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胶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105298阅读:1206来源:国知局
自制胶水及其制备方法与制造工艺

本发明涉及胶水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自制胶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制造工艺中,对于塑料制品经常会使用到粘接工艺,通过各种类型的胶水将两个部件粘接在一起,比如耳机的前壳与后壳通过粘接工艺形成耳机外壳。但现有的胶水在粘接塑料制品的不同部件时,会存在如下的技术问题:

在胶水凝固后,会出现白化现象,严重影响电子产品成品的外观,降低用户对电子产品的观感。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制胶水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胶水在凝固后会出现白化现象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包括:

由质量分数为10%-30%的颗粒状注塑原料和质量分数为70%-90%的甲基乙基酮混合而成,颗粒状注塑原料与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为流体状态;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预定的质量分数加入到搅拌容器中;

通过翻转搅拌容器对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进行搅拌,同时,甲基乙基酮对颗粒状注塑原料进行稀释,直到甲基乙基酮将颗粒状注塑原料稀释成流体状态为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及其制备方法,通过该制备方法制备的胶水在凝固后,能够在保证粘性强度的同时,不会产生白化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发明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发明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发明的更全面理解,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制备自制胶水的流程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在其它例子中,为了便于描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方框图的形式示出。

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主要由质量分数为10%-30%的颗粒状注塑原料和质量分数为70%-90%的甲基乙基酮混合而成,颗粒状注塑原料与甲基乙基酮最终会混合为流体状态;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可以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下面以几个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自制胶水的配比组成。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一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由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构成,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90%,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一中的颗粒状注塑原料包括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即颗粒状注塑的成分单一,不能是前述几种材料的混合体。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聚碳酸酯与甲基乙基酮混合而成的自制胶水只能对聚碳酸酯材质的制品进行粘接,同理,由聚氯乙烯与甲基乙基酮混合而成的自制胶水只能对聚氯乙烯材质的制品进行粘接。

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只由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这两种成分构成,由于颗粒状注塑原料的分子结构的特点,只能对同分子结构的制品进行粘接,如果采用由聚碳酸酯与甲基乙基酮混合而成的自制胶水对聚氯乙烯材质的制品进行粘接,则无粘接效果。

在下述的实施例中对自制胶水的粘接对象同理适用。

现有的胶水产生白化现象的原因在于胶水成分的分子结构与空气中的水分子产生反应,从而发生白化现象,但本发明中自制胶水所涉及的这几种组成成分不会与水分子产生反应,也就不会发生白化现象。

在下述的各个实施例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组成成分同实施例一相同,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在于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配比不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3%,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7%,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6%,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4%,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0%,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4%,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6%,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8%,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2%,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2%,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8%,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二提供的自制胶水,其成分包括: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3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0%,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的质量分数混合而成,最终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的混合体呈流体状态。

上述内容详细说明了本发明提供的自制胶水的组成成分,下面对自制胶水的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制备自制胶水的流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制备自制胶水的流程,包括:

步骤S1:将颗粒状注塑原料和甲基乙基酮按照各自预定的质量分数加入到搅拌容器中。

其中,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0%-3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0%-90%,具体的配比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环境的需要灵活确定,比如: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90%。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3%,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7%。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16%,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4%。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80%。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4%,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6%。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8%,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2%。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22%,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8%。

当颗粒状注塑原料的质量分数为30%,甲基乙基酮的质量分数为70%。

颗粒状注塑原料可以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聚碳酸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中的任意一种,与甲基乙基酮进行混合。

步骤S2:通过翻转搅拌容器对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进行搅拌,同时,甲基乙基酮对颗粒状注塑原料进行稀释,直到甲基乙基酮将颗粒状注塑原料稀释成流体状态为止。

为了充分地搅拌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在搅拌容器内放入至少一个搅拌球,在翻转搅拌容器时,通过搅拌球在搅拌容器内的运动,将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充分地混合到一起。

需要说明的是,在搅拌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的同时,甲基乙基酮会对颗粒状注塑原料进行稀释,边搅拌边稀释,直到甲基乙基酮将颗粒状注塑原料稀释成流体状态为止,停止翻转搅拌容器,完成自制胶水的制备。

自制胶水即为甲基乙基酮与颗粒状注塑原料混合后的呈流体状态的混合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