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7746发布日期:2018-12-22 08:31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母线槽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现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现有技术中的母线槽性能较为单一,缺少防水性能,母线槽在进水或者遇水的情况下情况较为危急,容易造成人员伤亡或者意外,给工作人员以及使用人员造成了极大的不变,为改善这一现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提出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不仅提高了产品的耐用性以及实用性,降低了使用风险,节约了生产成本,防水层制造步骤简单,方便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侧封板、上盖板以及下封闭底板,两侧封板、上盖板以及下封闭底板构成了母线槽封闭空间,该母线槽封闭空间中竖向内置有导电母排,导电母排包裹绝缘介质后卡置于母线槽封闭空间中,母线槽封闭空间的内壁铺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包括以下几种组分:三乙酸丙三醇酯:14-19份,滑石粉:18-21份,钛白粉:2-9份,高岭土:10-14份,基料乳液:3-9份,去离子水:28-32份,防霉剂:14-17份,成膜助剂:22-28份,增稠剂:14-16份,消泡剂:17-22份;

基料乳液为丙烯酸乳液、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乳液或聚醋酸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防霉剂为磷酸锌、氢氧化铝或硼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和二丙二醇丁醚按照十二醇酯:二丙二醇丁醚=3:2的重量比例复合制成;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9-24份,水玻璃:13-17份,氟硅酸钠:9-13份,石墨粉:20-22份,超细硅酸铝纤维:3-7份,消泡剂:22-27份,偶联剂:10-17份,成膜助剂:23-29份,热稳定剂:11-16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2-29份,成炭催化剂:24-28份,成炭剂:3-6份,发泡剂:4-7份,氯丁橡胶:10-14份,正硅酸乙酯:24-28份,玻纤处理剂:4-10份,活性炭:13-19份,聚苯醚树脂粉:20-26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成炭催化剂为聚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铵、甲酸、植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成炭剂为山梨醇、丁四醇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发泡剂为氯化石蜡、尿素、三聚氰胺、甘氨酸、双氰胺、蜜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玻纤处理剂为甲基萘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所述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9份,水玻璃:13份,氟硅酸钠:9份,石墨粉:20份,超细硅酸铝纤维:3份,消泡剂:22份,偶联剂:10份,成膜助剂:23份,热稳定剂:11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2份,成炭催化剂:24份,成炭剂:3份,发泡剂:4份,氯丁橡胶:10份,正硅酸乙酯:24份,玻纤处理剂:4份,活性炭:13份,聚苯醚树脂粉:20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24份,水玻璃:17份,氟硅酸钠:13份,石墨粉:22份,超细硅酸铝纤维:7份,消泡剂:27份,偶联剂:17份,成膜助剂:29份,热稳定剂:16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9份,成炭催化剂:28份,成炭剂:6份,发泡剂:7份,氯丁橡胶:14份,正硅酸乙酯:28份,玻纤处理剂:10份,活性炭:19份,聚苯醚树脂粉:26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9-24份,水玻璃:13-17份,氟硅酸钠:9-13份,石墨粉:20-22份,超细硅酸铝纤维:3-7份,消泡剂:22-27份,偶联剂:10-17份,成膜助剂:23-29份,热稳定剂:11-16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2-29份,成炭催化剂:24-28份,成炭剂:3-6份,发泡剂:4-7份,氯丁橡胶:10-14份,正硅酸乙酯:24-28份,玻纤处理剂:4-10份,活性炭:13-19份,聚苯醚树脂粉:20-26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22份,水玻璃:14份,氟硅酸钠:11份,石墨粉:21份,超细硅酸铝纤维:5份,消泡剂:25份,偶联剂:15份,成膜助剂:24份,热稳定剂:14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6份,成炭催化剂:26份,成炭剂:5份,发泡剂:6份,氯丁橡胶:12份,正硅酸乙酯:26份,玻纤处理剂:6份,活性炭:15份,聚苯醚树脂粉:24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660-750r/min,加热温度100-120℃,搅拌时间45-65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0-25℃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30-40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60-70min,搅拌速度为990-110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40-60min,搅拌速度为880-90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0-40min,搅拌速度为750-85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30-40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660r/min,加热温度100℃,搅拌时间45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0℃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30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60min,搅拌速度为99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8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75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前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750r/min,加热温度120℃,搅拌时间65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5℃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40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70min,搅拌速度为110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6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5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40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个母线槽封闭空间的内壁铺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在母线槽经历强力冲击而导致进水的情况下可将水分吸收干净,不会使导电母排遇水而出现意外,导电母排与封闭底板以及盖板的接触面之间采用u形橡胶垫作为缓冲保护层;以防止因母线绝缘材料于外壳之间的长期硬性接触,造成母线绝缘材料的震动性磨损,提高了该母线槽的耐用性;在涂膜配制过程中,可能有泡沫产生,故加入适量消泡剂消除出泡沫,本发明使用了硅丙乳液以及成炭催化剂,由于硅丙乳液以及成炭催化剂原子半径大且具有较高的活性,很容易填补物料间的空隙,同时,硅丙乳液以及成炭催化剂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制备涂层的分散性和相容性,使产品混合均匀也提高了涂层的防水性,本发明制备的防水层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普通涂膜相比适用性强,污染小且成本低,大大增加了对环境的保护力度,并且该方法步骤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两侧封板,2-上盖板,3-下封闭底板,4-导电母排,5-绝缘介质,6-高分子吸水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构成了母线槽封闭空间,该母线槽封闭空间中竖向内置有导电母排4,导电母排4包裹绝缘介质5后卡置于母线槽封闭空间中,母线槽封闭空间的内壁铺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包括以下几种组分:三乙酸丙三醇酯:14份,滑石粉:18份,钛白粉:2份,高岭土:10份,基料乳液:3份,去离子水:28份,防霉剂:14份,成膜助剂:22份,增稠剂:14份,消泡剂:17份;

基料乳液为丙烯酸乳液、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乳液或聚醋酸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防霉剂为磷酸锌、氢氧化铝或硼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和二丙二醇丁醚按照十二醇酯:二丙二醇丁醚=3:2的重量比例复合制成;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19份,水玻璃:13份,氟硅酸钠:9份,石墨粉:20份,超细硅酸铝纤维:3份,消泡剂:22份,偶联剂:10份,成膜助剂:23份,热稳定剂:11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2份,成炭催化剂:24份,成炭剂:3份,发泡剂:4份,氯丁橡胶:10份,正硅酸乙酯:24份,玻纤处理剂:4份,活性炭:13份,聚苯醚树脂粉:20份;

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成炭催化剂为聚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铵、甲酸、植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成炭剂为山梨醇、丁四醇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发泡剂为氯化石蜡、尿素、三聚氰胺、甘氨酸、双氰胺、蜜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玻纤处理剂为甲基萘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上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660r/min,加热温度100℃,搅拌时间45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0℃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30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60min,搅拌速度为99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8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0min,搅拌速度为75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30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构成了母线槽封闭空间,该母线槽封闭空间中竖向内置有导电母排4,导电母排4包裹绝缘介质5后卡置于母线槽封闭空间中,母线槽封闭空间的内壁铺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包括以下几种组分:三乙酸丙三醇酯:19份,滑石粉:21份,钛白粉:9份,高岭土:14份,基料乳液:9份,去离子水:32份,防霉剂:17份,成膜助剂:28份,增稠剂:16份,消泡剂:22份;

基料乳液为丙烯酸乳液、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乳液或聚醋酸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防霉剂为磷酸锌、氢氧化铝或硼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和二丙二醇丁醚按照十二醇酯:二丙二醇丁醚=3:2的重量比例复合制成;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24份,水玻璃:17份,氟硅酸钠:13份,石墨粉:22份,超细硅酸铝纤维:7份,消泡剂:27份,偶联剂:17份,成膜助剂:29份,热稳定剂:16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9份,成炭催化剂:28份,成炭剂:6份,发泡剂:7份,氯丁橡胶:14份,正硅酸乙酯:28份,玻纤处理剂:10份,活性炭:19份,聚苯醚树脂粉:26份;

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成炭催化剂为聚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铵、甲酸、植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成炭剂为山梨醇、丁四醇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发泡剂为氯化石蜡、尿素、三聚氰胺、甘氨酸、双氰胺、蜜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玻纤处理剂为甲基萘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上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750r/min,加热温度120℃,搅拌时间65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5℃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40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70min,搅拌速度为110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60min,搅拌速度为90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40min,搅拌速度为85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40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包括母线槽壳体,母线槽壳体包括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两侧封板1、上盖板2以及下封闭底板3构成了母线槽封闭空间,该母线槽封闭空间中竖向内置有导电母排4,导电母排4包裹绝缘介质5后卡置于母线槽封闭空间中,母线槽封闭空间的内壁铺设有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

高分子吸水树脂层6包括以下几种组分:三乙酸丙三醇酯:15份,滑石粉:20份,钛白粉:7份,高岭土:12份,基料乳液:5份,去离子水:30份,防霉剂:16份,成膜助剂:25份,增稠剂:15份,消泡剂:20份;

基料乳液为丙烯酸乳液、苯丙乳液、纯丙乳液、硅丙乳液或聚醋酸乳液中的一种或几种;防霉剂为磷酸锌、氢氧化铝或硼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成膜助剂为十二醇酯和二丙二醇丁醚按照十二醇酯:二丙二醇丁醚=3:2的重量比例复合制成;增稠剂为聚丙烯酰胺、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或几种;消泡剂为二甲基硅油、有机硅、聚醋酸乙烯酯中的一种;

母线槽壳体整体外表面涂覆有一层防水层,防水层由甲乙两组分按甲:乙=5:2的比例复合而成,甲乙以质量份数计包含以下组分:

甲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环氧树脂:22份,水玻璃:14份,氟硅酸钠:11份,石墨粉:21份,超细硅酸铝纤维:5份,消泡剂:25份,偶联剂:15份,成膜助剂:24份,热稳定剂:14份;

乙组分中按质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硅丙乳液:26份,成炭催化剂:26份,成炭剂:5份,发泡剂:6份,氯丁橡胶:12份,正硅酸乙酯:26份,玻纤处理剂:6份,活性炭:15份,聚苯醚树脂粉:24份;

消泡剂为有机硅、聚醚或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或锆类偶联剂中的至少一种;成膜助剂为乙二醇乙醚、乙二醇丁醚、乙二醇或丙二醇中的一种;热稳定剂为氧化脱氯化氢、二盐基硬脂酸铅或二盐基邻苯二甲酸铅中的一种;成炭催化剂为聚磷酸铵、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碳酸氢铵、甲酸、植物油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成炭剂为山梨醇、丁四醇中的一种或二种的混合;发泡剂为氯化石蜡、尿素、三聚氰胺、甘氨酸、双氰胺、蜜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混合;玻纤处理剂为甲基萘磺酸钠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一种;

上述的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配置固含量20%的环氧树脂,将水玻璃、氟硅酸钠以及石墨粉按预设的质量比例进行混合,在搅拌釜内加热并进行高速搅拌分散,搅拌速度为700r/min,加热温度110℃,搅拌时间50min,制成乳状液体,接着对乳状液体进行降温,使其温度降到23℃以下,加入超细硅酸铝纤维、消泡剂以及偶联剂,搅拌35min,最后加入适量的成膜助剂以及热稳定剂调节至适合黏稠度,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甲组份待用;

(二)向硅丙乳液中加入成炭催化剂、成炭剂以及发泡剂并送入搅拌机,搅拌65min,搅拌速度为1000r/min,然后加入氯丁橡胶以及正硅酸乙酯,搅拌50min,搅拌速度为890r/min,等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玻纤处理剂加入搅拌机中,在高剪切力作用下高速搅拌35min,搅拌速度为800r/min,最后添加适量活性炭以及聚苯醚树脂粉调节涂料至合适黏度,过滤即可得到防水层中的的乙组分待用;

(三)将步骤(一)所制备好的甲组份与步骤(二)所制得的乙组份放入搅拌机中搅拌,搅拌时间为35min后将所得涂料涂至母线槽壳体外表面即可得到高压共相防水母线槽。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