选择是重要的。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必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单体优选包含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以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单体成分而构成的聚合物。换句话说,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含有来源于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含有下述的含极性基团单体等可共聚单体。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表示“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丙烯酸”和“甲基丙烯酸”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其他同样。另外,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上述可共聚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15]作为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以下有时简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列举例如:烷基的碳原子数为I~20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甲基)丙烯酸仲丁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异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庚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壬酯、(甲基)丙烯酸异壬酯、(甲基)丙烯酸癸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十一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三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四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五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六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七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九烷基酯、(甲基)丙烯酸二十烷基酯等。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16]其中,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I~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
[0117]从由于作为粘合剂的Tg高时耐下落冲击特性变差、因此优选聚合物的Tg低的观点考虑,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 )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优选为65~99重量%,更优选85~99重量%。 [0118]作为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含羧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巴豆酸、异巴豆酸、它们的酸酐(例如,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单体)等;含羟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乙烯醇、烯丙醇等;含酰胺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甲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氧基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乙基(甲基)丙烯酰胺等;含氨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含环氧基单体,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缩水甘油酯等;含氰基单体,如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含杂环乙烯基单体,如N-乙烯基-2-吡咯烷酮、(甲基)丙烯酰吗啉、N-乙烯基哌啶酮、N-乙烯基哌嗪、N-乙烯基吡咯、N-乙烯基咪唑等;含磺酸基单体,如乙烯基磺酸钠等;含磷酸基单体,如丙烯酰磷酸2-羟基乙酯等;含酰亚胺基单体,如环己基马来酰亚胺、异丙基马来酰亚胺等;含异氰酸酯基单体,如2-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酸酯等;等。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19]其中,作为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优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更优选丙烯酸(A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
[0120]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 )中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耐下落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I~15重量%,更优选I~5重量%。特别地,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为15重量%以下时,不容易产生由于聚合物的Tg变高而耐下落冲击性降低的问题,因此优选。
[0121]另外,作为可共聚单体,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烷氧基烷基(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三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3-甲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3-乙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4-甲氧基丁酯、(甲基)丙烯酸4-乙氧基丁酯等;具有脂环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环戊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具有芳香烃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如(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等前述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含极性基团单体、多官能单体以外的(甲基)丙烯酸酯;乙烯酯类,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等;芳香族乙烯 基化合物,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等;烯烃或二烯类,如乙烯、丁二烯、异戊二烯、异丁烯等;乙烯基醚类,如乙烯基烷基醚等;氯乙烯等。另外,有时将这些可共聚单体统称为“其它可共聚单体”。
[0122](i)的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利用公知惯用的聚合方法将上述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作为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的聚合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等。其中,从透明性、耐水性、成本等观点考虑,优选溶液聚合法。即,(i)的方式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所含的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通过将上述单体成分利用溶液聚合法聚合而得到。
[0123]上述溶液聚合时,可以使用各种普通的溶剂。作为这样的溶剂,可以列举有机溶剂,例如酯类,如乙酸乙酯、乙酸正丁酯等;芳香烃类,如甲苯、苯等;脂肪烃类,如正己烷、正庚烷等;脂环烃类,如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等;酮类,如甲乙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等。上述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24](i)的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没有特别限制,例如为30万~130万,更优选35万~90万。
[0125]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聚合引发剂的种类或其使用量、聚合时的温度或时间、以及单体浓度、单体滴加速度等控制。
[0126]另外,上述溶液聚合时,可以使用聚合引发剂(特别是热聚合引发剂)。另外,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27]作为溶液聚合时使用的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偶氮类引发剂、过氧化物类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马来酸叔丁酯等)、氧化还原型聚合引发剂等。其中,特别优选日本特开2002-69411号公报中公开的偶氮类引发剂。对于所述偶氮类引发剂,引发剂的分解物不易以导致加热产生气体(释气)产生的部分的形式残留在丙烯酸类聚合物中,因此优选。作为上述偶氮类引发剂,可以例示:2,2’ -偶氮二异丁腈(以下有时称为AIBN)、2,2’ -偶氮二 -2-甲基丁腈(以下有时称为AMBN)、2,2’ -偶氮二(2-甲基丙酸)二甲酯、4,4’-偶氮二-4-氰基戊酸等。另外,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只要是作为得到所需的分子量、反应性的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的范围即可。
[0128]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i)的方式中,在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可以含有交联剂。即,用于形成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交联剂。通过使用交联剂,可以将上述粘合剂层中的基础聚合物(特别是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控制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
[0129]作为上述交联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三聚氰胺树脂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脲类交联剂、金属醇盐类交联剂、金属螯合
物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碳二亚胺类交联剂PP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胺
类交联剂等。另外,上述交联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30]作为上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低级脂肪族多异氰酸酯类,如1,2-亚乙基二异氰酸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脂环族多异氰酸酯类,如亚环戊基二异氰酸酯、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氢化甲苯二异氰酸酯、氢化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芳香族多异氰酸酯类,如2,4-甲苯二异氰酸酯、2,6-甲苯二异氰酸酯、4,4’-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等;等。作为上述异氰酸酯类交联剂,可以使用例如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 - π +—卜L”]、三羟甲基丙烷/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成物[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口彳、一卜HL”]、三羟甲基丙烷/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加成物[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夕^才、一卜110N”]、六亚甲基二异氰酸 酯类交联剂(HDI类交联剂)(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制造,商品名“于'、7木一卜”)等市售品。
[0131]另外,作为上述环氧类交联剂(多官能环氧化合物),可以列举例如:N, N, N’,N’ -四缩水甘油基间苯二甲胺、二缩水甘油基苯胺、1,3- 二(N,N- 二缩水甘油基氨基甲基)环己烷、1,6-己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山梨醇多缩水甘油基醚、甘油多缩水甘油基醚、季戊四醇多缩水甘油基醚、聚甘油多缩水甘油基醚、失水山梨醇多缩水甘油基醚、三羟甲基丙烷多缩水甘油基醚、己二酸二缩水甘油酯、邻苯二甲酸二缩水甘油酯、三(2-羟基乙基)异氰脲酸三缩水甘油酯、间苯二酚二缩水甘油基醚、双酚S 二缩水甘油基醚、以及分子内具有两个以上环氧基的环氧类树脂等。作为上述环氧类交联剂,也可以使用例如三菱瓦斯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 ^卜’ y K C”等市售品。
[0132]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i)的方式中,交联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可以通过交联进一步增大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可以以更高的平衡兼顾粘合面的粘合特性和凝聚力的观点考虑,优选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为15~70%的含量,更优选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为20~50%的含量。例如,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由含有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时,交联剂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通过使丙烯酸类聚合物交联从而进一步增大粘合剂层的凝聚力、可以以更高的平衡兼顾粘合面的粘合特性和耐下落冲击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10重量份,更优选0.01~7重量份,进一步优选0.1~5重量份。
[0133]另外,(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后述的添加剂。即,用于形成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后述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交联促进剂、硅烷偶联剂、抗老化剂、填充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塑剂、软化剂、防静电剂等。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丙烯酸类低聚物。另外,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34]特别地,(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更优选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实质上不含有增粘树脂。这是因为,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含有增粘树脂时,粘合特性优良,但是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整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增高,施加冲击时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变硬,容易由于冲击而产生剥离。(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要求苛刻的下落冲击性时,优选不含有增粘树脂。
[0135]另外,⑴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实质上不含有”是指除了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情况以外不主动配合。具体而言,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增粘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量(总重量,100重量% )小于I重量%,优选小于0.1重量%。
[0136]作为上述增粘树脂(增粘剂),可以列举例如:松香衍生物、聚萜烯树脂、石油树月旨、油溶性酚醛等。另外,本说明书中,增粘树脂中不包括丙烯酸类低聚物。
[0137](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没有特别限制,从以更高的平衡兼顾粘合面的粘合特性和粘合剂层的凝胶力从而得到良好的耐下落冲击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15~70% (重量%),更优选20~50%。上述凝胶分数作为乙酸乙酯不溶成分求出,具体而言,作为将粘合剂层在乙酸乙酯中在23°C下浸溃7天后的不溶成分相对于浸溃前的试样的重量分数(单位:重量% )求出。
[0138]具体而言,上述凝胶分数(溶剂不溶成分的比例)为例如通过下述的“凝胶分数的测定方法”计算出的值。
[0139](凝胶分数的测定方法) [0140]从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上取约0.1g粘合剂层,用平均孔径0.2μπι的多孔四氟乙烯片(商品名“NTF1122”,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包裹后,用风筝线扎紧,测定此时的重量,将该重量作为浸溃前重量。另外,该浸溃前重量是粘合剂层(上述所取的粘合剂层)、四氟乙烯片和风筝线的总重量。另外,也测定四氟乙烯片与风筝线的合计重量,将该重量作为包
装袋重量。
[0141]然后,将粘合剂层用四氟乙烯片包裹并用风筝线扎紧,将所得到的物体(以下称为“样品”)放入充满乙酸乙酯的50mL容器中,在23°C下静置7天。之后,从容器中取出样品(乙酸乙酯处理后),转移到铝杯中,在130°C下在干燥机中干燥2小时除去乙酸乙酯,然后测定重量,并将该重量作为浸溃后重量。
[0142]然后,由下式计算凝胶分数。
[0143]凝胶分数(重量%) = ((A-B) / (C-B)) X 100
[0144](上式中,A为浸溃后重量,B为包装袋重量,C为浸溃前重量)
[0145]另外,(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耐下落冲击特性和胶粘性的观点考虑,优选24~300 μ m,更优选40~200 μ m。另外,厚度大从胶粘性和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是优选的,但是想要得到厚度大的粘合剂层时,有时难以涂布粘合剂组合物。
[0146]作为(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的塑料薄膜基材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三乙酰纤维素(TAC)、聚砜、聚芳酯、聚酰亚胺、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商品名“7—卜 > (环状烯烃类聚合物JSR公司制造)”、商品名“七'才V 7 (环状烯烃类聚合物;日本瑞翁(七'才 > )公司制造)”等环状烯烃类聚合物等塑料材料。另外,这些塑料材料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另外,上述“基材”是使用(粘贴)双面粘合片时与粘合剂层一起粘贴到被粘物上的部分。双面粘合片的使用时(粘贴时)剥离的隔片(剥离衬垫)不包括在“基材”中。
[0147]另外,(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基材为PET薄膜基材等塑料薄膜基材是因为相对于厚度方向的延伸的变形量或柔软性、作业性的观点。
[0148]上述塑料薄膜基材可以具有单层和多层的任意一种形态。另外,塑料薄膜基材表面可以实施例如电晕放电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物理处理、底涂处理等化学处理等公知惯用的表面处理。
[0149](i)的方式中,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强度的观点、作业性的观点、耐冲击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50 μ m,更优选2~25 μ m。另外,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为50 μ m以下时,双面粘合片整体的刚性不容易增大,固定弯曲的构件时的追随性不容易降低,因此优选。另外,根据情况,增大基材的厚度时,有时必须减少粘合剂层的厚度,但是,塑料薄膜基材的厚度为50 μ m以下时,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粘合剂层的厚度,即使在组装有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受到冲击时,也可以吸收冲击,从而抑制双面粘合片从构件或被粘部分剥离,因此优选。
[0150](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通过在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并干燥和/或固化而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来制作。另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在隔片等上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然后进行干燥和/或固化而得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将该丙烯酸类粘合剂层转印到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另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制作:在塑料薄膜的一个面侧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进行干燥和/或固化而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在塑料薄膜基材的另一个面侧转印通过在隔片等上涂布(涂敷)溶剂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后进行干燥和/或固化而得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0151]另外,上述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涂敷)时,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法,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式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辊舔式涂布机、浸入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点型刮刀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0152](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整体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50~400μπι,更优选80~270 μ m。另外,(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中不包括后述的隔片的厚度。
[0153]特别地,上述(i)的方式中,基材的厚度与提供粘合面的一个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厚度之比没有特别限制,从能够以更高的平衡兼顾粘合面的粘合特性和耐下落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以前者:后者计,优选为1:4~1:100,更优选1:4~1:50。
[0154](ii)的方式
[0155]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ii)的方式是具有至少一层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可以为在基材的两面侧具有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带基材双面粘合片等带基材双面粘合片,也可以为仅包含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无基材双面粘合片。(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为带基材双面粘合片时,作为基材,没有特别限制,优选列举例如上述(i)的方式中使用的基材。另外,基材的厚度也没有特别限制。另外,本说明书中,“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是指“气泡”和“中空微球体”中的任意一者或两者。[0156]其中,从得到耐冲击特性的同时容易得到更高的胶粘强度的观点考虑,(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优选为仅包含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无基材双面粘合片。
[0157]特别地,从粘合特性与生产率的平衡的观点考虑,(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优选为仅包含仅含有气泡和中空微球体中的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无基材双面粘合片。
[0158](i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没有特别限制,从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容易在丙烯酸类粘合剂中混合、容易得到在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稳定的气泡结构的观点考虑,优选由光聚合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即,(i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优选由以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的混合物(丙烯酸类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作为必要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
[0159]从得到良好的胶粘性的观点以及施加下落冲击的瞬间的胶粘性的观点考虑,(i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所含的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70°C~_40°C,更优选-70°C~_50°C。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以通过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的种类、含量等控制。另外,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通过与上述(i)的方式同样的方法求出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理论值)。
[0160]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以玻璃化转变温度为上述范围的方式进行选择是重要的。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必要单体成分的丙烯酸类单体优选包含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即,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以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作为必要单体成分而构成的聚合物。换句话说,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为含有来源于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
[0161](ii)的方式中,作为上述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有时简称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与上述(i)的方式的具有直链或支链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同样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另外,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62]其中,作为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优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I~14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更优选丙烯酸正丁酯(BA)、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异壬酯。
[0163]从由于作为粘合剂的Tg高时耐下落冲击特性变差、因此优选聚合物的Tg低的观点考虑,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 )中上述(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含量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优选为65~99重量%,更优选85~99重量%。
[0164](ii)的方式中,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可以含有含极性基团单体、多官能单体等可共聚单体。另外,可共聚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65]作为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可以列举与上述⑴的方式的含极性基团单体同样的单体。其中,作为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优选含羧基单体、含羟基单体,更优选丙烯酸(A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4-羟基丁酯(4HBA)。另外,含极性基团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0166](ii)的方式中,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中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耐下落冲击性的观点考虑,优选I~15重量%,更优选I~13重量%。特别地,上述含极性基团单体的含量增多时,有时聚合物的Tg增高,从而耐下落冲击性降低。
[0167]另外,作为上述多官能单体,可以列举例如: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四羟甲基甲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乙烯酯、二乙烯基苯、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等。另外,上述多官能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68](ii)的方式中,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 )中上述多官能单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 ),优选为0.01~2重量%,更优选0.02~I重量%。
[0169](ii)的方式中,可以还含有上述其它可共聚单体作为构成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
[0170](ii)的方式中,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利用公知惯用的聚合方法将上述单体成分聚合而得到。作为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的聚合方法,可以列举例如:溶液聚合法、乳液聚合法、本体聚合法或利用活性能量照射的聚合法(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光聚合法)等。其中,优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即,(ii)的方式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所含的上述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通 过将上述单体成分利用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法聚合而得到。
[0171]上述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时,可以使用光聚合引发剂。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剂、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联苯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等。作为上述苯偶姻醚类光聚合引发刘,可以列举例如:苯偶姻甲醚、苯偶姻乙醚、苯偶姻丙醚、苯偶姻异丙醚、苯偶姻异丁醚、2,2- 二甲氧基-1,2- 二苯基乙烷-1-酮、茴香偶姻甲醚等。作为苯乙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2- 二乙氧基苯乙酮、2,2- 二甲氧基-2-苯基苯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4-苯氧基二氯苯乙酮、4_(叔丁基)二氯苯乙酮等。作为α-酮醇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_甲基-2-羟基苯丙酮、1-[4-(2_羟基乙基)苯基]-2-甲基丙烷-1-酮等。作为芳香族磺酰氯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2_萘磺酰氯等。作为光活性肟类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列举例如:1-苯基-1,2-丙二酮-2-(O-乙氧羰基)肟等。苯偶姻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括例如苯偶姻等。联苯酰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括例如联苯酰等。二苯甲酮类光聚合引发剂包括例如二苯甲酮、苯甲酰苯甲酸、3,3’ - 二甲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聚乙烯基二苯甲酮、α-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等。缩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括例如联苯酰二甲基缩酮等。噻吨酮类光聚合引发剂中,包括例如噻吨酮、2-氯噻吨酮、2-甲基噻吨酮、2,4- 二甲基噻吨酮、异丙基噻吨酮、2,4-二异丙基噻吨酮、十二烷基噻吨酮等。另外,光聚合引发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0172]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相对于构成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单体成分总量100重量份,优选为0.01~5重量份,更优选0.03~3重量份。
[0173]上述活性能量射线聚合(光聚合)时照射的活性能量射线,可以列举例如:α射线、β射线、Y射线、中子射线、电子射线等电离辐射线、紫外线等,特别优选紫外线。另外,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能量、照射时间、照射方法等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使光聚合引发剂活化并产生单体成分的反应即可。
[0174](ii)的方式中,从提高胶粘性能的观点、特别是提高施加冲击的瞬间的胶粘性能的观点考虑,优选在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含有中空微球体。即,(ii)的方式中,优选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含有中空微球体。作为上述中空微球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中空的无机类微球体和中空的有机类微球体。具体而言,作为中空的无机类微球体,可以列举例如:中空玻璃微球等玻璃制的中空微球;中空氧化铝微球等金属化合物制中空微球;中空陶瓷微球等陶瓷制中空微球等。作为中空的有机类微球体,可以列举例如:中空的丙烯酸类树脂微球、中空的偏二氯乙烯树脂微球等树脂制的中空微球等。另外,中空微球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75]另外,上述的中空的无机类微球体和中空的有机类微球体可以为市售品。作为上述中空玻璃微球的市售品,可以列举例如:商品名“ 7 ;s',v一 ^ H_35”、“ 7 /S' 一 ^H-40” (富士硅化学株式会社制造)等。
[0176]上述中空微球体中,从利用活性能量射线(特别是紫外线)的聚合的效率、重量等观点考虑,优选中空的无机类微球体,更优选中空玻璃微球。如果使用中空玻璃微球,可以提高粘合性能而无损剪切力、保持力等其它特性。另外,上述中空微球体的表面可以实施各种表面处理(例如,利用聚硅氧烷类化合物或含氟类化合物进行的低表面张力化处理等)。
[0177]上述中空微球体的粒径(平均粒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I~500 μ m,更优选5~200 μ m,进一步优选20~80 μ m,进一步更优选30~50 μ m。
[0178]另外,上述中空微球体的比重(真密度)没有特别限制,优选0.1~0.8g/cm3,更优选0.15~0.5g/cm3。中空微球体的比重为0.lg/cm3以上时,可以抑制配合中空微球体时的上浮,容易均匀地分散到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因此优选。另外,强度方面不容易产生问题,可以抑制中空微球体的破裂,因此优选。另一方面,中空微球体的比重为0.8g/cm3以下时,不容易产生活性能量射线(特别是紫外线)的透射率降低、光固化反应的效果下降的问题,另外,不容易产生粘合片的重量增大从而作业性下降的问题,因此优选。
[0179](ii)的方式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上述中空微球体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从粘合剂层的强度的观点以及胶粘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重量(100重量%),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13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10重量%以下。另外,(ii)的方式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含有上述中空微球体时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上述中空微球体的含量的下限没有特别限制,从有效地得到通过含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而得到的效果的观点考虑,相 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重量(100重量% ),优选为I重量%以上,更优选3重量%以上。
[0180]另外,(ii)的方式中,从提高柔软性、对凹凸的追随性、胶粘性的观点考虑,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可以含有气泡。即,(?)的方式中,优选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含有气泡。另外,(?)的方式中,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可以含有中空微球体和气泡这两者,也可以仅含有上述中空微球体和气泡中的一者。
[0181]上述粘合剂层中形成气泡的形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I)预先使用混合有形成气泡的气体成分(有时称为“气泡形成气体”)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由此形成气泡的形式;(2)使用含有发泡剂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粘合剂层,由此形成气泡的形式等。对于上述粘合剂层而言,优选通过上述(I)的方式形成气泡。另外,作为发泡剂,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热膨胀性微球等公知的发泡剂。
[0182]上述粘合剂层中气泡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制,优选为相对于粘合剂层的总体积(100体积% )为5~40体积%的量。气泡的含量为5体积%以上时,容易实现通过使粘合剂层中含有气泡而得到的效果,因此优选。另外,为40体积%以下时,不容易产生由于形成贯穿粘合剂层的气泡而造成的胶粘性能的下降或外观的劣化,因此优选。
[0183]上述粘合剂层中的气泡期望为独立型的气泡,但也可以独立气泡型的气泡与半独立气泡型的气泡混合存在 。另外,这样的气泡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制,优选球形,更优选真球形。
[0184]另外,上述气泡的平均气泡径(直径)没有特别限制,优选I~ΙΟΟΟμπι,更优选10~500 μ m,进一步优选30~300 μ m。
[0185]作为上述气泡形成气体,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氮气、二氧化碳、氩气等惰性气体以及空气等各种气体成分。作为气泡形成气体,优选使用在混合气泡形成气体后进行聚合反应等反应时不阻碍该反应的气体。特别地,作为上述气泡形成气体,从不阻碍反应、成本等观点考虑,优选氣气。
[0186](ii)的方式中,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的中空微球体与基础聚合物(丙烯酸类聚合物)间的密合性或摩擦阻力的降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的气泡的混合性和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即,(ii)的方式中,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可以含有表面活性剂。另外,表面活性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87]作为上述表面活性剂,可以列举例如:含氟型表面活性剂、聚硅氧烷类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等。其中,从气泡混合性优良并且能够抑制气泡的合并的观点考虑,优选含氟型表面活性剂。作为上述含氟型表面活性剂,特别优选分子中具有氧基c2_3亚烷基及氟代烃基的含氟型表面活性剂。另外,作为上述含氟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优选列举:日本特开2008-12798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06-022189号公报中记载的含氟型表面活性剂。
[0188]上述含氟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为市售品。作为这样的市售品,可以优选列举例如:商品名“寸一 7 a > S-393” (AGC清美化学株式会社制造)。
[0189]作为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上述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固体成分),没有特别限制。例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丙烯酸类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表面活性剂的含量(固体成分)相对于上述单体混合物100重量份优选为
0.01~2重量份,更优选0.03~1.5重量份。
[0190]另外,(i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根据需要可以含有后述的添加剂。即,(ii)的方式中,在用于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中,根据需要,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可以含有后述的添加剂。作为这样的添加剂,可以列举交联促进剂、硅烷偶联剂、抗老化剂、填充剂(上述中空微球体除外)、交联剂、着色剂(颜料、染料等)、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链转移剂、增塑剂、软化剂、防静电剂等。另外,上述粘合剂组合物中可以含有丙烯酸类低聚物。另外,这些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0191]特别地,(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与(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同样,基于与(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同样的理由,在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优选实质上不含有增粘树脂。
[0192]另外,(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中,“实质上不含有”是指除了不可避免地混入的情况以外不主动配合。具体而言,上述丙烯酸类粘合剂层中增粘树脂的含量相对于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总量(总重量,100重量% )小于I重量%,优选小于0.1重量%。
[0193]作为上述增粘树脂(增粘剂),可以列举与⑴的方式的增粘剂同样的增粘剂。
[0194](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没有特别限制,基于与
(i)的方式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凝胶分数优选特定范围的理由同样的理由,优选50~95% (重量%),更优选60~90%。上述凝胶分数可以作为乙酸乙酯不溶成分比例求出,具体而言,作为将粘 合剂层在乙酸乙酯中在23°C下浸溃7天后的不溶成分相对于浸溃前的试样的重量分数(单位:重量% )求出。另外,上述凝胶分数(溶剂不溶成分的比例)为通过上述的“凝胶分数的测定方法”计算出的值。
[0195]另外,(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耐冲击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0 μ m~Imm,更优选90 μ m~800 μ m,进一步优选90 μ m~600 μ m0
[0196](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利用公知或惯用的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来制作。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的(I)~(2)等方法。
[0197](I)将含有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以及根据需要的中空微球体和/或气泡、光聚合引发剂等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涂布(涂敷)到基材或隔片上,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特别优选紫外线),形成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方法。
[0198](2)将上述(I)中形成的粘合剂层进一步干燥的方法。
[0199]另外,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涂布(涂敷)时,可以使用公知的涂布法,可以使用惯用的涂布机,例如凹版辊式涂布机、反转辊式涂布机、辊舔式涂布机、浸入辊式涂布机、刮棒涂布机、刮刀涂布机、喷涂机、逗点型刮刀涂布机、直接涂布机等。
[0200]另外,上述(ii)的方式中,双面粘合片的总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从耐冲击特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90 μ m~Imm,更优选90 μ m~800 μ m,进一步优选90 μ m~600 μ m。另外,上述“总厚度”中不包括上述隔片的厚度。
[0201][隔片]
[0202]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粘合面、例如上述(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粘合面或上述(ii)的方式的双面粘合片的粘合面在使用之前可以由隔片(剥离衬垫)保护。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各粘合面可以由不同的隔片分别保护,也可以由一片隔片以卷绕为卷筒的形式将各粘合面保护。隔片作为粘合面的保护材料使用,在往被粘物上粘贴时剥离。另外,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为无基材双面粘合片时,隔片起到作为支撑体的作用。另外,也可以不必设置隔片。作为上述隔片,可以使用惯用的剥离纸等,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使用例如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包含含氟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或包含非极性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等。作为上述具有剥离处理层的基材,可以列举例如:利用聚硅氧烷类、长链烷基类、含氟型、硫化钥等剥离处理剂进行了表面处理的塑料薄膜或纸等。作为上述包含含氟聚合物的低胶粘性基材中的含氟型聚合物,可以列举例如: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氯氟乙烯-偏二氟乙烯共聚物等。另外,作为上述非极性聚合物,可以列举例如:烯烃类树脂(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等。另外,隔片可以通过公知或惯用的方法形成。另外,隔片的厚度等没有特别限制。
[0203] [双面粘合片]
[0204]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为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的双面粘合片。作为这样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可以列举例如:手机、PHS(个人手持电话系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平板型电脑)、移动计算机(移动PC)、便携式信息终端(PDA)、电子记事本、便携式电视机或便携式收音机等便携式广播接收机、便携式游戏机、便携式音频播放器、便携式DVD播放器、数码相机等照相机、摄录放影机型摄像机等。
[0205]作为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具体的使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透镜(特别是玻璃透镜)往壳体上的固定、显示面板往壳体上的固定、片状键盘或触控面板等输入装置往壳体上的固定、信息显示部的保护面板与壳体的贴合、壳体之间的贴合、壳体与装饰用片的贴合、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的固定等。另外,本说明书中,显示面板是指至少由透镜(特别是玻璃透镜)和触控面板构成的结构物。
[0206]另外,作为使用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优选列举光学构件。例如,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优选用于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光学构件之间的粘贴、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光学构件往壳体上的固定等。
[0207]上述光学构件是指具有光学特性(例如,偏振性、光折射性、光散射性、光反射性、光透射性、光吸收性、光衍射性、旋光性、可视性等)的构件。作为上述光学构件,只要是具有光学特性的构件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偏振板、波长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增亮薄膜、导光板、反射薄膜、防反射薄膜、透明导电薄膜(ΙΤ0薄膜)、外观设计薄膜、装饰薄膜、表面保护板、棱镜、透镜、滤色片、透明基板、以及这些构件层叠所形成的构件等。另外,上述的“板”和“薄膜”各自包括板状、薄膜状、片状等形态,例如,“偏振薄膜”也包括“偏振板”、“偏振片”。
[0208]作为构成上述光学构件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塑料材料、玻璃、金属(包括金属氧化物)等。特别地,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特别优选用于塑料(特别是丙烯酸类树脂或聚碳酸酯)制光学构件。
[0209]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不容易产生延伸,可以抑制由于双面粘合片的延伸而造成的构件或模块等的破裂或破损。因此,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除了优选用于构成屏幕面积小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的固定或贴合以外,还优选用于构成屏幕面积35cm2以上(例如35cm2~650cm2)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更优选构成屏幕面积40cm2以上(例如40cm2~650cm2)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的固定或贴合。
[0210](便携式电子设备)[0211]在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往壳体上的固定、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之间的贴合等中使用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时,可以得到包含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即,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为至少具有上述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0212]作为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列举例如:通过在显示面板往壳体上的固定中使用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而具有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0213]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具有本发明的双面粘合片,因此,即使便携式电子设备由于下落而受到冲击,也不容易产生构成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各种构件和模块的破裂或破损。因此,上述便携式电子设备的耐冲击性优良。
[0214]实施例
[0215]以下列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例的任何限制。
[0216](粘合剂组合物I)
[0217]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2.9重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9.1重量份、丙烯酸丁酯67.9重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重量份和作为聚合溶剂的甲苯67.9重量份投入到烧瓶中,在导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0218]这样将聚 合体系内的氧气除去后,添加2,2’_偶氮二异丁腈(AIBN)0.1重量份,升温到60°C,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反应停止后添加甲苯83重量份,得到含有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制备的粘合剂溶液)。另外,上述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0.0%(重量% ),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44万。
[0219]在上述聚合物溶液中,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作为交联剂的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口才、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75% ),充分搅拌,得到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溶剂型粘合剂)。
[0220]将该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I ”。
[0221](粘合剂组合物II)
[0222]在作为单体成分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90重量份和丙烯酸10重量份混合而成的单体混合物中,配合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商品名“ O力'々二 7 651” (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造)0.05重量份和商品名“ 4 >力' 々二 7 184"(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造)0.05重量份后,照射紫外线直到粘度(BH粘度计,5号转子,lOrpm,测定温度30°C )为约15Pa *s,制作上述单体成分的一部分聚合而得到的组合物(浆料,部分聚合单体浆料)。
[0223]然后,在该部分聚合单体浆料100重量份中添加1,6_己二醇二丙烯酸酯(HDDA) 0.08重量份,并添加中空玻璃微球(平均粒径40 μ m,商品名“ 7夕一 > H-40 ”,富士硅化学株式会社制造)12.5重量份。进而,添加光聚合引发剂(商品名瓜力今二了651”(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造))0.04重量份。然后,作为其它添加成分,再添加抗氧化剂(商品名“ A W ” U 1010”,BASF日本株式会社制造)0.5重量份、颜料(商品名“ATDNlO 1”,大日精化工业株式会社制造)0.02重量份、作为颜料分散溶剂的丙烯酸2-乙基己酯0.18重量份。然后,进行混合而得到光聚合型粘合剂组合物(光聚合型粘合剂)。
[0224]将该光聚合型粘合剂组合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II”。[0225](粘合剂组合物III)
[0226]在具有搅拌器、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加装置和氮气导入管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2.9重量份、乙酸乙烯酯5重量份、丙烯酸丁酯92重量份、丙烯酸羟乙酯0.1重量份和作为聚合溶剂的乙酸乙酯30重量份、甲苯120重量份投入到烧瓶中,在导入氮气的同时搅拌2小时。
[0227]这样将聚合体系内的氧气除去后,添加2,2 ’ -偶氮二异丁腈(AIBN) 0.2重量份,升温到60°C,进行6小时聚合反应。然后,得到含有聚合物的聚合物溶液(制备的粘合剂溶液)。另外,上述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的固体成分浓度为40.0% (重量%),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
[0228]在上述聚合物溶液中,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松香树脂(商品名D-12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100%),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松香树脂(商品名一^一工^ r ^ 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100% )、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松香树脂(商品名“ 7 — 9 1J> 8020F”,伊士曼化学公司制造,固体成分100% ),并且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15重量份的比例添加萜烯酚树脂(商品名“夕7 ) ^ 803L”,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100% ),充分搅拌直到溶解。搅拌后,再以相对于聚合物溶液中的聚合物100重量份为2.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作为交联剂的芳香族多异氰酸酯(商品名“ 口口木一卜L”,日本聚氨酯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固体成分75% ),充分搅拌,得到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溶剂型粘合剂)。
[0229]将该溶剂型粘合剂组合物作为“粘合剂组合物III”。
[0230](实施例1)
[0231]在纸隔片(商品名“SLB-80WD(V2) ?卜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30 μ m)的一个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I使得干燥后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厚度(干燥涂膜厚度)为69 μ m,得到涂层。然后,在100°C进行2分钟的干燥,形成粘合剂层,得到具有纸隔片/粘合剂层的层叠结构的工艺粘合片。另外,制作两片工艺粘合片。
[0232]在一片工艺粘合片的粘合剂层表面上贴合基材(由聚酯制成的薄膜基材,PET基材,商品名^ ^ 一 S10#12”,东丽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2 μ m),得到具有纸隔片/粘合剂层/基材的层叠结构的带基材单面粘合片。
[0233]在上述带基材单面粘合片的基材的表面上贴合另一片工艺粘合片,得到实施例1的双面粘合片(总厚度150 μ m,具有隔片/粘合剂层/基材/粘合剂层/隔片的层叠结构的双面粘合片)。
[0234]另外,进行下述的评价或测定时,预先将实施例1的双面粘合片在50°C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
[0235](实施例2)
[0236]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II涂布到隔片的剥离处理面上,得到涂层。然后,在该涂层上以涂布层与隔片的剥离处理面接触的形式贴合另一个隔片。另外,作为隔片,使用单面经剥离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基材(商品名“MRF”,三菱聚酯薄膜株式会社制造,或者商品名“MRN”,三菱聚酯薄膜株式会社制造)。[0237]然后,从两面对上述涂层照射3分钟照度为5mW/cm2的紫外线使涂层固化,得到厚度200 μ m的粘合剂层(压敏胶粘剂层)。另外,作为紫外线的发生源,使用东芝株式会社制造的“7'9 ”’八卜”(黑光灯)。另外,紫外线的照度使用UV检测仪(商品名“UVR-T1”,株式会社拓普康制造,在最大灵敏度:350nm下测定)进行调节。
[0238]然后,得到实施例2的粘合片(具有隔片/粘合剂层/隔片的层叠结构的无基材双面粘合片,总厚度200 μ m)。
[0239](比较例I)
[0240]在纸隔片(商品名“SLB_80WD(V2) ?卜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30 μ m)的一个面上涂布上述粘合剂组合物III使得干燥后得到的粘合剂层的厚度(干燥涂膜厚度)为30μπι,得到涂层。然后,在100°C下进行2分钟的干燥,形成粘合剂层,得到具有纸隔片/粘合剂层的层叠结构的工艺粘合片。另外,制作两片工艺粘合片。
[0241]在一片工艺粘合片的粘合剂层表面上贴合发泡体基材(由聚乙烯制成的发泡体薄膜基材,商品名“ # 9 一 9 XL-H#03001”,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厚度100 μ m),得到具有纸隔片/粘合剂层/发泡体基材的层叠结构的带发泡体基材单面粘合片。
[0242]在上述带发泡体基材单面粘合片的发泡体基材的表面上贴合另一片工艺粘合片,得到比较例I的双面粘合片(总厚度150 μ m,具有隔片/粘合剂层/发泡体基材/粘合剂层/隔片的层叠结构的双面粘合片)。
[0243]另外,进行下述的评价或测定时,预先将比较例I的双面粘合片在50°C的环境中放置24小时。
[0244](评价)
[0245]对于上述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双面粘合片,进行以下的测定或评价。而且,该测定结果或评价如表1所示。
[0246][厚度方向的位移量]
[0247]使用上述的粘贴体以及上述的冲击试验装置,根据上述的“使用粘贴体和冲击试验装置的测定方法”,求出双面粘合片在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
[0248][剥离强度(粘合力)]
[0249]将覆盖双面粘合片的一个表面的隔片(剥离衬垫)剥离而使粘合剂层露出,将其粘贴到厚度25 μ m的PET薄膜(表面未经剥离处理的类型、商品名^ 7 一 S-10#25”,东丽株式会社制造)进行加衬。然后,将该加衬后的粘合片切割为宽度20_、长度IOOmm的尺寸,制作试样片。从上述试验片的另一面将隔片剥离,将该试样片通过使2kg的辊一次往返的方法压接到被粘物上。将所得物在23°C下放置30分钟后,根据JIS Z0237,在温度23°C、相对湿度50%的测定环境下,使用拉伸试验机(装置名“拉伸压缩万能试验机TG-lkN”,美蓓亚公司制造),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剥离角度180°的条件下测定剥离强度(N/20mm览度)。
[0250]被粘物:SUS304不锈钢板
[0251][下落试验]
[0252]对实施例和比 较例的粘合片进行加工,得到纵92mm、横62mm的宽度Imm的框状加工片(框状加工片103)。
[0253]首先,使用上述框状加工片、透镜(透镜102)和夹具(夹具101),得到图17所示的评价用样品(评价用样品100)。
[0254]另外,上述透镜为厚度1.5mm、纵92mm、横62mm的玻璃制透镜(玻璃透镜)。另外,上述夹具如图18所示为纵106mm、横76mm的箱状(斗状),具有深度可以调节的开口部,为聚碳酸酯(PC)制。
[0255]具体而言,在图17所示的位置,制作用框状加工片将透镜固定在夹具上的评价用样品。首先,将框状加工片的一个隔片(剥离衬垫)剥离,将框状加工片贴合到透镜上使得成为图17所示的位置,并在2kg的辊一次往返的条件下进行压接。然后,将贴合在透镜上的框状加工片的另一个隔片剥离,在图17所示的位置贴合到夹具的开口部内,并在2kg辊一次往返的条件下进行压接、固定。此时,如图17所示,调节夹具的开口部的深度使得透镜表面与夹具表面的高差为0.2mm。然后,在23°C、50% RH的环境中放置I小时,得到评价用样品。
[0256]将得到的评价用样品从1.2m的高度以透镜面朝下的方式自由下落到混凝土制地板上,观察自由下落后的评价用样品的透镜,确认有无透镜的破裂或破损等,作为一次自由下落试验。试验最多进行60次。然后,基于下述评价基准进行评价。
[0257]另外,试验在23°C、50% RH的环境下以及_5°C、50% RH的环境下进行。而且,23°C、50% RH的环境 下的下落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的下落试验的23°C的环境下一栏,-5°C、50% RH的环境下的下落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的下落试验的_5°C的环境下一栏。
[0258]评价基准
[0259]良好:即使进行60次上述自由下落试验,也未产生透镜的破裂或破损等
[0260]不良:在进行60次上述自由下落试验以前,产生透镜的破裂或破损等。
[0261]表1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使用下述的粘贴体以及下述的冲击试验装置并通过下述的测定方法求出的、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为0.08mm以下, [粘贴体] 通过双面粘合片(宽度IcmX长度Icm)将被粘物A (丙烯酸类树脂板:宽度5cmX长度1.1cm、厚度1cm、重量6.6g)与被粘物B粘贴而得到的层叠体[冲击试验装置] 具备用于固定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的主体部和用于沿垂直方向向下对所述粘贴体的所述被粘物A施加力的辅助夹具的装置 [23°C,50% RH的环境下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的测定方法] 在23°C、50% RH的环境下,以使被粘物A侧向下、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面呈水平的方式,将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B侧固定到所述冲击试验装置的所述主体部;然后,以使所述辅助夹具从上方接触所述粘贴体的被粘物A的粘贴有双面粘合片的一侧的表面的方式配置所述辅助夹具;测定此时的双面粘合片的厚度,设为初始厚度;然后,从上方使重量28g的钢球下落360mm并撞击所述辅助夹具,由此沿垂直方向向下对所述粘贴体的所述被粘物A施加力,使双面粘合片在厚度方向上位移;测定沿该厚度方向位移时的双面粘合片的最大厚度,设为最大厚度;而且,由下式(I)求出双面粘合片的厚度方向的位移量,(厚度方向的位移量)=(最大厚度)_(初始厚度)(I)。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其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电子设备构件固定用双面粘合片,其为选自由下述(i)和Qi)组成的组中的双面粘合片, (i)在塑料薄膜基材的两面侧具有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具有含有气泡和/或中空微球体的丙烯酸类粘合剂层的双面粘合片。
【文档编号】C09J133/00GK103958630SQ201280057696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铃木俊英, 新家香织, 山中英治, 田村彰规 申请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