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格排气胶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3176阅读:15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网格排气胶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胶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同时也向精细化分类发展。而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微封装技术的发展,电子元器件和设备的集成密度越来越高,体积也不断缩小,如何有效定位封装和散热成为一个设置的问题。电子元器件的寿命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显著缩减,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工作温度过高可能会导致胶带与元器件之间的气泡增大,破坏胶带的粘黏性,无法使胶带有效固定元器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同时,传统的石墨散热片是将石墨粉末分散在粘合剂中,通过热压制成石墨散热片,其导热系数较低,无法针对性地快速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格排气胶带,其不仅有效增强排气性和导热性,还可避免胶带和电子元器件的局部过热,实现胶带排气和导热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胶带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网格排气胶带包括基材层、导热胶层、防水胶层、重剥离型膜层以及轻剥离型膜层,所述导热胶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内表面和所述重剥离型膜层之间,所述防水胶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外表面和所述轻剥离型膜层之间,其中,所述基材层包括聚酯纤维布层和散热部,所述散热部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聚酯纤维布层的表面,所述导热胶层设有多个排气孔,所述散热部对齐所述排气孔。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部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气孔的直径。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网格排气胶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基材层和导热胶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网格排气胶带1,一种网格排气胶带1包括基材层10、导热胶层20、防水胶层30、重剥离型膜层41以及轻剥离型膜层42,所述导热胶层20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0的内表面和所述重剥离型膜层41之间,所述防水胶层30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0的外表面和所述轻剥离型膜层42之间,其中,所述基材层10包括聚酯纤维布层11和散热部13,所述散热部13间隔地设置于所述聚酯纤维布层11的表面,所述导热胶层20设有多个排气孔21,所述散热部13对齐所述排气孔21。从而,所述网格排气胶带1不仅有效增强排气性和导热性,还可避免胶带1和电子元器件的局部过热,实现胶带1排气和导热的均匀性,有利于提高胶带1和电子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所述基材层10为穿插有玻璃纤维12的高强聚酯纤维布,所述玻璃纤维12形成网格型,不仅具有较强的柔韧性,还使得基材具有排气性,有效进行排气。所述散热部13为复合有石墨烯的碳纤维层,所述散热部13设置于所述网格状玻璃纤维12的节点处,复合有石墨烯的碳纤维不仅增强所述基材层10的透气性和散热性,同时由于石墨烯的超高导电率,在适当的添加量下有助于所述散热部13在所述高强聚酯纤维布层11中形成良好的导电通道,增强所述网格排气胶带1的抗静电性,如图2所示。

所述导热胶层20为掺杂有石墨、氮化铝和三氧化二铝的丙烯酸聚合物层,所述导热胶层20的导热系数大于传统的含有石墨散热片的导热胶,由于所述导热胶层20直接接触散热部13件,所述导热胶层20设有多个细小排气孔21,所述排气孔21对齐所述散热部13,有效避免电子元器件与所述导热胶层20之间的气泡受热膨胀,同时也有助于缓解导热胶层20局部热量积聚现象,使得积聚的热量从所述导热胶层20径向向外扩散延伸,释放向所述排气孔21,使得所述散热部13从所述导热胶层20和所述排气孔21处双向向外分散热量,提高导热效率,有助于均匀导热。

其中,所述散热部13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气孔21的直径,有助于所述散热部13从所述导热胶和所述排气孔21处多方位传递热量,向外分散。

其中,所述防水胶层30是防水丙烯酸压敏胶层,有助于增强外表面粘接的防水性,尤其防止电子元器件受到外部水汽干扰。

所述重剥离型膜层41为重剥离型PET膜层,可分离地贴合于所述导热胶层20表面,所述轻剥离型膜层42为轻剥离型PET膜层,可分离地贴合于所述防水胶层30表面,使用时,先将所述重剥离型膜层41从所述导热胶层20剥离,得以使内侧的所述导热胶层20贴覆于待散热部件表面,再撕下轻剥离型膜层42,得以使外侧的所述防水胶层30贴覆于待固定位置,有助于避免残胶,实现易散热部件无间隙粘合,有利于散热均匀。

优选地,所述重剥离型膜层41和所述轻剥离型膜层42复合为一体结构,也就是说,所述网格排气胶带1包括离型膜层,所述离型膜层的背面为重剥离型膜层41,所述离型膜层的正面为轻剥离型膜层42,制造时,所述胶带1卷绕成一个卷,所述防水胶层30粘接正面的所述轻剥离型膜层42,所述导热胶层20粘接在内一圈中所述离型膜层背面的所述重剥离型膜层41,有助于使用时能够顺利剥离,也有助于PET膜层的垃圾回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