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38074发布日期:2019-01-28 12:46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保温隔热材料领域,尤其涉及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高能耗建筑占建筑规模总量的95%以上,单位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建筑耗能巨大.,建筑保温隔热节能的材枓和工程市场潜力同样巨大,经检索,申请号201310063179.0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水性纳米隔热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由多孔水性纳米sio2悬浮乳液、无机纳米tio2、无机纳米氧氯化铋、玻璃空心微珠、无机超微材料、功能助剂、阻燃剂与去离子水组成,与现有传统材料相比,本发明水性纳米隔热保温材料涂层的导热系数非常明显地优于传统保温板的导热系数,具有极好的阻燃性,并且没有毒害物质排放,是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建筑隔热保温材料,使用本发明材料,采用涂覆工艺,可以根据不同的建筑热工气候区域、墙体结构、厚度及技术要求,调整隔热保温技术指标,能够简化工序,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和工程的最佳性价比。

但是上述的水性纳米隔热保温材料隔热保温、抗碱性能较低,因此我们提出了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

本发明提出的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10-20份、助剂5-10份、硅丙乳液10-15份、水性氟碳乳液10-15份、抗碱乳液10-20份、弹性纯内乳液10-20份、硼硅酸岩5-9份、复合六钛酸钾晶须6-15份、钛白粉7-20份、改性纳米tio25-10份、改性纳米sio24-12份、硅藻土3-7份、重钙2-7份、高岭土3-10份、改性剂2-8份、防腐剂1-5份、硅溶胶3-8份、云母粉4-16份、纳米粉料10-15份、滑石粉5-10份、阻燃剂3-10份、中空玻璃微球10-15份、红外粉料10-3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助剂、阻燃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弹性纯内乳液放进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15-20min,搅拌结束后将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放进混合设备,继续搅拌10-20min,然后加入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球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0-30min,混合均匀,制得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

s2:将钛白粉、硅藻土、重钙、高岭土、改性剂、防腐剂搅拌混合,制得保温隔热材料;

s3:将抗碱乳液、纳米粉料、滑石粉、硅溶胶、云母粉和助剂混合均匀,制得抗碱阻热材料;

s4:将s1、s2、s3中所述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抗碱阻热材料混合,制得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11-19份、助剂6-9份、硅丙乳液11-14份、水性氟碳乳液11-14份、抗碱乳液11-19份、弹性纯内乳液11-19份、硼硅酸岩6-8份、复合六钛酸钾晶须7-14份、钛白粉8-19份、改性纳米tio26-9份、改性纳米sio25-11份、硅藻土4-6份、重钙3-6份、高岭土4-9份、改性剂3-7份、防腐剂2-4份、硅溶胶4-7份、云母粉5-15份、纳米粉料11-14份、滑石粉6-11份、阻燃剂4-9份、中空玻璃微球11-14份、红外粉料11-29份。

优选的,所述去离子水、助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抗碱乳液、弹性纯内乳液、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钛白粉、改性纳米tio2的重量比为11-19∶6-9∶11-14∶11-14∶11-19∶11-19∶6-8∶7-14∶8-19∶6-9。

优选的,所述改性纳米sio2、硅藻土、重钙、高岭土、改性剂、防腐剂、硅溶胶、云母粉、纳米粉料、滑石粉、阻燃剂、中空玻璃微球、红外粉料的重量比为5-11∶4-6∶3-6∶4-9∶3-7∶2-4∶4-7∶5-15∶11-14∶6-11∶4-9∶11-14∶11-29。

优选的,所述s1中,将助剂、阻燃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弹性纯内乳液放进混合设备内,使用搅拌棒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16-19min,搅拌棒的转速为2000r/min,搅拌结束后将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放进混合设备,继续搅拌11-19min,然后加入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球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2-28min,搅拌棒转速为2300r/min,混合均匀,制得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s2中,将钛白粉、硅藻土、重钙、高岭土依次加入到搅拌设备内,搅拌20-30min,然后将改性剂、防腐剂加入到搅拌设备内,继续搅拌15-20min,制得保温隔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s3中,将抗碱乳液、纳米粉料、滑石粉加入混合设备内,搅拌20-30min,混合均匀后向混合设备内加入硅溶胶、云母粉和助剂,继续搅拌10-15min,制得抗碱阻热材料。

优选的,所述s4中,对制得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包装入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以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和弹性纯内乳液为原料具有优异的弹性、涂膜透明度高,且树脂分子结构中c-o-c、c=o、o-h等吸热基团含量少,因此对太阳吸收率低、氧指数高、耐候及耐污染性能良好,通过硼硅酸岩和中空玻璃微球为原料导热系数小、堆积密度小、表面积小、黏度易于控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候性及耐蚀性,通过以复合六钛酸钾晶须为原料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性能,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是良好的辐射隔热材料,通过以硅藻土为原料具有多孔性、密度小、比表面积大、导热率低、吸附性好、耐酸、耐碱、绝缘的性能,通过以抗碱乳液、硅溶胶、云母粉为原料具有抗碱阻热封闭的作用,本发明有助于提高保温隔热材料的隔热保温、抗碱性能,制备方法简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了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10份、助剂5份、硅丙乳液10份、水性氟碳乳液10份、抗碱乳液10份、弹性纯内乳液10份、硼硅酸岩5份、复合六钛酸钾晶须6份、钛白粉7份、改性纳米tio25份、改性纳米sio24份、硅藻土3份、重钙2份、高岭土3份、改性剂2份、防腐剂1份、硅溶胶3份、云母粉4份、纳米粉料10份、滑石粉5份、阻燃剂3份、中空玻璃微球10份、红外粉料1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助剂、阻燃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弹性纯内乳液放进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15min,搅拌结束后将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放进混合设备,继续搅拌10min,然后加入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球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混合均匀,制得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

s2:将钛白粉、硅藻土、重钙、高岭土、改性剂、防腐剂搅拌混合,制得保温隔热材料;

s3:将抗碱乳液、纳米粉料、滑石粉、硅溶胶、云母粉和助剂混合均匀,制得抗碱阻热材料;

s4:将s1、s2、s3中所述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抗碱阻热材料混合,制得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了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15份、助剂7份、硅丙乳液12份、水性氟碳乳液12份、抗碱乳液15份、弹性纯内乳液15份、硼硅酸岩7份、复合六钛酸钾晶须10份、钛白粉10份、改性纳米tio28份、改性纳米sio26份、硅藻土5份、重钙5份、高岭土7份、改性剂5份、防腐剂3份、硅溶胶5份、云母粉10份、纳米粉料12份、滑石粉7份、阻燃剂6份、中空玻璃微球12份、红外粉料2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助剂、阻燃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弹性纯内乳液放进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17min,搅拌结束后将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放进混合设备,继续搅拌15min,然后加入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球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5min,混合均匀,制得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

s2:将钛白粉、硅藻土、重钙、高岭土、改性剂、防腐剂搅拌混合,制得保温隔热材料;

s3:将抗碱乳液、纳米粉料、滑石粉、硅溶胶、云母粉和助剂混合均匀,制得抗碱阻热材料;

s4:将s1、s2、s3中所述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抗碱阻热材料混合,制得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了水性纳米保温隔热薄层一体化材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去离子水20份、助剂10份、硅丙乳液15份、水性氟碳乳液15份、抗碱乳液20份、弹性纯内乳液20份、硼硅酸岩9份、复合六钛酸钾晶须15份、钛白粉20份、改性纳米tio210份、改性纳米sio212份、硅藻土7份、重钙7份、高岭土10份、改性剂8份、防腐剂5份、硅溶胶8份、云母粉16份、纳米粉料15份、滑石粉10份、阻燃剂10份、中空玻璃微球15份、红外粉料30份;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助剂、阻燃剂、硅丙乳液、水性氟碳乳液、弹性纯内乳液放进混合设备内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20min,搅拌结束后将改性纳米tio2和改性纳米sio2放进混合设备,继续搅拌20min,然后加入硼硅酸岩、复合六钛酸钾晶须和中空玻璃微球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30min,混合均匀,制得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

s2:将钛白粉、硅藻土、重钙、高岭土、改性剂、防腐剂搅拌混合,制得保温隔热材料;

s3:将抗碱乳液、纳米粉料、滑石粉、硅溶胶、云母粉和助剂混合均匀,制得抗碱阻热材料;

s4:将s1、s2、s3中所述的太阳热反射隔热材料、保温隔热材料和抗碱阻热材料混合,制得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

通过实施例一、二、三制得的水性纳米保温隔热材料提高了保温隔热材料的隔热保温、抗碱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访客 来自[中国] 2020年06月13日 10:06
    你好:怎么联系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