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噻唑骨架的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787708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苯并噻唑骨架的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属于有机合成染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以2-甲基苯并噻唑和洛丹宁衍生物为主要起始原料制取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价格低廉的2-甲基苯并噻唑、洛丹宁羧酸酯为原料,通过5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方法反应操作简便易行,对环境污染小,产品纯度高,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专利说明】苯并噻唑骨架的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染料领域,涉及以2-甲基苯并噻唑和洛丹宁羧酸衍生物为主要起始原料制取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是一种新型的照相增感染料,结构通式为:
【权利要求】
1.苯并噻唑骨架的双洛丹宁份菁增感染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2-甲基苯并噻唑和烷基磺酸内酯混合在溶媒I中回流广20个小时后,过滤,烘干得2-甲基-3-(3-磺酸烷基)苯并噻唑,即苯并噻唑烷基磺酸季铵盐2 ;其中,所述溶媒I为甲苯、二甲苯、氯苯或正丁醇; 步骤2:将步骤I制备得到的苯并噻唑烷基磺酸季铵盐2溶于溶媒II,升温至f 150°C,滴加原烷酸三烷基酯反应1-20个小时,析出大量固体,过滤,烘干得2- (2-烷氧基-1- 丁烯基)-1-(3-磺酸烷基)苯并噻唑,即烷氧取代烷基磺酸苯并噻唑3 ;其中,所述溶媒II为甲醇、乙醇、丙醇、苯酚、乙二醇或甲酚;所述原烷酸三烷基酯为原甲酸三乙酯、原乙酸三甲酯、原乙酸三乙酯、原丙酸三甲酯或原丙酸三乙酯; 步骤3:将步骤2制备烷氧取代烷基磺酸苯并噻唑3溶于溶媒III,加入加入1.2倍摩尔当量的洛丹宁羧酸或其羧酸酯,升温回流,滴加0.1倍摩尔当量的有机碱,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得3-羧酸酯基-5-[2-(1-(3-烷基磺酸内酯)-苯并噻唑-烷烯叉]}洛丹宁,即单洛丹宁苯并噻唑烷基磺酸4 ;其中:所述溶媒III为甲醇、吡啶、乙醇或乙腈; 步骤4:将步骤3制备得到的单洛丹宁苯并噻唑烷基磺酸4溶于溶媒IV,加入1.2倍摩尔当量的烷基化试剂,反应完毕,加入1.2倍摩尔当量的洛丹宁羧酸酯,滴加0.1倍摩尔当量的有机碱,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得终产物3-羧酸酯基-2-{-5-(3-羧酸酯基洛丹宁)-5-[2-(1-(3-烷基磺酸内酯)_苯并噻唑-丙烯叉]}洛丹宁,即双洛丹宁苯并噻唑烷基磺酸6 ;所述溶媒IV为甲醇、吡唆、乙醇或乙腈;所述有机碱为吡唆、三乙胺、哌唆、吡咯或浓氨水; 步骤5:将步骤4制备得到双洛丹宁苯并噻唑烷基磺酸6溶于溶媒V,滴加0.1倍摩尔当量的有机碱,蒸干醇和水,析出固体,过滤,烘干得终产物3-羧烷基-2- {-5- (3-羧烷基洛丹宁)-5-[2-(1-(3_烷基磺酸内酯)-苯并噻唑-丙烯叉]}洛丹宁7;其中:所述溶媒V为含5 %水的甲醇、含5 %水的乙醇或含5 %水的吡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2-甲基苯并噻唑与烷基磺酸内酯的摩尔比为1: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苯并噻唑烷基磺酸季铵盐与原烷酸三烷基酯的摩尔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有机碱为吡啶、三乙胺、哌啶、吡咯或浓氨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烷基化试剂为卤代烧、硫酸二烷基酷或对甲苯横酸烷基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所述有机碱为浓氨水,DBU或哌啶。
【文档编号】C09B23/04GK103588725SQ201310519113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杨运旭, 霍宝龙, 薛灵伟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