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及其脱漆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6115发布日期:2019-03-20 00:01阅读:1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表面处理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
背景技术
:金属物体表面可以通过涂层来起到保护作用,也可以通过涂层起到美化作用。但是这些物体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物理和化学作用而被破坏,失去了保护及美化作用,因此,需要重新涂漆。在涂漆前,首先要去掉物体表面的旧漆膜。旧漆膜的去除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分别为机械法和化学法。机械法,如用刮刀手工铲除等,这种方法费时费力、易造成基体表面机械损伤及造成粉尘污染,特别是对一些几何形状比较复杂的部件更难处理。化学法是指采用脱漆剂进行去除器物表面的漆层。化学脱漆剂可以分为酸性脱漆剂、碱性脱漆剂和溶剂型脱漆剂。碱性脱漆剂的脱漆时间长,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并且需要一定的加热条件。酸性脱漆剂的腐蚀性很强,对操作安全要求比较高。目前,有机溶剂型脱漆剂是市场的主流,品种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目前,工业上所用的脱漆剂通常含有较多的苯酚、易挥发溶剂和其它的一些有害杂质,从而使得脱漆剂的毒性和挥发性都很大。现在脱漆剂的研究方向是低毒或者无毒,低挥发性,对金属基体安全,对环境无害的脱漆剂。技术实现要素: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及其脱漆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通过添加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磷酸脂,使得本发明的用于金属表面的脱漆剂脱漆效率高,效果好,作用于金属表面不易造成金属腐蚀,同时不含有毒害有机物,voc量低,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由以下原料制备而成:植物油酸、三乙醇胺、一乙醇胺、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烷基醇酰胺磷酸脂、渗透剂jfc、三聚磷酸钠和水。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植物油酸50-60份;三乙醇胺20-25份;一乙醇胺15-2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5-4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15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3份;渗透剂jfc13-15份;三聚磷酸钠5-10份和水350-400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植物油酸52-57份;三乙醇胺21-24份;一乙醇胺16-18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7-42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14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2份;渗透剂jfc13.5-14.5份;三聚磷酸钠6-8份和水365-385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制备而成:植物油酸55份;三乙醇胺23份;一乙醇胺17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5份;渗透剂jfc14份;三聚磷酸钠7份和水370份。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植物油酸选自棉油酸、菜籽油酸、橄榄油酸、大豆油酸、椰子油酸、茶籽油酸、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亚麻油酸和花生油酸中的一种或几种。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渗透剂jfc选自jfc、jfc-1、jfc-2和jfc-e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进一步保护一种脱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一种脱漆剂与位于基材表面的漆膜接触,所述脱漆剂为上述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接触的方法包括将所述脱漆剂涂抹在漆膜的表面,或者将漆膜浸泡在按稀释比例稀释后的所述脱漆剂中,接触时间为10-20分钟,接触温度为5-4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稀释比例为脱漆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10-5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材为金属。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金属表面的脱漆剂脱漆效率高,效果好,作用于金属表面不易造成金属腐蚀,同时不含有毒害有机物,voc量低,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原料来源广,使用方法简单,本发明产品不燃烧,闪点高,voc少,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毒性低,储运和使用都非常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有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原料组成(重量份):菜籽油酸20份、橄榄油酸30份;三乙醇胺20份;一乙醇胺15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0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份;渗透剂jfc13份;三聚磷酸钠5份和水350份。实施例2原料组成(重量份):椰子油酸60份;三乙醇胺25份;一乙醇胺20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5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5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3份;渗透剂jfc-115份;三聚磷酸钠10份和水400份。实施例3原料组成(重量份):棉油酸52份;三乙醇胺21份;一乙醇胺16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37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2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份;渗透剂jfc-e13.5份;三聚磷酸钠6份和水365份。实施例4原料组成(重量份):蓖麻油酸57份;三乙醇胺24份;一乙醇胺18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2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4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2份;渗透剂jfc-214.5份;三聚磷酸钠8份和水385份。实施例5原料组成(重量份):亚麻油酸55份;三乙醇胺23份;一乙醇胺17份;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40份;壬基酚聚氧乙烯醚13份;烷基醇酰胺磷酸脂1.5份;渗透剂jfc-e14份;三聚磷酸钠7份和水370份。实施例6将一种脱漆剂与位于金属基材表面的漆膜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剂为按实施例5配方制备的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所述接触的方法为将所述脱漆剂涂抹在漆膜的表面,接触时间为10分钟,接触温度为5℃。实施例7将一种脱漆剂与位于金属基材表面的漆膜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剂为按实施例4配方制备的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所述接触的方法为将漆膜浸泡在按脱漆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10稀释后的所述脱漆剂中,接触时间为20分钟,接触温度为45℃。实施例8将一种脱漆剂与位于金属基材表面的漆膜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剂为按实施例1配方制备的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所述接触的方法为将漆膜浸泡在按脱漆剂和水的体积比为1:50稀释后的所述脱漆剂中,接触时间为15分钟,接触温度为30℃测试例1脱漆效果实验用按照实施例1中配方制得的脱漆剂,对不同底材表面的漆膜进行脱漆,检验脱漆效果及脱漆剂对底材的影响。按照实施例8所述的脱漆方法,将按照实施例1配方制得的脱漆剂,在常温下放入脱漆槽中,再将待脱漆的样板完全浸没在脱漆剂中,具体结果见表1。表1样板底材底材表面漆膜的油漆品种脱漆效果铝合金s04-21白色聚氨酯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铝合金s04-81黑色聚氨酯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铜线h04-25环氧-聚酰胺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铜线白色聚酯氨基烤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不锈钢e2a933环氧底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不锈钢聚酯聚氨酯烤漆全部剥离,底材无腐蚀根据观察漆面完全脱落后,取出脱漆的样板底材进行清洗,底材无腐蚀,表1的结果表明,本发明的脱漆剂适用的漆膜种类多,漆膜脱除干净,对底材无损害。使用按照实施例2-5配方所得到的用于金属表面处理的脱漆剂以及按照实施例6、7的脱漆方法进行脱漆效果实验,均获得了与上述试验结果相类似的试验结果。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条件下,还可以对以上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并不仅限于以上的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来确定的。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