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55461发布日期:2018-11-07 10:54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材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
背景技术
粘结剂是磨料和基体之间粘结强度的保证。随着化工工业的发展,各种新型粘结剂进入了涂附磨具领域,提高了涂附磨具的性能,促进了涂附磨具工业的发展。传统的粘结剂在用于工艺品的加工中,其粘结强度和抗吸湿性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故此亟需设计一种用于工艺品加工的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本发明的抗吸湿性、粘结强度性能优异。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20-40份改性磷酸盐、10-20份氰基丙烯酸酯、10-25份环氧树脂、2-8份醋酸乙酯、3-10份氧化锌、1-5份硬脂酸钠、1-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15份丙烯酸丁酯、1-3.5份纤维素醚。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25-35份改性磷酸盐、11-18份氰基丙烯酸酯、13-22份环氧树脂、3-7份醋酸乙酯、5-9份氧化锌、2-4份硬脂酸钠、2-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13份丙烯酸丁酯、1.5-3.0份纤维素醚。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30份改性磷酸盐、15份氰基丙烯酸酯、17份环氧树脂、5份醋酸乙酯、7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钠、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份丙烯酸丁酯、2份纤维素醚。优选地,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优选地,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0-85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50-70℃,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85-95℃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85-95℃,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优选地,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90-220:49-55:2-4:0.6-1.5:6-10。优选地,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200-210:51-54:2.5-3.5:0.7-1.2:7-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粘结剂的原料包括改性磷酸盐、氰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醋酸乙酯、氧化锌、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丙烯酸丁酯、纤维素醚。其中改性磷酸盐以磷酸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材料,改性得到的产物可使本发明获得较高的粘结强度,再采用氧化镁、氢氧化钙和柠檬酸对磷酸进行了复合改性,抗吸湿性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将改性磷酸盐运用到本发明的粘结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性磷酸盐促进氰基丙烯酸酯、纤维素醚、丙烯酸丁酯、环氧树脂、醋酸乙酯与氧化锌、硬脂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原料相容,可改善本发明粘结剂的韧性与弹性。本发明粘结剂的原料配比科学合理,各原料间具有相互协同作用,使得本发明的抗吸湿性、粘结强度均得到明显改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40份改性磷酸盐、10份氰基丙烯酸酯、25份环氧树脂、2份醋酸乙酯、10份氧化锌、1份硬脂酸钠、5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份丙烯酸丁酯、3.5份纤维素醚;其中,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0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70℃,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85℃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95℃,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190:55:2:1.5:6。实施例2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20份改性磷酸盐、20份氰基丙烯酸酯、10份环氧树脂、8份醋酸乙酯、3份氧化锌、5份硬脂酸钠、1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5份丙烯酸丁酯、1份纤维素醚;其中,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5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50℃,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95℃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85℃,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220:49:4:0.6:10。实施例3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35份改性磷酸盐、11份氰基丙烯酸酯、22份环氧树脂、3份醋酸乙酯、9份氧化锌、2份硬脂酸钠、4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份丙烯酸丁酯、3.0份纤维素醚;其中,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1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65℃,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88℃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92℃,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200:54:2.5:1.2:7。实施例4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25份改性磷酸盐、18份氰基丙烯酸酯、13份环氧树脂、7份醋酸乙酯、5份氧化锌、4份硬脂酸钠、2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13份丙烯酸丁酯、1.5份纤维素醚;其中,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4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5℃,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92℃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86℃,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210:51:3.5:0.7:9。实施例5一种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30份改性磷酸盐、15份氰基丙烯酸酯、17份环氧树脂、5份醋酸乙酯、7份氧化锌、3份硬脂酸钠、3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份丙烯酸丁酯、2份纤维素醚;其中,所述改性磷酸盐的制备工艺如下:将83wt%磷酸溶液和水混合,启动搅拌器,并升温到60℃,使磷酸与水混合均匀;然后缓慢加入氧化锌,保持反应温度为90℃至溶液透明后,再缓慢加入氧化镁,溶解完全后,缓慢加入氢氧化钙,保持反应温度在90℃,溶液透明后,加入柠檬酸,待其溶解完全后,即制得所述改性磷酸盐;所述磷酸溶液、氧化锌、氧化镁、氢氧化钙、柠檬酸的重量比为205:52:3:1:8。试验例1将实施例1-5制备的高粘结强度抗吸湿粘结剂与普通粘结剂分别涂覆于木材表面,然后浸泡在常温水中24h后,取出晾晒30min,将得到的木材分别记为实验例1-5与对比例1。对实验例1-5与对比例1中得到的木材进行含水量和开裂率的测试,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表1项目含水量/%开裂率/%实验例11210实验例21211实验例312.511实验例411.513实验例5119对比例11528由表1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粘结剂,其抗吸湿性与粘结强度明显优于普通的粘结剂。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