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接片及物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12016发布日期:2019-02-10 13:4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粘接片及物品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以例如电子设备的制造为首的各个领域中使用的粘接片。



背景技术:

对在以例如各种显示器、具有复印功能或扫描功能等的复印机或复合机为首的各种电子设备的制造场面中使用粘接片的情况进行了研究。

作为上述粘接片,例如已知一种双面粘接片,其特征在于,其是在无纺布基材的两面形成了粘合剂层的双面粘接带,该双面粘接带的层间破坏面积率为10%以下,且双面粘接带的拉伸强度在md方向(纵向)及td方向(横向)均为20n/10mm以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的上述电子设备的高功能化或高精密化,有时在其制造场合需要将2个以上的被粘物毫无偏移地粘贴于被严格限定的位置上。

上述粘贴操作通常大多情况下以手工操作来进行。在以手工操作进行上述粘贴的情况下,难以以一次粘贴操作将被粘物固定于严格的位置,因此,通常,通过进行多次重新粘贴操作,从而首次实现了将被粘物粘贴于规定的位置。

但是,以往的粘接带被设计成防止部件从最终制品上脱落等进而能够显现出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因此即使在将粘贴粘接带和被粘物时的负载控制为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的情况下,也会导致在进行上述重新粘贴操作时已经显现优异的粘接强度,有时无法效率良好地进行上述重新粘贴操作。

另一方面,若为了提高上述重新粘贴操作效率而试图将上述粘接强度设定得较低,则存在在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下容易引起被粘物与粘接带的偏移、剥离的问题。

另外,在被粘物为薄型且为容易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构件(铝板、玻璃等)的情况下,若上述粘接强度大,则导致在上述重新粘贴操作中引起被粘物的变形、破裂,有时无法对被粘物进行再利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152111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粘接片,如果是将粘贴时的施加于粘接片每单位面积的负载设定为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的情况,则能够防止粘接带从被粘物的偏移、剥离,另一方面,能够容易地剥离而不引起被粘物的变形等,并且在将上述负载设定为大约10n/cm2以上的情况下,能够显现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发现:通过使用一种粘接片,即,使与被粘物接触的粘接层的表面具有规定的凹凸形状、并且具有具备规定的储能模量的粘接层的粘接片,从而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即,本发明涉及一种粘接片,其特征在于,其具有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104pa~5×106pa的范围的粘接层(a),上述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2μm~5.0μm的范围。

发明的效果

就本发明的粘接片而言,即使被粘物为薄型且为容易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构件(铝板、玻璃等),也能在不引起被粘物的变形、破裂等的情况下进行多次重新粘贴,因此能够适宜用于将2个以上的被粘物毫无偏移地粘贴、粘接固定于被严格限定的位置的用途中。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表面粘接强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2为表示再加工性(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粘接片的特征在于,其具有在23℃下的储能模量为1×104pa~5×106pa的范围的粘接层(a),上述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2μm~5.0μm的范围。通过使用具有上述粘接层(a)的粘接片,如果是将粘贴被粘物时的负载控制为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的情况,则与被粘物的粘接面积小,即使被粘物为薄型且为容易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构件(铝板、玻璃等),也能在不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情况下进行多次重新粘贴,在将上述负载设定为大约10n/cm2以上的情况下,上述粘接面积增大,能够显现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粘接片,使用上述粘接层(a)在频率1hz及23℃下的储能模量g23为1.0×104pa~5.0×106pa的粘接片。由此,如果将上述粘接片粘贴于被粘物时的负载为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则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粘接片与被粘物的重新粘贴,另一方面,不易引起从被粘物上的剥离或偏移,并且,如果是上述负载为大约10n/cm2以上的情况,则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的凹凸形状容易变形,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与被粘物的密合性更进一步提高,因此能够显现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

作为上述粘接片,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5.0×104pa~4.0×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更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7.0×104pa~3.0×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进一步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1.0×105pa~3.0×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进一步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2.3×105pa~2.5×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进一步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4.0×105pa~2.3×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进一步优选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5.0×105pa~2.3×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使用上述粘接层(a)的上述储能模量g23为2.0×105pa~2.3×106pa的范围的粘接片时,如果将上述粘接片粘贴于被粘物时的负载为大约5n/cm2以下的轻负载,则能够相对容易地进行粘接片与被粘物的重新粘贴,另一方面,不易引起从被粘物的剥离或偏移,并且如果是上述负载为大约10n/cm2以上的情况,则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的凹凸形状容易发生变形,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与被粘物的密合性更进一步提高,因此在显现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的方面特别优选。

上述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优选为0.3μm~3.0μm,更优选为0.5μm~2.8μm,更优选为0.7μm~2.5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0μm~2.3μm的范围,在为1.5μm~2.2μm的范围时,在粘贴被粘物时的负载轻的情况下,能够使薄型且容易引起变形、破裂等的被粘物在不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情况下进行多次重新粘贴,在上述负载重的情况下,能够显现非常优异的粘接强度,故特别优选。

予以说明,关于上述粘接层(a)的中心线表面平均粗糙度ra,对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的任意3个部位(分别为50μm×50μm见方的范围),使用keyence制“彩色3d激光显微镜·vk-9500”(透镜倍率50倍、测定模式:超深度、间距:0.05μm、光学变焦:1.0倍),进行3次表面测定,将所测定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的平均值设为上述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

作为粘接片,即使使用具备仅具有上述范围的储能模量的粘接层(a)的粘接片也无法相对容易地进行轻负载后的粘接片与被粘物的重新粘贴,并且无法提高重负载后的上述粘接层(a)与被粘物的密合性。另外,作为上述粘接片,即使使用具有仅具备规定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粘接层(a)的粘接片也无法相对容易地进行轻负载后的粘接片与被粘物的重新粘贴,并且无法提高重负载后的上述粘接层(a)与被粘物的密合性。

即,本发明的粘接片是通过将上述范围的储能模量与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组合而实现了首次解决上述问题。

上述粘合层(a)的十点平均表面粗糙度rz并无特别限定,但rz优选为4μm~40μm,更优选为5μm~20μm,rz为7μm~10μm时,能够从被粘物与粘合层(a)的界面容易地去除气泡,其结果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因上述粘合片的膨胀等引起的外观不良和导热性、耐热性、粘接强度等性能降低,故进一步优选。

作为本发明的粘接片,为具有如下粘接强度的粘接片:对厚度0.5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铝板,将2个裁切成宽度10mm×长度120mm的条状而得到的试验片(粘接片)分别平行地粘贴于厚度0.5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将其放置于厚度2.0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亚克力板的上表面,以使上述试验片与上述亚克力板接触,经过3秒后,将上述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向垂直方向拉伸时,不引起上述铝板的变形。具有上述粘接强度的粘接片即使被粘物为薄型且为容易引起变形、破裂等的构件(铝板、玻璃等),也能容易地进行多次重新粘贴而不引起被粘物的变形、破裂等,故优选。

另一方面,就上述粘接片而言,例如,将上述粘接片裁切成一边(外侧形状)的长度为14mm的正方形且宽度2mm的框状,将上述裁切的粘接片粘贴于长度15mm、宽度15mm及厚度2mm的长方体的透明亚克力板,接着,将在中心部具有直径10mm的孔的纵20mm、横50mm及厚度1mm的不锈钢板(sus304)和上述试验片的粘接片侧的面以使它们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粘贴,使用压力机以50n/cm2加压10秒后,使用具备直径8mm的不锈钢制探针的拉伸试验机(a&d公司制tensilonrta-100、压缩模式),上述探针通过上述不锈钢板(sus304)的孔,以10mm/分钟的压入速度对上述亚克力板施加力时,从不锈钢板上剥离时的强度优选为20n/cm2以上,优选为30n/cm2以上,在使被粘物牢固地粘接的方面,更优选为40n/cm2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粘接片,可以使用由单层或经层叠的粘接层(a)构成的所谓无基材的粘接片、在支撑体的单面或两面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具有上述粘接层(a)的粘接片。作为上述粘接片,优选使用在支撑体的两面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具有上述接层(a)的粘接片。

构成本发明的粘接片的粘接层(a)优选含有能赋予所谓压敏粘接性(粘合性)的树脂、根据需要而能使用的增粘树脂的粘接成分及根据需要而能使用的其他添加剂等。

作为构成上述粘接层(a)的粘接成分,可列举例如天然橡胶系聚合物、合成橡胶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氨基甲酸酯系聚合物、乙烯基醚系聚合物等。

其中,作为上述粘接成分,优选使用合成橡胶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

作为上述合成橡胶系聚合物,优选使用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上述苯乙烯系嵌段共聚物是指具有聚苯乙烯单元(a1)和聚烯烃单元(a2)的三嵌段共聚物、二嵌段共聚物或它们的混合物。

作为上述苯乙烯系的嵌段共聚物,可以使用例如聚苯乙烯-聚(异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异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丁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丁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丁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乙烯-乙烯/丙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等。其中,作为上述苯乙烯系的嵌段共聚物,优选使用具有聚苯乙烯单元(a1)和聚异戊二烯单元(a2)的嵌段共聚物,进一步优选使用聚苯乙烯-聚(异丙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聚苯乙烯-聚(丁二烯)嵌段-聚苯乙烯共聚物。

作为上述丙烯酸系聚合物,可以使用丙烯酸单体的聚合物。作为丙烯酸单体,可以使用(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或(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

作为上述增粘树脂,出于调整粘接层的强粘接性的目的,可例示例如松香系增粘树脂、聚合松香系增粘树脂、聚合松香酯系增粘树脂、松香酚系增粘树脂、稳定化松香酯系增粘树脂、歧化松香酯系增粘树脂、萜烯系增粘树脂、萜烯酚系增粘树脂、石油树脂系增粘树脂等。

作为上述增粘树脂,优选使用上述中的萜烯酚系增粘树脂。作为上述萜烯酚系增粘树脂,选择使用以往已知的萜烯单体与苯酚的共聚物中软化点为100℃~125℃的萜烯酚系增粘树脂时,提高与上述橡胶系嵌段共聚物等的相容性,其结果赋予优异的粘接性,在这些方面是优选的。

上述萜烯酚系增粘树脂优选以相对于作为上述粘接成分的合成橡胶系聚合物或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总计100质量份为30质量份~120质量份的范围的量来使用,在赋予更进一步优异的粘接性的方面,更优选以40质量份~100质量份的范围的量来使用。

作为上述粘接成分,除上述粘接成分外,还可以根据需要使用含有交联剂、其他添加剂等的粘接成分。

作为上述交联剂,出于提高粘接层的凝聚力的目的,可以使用公知的异氰酸酯系交联剂、环氧系交联剂、氮丙啶系交联剂、多价金属盐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系交联剂、酮-酰肼系交联剂、噁唑啉系交联剂、碳二亚胺系交联剂、硅烷系交联剂、缩水甘油基(烷氧基)环氧硅烷系交联剂等。

作为上述粘接层(a),除上述的成分外,还可以在不损害本发明效果的范围内根据需要使用发泡剂、热膨胀性微球、抗氧化剂、增塑剂、填充剂、颜料、紫外线吸收剂、紫外线稳定剂、防火剂、阻燃剂等。

作为本发明的上述粘接片,可以使用在支撑体的两面直接或隔着其他层具有上述粘接层(a)的粘接片。

作为上述支撑体,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聚芳酯、聚氨酯、聚酰胺、聚醚酰胺等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聚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等聚酰亚胺系树脂;聚砜、聚醚砜等聚砜系树脂;聚醚酮、聚醚醚酮等聚醚酮系树脂;聚苯硫醚、改性聚苯醚等有机树脂的膜;包含纤维素纤维、聚酯纤维、芳族聚酰胺纤维、液晶聚合物纤维等有机纤维或者包含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等无机纤维的织布或无纺布基材;玻璃板、金属箔等无机材料的膜、片或板;以及它们的层叠体等。

另外,作为上述支撑体,可以使用玻璃纤维强化塑料(gfrp)等复合体(复合材料)。

另外,作为上述支撑体,例如可以使用:包括玻璃纤维的织布基材或无纺布基材、包括玻璃纤维复合体、玻璃板等的玻璃基材、聚酰胺系树脂膜、或聚酰亚胺系树脂膜作为基材。

作为上述支撑体,使用对其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的支撑体或设有底漆层的支撑体时,能够提高支撑体与粘接层(a)的密合性,故优选。

另外,作为上述支撑体,可以使用具有连通口的支撑体。作为具有连通口的支撑体,可以使用上述以往已知的各种支撑体,可以使用例如纸、无纺布、包含上述塑料膜等的多孔膜、金属网、冲孔膜(punchingfilm)等。连通口是指将支撑体的第1面和第2面连接的空间上连续的1个或多个开口部。

作为上述支撑体,优选使用具有1μm~200μm的厚度的支撑体,更优选使用具有12μm~50μm的厚度的支撑体。

作为上述粘接片,优选使用例如设置于上述支撑体的单面侧的上述粘接层(a)的厚度为25μm以上的粘接片,更优选使用该厚度为50μm~120μm的粘接片,在得到凝聚力优异、在规定的负载下加压时显现优异的粘接强度的粘接片的方面,进一步优选使用该厚度为60μm~120μm的粘接片。

作为上述粘接片,优选使用例如设置于上述支撑体的双面侧的上述粘接层(a)的总厚度为50μm以上的粘接片,上述粘接层(a)的总厚度更优选为50μm~300μm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100μm~250μm的范围,在得到凝聚力优异、以规定的负载加压时显现优异的粘接强度的粘接片的方面,进一步优选为100μm~210μm的范围。

上述粘接片可以利用如下转印法来制造:预先使用辊涂机等在脱模衬垫的表面涂布含有上述粘接成分的涂敷液(粘接剂)并干燥,由此形成粘接层(a),接着,使上述粘合层(a)贴合于上述支撑体的单面或两面。

作为上述涂敷液(粘接剂)的形态,可列举:溶剂系、乳液型粘合剂、水溶性粘合剂等水系;热熔型粘合剂、uv固化型粘合剂、eb固化型粘合剂等无溶剂系等。

作为对上述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赋予规定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方法,可列举使用该脱模处理面的中心平均表面粗糙度优选为0.3μm~3.0μm、更优选为0.5μm~2.8μm、更优选为0.7μm~2.5μm、更优选为1.0μm~2.3μm、进一步优选为1.5μm~2.2μm的范围的剥离衬垫作为上述脱模衬垫的方法。具体而言,可列举以下方法:在具有上述范围的中心平均表面粗糙度的脱模衬垫的脱模处理面涂布上述涂敷液(粘接剂),使其干燥,由此形成粘接层(a),将其根据需要贴合于上述支撑体的表面,去除上述剥离衬垫。

利用上述方法,将与上述脱模处理面的中心平均表面粗糙度相同、与其同程度或略大的中心线表面粗糙度转印于上述粘接层的表面。

作为上述脱模衬垫,例如可以使用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树脂膜、发泡膜、日本纸、洋纸、玻璃纸等纸、无纺布、金属箔及将它们组合并层叠的膜中脱模处理面具有上述范围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的脱模衬垫。

上述脱模衬垫的脱模处理面的形状可以通过对上述膜的表面进行喷砂处理等来赋予。另外,上述脱模衬垫的脱模处理面的形状可以使用将上述树脂和垫材的混合物成型为膜状而得到的膜等。

作为借助本发明的粘接片粘贴2个以上的被粘物的方法,可列举包括至少1次以上重新粘贴工序的粘贴方法,所述重新粘贴工序为:借助粘接片使2个以上的被粘物粘贴后,将被粘物分离,再次粘贴2个以上的被粘物的工序。该方法适用于例如粘贴位置被严格地指定并进行1次以上的重新粘贴操作来进行定位的用途中。因此,进行定位时的粘贴优选控制为轻负载来进行。而且,定位完成后优选进行在更重负载下进行粘接的工序。

在上述粘贴方法中,从有效地进行重新粘贴操作的观点出发,优选包括以下工序:借助粘接片使2个以上的被粘物在优选5n/cm2以下的负载、更优选3n/cm2以下的负载、进一步优选2.5n/cm2以下的负载下粘贴后,将被粘物分离,再次粘贴2个以上的被粘物。在上述再次粘贴2个以上的被粘物的工序中也优选:在优选5n/cm2以下的负载、更优选3n/cm2以下的负载、进一步优选2.5n/cm2以下的负载下进行粘贴。

在上述粘贴方法中,进行定位完成后的粘接的工序优选在更重负载下进行。该情况下,在上述粘贴方法中,从使2个以上的被粘物牢固地粘接的观点出发,优选包括以下工序:借助粘接片使2个以上的被粘物粘贴后,将被粘物分离,再次粘贴2个以上的被粘物,再在优选10n/cm2以上的负载、更优选15n/cm2以上的负载、进一步优选25n/cm2以上的负载、特别优选30n/cm2以上的负载下进行粘接。

作为上述被粘物,可以使用薄型且容易发生变形、破损的被粘物,可以使用厚度优选5mm以下、更优选2mm以下的板状的被粘物。作为上述被粘物的材质,可列举例如铝等金属、玻璃等。

本发明的粘接片可以用于固定构成携带电子设备的构件。作为上述构件,可列举例如构成电子设备的2个以上的壳体或透镜构件。

如果是本发明的粘接片,则即使在使用厚度2mm以下、优选1mm~1.5mm左右的玻璃制的板状刚体(rigidbody)作为上述透镜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不将其破损等地进行上述壳体与透镜构件的重新粘贴。

作为上述便携电子设备,可列举例如具有作为上述构件的壳体与透镜构件或其他壳体中的一者借助上述粘合带接合的结构的便携电子设备。

在车载用显示器等信息显示装置的制造场合中,可以在例如构成其的液晶显示面板等与玻璃触控面板构件的固定中使用本发明的粘接片。

对于本发明的粘接片,在车载用显示器等信息显示装置的制造场合中,例如可以用于固定构成其的铝制装饰构件与车载用显示器。

以下,利用实施例进行更具体地说明。

(制备例1)粘接剂(a-1)

将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x(三嵌段共聚物与二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相对于上述混合物的总量,上述二嵌段共聚物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在上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整体中所占的聚苯乙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30质量%,聚丁二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70质量%)100质量份、萜烯酚系增粘树脂(软化点115℃、数均分子量1000)65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中,由此得到粘接剂(a-1)。

(制备例2)粘接剂(a-2)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丁酯44.9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50质量份、丙烯酸2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溶解于乙酸乙酯100质量份中,在70℃下进行10小时聚合,由此得到重均分子量为80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z溶液。

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z100质量份,添加聚合松香酯系增粘树脂d-13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30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并进行混合后,添加nipponpolyurethaneindustryco.,ltd.制“coronate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质量%)1.1质量份并搅拌15分钟,得到粘接剂(a-2)。

(制备例3)粘接剂(a-3)

将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x(三嵌段共聚物与二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相对于上述混合物的总量,上述二嵌段共聚物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在上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整体中所占的聚苯乙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30质量%,聚丁二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70质量%)100质量份、萜烯酚系增粘树脂(软化点115℃、数均分子量1000)8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中,由此得到粘接剂(a-3)。

(制备例4)粘接剂(a-4)

将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x(三嵌段共聚物与二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相对上述混合物的总量,上述二嵌段共聚物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在上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整体中所占的聚苯乙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30质量%,聚丁二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70质量%)100质量份、萜烯酚系增粘树脂(软化点115℃、数均分子量1000)4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中,由此得到粘接剂(a-4)。

(制备例5)粘接剂(a-5)

将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y(三嵌段共聚物与二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相对于上述混合物的总量,上述二嵌段共聚物所占的比例为20质量%。在上述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y的整体中所占的聚苯乙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20质量%,聚异戊二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80质量%)100质量份、c5石油系增粘树脂(软化点100℃、数均分子量885)4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中,由此得到粘接剂(a-5)。

(制备例6)粘接剂(a-6)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丁酯69.9质量份、丙烯酸2-乙基己酯25质量份、丙烯酸2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溶解于乙酸乙酯100质量份中,在70℃下进行10小时聚合,由此得到重均分子量为80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w溶液。

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z100质量份,添加松香酯系树脂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聚合松香酯系增粘树脂d-13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0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并进行混合后,添加nipponpolyurethaneindustryco.,ltd.制“coronate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质量%)1.1质量份并搅拌15分钟,得到粘接剂(a-6)。

(制备例7)粘接剂(a-7)

在具备搅拌机、回流冷凝器、温度计、滴液漏斗及氮气导入口的反应容器中,将丙烯酸丁酯94.9质量份、丙烯酸2质量份、乙酸乙烯酯3质量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质量份溶解于乙酸乙酯100质量份中,在70℃下进行10小时聚合,由此得到重均分子量为80万的丙烯酸系共聚物v溶液。

接着,相对于丙烯酸系共聚物z100质量份,添加松香酯系树脂a-100(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聚合松香酯系增粘树脂d-135(荒川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20质量份,加入乙酸乙酯并进行混合后,添加nipponpolyurethaneindustryco.,ltd.制“coronatel-45”(异氰酸酯系交联剂、固体成分45质量%)1.1质量份并搅拌15分钟,得到粘接剂(a-7)。

(制备例8)粘接剂(a-8)

在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5万的加成固化型聚二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硅橡胶t100质量份、重均分子量为600的二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硅树脂u70质量份和甲苯20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铂催化剂“cat-pl-5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并搅拌15分钟,得到粘接剂(a-8)。

(制备例9)粘接剂(a-9)

在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5万的加成固化型聚二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硅橡胶t100质量份、重均分子量为600的二甲基苯基聚硅氧烷形成的硅树脂u50质量份和甲苯20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中,添加铂催化剂“cat-pl-50t”(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1.0质量份并搅拌15分钟,得到粘接剂(a-9)。

(比较制备例1)粘接剂(a-10)

将混合重均分子量为30万的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x(三嵌段共聚物与二嵌段共聚物的混合物。相对于上述混合物的总量,上述二嵌段共聚物所占的比例为50质量%。在上述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整体中所占的聚苯乙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30质量%,聚丁二烯单元的质量比例为70质量%)100质量份、萜烯酚系增粘树脂(软化点115℃、数均分子量1000)10质量份而得到的混合物溶解于甲苯中,由此得到粘接剂(a-10)。

(实施例1)

使用敷涂机将上述粘接剂(a-1)涂布于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3μm的剥离衬垫的表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达到88μm,使其在85℃下干燥5分钟,由此形成粘接层。将上述粘接层贴合于厚度25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两面后,以40n/cm2进行加压并层压,由此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2)

代替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3μm的剥离衬垫而使用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55μm的剥离衬垫,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3)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2),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4)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3),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5)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4),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6)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3),并且代替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3μm的剥离衬垫而使用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55μm的剥离衬垫,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7)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5),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8)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6),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9)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7),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10)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8),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实施例11)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9),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比较例1)

代替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1.63μm的剥离衬垫而使用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为0.02μm的剥离衬垫,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比较例2)

代替粘接剂(a-1)而使用粘接剂(a-10),除此以外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方法得到粘接片。

〔粘接层(a)的动态粘弹性测定〕

使用敷涂机将用于制造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得的粘接片的粘接剂涂布于脱模衬垫的表面以使干燥后的厚度达到100μm,在85℃下干燥5分钟,由此分别形成多片厚度100μm的粘接层。

将上述所得的粘接层重叠,由此分别制作了厚度2mm的粘接层形成的试验片。

在tiinstrumentsjapaninc.制的粘弹性试验机(ares2kstd)上安装直径7.9mm的平行板。用上述平行板以压缩负载40~60g夹入上述试验片,在频率1hz、温度区域-60~150℃及升温速度2℃/分钟的条件下测定在23℃下的储能模量。

[(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测定方法)]

从上述实施例及比较例中所得的粘接片上剥离层叠于构成本发明的粘接层(a)上的剥离衬垫,利用以下的方法测定粘接层(a)的与被粘物接触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

对上述粘接层(a)的表面的任意3个部位(分别为50μm×50μm见方的范围),使用keyence制“彩色3d激光显微镜·vk-9500”(透镜倍率50倍、测定模式:超深度、间距:0.05μm、光学变焦:1.0倍),进行表面测定,测定其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将上述测定中所得的3点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平均值设为上述粘接层(a)与被粘物接触的面的中心线平均表面粗糙度ra。

[轻负载后的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a]

将粘接片裁切成宽度10mm×长度120mm的条状,由此制作了2个试验片(粘接片)。

接着,将上述试验片分别平行地粘贴于厚度0.5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将其放置于厚度2.0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亚克力板的上表面以使上述试验片与上述亚克力板接触(图2)。

使上述试验片与亚克力板接触后经过3秒后,将上述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图2中的位置8)以30m/分钟的速度朝垂直方向剥离。予以说明,上述试验片和亚克力板在上述3秒内利用上述铝板的自重而以0.01n/cm2施加负载。

利用下述基准评价了进行10次上述剥离试验时的剥离容易性。

予以说明,在将上述试验后的铝板载置于表面平滑的玻璃板上、并从侧面方向通过目视观察铝板是否弯曲时,将铝板与玻璃板为平行的状态的情况判断为“铝板未发生弯曲”,将上述铝板和玻璃板不平行的情况(具体为在铝板的端部与玻璃板之间发生浮起的情况)判断为“铝板发生弯曲”。

◎:10次试验全部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8~9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5~7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在10次试验10中,1~4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无法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轻负载后的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b]

将剥离速度从30m/分钟变更为10m/分钟,除此以外利用与上述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a相同的方法评价了剥离容易性。

◎:10次试验全部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8~9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5~7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在10次试验中,1~4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无法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轻负载后的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c]

将剥离速度从30m/分钟变更为5m/分钟,除此以外利用与上述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a相同的方法评价了剥离容易性。

◎:10次试验全部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8~9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〇△:在10次试验中,5~7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在10次试验中,1~4次能够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无法不弯曲地剥离铝板。

[暂时固定性的评价]

将粘接片裁切成宽度10mm×长度120mm的条状,由此制作了2个试验片(粘接片)。

接着,将上述试验片分别平行地粘贴于厚度0.5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将其放置于厚度2.0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亚克力板的上表面以使上述试验片与上述亚克力板接触(图2)。

使上述试验片与亚克力板接触后经过3秒后,翻转试验片以使上述铝板成为下侧,在空中保持10秒。在上述10秒内,通过目视确认铝板是否从试验片脱落。予以说明,上述试验片和亚克力板在上述3秒内利用上述铝板的自重而以0.01n/cm2施加负载。

利用下述基准评价了进行10次上述暂时固定性试验时的暂时固定性。

〇:10次试验铝板全部未落下。

△:在10次试验中,1~4次铝板落下。

×:10次试验铝板全部落下。

[重负载后的粘接性的评价]

将粘接片裁切成宽度10mm×长度120mm的条状,由此制作了2个试验片(粘接片)。

接着,将上述试验片分别平行地粘贴于厚度0.5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两个端部,将其放置于厚度2.0mm×宽度70mm×长度150mm的亚克力板的上表面以使上述试验片与上述亚克力板接触(图2),从其上表面侧施加50n/cm2的负载10秒钟。

去除上述负载后经过3秒后,将上述铝板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图2中的位置8)以30m/分钟的速度朝垂直方向剥离。

利用下述基准评价了进行10次上述试验时的粘接强度。

〇:10次试验全部发生铝板弯曲(铝板与亚克力板充分粘接。)。

△:在10次试验中,6~9次试验发生铝板弯曲。

×:在10次试验中,5次以下的试验发生铝板弯曲。

[面粘接强度的评价]

在23℃的环境下将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粘接片裁切成一边(外侧形状)的长度为14mm的正方形且宽度2mm的框状。

将上述裁切的粘接片粘贴于长度15mm、宽度15mm及厚度2mm的长方体的透明亚克力板。此时,将上述裁切的粘接片的一边以与上述透明亚克力板的一边15mm对应的方式粘贴并作为试验片1。

接着,将在中心部具有直径10mm的孔的纵20mm、横50mm及厚度1mm的不锈钢板(sus304)和上述试验片1的粘接片侧的面以使它们的中心一致的方式粘贴,使用压力机以50n/cm2加压10秒后,解除上述加压的状态,在23℃的环境下静置1小时,由此制作了试验片2。

接着,准备具备直径8mm的不锈钢制探针的拉伸试验机(a&d公司制tensilonrta-100、压缩模式)。上述探针通过构成上述试验片2的不锈钢板(sus304)的孔,对构成上述试验片2的试验片1施加力时,在23℃下分别测定上述试验片1从不锈钢板上剥离时的强度(n/cm2)(参照图1)。予以说明,上述探针按压试验片1的速度设定为10mm/分钟。

[表1]

[表2]

[表3]

如上述结果那样,在实施例1~11中,轻负载后的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a~c均良好,并且暂时固定性及重负载后的粘接性也良好。另一方面,在比较例1中,轻负载后的重新粘贴适应性的评价a~c均差,在比较例2中,暂时固定性及重负载后的粘接性差。

附图标记说明

1透明亚克力板

2所裁切的粘接片

3不锈钢板(sus304)

4探针

5铝板

6所裁切的粘接片

7亚克力板

8剥离位置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