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9860阅读:7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它涉及一种浇水喷头,具体涉及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森林植被浇水喷头的直径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导致水资源浪费,且喷洒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浇水喷头外壳、浇水内喷头、手动旋钮、齿轮、齿条和手动旋钮连接件,所述浇水内喷头插装在浇水喷头外壳内,浇水内喷头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齿条,且齿条位于浇水内喷头外侧壁与浇水喷头外壳内侧壁之间,手动旋钮与手动旋钮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手动旋钮连接件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的外侧壁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手动旋钮可带动齿轮旋转。本实用新型用于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
【专利说明】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水喷头,具体涉及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属于森林病虫害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炎热干旱的季节,为了保证森林植被的健康生长,需要给森林植被进行人工浇水。现有人工浇水装置的喷头,其喷头的直径是固定不变的,无论喷洒面积大小,其喷出水流的面积及直径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不仅使喷洒效率较低,也浪费了大量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森林植被浇水喷头的直径不能根据需要随意调节,导致水资源浪费,且喷洒效率较低的问题,进而提出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
[000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浇水喷头外壳、浇水内喷头、手动旋钮、齿轮、齿条和手动旋钮连接件,所述浇水内喷头插装在浇水喷头外壳内,烧水内喷头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齿条,且齿条位于烧水内喷头外侧壁与烧水喷头外壳内侧壁之间,手动旋钮与手动旋钮连接件的上端连接,手动旋钮连接件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的外侧壁与齿轮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转动手动旋钮可带动齿轮旋转。
[000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简单、整体布局紧凑,操作方便,能够根据面积的不同,调节喷口直径,使水流直径适应所喷洒的面积,不仅提高了喷洒效率,也节约了大量水资源。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手动旋钮处的剖视图,图3是导向键处的剖视图,图4是限位旋钮处的剖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图6是浇水内喷头的剖视图,图7是回流机构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回流机构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回流叶片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7]【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烧水嗔头包括烧水嗔头外壳1、烧水内嗔头2、手动旋钮3、齿轮4、齿条5和手动旋钮连接件13,所述浇水内喷头2插装在浇水喷头外壳I内,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齿条5,且齿条5位于浇水内喷头2外侧壁与浇水喷头外壳I内侧壁之间,手动旋钮3与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上端连接,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I的外侧壁与齿轮4连接,齿轮4与齿条5啮合,转动手动旋钮3可带动齿轮4旋转。
[0008]【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的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向键槽1-1,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导向键槽2-1,浇水喷头外壳I内侧壁上的第一导向键槽1-1与浇水内喷头2外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键槽2-1之间插装有导向键6。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09]【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2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的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扭簧14,且扭簧14位于齿轮4与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之间。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0]【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图4和图5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还包括限位旋钮7、限位旋钮连接轴8、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第一限位块9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上,限位旋钮7与限位旋钮连接轴8的上端连接,限位旋钮连接轴8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I的管壁与第一限位块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块10通过螺栓安装在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上,且第二限位块10的一侧侧面与第一限位块9的一侧侧面滑动连接,第二限位块10—侧侧面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台10-1,第一限位块9 一侧侧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台9-1,第二限位块10上的第二卡台10-1沿第一限位块9的一端移动到第一限位块9的另一端时,第二限位块10上的第二卡台10-1与第一限位块9上的第一卡台9-1卡接。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1]【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6至图9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是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还包括回流机构11和回流连接件12,所述回流机构11包括滑环11-1、弹性圈11-2和四片回流叶片11-3,回流连接件12与浇水内喷头2的喷口通过螺纹连接,四片回流叶片11-3可闭合形成圆锥体,每片回流叶片11-3的外侧壁上设有套环11-3-1,四片回流叶片11-3通过其外侧壁上的套环11-3-1依次套装在滑环11-1上,弹性圈11-2套装在四片回流叶片11-3闭合形成的圆锥体的椎头部上,回流机构11插装在回流连接件12内。本实施方式保证了喷水灭火结束后,水流回流时不会进入浇水内喷头2内。本实施方式中的每片回流叶片11-3是由橡胶制作的。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2]【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7和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的弹性圈11-2是弹性橡胶制作的。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0013]工作原理
[001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与水源管连接,当所喷洒植被面积较小时,扭动手动旋钮3,手动旋钮3带动齿轮4转动,齿轮4通过齿条5推动烧水内嗔头2沿烧水嗔头外壳I内侧壁移动,当第一限位块9的第—^台9-1与第二限位块10的第二卡台10-1卡接时,浇水内喷头2的前端与浇水喷头外壳I前端的内侧壁密闭连接,回流机构11的四片回流叶片11-3打开,此时,可开始喷射直径较小的水流;当需要喷射大直径水流时,推动限位旋钮7使第一限位块9的第一开台9-1与第二限位块10的第二卡台10-1分开,手动旋钮3在扭簧14的作用下带动齿轮4转动,使浇水内喷头2沿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回到初始位置,回流机构11的四片回流叶片11-3闭合将浇水内喷头2的喷口封闭,此时,可开始喷射直径较大的 水流,水流从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与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之间喷射出。
【权利要求】
1.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包括浇水喷头外壳(I)、浇水内喷头(2)、手动旋钮(3)、齿轮(4)、齿条(5)和手动旋钮连接件(13),所述浇水内喷头(2 )插装在浇水喷头外壳(I)内,浇水内喷头(2 )的外侧壁上固接有齿条(5 ),且齿条(5 )位于浇水内喷头(2 )外侧壁与浇水喷头外壳(I)内侧壁之间,手动旋钮(3 )与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上端连接,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I)的外侧壁与齿轮(4)连接,齿轮(4)与齿条(5 )啮合,转动手动旋钮(3 )可带动齿轮(4)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一导向键槽(1-1),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上对称开有两个第二导向键槽(2-1),浇水喷头外壳(I)内侧壁上的第一导向键槽(1-1)与浇水内喷头(2)外侧壁上的第二导向键槽(2-1)之间插装有导向键(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钮连接件(13)的外侧壁上套装有扭簧(14),且扭簧(14)位于齿轮(4)与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还包括限位旋钮(7)、限位旋钮连接轴(8)、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第一限位块(9)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在浇水喷头外壳(I)的内侧壁上,限位旋钮(7)与限位旋钮连接轴(8)的上 端连接,限位旋钮连接轴(8)的下端穿过浇水喷头外壳(I)的管壁与第一限位块(9)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块(10)通过螺栓安装在浇水内喷头(2)的外侧壁上,且第二限位块(10)的一侧侧面与第一限位块(9)的一侧侧面滑动连接,第二限位块(10)—侧侧面的一端设有第二卡台(10-1),第一限位块(9) 一侧侧面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卡台(9-1),第二限位块(10)上的第二卡台(10-1)沿第一限位块(9)的一端移动到第一限位块(9)的另一端时,第二限位块(10)上的第二卡台(10-1)与第一限位块(9)上的第—^台(9-1)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直径可调式浇水喷头还包括回流机构(11)和回流连接件(12),所述回流机构(11)包括滑环(11-1)、弹性圈(11-2)和四片回流叶片(11-3),回流连接件(12)与浇水内喷头(2)的喷口通过螺纹连接,四片回流叶片(11-3)可闭合形成圆锥体,每片回流叶片(11-3)的外侧壁上设有套环(11-3-1),四片回流叶片(11-3)通过其外侧壁上的套环(11-3-1)依次套装在滑环(11-1)上,弹性圈(11-2)套装在四片回流叶片(11-3)闭合形成的圆锥体的椎头部上,回流机构(11)插装在回流连接件(12)内。
【文档编号】B05B1/30GK203737449SQ20142014482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高玉梅, 张微 申请人:高玉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