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622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属油田化学钻井液处理剂【技术领域】。该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包含:a)反相乳液聚合而成的球状凝胶,40~50重量份;b)5um~18um的刚性材料,20~30重量份;c)75~380um以上的柔性纤维,0~20重量份;d)45~75um柔性颗粒的膨胀石墨,5~10份。该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通过包含以上四种物质在内的组分,通过混合通用设备上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本发明的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由颗粒状、纤维类状、膨胀类材料组成,组分具有变形封堵功能;与油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改善泥饼性能,可有效解决钻进过程中的渗透性漏失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属于油田化学钻井液处理剂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油基钻井液成本、环境保护等问题,使得井漏引发的钻井液损耗和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等问题日益突出。现有随钻堵漏材料本身的亲水特性,在油基钻井液中存在配伍 性差,不利于油基钻井液性能的稳定;大量使用的超细碳酸钙粒径级配与漏失孔缝的适应 能力不足,常用随钻堵漏材料的弹性和膨胀能力也无法在油基体系中达到最佳状态;抗温 能力不足,在高温地层中封堵能力下降,无法满足深井超深井油基钻井液体系的防漏要求。
[0003] 《钻井液与完井液》,2006, 23 (3) :42-44 "一种新型钻井防漏堵漏剂的研究与应用" 中公开了以废橡胶制品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和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研制出了一 种新型桥接型防漏剂,该防漏剂长时间放置之后容易腐烂变质,并且在不同井温下粒径不 匹配;专利申请200810115975. 3公开了"一种随钻堵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果壳粉、 石灰石粉和油溶性树脂三种组分复合成的,其主要组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目,该随钻 堵漏剂中的油溶性树脂在低温的地层中无法软化变形,不能使纤维和石灰石形成的屏蔽层 致密,不能完全阻止钻井液渗入地层中。
[0004] 目前,水基钻井液防漏材料的研究及应用较多,形成了大量的防漏剂种类及产品, 由于油基钻井液连续相为油,现有防漏剂应用于油基钻井液中存在配伍性差,形成封堵层 不致密的问题;同时由于油基钻井液漏失主要发生在层理裂缝发育的微孔微裂缝地层,常 规防漏剂粒径大且不具有变形封堵性能,封堵效果差。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油基钻井液防漏剂配伍性问题和微孔微裂缝变形封堵 难题,提供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该堵剂可以随钻封堵,不影响钻井液性能,并能 改善泥饼质量和防止漏失。
[0006]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该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的制备方法。
[0007] 本发明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是将球状凝胶、刚性颗粒、柔性纤维粉末和 柔性颗粒材料用混合设备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其中,各组分重量比为:
[0008] a) 球状凝胶 重量为40~50份
[0009] b) 刚性颗粒 重量为20?30份 c) 柔性纤维 重量为0~20份 d) 柔性颗粒 重量为5?10份
[0010] 所述的球状凝胶采用反相乳液聚合而成,结构通式为:
[001 Γ

【权利要求】
1. 一种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将球状凝胶、刚性颗粒、柔性纤维粉末和柔性颗粒材 料用混合设备将各组分混合均匀,其中,各组分重量比为: a) 球状凝胶 重量为40?50份 b) 刚性颗粒 重量为20~30份 c) 柔性纤维 重量为0~20份 d) 柔性颗粒 重量为5?10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状凝胶为采用 反相悬浮或反相乳液聚合而成的合成树脂的乳液体系;结构通式为:
其中,m :n :〇 :p = (0· 001-0. 01) : (0-0· 2) : (0-0· 1) : (0-0· 1); R1 代表-CONHC (2CH3) CH2S03Na、-COONa、-CONH2 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R2 代表-CONHC H2NHC〇-、-CON (CH3) 2,-CON (CH2CH3) 2 中的一种。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颗粒是粒径 为5um、6. 5um、10um、13um、18um的超细碳酸I丐一种或几种组合。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纤维为经过 粉碎处理的植物纤维、石棉绒、海泡石绒、合成纤维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纤维长度75? 380um。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基钻井液用复合防漏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型颗粒是粒 径45?75um的膨胀石墨。
【文档编号】C09K8/03GK104388067SQ201410602335
【公开日】2015年3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1日
【发明者】郭建华, 刘文堂, 姜雪清, 李旭东, 刘昱彤, 万龙 申请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