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0625发布日期:2019-05-17 21:01阅读:727来源:国知局
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荞麦皮(壳)的防潮与防霉抑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荞麦(Buckwheat)属于寥科(polygonaceae),荞麦属(Fagopyrum Mill),是一种起源于我国的古老栽培作物。荞麦食药兼用,富含生物类黄酮、活性蛋白、氨基酸、脂肪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具有抗氧化、抗血栓、降血压及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营养、保健和药用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加强,荞麦以其独特的营养和保健功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荞麦加工的原料主要是荞麦籽粒。荞麦皮(壳)作为加工的副产物虽然在功能成分提取方面开发利用价值有限,但因其独特的壳状外形、坚韧的质地及适当的挺度,成为枕头、床垫、靠垫等家居制品传统的优质填充材料。荞麦皮(壳)具有通风透气、弹性适宜、耐用天成等特性,可使身体局部与外界环境气体得到充分交换、散热性良好。《本草纲目》记载荞麦皮(壳)可“清热祛火、健脑提神、舒筋活络”。现代科学认为,荞麦皮(壳)富含芦丁和丰富的维生素,以及钙、硒、锌、钾、钠等微量元素,并能产生最适合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长期使用有利于改善人体微循环,对疏通血管、调节血压血脂,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进睡眠、预防感冒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功效。因此传统荞麦皮(壳)的市场需求几乎与人口增长同步,优质荞麦皮常年供不应求,价格持高不下。

然而作为家居制品填充材料,天然荞麦皮(壳)存在易吸潮、抗压性不足、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易发霉染菌、其碎屑粉尘等易导致过敏体质的阳性反应等应用隐患。现有技术仅仅采用清洗、干燥、灭菌等前期工艺处理,无法在产品使用中避免发生前述隐患问题,尤其是南方夏季的高温高湿环境导致荞麦皮(壳)家居制品安全使用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荞麦皮(壳)家居制品安全使用的隐患难题,提供了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涂层溶液是由水性聚氨酯树脂20~40%(体积浓度)、涂层增强剂2%~4%(质量浓度)、防霉抑菌剂0.05%~0.1%(体积浓度)以及溶剂构成。

本发明所提供的涂层溶液中,水性聚氨酯树脂的比例能够控制涂层达到适宜的厚度,从而能够达到控制吸湿率的目的,具备一定的防霉效果。涂层增强剂的比例在不影响荞麦皮(壳)外观的同时,吸水后的带有涂层的荞麦皮(壳)能够较快完全恢复原状。本发明在综合防霉剂抑菌抗菌效果及安全性的情况下,认为采用上述防霉抑菌剂的比例是最适宜的。

优选的,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为水性丙烯酸改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耐磨性好,柔韧性佳,与其他乳液具有良好的混匀性。

进一步,所述涂层增强剂为超微二氧化硅。添加有超微二氧化硅的涂层材料能够在皮(壳)表面形成耐磨的阻水薄膜,进一步提高荞麦皮(壳)的耐用度,一定程度上减少水份向皮壳内部的渗透,同时加快荞麦皮(壳)吸水后恢复原状的时间。

进一步,所述防霉抑菌剂为BEK-500(聚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化合物和聚5-氯-2-甲基-4-异噻唑啉-3-酮化合物按照1:3质量比的混合物)。BEK-500是国际公认的安全、无毒的高效广谱杀菌防腐剂,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可显著提高其防霉抑菌效果。

具体实施时,所述溶剂为乙醇和软化水的混合溶剂。本发明采用无水乙醇对超微二氧化硅进行预分散,然后加入软化水充分混匀,保证超微二氧化硅均匀分散性。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荞麦皮(壳)的筛选

将原料荞麦皮(壳)通过10目筛,用于去除碎屑等杂质,并经过拣选清理,置于105℃烘箱8h,自然冷却静置至少30min,备用;

(2)涂层溶液配制

以需要配制的涂层溶液体积作为基准,首先称取2%~4%超微二氧化硅,按照5倍体积无水乙醇预分散,加入10倍体积软化水,匀浆机充分混匀;加入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 20~40%,0.05%~0.1%BEK-500,软化水补足至所需涂层溶液体积;

(3)荞麦皮(壳)涂层加工

准确称取荞麦皮(壳),以固液比1:10比例(体积比)与上步配制的涂层溶液混合搅拌1min,使涂层溶液与荞麦壳表面充分接触;然后将荞麦壳转移至纱网过滤,通过脱水机离心脱除未与壳表面牢固接触的树脂溶液,操作时待脱水机到达最高转速时立刻停止,摊开置于烘箱中105℃处理6h,完成涂层加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选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对荞麦皮(壳)进行涂层加工处理,对荞麦皮(壳)封闭性全覆盖,可显著改善其吸湿防潮和防霉抑菌特性、提高其强度与抗压性,改善耐用品质,同时杜绝了其碎皮屑脱落,有效防止致敏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涂层荞麦皮(壳)样品吸水率柱状对比图。

图2为涂层荞麦皮(壳)样品自然晾干曲线对比图。

图3为涂层荞麦皮(壳)样品抑菌圈试验结果。图中空白为未经处理荞麦皮(壳),1~3号分别添加0.05%、0.1%、0.07%浓度的防霉剂BEK-500处理的涂层荞麦皮(壳)。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制备

(1)荞麦皮(壳)的筛选

将原料荞麦皮(壳)通过10目筛,用于去除碎屑等杂质,并经过拣选清理,置于105℃烘箱8h,转移至干燥皿中至少30min,备用。

(2)涂层溶液配制

将20g超微二氧化硅用100ml无水乙醇预分散,加入200ml软化水,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分散成均匀浆液,缓慢加入200ml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以及0.5ml防霉抑菌剂BEK-500,搅匀,逐渐搅拌加水至1000ml的体积,搅匀,完成涂层溶液配制。

(3)荞麦皮(壳)涂层加工

准确称取荞麦皮(壳),以固液比1:10比例与上步配制的涂层溶液混合搅拌1min,使涂层溶液与荞麦壳表面充分接触;然后将荞麦壳转移至纱网过滤,通过脱水机离心脱除未与壳表面牢固接触的树脂溶液,操作时待脱水机到达最高转速时立刻停止,摊开放在搪瓷盘中,烘箱105℃处理6h。

实施例2 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制备

(1)荞麦皮(壳)的筛选

将原料荞麦皮(壳)通过10目筛,用于去除碎屑等杂质,并经过拣选清理,置于105℃烘箱8h,转移至干燥皿中至少30min,备用。

(2)涂层溶液配制

将40g超微二氧化硅用200ml无水乙醇预分散,加入400ml软化水,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分散成均匀浆液,缓慢加入400ml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以及1.0ml防霉抑菌剂BEK-500,搅匀,逐渐搅拌加水至1000ml的体积,搅匀,完成涂层溶液配制。

(3)荞麦皮(壳)涂层加工

准确称取荞麦皮(壳),以固液比1:10比例与上步配制的涂层溶液混合搅拌1min,使涂层溶液与荞麦壳表面充分接触;然后将荞麦壳转移至纱网过滤,通过脱水机离心脱除未与壳表面牢固接触的树脂溶液,操作时待脱水机到达最高转速时立刻停止,摊开放在搪瓷盘中,烘箱105℃处理6h。

实施例3 一种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抑菌涂层制备

(1)荞麦皮(壳)的筛选

将原料荞麦皮(壳)通过10目筛,用于去除碎屑等杂质,并经过拣选清理,置于105℃烘箱8h,转移至干燥皿中至少30min,备用。

(2)涂层溶液配制

将30g超微二氧化硅用200ml无水乙醇预分散,加入400ml软化水,用高速搅拌机充分搅拌分散成均匀浆液,缓慢加入300ml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以及0.7ml防霉抑菌剂BEK-500,搅匀,逐渐搅拌加水至1000ml的体积,搅匀,完成涂层溶液配制。

(3)荞麦皮(壳)涂层加工

准确称取荞麦皮(壳),以固液比1:10比例与上步配制的涂层溶液混合搅拌1min,使涂层溶液与荞麦壳表面充分接触;然后将荞麦壳转移至纱网过滤,通过脱水机离心脱除未与壳表面牢固接触的树脂溶液,操作时待脱水机到达最高转速时立刻停止,摊开放在搪瓷盘中,烘箱105℃处理6h。

实施例4 荞麦皮(壳)防潮防霉涂层的效果试验

(1)荞麦皮(壳)涂层感官分析

通过对不同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涂敷浓度处理的荞麦皮(壳)涂层感官分析评价涂层对荞麦皮(壳)外观的影响。经过弹性以及感官分析,随着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浓度的增加,荞麦壳表面的涂层厚度和均匀程度都在增大,同时荞麦壳天然的柔软性和弹性在降低。PUA-2011M浓度过高导致样品涂层很厚、弹性消失,浓度过低则样品改观较小。水性聚氨酯树脂PUA-2011M浓度选择为20%~40%之间,涂层感官分析结果符合要求(见表1)。

表1 不同浓度PUA-2011M对其荞麦皮(壳)感官的影响

(2)荞麦皮(壳)涂层吸水率吸水性及复原效果检测

准确称取实施例1制备样品、实施例2制备样品、实施例3制备样品和未经涂层处理的对照,分别装于对应的纱网袋中,封口称重;将试验品与对照放置在清水中淹没,使其充分浸水,取出,用脱水机脱出表面多余的水分,称重计算吸水率。将吸水后的处理样品以及空白放在自然条件下,每隔0.5小时称其重量,进行晾干复原效果的比较评价。

结果显示,未处理(对照)与经涂层处理的荞麦皮(壳)吸水率有显著差异,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2样品,随着超微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吸水率逐渐降低。当超微二氧化硅浓度达到4%时(实施例2样品),吸水率降至14.8%(见图1)。晾干复原效果比较,经本发明涂层处理的荞麦皮(壳),其脱水后恢复原状所需时间与未处理对照相比差异显著,4h即可完全恢复原状。而实施例1、实施例3和实施例2样品间复原时间基本一致(见图2)。

(3)荞麦皮(壳)涂层抑菌圈检测

接种环挑取各试管斜面的菌种于带玻璃珠的无菌水中,用手振荡数分钟使孢子分散,过滤后制成混合孢子悬液;无菌接种混合孢子悬浮液0.5mL于各培养皿中;向各培养皿内注入15ml~20ml的熔化状琼脂培养基(约45℃),将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其冷却后用镊子将荞麦皮(壳)样品(实施例1制备样品、实施例2制备样品、实施例3制备样品和未经涂层处理的空白),取出置于带菌培养基平板的中央;置适宜温度下,无菌培养2~3d;测量抑菌圈直径。

结果显示,经48h微生物培养结果显示,未处理空白组荞麦皮(壳)被菌斑和真菌菌丝完全覆盖,而涂层处理样品则无任何菌斑发生。抑菌斑实验结果证实,涂层荞麦皮(壳)样品可形成明显抑菌圈,且与涂层中的抑菌剂浓度相关,实施例2样品(0.1%防霉抑菌剂BEK-500)抑菌圈已经十分明显,抑菌圈直径达到3.0cm(见图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