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3939发布日期:2019-02-19 18:4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凹印软包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安全,而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又是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没有哪种材料的使用是绝对安全的,软包装也是一样。

目前,国内凹印软包装行业使用的溶剂型油墨中含有大量有机溶剂,在加工过程中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稀释剂来调节油墨的粘度,以适应印刷、复合工艺的要求。凹印油墨常用的稀释剂有乙醇、丁酮、异丙醇、乙酸乙酯等。印刷、复合加工过程中虽然会通过烘箱系统进行干燥,但仍有部分溶剂不能完全挥发,从而形成溶剂残留。溶剂残留的危害及不良影响:1)残留溶剂会污染包装内容物,甚至使内容物变质变味,进而带来食品包装的安全问题。2)残留溶剂造成印品黏连、复合工序剥离强度下降等质量问题3)印刷工序溶剂残留对包装产品总残留量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凹印软包装溶剂残留问题对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采用现有的工艺技术,凹印软包装溶剂残留量很难达到国标要求,因此亟待研究新的降低凹印软包装溶剂残留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离型层溶剂残留量处理:选用无苯或无苯无酮油墨,并用稀释剂将油墨粘度调节为13-20s/杯用以印刷前离型层稀释,稀释剂由体积比为3-5:1的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组成,控制干燥温度为50-75℃,风速为30-35米/秒,环境湿度保持在50%-70%之间;

(2)水性油墨色浆的制备:取水性树脂液30-35wt%;去离子水a20.5-25.5wt%;乙二醇4wt%;一乙醇胺10wt%;水性蜡浆0.5wt%;水性分散剂0.3-0.5wt%;粉状颜料25wt%;消泡剂0.3wt%;去离子水b4.4wt%;合计100wt%,将水性树脂液、去离子水a、乙二醇、一乙醇胺、水性蜡浆和水性分散剂投入分散釜中,分散10分钟再缓慢投入粉状颜料分散30分钟后洗出,将分散釜转至砂磨机进行物料研磨分散,最后用去离子水b洗机和分散釜,洗液倒入物料中混匀;

(3)水性油墨的制备:取水性调墨油60-70wt%;水性油墨色浆30-40wt%,合计100wt%,操作工艺:将物料投入分散釜中分散均匀;

(4)印色层印刷准备,数码制作:将不同的两组数据或将源数码一分为二进行配对,形成两条相互连接的数据链;第一数码层:采用赋码机将其中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然后使用带有光学识读功能的赋码机,将另外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

所述步骤(4)中第二数码层是透过软包装层使用光学识读方式进行识读。

所述步骤(4)中第一数码层上的数码与第二数码层上的数码是相关联的,并且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所述步骤(4)所述的第一数码层上的数码与第二数码层上的数码是通过链结构形成的对应关系。

所述步骤(1)离型层厚度为1-2.5μ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在印刷前通过在材质选择、机速、干燥温度、稀释溶剂的组配等工艺参数方面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优化,获得降低凹印软包装溶剂残留量的新工艺,能最大限度地降低凹印软包装的印刷溶剂残留量(溶剂残留量总量≤0.01mg/m2),解决溶剂残留带来的危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离型层溶剂残留量处理:选用无苯或无苯无酮油墨,并用稀释剂将油墨粘度调节为13s/杯用以印刷前离型层稀释,稀释剂由体积比为3:1的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组成,控制干燥温度为50℃,风速为30米/秒,环境湿度保持在50%;

(2)水性油墨色浆的制备:取水性树脂液30wt%;去离子水a25.3wt%;乙二醇4wt%;一乙醇胺10wt%;水性蜡浆0.5wt%;水性分散剂0.5wt%;粉状颜料25wt%;消泡剂0.3wt%;去离子水b4.4wt%,将水性树脂液、去离子水a、乙二醇、一乙醇胺、水性蜡浆和水性分散剂投入分散釜中,分散10分钟再缓慢投入粉状颜料分散30分钟后洗出,将分散釜转至砂磨机进行物料研磨分散,最后用去离子水b洗机和分散釜,洗液倒入物料中混匀;

(3)水性油墨的制备:取水性调墨油70wt%;水性油墨色浆30t%,操作工艺:将物料投入分散釜中分散均匀;

(4)印色层印刷准备,数码制作:将不同的两组数据或将源数码一分为二进行配对,形成两条相互连接的数据链;第一数码层:采用赋码机将其中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然后使用带有光学识读功能的赋码机,将另外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

实施例2

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离型层溶剂残留量处理:选用无苯或无苯无酮油墨,并用稀释剂将油墨粘度调节为20s/杯用以印刷前离型层稀释,稀释剂由体积比为5:1的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组成,控制干燥温度为75℃,风速为35米/秒,环境湿度保持在70%;

(2)水性油墨色浆的制备:取32wt%;去离子水a23.4wt%;乙二醇4wt%;一乙醇胺10wt%;水性蜡浆0.5wt%;水性分散剂0.4wt%;粉状颜料25wt%;消泡剂0.3wt%;去离子水b4.4wt%,将水性树脂液、去离子水a、乙二醇、一乙醇胺、水性蜡浆和水性分散剂投入分散釜中,分散10分钟再缓慢投入粉状颜料分散30分钟后洗出,将分散釜转至砂磨机进行物料研磨分散,最后用去离子水b洗机和分散釜,洗液倒入物料中混匀;

(3)水性油墨的制备:取水性调墨油60wt%;水性油墨色浆40wt%,操作工艺:将物料投入分散釜中分散均匀;

(4)印色层印刷准备,数码制作:将不同的两组数据或将源数码一分为二进行配对,形成两条相互连接的数据链;第一数码层:采用赋码机将其中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然后使用带有光学识读功能的赋码机,将另外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

实施例3

一种防伪凹印软包装袋印刷前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离型层溶剂残留量处理:选用无苯或无苯无酮油墨,并用稀释剂将油墨粘度调节为18s/杯用以印刷前离型层稀释,稀释剂由体积比为4:1的乙酸丁酯和乙酸乙酯组成,控制干燥温度为65℃,风速为35米/秒,环境湿度保持在60%之间;

(2)水性油墨色浆的制备:取水性树脂液33wt%;去离子水a22.3wt%;乙二醇4wt%;一乙醇胺10wt%;水性蜡浆0.5wt%;水性分散剂0.5wt%;粉状颜料25wt%;消泡剂0.3wt%;去离子水b4.4wt%,将水性树脂液、去离子水a、乙二醇、一乙醇胺、水性蜡浆和水性分散剂投入分散釜中,分散10分钟再缓慢投入粉状颜料分散30分钟后洗出,将分散釜转至砂磨机进行物料研磨分散,最后用去离子水b洗机和分散釜,洗液倒入物料中混匀;

(3)水性油墨的制备:取水性调墨油60-70wt%;水性油墨色浆30-40wt%,合计100wt%,操作工艺:将物料投入分散釜中分散均匀;

(4)印色层印刷准备,数码制作:将不同的两组数据或将源数码一分为二进行配对,形成两条相互连接的数据链;第一数码层:采用赋码机将其中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然后使用带有光学识读功能的赋码机,将另外一条数据链上的数码印刷上。

采用本发明方法,凹印软包装溶剂残留量总量均≤0.01mg/m2,其中苯类溶剂未检出;远远低于gb/t10004-2008《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中规定的:溶剂残留量总量≤5.0mg/m2,其中苯类溶剂不检出(≤0.01mg/m2视为未检出)。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构思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