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45523发布日期:2018-12-11 23:3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拉链防水涂料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拉链(zipper)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现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拉链布袋作为承载链牙及其他拉链组件的重要部件,其外观性对服装的整体观感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现有的拉链布带表现方式单一,一般仅仅为简单的色彩表现,而且染色也很容易带来掉色褪色等问题。为了满足追求时尚个性需求,现在人流行在发胶、个性服装喷胶、指甲油等粘性流体或液体胶黏剂介质中添加金银葱粉,以达到闪光发亮效果,赚取别人眼球的视觉效果。因此通过涂料给拉链布带赋予闪光特质是可以有效提高拉链观赏性的方式之一。但是闪光颗粒一般都是为金属粉末、玻璃微珠等无机材料,其在介质中悬浮性较差,因此闪光颗粒容易团聚,不仅会导致外观性较差,还容易导致涂层发生应力集中现象,从而拉链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如弯折过程中,容易导致涂层破裂,大大影响拉链的触感和美感。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74506.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及其制作方法,该棱镜角锥单体本体为聚合物,并且具有良好的反光效果,但其表面蒸镀了金属层,因此在介质中依然分散性较差。此外,拉链作为服装的部件之一,因此需要经常水洗。水洗过程中,若涂层不具有耐水性,会容易导致涂层破裂,闪光料裸露甚至脱离,从而导致拉链不具有耐用性。技术实现要素: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该防水涂料用于拉链中具有均匀的闪光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耐弯折性;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提供该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高效,利于工业生产,通过将聚酰胺-闪光微珠分批次二次交联,大大提高了聚酰胺-闪光微珠在涂料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本发明通过采用聚丙烯酰胺对闪光微珠进行包覆处理,聚丙烯酰胺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对涂层的闪光效果影响较低,并且聚丙烯酰胺在去离子水中具有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因此可以使闪光微珠在去离子水中均匀分散,聚丙烯酰胺层具有较多的羟基,可与异氰酸酯发生交联聚合,其具有的碳碳双键也可以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与活性稀释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从而提高聚酰胺-闪光微珠在涂料中的稳定性,在固化过程中稳定成膜,从而不会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涂层可以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观赏性高,制得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力学性能。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3000,羟值为40-60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0%-28%。本发明选用的聚醚多元醇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具有较为温和的反应速率,有助于线型交联结构的产生,从而提供更多的交联点与活性稀释单体和聚酰胺-闪光微珠进行反应,将聚酰胺-闪光微珠稳定分散在涂料中,利于均匀闪光质感的涂层形成,并且也可以提高涂层的力学性能。其中,所述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二羟甲基丙酸和乙二胺基乙磺酸钠为阴离子型扩链剂,聚乙二醇为非离子型扩链剂,本发明扩链剂的加入可以增加聚合物的链长度,从而使涂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防水性等均有明显地提升。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1:1-2:1-2的比例组成,通过复配扩链剂的使用,可以分子链线性增长,形成线型聚氨酯预聚物,而最后通过与活性稀释单体的进一步交联聚合,形成稳定的体型交联结构,涂层在耐弯折的表现上更加突出。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玻璃微珠或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所述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46-73μm。玻璃微珠具有成本低,反光效果好的特点,并且通过聚丙烯酰胺包覆后,不容易裸露,因此涂层的反光效果极其耐用。而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采用的则是专利申请号为201710474506.x的发明专利公开的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将该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用于本发明的涂料中,拉链的闪光质感更高。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10-20:1-3:40-60进行混合,升温至80-90℃,保温2-4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0%-30%。本发明利用单体聚合实现聚丙烯酰胺对闪光微珠的包覆处理,形成聚丙烯酰胺厚度均匀,透光性高,因此对闪光微珠的反光性能影响较低的同时,可以有效改善闪光微珠与聚合物的交联稳定性,形成更加稳定的交联结构,涂层的力学性能得以提升。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2.4-18.3μm。聚丙烯酰胺厚度低于12.4μm,不利于聚丙烯酰胺层与聚合物的交联聚合,从而降低涂层的致密性,导致力学性能和耐水性的降低,并且制成涂料后,聚丙烯酰胺层会缓慢溶于去离子水中,因此厚度过低还不利于涂料的贮存稳定性;聚丙烯酰胺的厚度高于18.3μm,遮盖力过强,降低了涂层的闪光质感。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1-3:1-2:1-2的比例组成。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均为带有羟基的丙烯酸单体,可与涂料中的-nco发生反应从而增强交联结构,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作为具有疏水性的单体,可以与其余两种丙烯酸单体进行自由基聚合,从而加入到交联结构中,提高涂料的疏水性能。但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加入容易导致涂料不稳定,因此控制活性稀释单体的比例,使涂料稳定,并且制得的涂层具有良好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其中,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中的至少一种。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均为高效的光引发剂,可以有效促进聚合物和单体的交联聚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引发剂由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按重量比1:1-3:1-3的比例组成,通过利用不同光引发剂的激发原理,可以实现聚合物和单体的快速交联固化,形成稳定性能的闪光涂层。其中,所述流平剂为cab381-0.1、cab552-0.2、cab551-0.01和cab381-20中的至少一种。cab381-0.1、cab552-0.2、cab551-0.01和cab381-20均是指伊士曼生产的不同型号的醋酸丁酸纤维素产品,该些具有优良的耐候性和耐紫外光照躬性,并且可以促进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定向分布,改善涂层的闪光性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流平剂由cab381-0.1和cab381-20按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可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能,利于致密的涂层生成,从而提高涂层的防水性,并且也可以提高涂层对拉链布带的附着力。如上所述的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50-7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0.1-1重量份催化剂、20-40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50-70℃,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0-2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6-12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70-80℃,反应3.5-7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20-4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20-30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1-2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0-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200-1400rpm的转速搅拌10-15min后,加入6-10重量份流平剂,以400-60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物6-12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本发明的聚酰胺-闪光微珠采用分批次加入的方法,首先在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中加入少量聚酰胺-闪光微珠,利用聚丙烯酰胺层表面的羟基与异氰酸酯的异氰酸基进行反应锚接的原理,使该部分的聚酰胺-闪光微珠稳定分散于聚氨酯预聚体中,而在后续聚氨酯预聚体与活性稀释单体聚合的过程中,加入剩余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利用光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的原理,使剩余聚酰胺-闪光微珠有效发生反应,从而实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全部稳定分散,在涂层中定向排列性好,因此最终制得的涂层闪光效果分布均匀,并且涂层致密,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水性。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采用聚丙烯酰胺对闪光微珠进行包覆处理,聚丙烯酰胺本身具有一定的透明度,对涂层的闪光效果影响较低,并且聚丙烯酰胺在去离子水中具有较好的悬浮稳定性,因此可以使闪光微珠在去离子水中均匀分散,聚丙烯酰胺层具有较多的羟基,可与异氰酸酯发生交联聚合,其具有的碳碳双键也可以在光引发剂的作用下与活性稀释单体进行聚合反应,从而提高聚酰胺-闪光微珠在涂料中的稳定性,在固化过程中稳定成膜,从而不会发生应力集中的现象,涂层可以具有良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观赏性高,制得的涂层具有良好的防水性和力学性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实施例1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6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0.5重量份催化剂、30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60℃,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5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9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75℃,反应5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3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25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1.5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5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300rpm的转速搅拌12.5min后,加入8重量份流平剂,以500rpm搅拌混合物9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500,羟值为50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4%。其中,所述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1:1.5:1.5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15:2:50进行混合,升温至85℃,保温3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5%。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4.3μm。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1-3:1-2:1-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由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按重量比1:2: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流平剂由cab381-0.1和cab381-20按重量比1:1的比例组成。实施例2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5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0.1重量份催化剂、20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50℃,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6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70℃,反应3.5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2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20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1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200rpm的转速搅拌15min后,加入6重量份流平剂,以400rpm的转速搅拌混合物12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000,羟值为40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0%。其中,所述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1:1:1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10:1:40进行混合,升温至80℃,保温2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0%。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2.4μm。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1:1:1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由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按重量比1:1:1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流平剂由cab381-0.1和cab381-20按重量比1:2的比例组成。实施例3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70重量份聚醚多元醇、1重量份催化剂、40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70℃,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2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12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80℃,反应7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40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30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2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20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400rpm的转速搅拌10min后,加入10重量份流平剂,以600rpm搅拌混合物6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3000,羟值为60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8%。其中,所述扩链剂由二羟甲基丙酸、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和聚乙二醇按重量比1:2: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20:3:60进行混合,升温至90℃,保温4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30%。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8.3μm。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3:2: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由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和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按重量比1:3:3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流平剂由cab381-0.1和cab381-20按重量比2:1的比例组成。实施例4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55重量份聚醚多元醇、0.3重量份催化剂、25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55℃,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3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8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73℃,反应4.5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25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22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1.2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3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250rpm的转速搅拌11min后,加入7重量份流平剂,以450rpm搅拌混合物8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200,羟值为45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2%。其中,所述扩链剂为二羟甲基丙酸。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60μm。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12:2:45进行混合,升温至83℃,保温2.5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3%。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5.1μm。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2:1: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为2-甲基-2-(4-吗啉基)-1-[4-(甲硫基)苯基]-1-丙酮。其中,所述流平剂为cab552-0.2。实施例5一种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聚氨酯预聚体的制备:将65重量份聚醚多元醇、0.8重量份催化剂、35重量份异氰酸酯进行混合,升温至65℃,得到混合溶液,往混合溶液中加入18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和11重量份扩链剂,升温至78℃,反应6h,即得到聚氨酯预聚体;(2)涂料的制备:将35重量份聚酰胺-闪光微珠、27重量份活性稀释单体、1.8重量份光引发剂和步骤(1)得到的所述聚氨酯预聚体加入18重量份的去离子水中,以1350rpm的转速搅拌14min后,加入9重量份流平剂,以550rpm搅拌混合物11min,即得到所述用于拉链的聚氨酯闪光防水涂料。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由闪光微珠和包覆闪光微珠的聚丙烯酰胺层组成。其中,所述聚醚多元醇为聚四氢呋喃醚二醇,聚四氢呋喃醚二醇的分子量为2800,羟值为55koh/g,所述异氰酸酯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所述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nco含量为26%。其中,所述扩链剂为乙二胺基乙磺酸钠。其中,所述催化剂为有机锡类催化剂。其中,所述闪光微珠为玻璃微珠,所述玻璃微珠的平均粒径为46μm。其中,所述聚酰胺-闪光微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闪光微珠、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和丙烯酰胺水溶液按重量比17:1:55进行混合,升温至88℃,保温3.5h,过滤烘干,即得到所述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水溶液中的丙烯酰胺的质量分数为27%。其中,所述聚丙烯酰胺层的厚度为16.4μm。其中,所述活性稀释单体由丙烯酸2-羟乙酯、4-羟基-正丁基(甲基)丙烯酸酯和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按重量比3:1:2的比例组成。其中,所述光引发剂为1-羟基环己基苯基甲酮。其中,所述流平剂为cab551-0.01。对比例1本对比例为空白对照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原料中不包括聚酰胺-闪光微珠。对比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用等重量份的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替换实施例1中的聚酰胺-闪光微珠。将实施例1-5和对比例的涂料涂布于拉链布带上,流平1-2min,然后在uv灯照射下进行固化成膜,形成涂层。对涂层进行分别进行附着力测试、硬度测试、耐水性测试和弯曲性能,附着力测试按照gb/t1720-1979进行,硬度测试按照gb/t6739-2006进行,耐水性测试按照gb/t1733-1993进行,而弯曲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将拉链布带在2-3秒内进行对折,然后在2-3秒内进行反向对折,记为弯曲次数一次,然后记录出现网纹或开裂时的弯曲次数,测试结果如下表:附着力测试硬度测试耐水性测试弯曲性能实施例1一级6h180h不起泡72次实施例2一级5h140h不起泡61次实施例3一级4h140h不起泡62次实施例4一级4h120h不起泡61次实施例5一级3h120h不起泡58次对比例1一级2h120h不起泡66次对比例2二级5h84h不起泡17次从对比例1的数据可知,本发明通过对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层具有复杂而稳定的交联结构,漆膜致密,因此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和耐水性表现,而弯曲次数可以有效表征本发明涂层具有优良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韧性等性能。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知,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可以增强涂层的硬度,但是由于微米级镜角锥单体直接加入分散性不好,因此导致不能形成有效的交联结构,涂层稀疏多孔,防水性、附着力和弯曲性能表现均比较差。从实施例1和对比例2的对比可知,通过对聚酰胺-闪光微珠的二次加入,可以实现微米级棱镜角锥单体均匀地分散交联,形成的涂层避免了应力集中的现象,因此具有较好的附着力、硬度、防水性和弯曲性能。而通过直接观察拉链布带的外观效果,在测试前,实施例1的反光效果要比实施例4或实施例5表现好,更加闪烁明亮。而实施例1-5的拉链布带在经过防水性测试的浸泡处理后,浸泡120h不仅涂层不起泡(实施例1更是可以达到180h不起泡),而且仍能保持明亮的闪光效果。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