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的复合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75887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胶合的复合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复合构件,并且具体地,但并不限于,涉及由至少两个子构件部件制成的构件,所述子构件部件通过粘合剂,具体通过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或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合剂粘合在一起。



背景技术:

诸如电气装置的现代设备的构件可以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形成。例如,某些构件可以机械加工较大块材料而成或者可以由熔料模制而成,与注射模塑的热塑性构件的情况一样。一些构件通过将两个或更多个子构件合并成复合构件而形成,其中单独的子构件必须可靠地固定在一起。例如,子构件可以通过部件的互锁特征连接,通过单独的紧固件或夹子连接或者它们可以通过焊接或通过粘合剂粘合。

适合粘合大部分材料的熟知粘合剂为氰基丙烯酸酯,例如Permabond Engineering Adhesives制造的737增韧的氰基丙烯酸酯或Henkel Corporation制造的454TM氰基丙烯酸酯。此类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通常为“单组分”粘合剂,由此通过与正粘合的部件上痕量的表面水分反应发生固化。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的已知问题为当未固化的粘合剂蒸发或汽化离开部件和以下任一个发生时,出现的被称为“起霜”或“结霜”的现象:

·与空气中的水分反应并且以白色粉状残余物向下回落至部件,或者

·回落至部件表面,与表面水分发生反应并且粘附于该表面以产生颗粒的衍射层,其在部件上产生视觉上的彩虹效应或白色烟雾,这取决于表面上颗粒的浓度。

产生的外观不美观,特别当发生在本质上为装饰或装潢的部件或构件表面时。

已常规地通过以下减少起霜:在装配区确保充足的通风、施用较少的粘合剂和/或使粘合剂较快固化。这些选择通常为不可行的,例如当一旦装配部件时,仍待固化的粘合剂在部分封闭的空间内,所述空间难以通风,但粘合剂蒸气/起霜仍可以从所述空间散逸,并且然后在装配部件的外表面上引起起霜的发生。另外,精确地且反复地控制施用至表面的粘合剂的量在装配线状况下是困难的,特别当手动施用粘合剂时。

因此,本发明的目标为提供复合构件、复合盖体或并入复合盖体的电气装置,它们至少在某些程度上克服了上文的缺点,或者至少为公众或工业提供有用的选择。

发明概述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地认为包括复合构件,其包括:

第一子构件和第二子构件,所述第一子构件和所述第二子构件在界面处通过粘合剂粘合在一起,所述第一子构件上的第一表面和在所述第二子构件上的第二表面在所述界面处汇合,

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各自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容纳未固化粘合剂的粘合区,当固化时,所述粘合剂将来自所述第一子构件和第二子构件的相对粘合区粘合在一起,所述粘合区具有外周,所述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上的至少一个粘合区包括在所述外周内或沿着所述外周的至少一部分用于容纳过量未固化粘合剂的凹陷。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为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或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合剂。

优选地,所述凹陷为连续的或半连续的凹槽或沟道。

在第二方面,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地认为包括盖体,所述盖体为根据第一方面的复合构件。

在第三方面,本发明可以被广泛地认为包括电气装置,其包括:

箱体,其具有开口以允许进入所述装置的内部空间,和

根据第二方面盖体,其可移动地连接所述箱体,使得所述开口可以被闭合或打开。

优选地,所述电气装置为洗衣装置,如洗衣洗涤机,具体为顶开式 洗衣洗涤机。

本发明包括前述内容并且还设想了下述仅给出实例的结构。下述描述将集中于在“顶开式”或“垂直轴”洗衣洗涤机内并入本发明的实施方案,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容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此类应用。本发明通常适用于任何胶合的复合构件,不考虑它们是否并入电气/家用装置。通常,本发明适用于通过使用易受上述起霜问题影响的粘合剂胶粘相对的制品子构件制得的制品,其中当所述子构件已被胶合且连接时,所述粘合剂在制品的完全或部分封闭的中空容积内。

附图简述

本发明的优选形式现将参考附图进行描述,其中:

图1为来自并入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制得的盖体的洗衣的上方的透视图,

图2为来自图1的洗衣洗涤机的盖体上方的透视图,

图3为来自图2的盖体下方的透视图,

图4为来自图2的盖体的上部分下方的透视图(即,已移除盖体组件的下部分以显示上部分下侧),

图5为来自图2的盖体的下部分上方的透视图(即,已移除上部分以显示下部分上侧),

图6为图1中由虚线界定的下盖体部分的上侧区域的特写图,以及

图7为通过图6的线VII-VII的特写横截面图。

实施方案描述

示例性“顶开式”或“垂直轴”型洗衣洗涤机1示于图1中。与大多数电气/家用装置一样,洗衣洗涤机1包括外部箱体或“包装物”2,在目前的情况下,所述包装物被成形为具有开顶和底端的基本正方形棱柱或矩形棱柱。包装物可以通过例如折叠和焊接/铆接涂漆钢板形成。包装物的顶端提供有“顶板”组件3并且也可以容纳控制机器运行的电子控制器,所述“顶板”组件3包括盖体4和具有用户输入和显示元件的控制台5。包装物的底部可以提供有并入固定腿的组件6。

尽管对于本发明不是必要的,但现将简述包装物2内的主要构件。外部转鼓组件(bowl assembly)经由诸如悬杆的悬架系统安装在组件3的下方。旋转桶(有时被称为洗衣篮)位于外部转鼓组件内,安装在延伸通过外部转鼓组件基部的轴上。在机器运行期间,旋转桶经由打开的盖体4容纳洗衣量。搅拌器或挡水板通常提供在旋转桶内,连接于轴的上端,所述轴穿过外部转鼓组件和旋转桶两者基部的密封件。轴的下端可以直接由电动机驱动,所述电动机可以为电子整流外转子电机,其中定子安装于外部转鼓组件的基部,转子直接连接至轴末端。此类洗衣洗涤机的实例为我们自己的SMARTDRIVETM-动力的顶开式洗衣洗涤机,其以商品名CLEANSMART、WASHSMART、AQUASMART、FABRICSMART和QUICKSMART广泛销售。

盖体4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制造的复合构件。盖体4的子构件可以通过注射模塑操作,优选使用诸如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热塑性材料形成。如图2和3中所示,在单独示出盖体的情况下,所述盖体具有上表面20和下表面30。上表面20为基本上平的和光滑的,在其前缘具有把手部件21。当从上方和侧面观察时,把手部件21可以微微弯曲并且其前缘形成唇部22,其可以被用户抓住以便在打开位置和闭合位置移动盖体。把手部件21可以提供有光泽表面修饰,所述光泽表面修饰可以与基本平坦的上表面20形成对比,所述上表面20可以,例如,被化学蚀刻以产生有纹理的表面。

盖体4还包括在上表面20与下表面30之间的侧壁23。如从图4和5所了解到的,它们分别显示了盖体4的上部40和下部50的子构件或零件或部件,侧壁23提供在本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盖体的下部部件上。如图2和3明显的是,侧壁23在盖体4的后缘25处或附近提供有开口24。提供开口24以使铰链臂能够被安装在盖体内并且由其延伸用于结合安装在顶板组件3内与盖体的侧壁23相邻的铰链/阻尼器组件(未示出)。

从图3中应理解,盖体的下表面30包括中心凹陷区31。凹陷区31的外周边沿34确保了,在装置运行期间,将盖体下侧的冷凝水或喷溅水滴回至外部转鼓,而不是沿包装物的外部流出。在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还在盖体的下部部件50的下侧提供有凸耳32(参见图3),其具有用于与 盖体锁(未示出)接合的中央开口,所述盖体锁安装在顶板组件3内,接近机器1的中央前端。

现将具体参考图4和5,可以理解盖体4基本上为上部盖体子构件40和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复合体。其它子构件(其为橡胶或弹性体缓冲带33(参见图3))可以保留在凹槽内,所述凹槽在接近盖体的下部部件50的下表面30的前缘形成。在盖体的闭合位置中,缓冲带33搁置在顶板组件3中形成的表面或凸缘上,然后使得盖体的上表面20基本上与顶板组件3的周围邻近表面相齐平。各个上部盖体子构件40和下部盖体子构件50可以各自形成为单独的单一部件。

如图4中所示,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下侧41提供有多个突出片42,当上部的子构件和下部的子构件准确地对齐时,所述突出片被定位成各自接触或可基本上接触来自下部盖体子构件50各个侧壁23内侧的向内突出的相应突出部件51的上表面。类似地,定位器部件43提供在接近把手部件21的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下侧41上。向内指向的突出部52提供在接近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前缘的相应位置中,当盖体子构件准确地对齐并且装配在一起时,所述突出部由定位器43保持。其它柔性钩状后夹突出部44基本上从接近上部盖体子构件40后缘45的下侧41垂直延伸。当盖体子构件准确地对齐并且装配在一起时,突出部44容纳和保留在接近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后侧25形成的开口53内。

在复合盖体4的装配期间,上部盖体子构件40和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对齐借助于提供从接近上部盖体子构件40后缘45的下侧41基本上垂直突出的多个销或柱46。每个柱46具有在接近下部盖体子构件50后侧25中提供的相应开口54。柱46当然能够可选地提供于下部子构件50上,而开口54提供在上部子构件40上。优选地,当装配盖体子构件以形成复合盖体构件4时,开口54的边缘向内倾斜或弯曲以辅助柱在开口内的对齐和插入。

优选地,开口的形状为矩形或椭圆形而非圆形,使得允许开口在优选方向发生有限的相对移动,尽管还优选各个开口的较长尺寸并非全部对齐。即,应理解,图5中显示的中央开口54的较长尺寸与盖体子构件的前缘和后缘25之间的线大体平行对齐,而其它开口54具有与垂直于 侧壁23之间的线大体平行对齐的较长尺寸。以这种方式,中央开口54控制上部子构件与下部子构件的横向或侧侧定位,而剩余的开口54(散布在侧壁23之间)控制两个子构件的前后定位并且确保在盖体构件4的后部与控制台5的相邻边缘之间提供均匀的间隙。可以向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前凸缘表面71的中心提供其它的定位销72,其可以被容纳在上部盖体子构件的把手部件21的下侧表面形成的相应开口或开孔区47中。每个柱46的长度优选足以使上部盖体子构件能够置于仅由把手部件21的唇部22和柱的尖端支撑的平整表面上,使得上部盖体子构件下侧41上较短的前突出部、侧突出部和后突出部或夹子部件免受损害。

现将具体参考图5至7,应理解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上表面55提供有一系列由其突出的肋条56。在本文所述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肋条沿着通常从下部盖体子构件的一侧23或接近下部盖体子构件一侧23至另一侧23的纵向路径。肋条56的横截面具有基本上倒置的“L”形,其中基本平坦的上表面具有粘合区57,在所述粘合区上,可以远离表面55施加粘合剂或胶,优选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或基于氰基丙烯酸酯的粘合剂。加强肋58可以前后提供,贯穿肋条56以加强盖体和肋条56。当下部盖体子构件已通过塑料注射模塑形成时,其它的支撑肋59也可以在表面55与肋条56的基本平坦的上表面之间提供,主要是在冷却期间在相对于表面55的模制定向中辅助保留肋条56的上表面(即,在其上的粘合区57有效)。应注意,肋条56的上表面在与表面55呈一定角度的平面中,因为盖体构件4为楔形的,具有从后缘25的最大厚度向着把手部件21逐渐减小的垂直厚度。

还优选地将粘合剂施加至在下部盖体子构件50任一侧上的向内指向的突出部51的上表面,以将它们粘合至在上部盖体子构件40上的相应突出片42。还优选将粘合剂施加至下部盖体子构件的基本平坦的后凸缘表面70和基本平坦的前凸缘表面71,当对齐和装配时,两者还形成用于将那些表面粘合至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表面41的邻近区域的粘合区。

纵向路径具有比宽度大得多的长度并且提供了合适的表面面积,可以将粘合剂从粘合剂分配器的喷嘴施加至所述表面面积。例如,用户或机械设备将分配器的尖端置于粘合区一端或接近粘合区一端的起始位 置,开始挤压或分配粘合剂,同时沿纵向路径移动分配器的尖端并且一旦基本上到达路径的另一端时,停止移动和分配粘合剂。可以提供导件或喷标,其覆盖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大部分区域但具有在粘合区57之上形成为插槽的开口,以辅助用户在准确位置手动施加粘合剂。为辅助将粘合剂分配器的尖端置于粘合剂施加路径的起始处,凹陷61可以在纵向路径末端或接近纵向路径末端的粘合区57内形成。其它凹陷61的形状/区域和/或深度应足以使粘合剂分配器的尖端能够至少部分地被容纳在其中。凹陷61优选横向放置于接近纵向路径的中心线,以辅助粘合剂施加路径的中心化。也可以在粘合剂施加路径的完成端或接近粘合剂施加路径的完成端提供其它凹陷61。如图6中可以最佳看到,凹陷61可以被成形为具有朝向纵向路径的顶点,以沿粘合区57的路径在准确方向辅助或偏向粘合剂分配器的尖端。例如,凹陷可以基本上为雨滴形状的。当上部盖体子构件和下部盖体子构件准确地对齐并且夹在一起时,肋条56的上表面(并且具体为,粘合区57)经由粘合剂与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下侧41的相应区域接触,或可以与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下侧41的相应区域接触并且基本上平行于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下侧41的相应区域。

应理解,当将上部盖体子构件和下部盖体子构件装配在一起时,由此产生的复合盖体构件4应基本上为中空的,使得子构件至少部分封装中心体积的空气。如上文所提及,在封闭空间内难以控制粘合剂固化以致于发生起霜,特别是在过量未固化的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存在于表面的情况下,所述表面不与粘合剂可以接触的另一表面接触或相邻。因此,此类过量未固化粘合剂的表面被暴露于大气中并且可以容易地蒸发或汽化,特别是在温暖的大气环境中。因为盖体子构件不是密封的,所以一些粘合剂蒸气不可避免地找到从复合盖体出来的出路并且可以在外表面,可能是装饰品表面上导致起霜。

为避免或降低在复合盖体构件4的外表面上起霜,粘合区57可以通过其它的凹陷60而部分或完全地界定它们的外周,所述凹陷60可以在肋条56的基本平坦的上表面中形成为沟槽、沟道或凹槽。提供凹槽60以容纳已施加至粘合区57的过量或溢出的粘合剂。与表面上未固化的粘合剂完全暴露(例如,如果过量粘合剂溢出肋条56的基本平坦的上表面的 边缘并且流向表面55或流向至表面55)的情形相比,凹槽60容纳的粘合剂仅具有有限暴露的表面面积(凹槽的宽度),任何未固化的粘合剂可以从所述凹槽中蒸发或汽化。因此,凹槽60中容纳的任何粘合剂最终固化而无显著蒸发,从而减少或避免起霜的发生。选择在纵向路径的任一横侧上的凹槽60之间的粘合区的宽度,以允许未固化的粘合剂充分扩展使得子构件之间产生的粘合的宽度为复合构件提供足够的强度。如图5中所示,也可以向凸缘表面70和71上的粘合区提供凹槽60以捕获施加至那些表面的过量粘合剂。

一旦粘合剂已施加至粘合区57,并且在粘合剂已完全固化之前,将上部盖体子构件40和下部盖体子构件50对齐并且夹在一起。该过程将产生在子构件之间形成的粘合剂界面,所述界面包括下部盖体子构件的粘合区57与上部盖体子构件下侧41的邻近区域。在界面汇合的相对表面可以为接触的或略微隔开的,前提是粘合剂层足够厚以跨越子构件之间的间隙并且从而将所述子构件粘合在一起。在固化期间,可以在子构件之间施加压力持续例如,10至30秒时间段以确保实现强粘合。

虽然凹槽在上文被描述为界定粘合区57,但如果粘合区未完全被凹槽60包围,则仍出现起霜的减少。例如,从图6中可以看出,下部肋条56在粘合区一侧的凹槽中具有缺口62。可选地,凹槽可以仅提供在粘合区的一侧,或者可以提供在一侧或两侧和/或末端,但为不连续的。例如,凹槽可以由通过非凹槽段间隔开的凹槽段组成。而且,另外或可选地,可以在一个或多个粘合区57内提供凹陷或凹槽以容纳并储存过量粘合剂。

为进一步减少或控制盖体构件外表面上出现起霜,可以在两个子构件之间,优选沿其外周边缘形成密封。例如,可以在上部盖体子构件40的后部提供唇部48,其与下部子构件的后缘25部分重叠。使唇部与后缘25之间的空隙最小化以减少或抵抗特别源自凸缘70,源自离开复合盖体构件并且在控制台5上形成起霜的蒸气。可以在前缘提供类似的收缩部以控制特别来自凸缘区71,来自离开盖体构件的下部子构件50的前缘与把手区21的邻近表面之间的蒸气。盖体的侧面可以进行类似地密封,例如通过提供沿子构件之一的侧缘的长度的凹口或凹槽和沿另一侧构件的 侧缘的长度提供的相应形状的脊状物。例如,上部盖体子构件40提供有侧面凹槽49,而下部盖体子构件50的侧缘73具有这样的外形,其以在其间具有最小的空隙适合相应凹槽49。当装配时,凹槽49与侧缘73之间的间隙的横截面提供基本u-形的弯曲路径,从而抵抗蒸气从盖体构件的侧面向顶板3的邻近表面流动。

在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基本平行的侧壁之间凹槽60的横向宽度可以为约0.25mm至约1.0mm,优选约0.5mm,并且深度为至少约0.25mm,优选至少约0.5mm,其中横向粘合区57的宽度为约5mm至约10mm。当然,凹槽的具体尺寸对于本发明不是必要的并且以下也不是必要的:特定子构件中的所有凹槽,或者甚至与特定粘合区57相关的所有凹槽具有相同的尺寸或者它们全部与相同的凹槽图案相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