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胶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138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点胶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点胶机器人。所述点胶机器人包括点胶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的点胶控制器、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及点胶线体;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包括点胶装置及内置控制主板的控制电箱,所述点胶线体包括传动装置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的定位控制装置;所述点胶控制器、所述传动装置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线体沿所述点胶工作台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点胶控制器及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点胶线体的同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大大提高整体点胶效率的点胶机器人。
【专利说明】点胶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封装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胶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电声电子封装技术的发展,点胶技术作为先进电子制造中的主要工艺,成为重要的科学技术问题之一。点胶工艺,是将理想大小的微量流体(比如焊剂、导电环氧树脂或粘连剂等)点在工件(芯片,电子元器件等)的合适位置上以实现元器件之间机械或电气的可靠连接。点胶机器人是一种小型的机械手臂式自动设备,其被广泛应用于电声器件行业、医疗器材制造业、光纤通信设备制造业以及其它微电子工业制造领域。现有的点胶机器人一般需要人工摆放好治具后,再通过运动控制卡控制针头,利用步进皮带进行传动使其在三维空间中画出任意点胶轨迹,从而达到点胶的目的,因此,每台点胶机器人需要配一个人进行操作,需耗费大量人工,且人工摆放治具并不能保证每次摆放到位,而每台点胶机器人的运动行程有限,从而导致整体点胶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可大大提高整体点胶效率的点胶机器人。
[000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点胶机器人,所述点胶机器人包括点胶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的点胶控制器、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及点胶线体;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包括点胶装置及内置控制主板的控制电箱,所述点胶线体包括传动装置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的定位控制装置;所述点胶控制器、所述传动装置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线体沿所述点胶工作台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点胶控制器及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点胶线体的同一侧。
[0006]作为上述点胶机器人的改进,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纤感应装置、第一拦停气缸、第二光纤感应装置、第二拦停气缸、治具定位工作台及截料气缸,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三光纤感应装置及滑台气缸;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邻近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设置;所述第一拦停气缸、所述第二拦停气缸、所述截料气缸及所述滑台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的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及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光纤放大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0007]作为上述点胶机器人的改进,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还包括X轴运动结构、Y轴运动结构及Z轴运动结构,所述控制电箱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所述Y轴运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电箱上,所述X轴运动结构设置在Y轴运动结构上,所述Z轴运动结构设置在X轴运动结构上,所述点胶装置夹持在所述Z轴运动结构上。
[0008]作为上述点胶机器人的改进,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步进马达及由所述步进马达控制的传送皮带,所述步进马达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000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胶机器人,设置了点胶线体,所述点胶线体包括传动装置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的定位控制装置,这样,工作时,流水线过来的待点胶的工装经过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控制定位,便可自动进行点胶工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点胶机器人整体的点胶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点胶机器人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所示点胶机器人的点胶线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点胶机器人I。所述点胶机器人I包括点胶工作台11及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11上的点胶控制器12、光纤放大器13、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14及点胶线体15。
[0015]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14包括点胶装置141、内置控制主板(未图示)的控制电箱142、X轴运动结构143、Y轴运动结构144及Z轴运动结构145。所述控制电箱142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11上,所述Y轴运动结构144设置在所述控制电箱142上,所述X轴运动结构143设置在Y轴运动结构144上,所述Z轴运动结构145设置在X轴运动结构143上,使之整体形成龙门悬臂式结构。所述点胶装置141夹持在所述Z轴运动结构145上。所述X轴运动结构143、所述Y轴运动结构144及所述Z轴运动结构145皆分别通过所述控制主板控制的各自的步进电机(未图示)带动传动皮带(未图示)进行传动,传动精度可达到±0.01mm。所述点胶控制器12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主板可通过所述点胶控制器12来控制所述点胶装置141的出胶。
[0016]如图1及图2所示,所述点胶线体15包括传动装置151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151上的定位控制装置152。所述传动装置151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152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线体15沿所述点胶工作台11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点胶控制器12及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14设置在所述点胶线体15的同一侧。所述传动装置151包括步进马达1511及由所述步进马达1511控制的传送皮带1512,所述步进马达1511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定位控制装置152包括沿所述传动装置151的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第一拦停气缸1522、第二光纤感应装置1523、第二拦停气缸1524、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及截料气缸1526,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上还设有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及滑台气缸(未图示)。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14邻近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设置。所述第一拦停气缸1522、所述第二拦停气缸1524、所述截料气缸1526及所述滑台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1523及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分别通过所述光纤放大器13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光纤放大器13可分别调节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1523及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的灵敏度。工作时,上一条流水线过来的待点胶工装经所述点胶线体15的所述传动装置151传动,依次经过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所述第一拦停气缸1522、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1523、所述第二拦停气缸1524及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当设置在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的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感应到待点胶工装经过时,所述截料气缸1526及所述滑台气缸便会开始工作,所述截料气缸1526可挡住待点胶工装,使之在点胶完毕前不会溜走,所述滑台气缸可使待点胶工装定位。定位完毕后,所述点胶装置141开始对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上的待点胶工装进行点胶,此时,若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1523感应到后续的待点胶工装经过时,所述第二拦停气缸1524开始工作,截住后续的待点胶工装,同时,所述第一拦停气缸1522亦会开始工作,截住后面的待点胶工装。当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上的待点胶工装点胶完毕后,所述截料气缸1526放开,放走点胶完毕的工装,同时,所述第二拦停气缸1524放开,后续的待点胶工装进入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1525,同时,所述第一拦停气缸1522放开,让后面的待点胶工装进入,进而形成流水线作业,无需人工操作。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的作用在于,当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1521感应到后面的待点胶工作经过时,而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同时感应到有待点胶的工装停留一段时间时,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1527可发出信号使得上一条流水线停止工作,此段时间可通过所述控制主板上的延时继电器(未图示)进行控制,以防止所述传动装置151上的待点胶的工装产生堆料的现象,造成点胶机器人故障。
[0017]本实施例提供的点胶机器人,设置了点胶线体,所述点胶线体包括传动装置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的定位控制装置,这样,工作时,流水线过来的待点胶的工装经过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的控制定位,便可自动进行点胶工作,整个过程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大大提高点胶机器人整体的点胶效率。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点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机器人包括点胶工作台及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的点胶控制器、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及点胶线体;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包括点胶装置及内置控制主板的控制电箱,所述点胶线体包括传动装置及设在所述传动装置上的定位控制装置;所述点胶控制器、所述传动装置及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线体沿所述点胶工作台长度方向延伸,且所述点胶控制器及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设置在所述点胶线体的同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控制装置包括沿所述传动装置的传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纤感应装置、第一拦停气缸、第二光纤感应装置、第二拦停气缸、治具定位工作台及截料气缸,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上还设有第三光纤感应装置及滑台气缸;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邻近所述治具定位工作台设置;所述第一拦停气缸、所述第二拦停气缸、所述截料气缸及所述滑台气缸分别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点胶机器人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的光纤放大器,所述第一光纤感应装置、所述第二光纤感应装置及所述第三光纤感应装置分别通过所述光纤放大器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门悬臂式三维运动结构还包括X轴运动结构、Y轴运动结构及Z轴运动结构,所述控制电箱设置在所述点胶工作台上,所述Y轴运动结构设置在所述控制电箱上,所述X轴运动结构设置在Y轴运动结构上,所述Z轴运动结构设置在X轴运动结构上,所述点胶装置夹持在所述Z轴运动结构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胶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步进马达及由所述步进马达控制的传送皮带,所述步进马达与所述控制主板电性连接。
【文档编号】B05C5/02GK203955452SQ20142036164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发明者】陈圣平, 李曾荣, 祖羚 申请人:东莞市纳声电子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